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区中小学规划文本_第1页
洛阳北区中小学规划文本_第2页
洛阳北区中小学规划文本_第3页
洛阳北区中小学规划文本_第4页
洛阳北区中小学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本内容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规划原则4第三章预测中小学生的规模6第四章,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6第五章近期建设规划8第六章中小学校园规划、管理和建设9第七章规划和实施措施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洛阳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中小学发展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合理规划和保护城市中小学用地,保证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洛阳市洛北区中小学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规划范围本规划适用于洛阳市洛北区内中小学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包括老城区、何穗区、西工区、建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集团、杨文集团等。它占地294平方公里,计划人口159万。第三条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1年);2.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的义务教育实施办法;3.国务院批准并批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由教育部制定。4.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5.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6、洛阳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7、洛阳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8、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GBJ9986);10.其他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第四条规划期规划期:2008-2020年近期:2008 2012年长期:2012 2020年第五条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和图纸三部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是不可分割的,必须同时使用。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面的特殊教育规划。图中所示的当前中小学扩建位置和中小学规划位置是根据教育服务半径分配的学校的指示性位置。具体位置需要在详细的控制计划中具体实施。规划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和合并中小学应当按照规划实施。第七条本规划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规模、建筑规模、中小学建筑层数、中小学班级数量和班级规模等相关指标进行指导和控制。第8条的案文是“粗体”的,该部分对于本计划是强制性的。第九条本规划一经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即具有地方性法规的效力。本解释权属于洛阳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和洛阳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规划原则第十条规划指导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均衡布局、标本兼治、分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中小学布局规划成为基础教育建设的基石。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保障,教育用地合法化的基础,政府建设决策的依据。 通过规划,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扩大办学规模,实现“布局基本合理、整体建设达标、相对均衡发展”的目标,为洛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和知识基础。第十一条规划目标1.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3.普及高中教育。到2020年,继续保持城镇高中教育普及发展势头,确保初中毕业生毕业率100%,建设一批市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图书、教学仪器设备、文化卫生设施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第十二条规划原则第一,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逐年确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和实施方案。在编制布局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能性。各区应在城市布局调整规划的指导下,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区的调整规划。二、坚持小学均衡布局、就近入学的原则。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因地制宜,采取撤并、改革、联合、合并等措施,逐步调整现有小学,坚决撤并布局不合理、建筑面积不合格的学校。调整后保留的学校力争达到或接近教育现代化标准,新建学校原则上应达到现代教育标准。三、坚持初中均衡布局和办学规模并重的原则,适度扩大初中办学规模,满足初中适龄人口高峰需求,缩小初中差距,提高城市初中办学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重点建设,显著提高办学水平;郊区及周边乡镇积极推进九年制学校建设试点工作,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四、坚持高中规模效益原则。一是拓展教育发展空间,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现有高中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率,提升办学水平;二是扩大优质高中的影响,做大做强以重点高中为主体的优质高中。