新郑2016年财政收支预决算分析_第1页
新郑2016年财政收支预决算分析_第2页
新郑2016年财政收支预决算分析_第3页
新郑2016年财政收支预决算分析_第4页
新郑2016年财政收支预决算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郑市2016年财政收支预决算分析2016年,新郑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财税部门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严格执行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全力组织收入,科学调度资金,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地方财政收入完成情况:新郑市2016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占调整预算万元的103.65%,同比增长9.35%。其中: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万元,占调整预算106.7%,同比增长17.72%;税收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9.55%,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4.07%。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100.02%,同比增长0.3%。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万元,占预算105.26%,同比增长10.48%;地税部门完成万元,占预算104.35%,同比增长28.4%;财政部门完成万元,占预算103.06%,同比增长2.07%。分级次完成情况: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占调整预算103.17%,同比增长4.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109.89%,同比增长13.98%;乡镇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占调整预算104.63%,同比增长20.42%。主要收入项目(1)增值税完成99482万元,占预算的106.4%,比上年同期增长10.42%,净增9390万元。(2)营业税完成94173万元,占预算的89.36%,比上年同期增长49.67%,净增31251万元。(3)企业所得税完成60127万元,占预算的109.32%,比上年同期增长11.95%,净增6417万元。(4)个人所得税完成8398万元,占预算的104.98%,比上年同期增长5.83%,增收463万元。(5)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6998万元,占预算109.66%,同期增长15.7%,增收2306万元。(6)土地使用税完成13665万元,占预算91.1%,同比下降1.49%,短收206万元。(7)土地增值税完成58469万元,占为预算116.94%,同比增长6.74%,增收3691万元。(8)契税完成57234万元,占预算123.62%,同期增长42.83%,增收17163万元。(9)耕地占用税完成16909万元,占预算80.9%,同比下降7.06%。(10)专项收入完成14523万元,占预算66.93%,同比增长8.84%,其中教育附加收入完成9022万元,占预算112.78%,同比增长14.96%。(11)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99.36%,同比增长0.46%,增收2269万元。(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2015年,新郑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78%,同比增长17.15%。1、 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新郑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63%,同比增长19.22%。主要支出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335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9.97%;国防支出2130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公共安全支出32981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教育支出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9.99%;科学技术支出10307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9.8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427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9.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414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5596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8.88%;节能环保支出13336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89.2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农林水事务支出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9.67%;交通运输支出38821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9.9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6447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3425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金融支出59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42.45%;国土海洋气象支出15562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住房保障支出26209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62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3447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其他支出1039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100%。2、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万元,占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14.22%。主要支出项目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万元,城市公用附加支出23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5万元,体彩公益金支出1571万元。二、年终结算情况(一)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公共预算收入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4731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5789万元(置换一般债券56189万元,新增债券19600万元),上年结余71万元,调入公共预算资金1735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455万元,总计收入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869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618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000万元,总计支出万元。公共预算年终结余4809万元。(二)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政府性基金收入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90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万元(置换专项债券81550万元,新增债券42200万元),上年结余80958万元(专项债券62210万元),总计收入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万元,债务还本支出万元,调出资金15800万元,总计支出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年终结余2059万元三、2016年财政收支分析(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抓收入。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国家结构性减税、“营改增”减收等多重压力,加强收入组织、协调、征管工作,确保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是严格落实征管责任。年初将收入目标任务按月分部门、分乡镇细化落实,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督查到位,夯实收入主体责任,确保收入均衡入库。二是加强收入形势分析。定期召开收入部门协调会,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组织收入压力不松、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促进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建立综合治税机制。做到涉税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征管互助。积极开展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强化税源分类管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信息化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实现税收征管的全程动态监控。四是积极开展税收清欠工作。4月份,以“营改增”改革为契机,以票补税、以税清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税收清欠工作,当月入库税收5.02亿元。五是注重非税收入的信息化、精细化征管。严格落实以票管收、源头控收,保障了非税收入依法及时、足额征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四年稳居全省县(市)首位,在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排名由2013年的73位前移至2015年的39位。有9个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亿元。 (二)多措并举,全力以赴稳增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转型。一是大力向上争取资金。增强工作的敏锐性和主动性,积极协调、快速申报,积聚一切力量向上争资立项争政策,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6.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教育、医疗、环保等事业发展。二是助推产业优化升级。拨付资金14.5亿元,通过奖励、政策补贴、财政贴息等方式,集中支持了华南城、乾龙物流现代商贸物流业;达利园、雪花啤酒、润弘等食品药品制造业;正兴投资公司等金融服务业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帮扶中小企业发展。严格落实“营改增”等减税清费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出资5000万元设立创新创业综合体专项资金、出资1000万元设立企业上市专项奖励资金、出资3500万元设立科技三项经费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四是服务招商引资工作。拨付资金16.06亿元,补充土地指标28393亩,筑巢引凤支持我市招商企业尽快落地。(三)优化结构,千方百计保民生。始终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严控并大力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腾出更多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全年全市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八项民生支出62.9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到 75.12%。12年免费义务教育、城乡低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政策均有效落实;率先在省内实现免收有线数字电视视听费,受益群众达7万多户;新医改迈向纵深,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9.9%;就业再就业实现持续增长,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岗位6607个。二是拨付资金4.2亿元,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调整、目标考核奖、应休未休年假工资、绩效考核奖励、离退休健康修养费、村干部工资提标等调资补贴政策,保证了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三是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亿元,落实精准扶贫两年行动计划,有力支持了农村人畜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五保低保、城乡居民大病救助、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等重点扶贫项目。四是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8627万元,用于黄标车淘汰补贴、实施城乡道路洒水防尘、治理污水排放、购买南阳水资源等,确保新郑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四)主动作为,大刀阔斧促建设。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功能提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强力推进市委确定的大事要事。一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财政安排资金5.5 亿元,支持生态廊道、城乡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污水管网、灯光照明等一体化建设。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拨付土地出让资金40亿元,用于20个新建、续建新型社区的拆迁、安置、建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和债券投资、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支持等渠道共筹措建设资金132亿元,重点支持了双洎河综合治理、西关工业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了黄帝故里棚改、解放路社区棚改、具茨山扶贫搬迁等十多个政府投资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创新保障房安置新渠道,安排资金14亿元,通过政府回购形式回购凤台苑、畅馨园、东方国际、剑桥郡等新型社区安置房59.28万平方米,安置群众4560户。三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方便群众生活。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垃圾焚烧发电厂、第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扩宽改造4条主干道十字路口,缓解交通压力;配备居民小区充电棚充电桩,服务群众生活。 (五)规范管理,持之以恒推改革。一是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全面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58亿元;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全年收回财政存量资金4.6亿元,全部统筹使用于民生工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增强财政预决算透明度,政府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公开,部门预决算除涉密单位外全部公开;强化预算执行约束,规范预算收支行为,预算调整方案严格按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二是财政监管全面加强。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扩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范围,全年完成项目评审485个,审减金额达10.77亿元,审减率21.57%;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全年完成招标采购258次,节支2.3亿元,节约率15.11%。三是政府性债务管理日益规范。积极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理顺政企关系,推动政企分离。加强债券发行政策分析研究,积极争取政府新增债券6.18亿元、置换债券13.77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和政府偿债压力。四是学习研究PPP投融资有关政策,积极推动PPP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