三是保持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实现普通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第十三条规划策略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中小学布局。2、教学区域的科学划分。3.新旧城区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4.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规划指标。5.根据居住空间的迁移动态调整中小学布局。第三章预测中小学生的规模第十四条到2020年,初中和高中的普及率将达到100%。根据该计划,洛阳市洛北市1000名中小学生的目标是:每1000人中有90名小学生,每1000人中有80名中学生。第十五条洛阳市洛北区2020年计划人口为159万。据估计,小学生人数为143,100人,初中生人数为76,300人,初中生人数为58,800人。洛阳市洛北区2020年中小学生人数预测:住宅区城市人口规模中小学生人数(人)(10 000)学生(人)初中生(人)高中生(人)何穗区201800096006400老城区8720038402560西工区2522500120008000江西区56504002688017920高新区10900048003200道北区40360001920012800总数1591431007632050880第四章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第十六条中小学选址要求1、新建小学和中学接触面积(m2)何穗区1032416200531119.3老城区61929600002112.4西工区1441220600630026.8江西区32920460004111118.0高新区31477350101020.5道北区20642321005131116.6组合仪表85263713185021306416.9第十八条洛北市2008-2020年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目标:洛杉矶北部城市学习学校数字班级水平数字在校学生人数(人)延伸研究学校数量(a)新学校学校数量(a)迁移科学学校数量(a)被取消的学校数量(a)人均份额接触面积(m2)何穗区1542018900562412.8老城区111777965910012.7西工区2550322635631112.0江西区4211535188515103112.4高新区71808100211314.3道北区36798359106137415.8组合仪表13632311453954334141313.3第五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九条近期建设原则1、近期重点解决中小学教育设施不足的矛盾,解决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新城区建设的中小学的选址也应具体落实。2.近期需要建设的中小学,应当按照中小学发展规划确定的规模控制,并可以分期实施。第二十条何穗地区学校的近期布局中学:高中扩建(原第一高中旧址);新建的中学是祁鸣中学。小学:取消夏媛小学,北关小学与市级八所小学合并;新建双明街小学和归园路小学;华林学校的扩建。第二十一条近期老城区学校布局中学:洛阳第一中学扩建。第十中学被取消,第七中学被列为洛阳实验中学的一个分校。小学:古香小学与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二小学的结合体;扩建坛角小学、温明街小学、史静街小学和市立小学;新建奉化街小学。第二十二条西工区学校近期布局中学:扩建33所中学和外语中学;新建西霞池中学和女中学。小学:扩建女中小学、唐公路小学和西霞池小学;新建商鞅宫小学、健康路小学和光华路小学。第二十三条近期江西高新区学校布局中学:孙启屯二中、东胜三中、十五中扩建;舟山中学新浅井中学。三山小学废除后,其土地与孙奇屯第一中学合并。小学:扩建49所中小学、长北小学、剑河路小学、南昌路小学、56所中小学、新店第二小学;孙棋屯小学古南新村小学新王宓庄小学;庙湾小学迁址。第二十四条道北区近期学校布局中学:漫岭一中扩建和石家庄镇中学建设。小学:扩建邙岭路小学,建设邙山六中。第六章中小学校园规划、管理和建设第二十五条施工原则1、立足长远,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2.中小学校舍建设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调查、后设计、后建设的原则。3.校园规划的总体布局应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合理的布局以及相对独立、便捷的教学、生活和活动区域。第二十六条人均土地使用标准新城区新建学校的建设规模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对于老城区需要扩建的中小学校,原则上中学生人均用地标准不低于12平方米,小学生人均用地标准不低于10平方米。小学和中学2、学校所在地应与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有害的科研、生产、储存和运输场所保持安全距离。3.学校不得靠近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场所。4.学校应该避免工厂的空气污染源,并且不应该靠近传染病房、停尸房、精神病医院、餐馆的厨房、公共厕所等。5.学校的位置应注意噪声源与学校校园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教学用房区域的安静环境。当到达学校墙壁时,环境噪声应小于70dB(A),当到达教室窗户外一米时,环境噪声应小于55 dB(A)。6.高速公路同侧边缘与市区主要交通道路校园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学校应尽可能远离铁路线,靠近学校的外部轨道中心与铁路沿线的校园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校园与列车编组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80米。7.露天市场边缘与中小学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米。商业中心与新校区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第二十九条中小学校园设计要点1.校园总体布局应按教学区、体育区、生活区、勤工俭学区、绿化区等不同功能进行划分,布局合理。各区之间的联系很方便,互不干扰。职工住宅用地应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安排,不应在校园内。2.教学、书籍和实验室建筑应安排在校园安静的地方,并确保良好的建筑定位。办公室应设在便于外部联系和内部管理的地方。3.由于噪音,教室的长边与操场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米。教学楼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5m。日照要求:冬至时,教学楼一楼全窗日照不低于2H。4、生活服务和勤工俭学应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