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_第1页
用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_第2页
用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一、实验目的1用扭摆测定弹簧的扭转常数K。2用扭摆测定几种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3验证平行轴定理。二、实验仪器1转动惯量测试仪2几种待测刚体(空心金属圆柱体、实心塑料圆柱体、木球、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的细金属杆,杆上有两块可以自由移动的金属滑块) 三、实验原理1扭摆的简谐运动 将物体在水平面内转过一角度后,在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物体就开始绕垂直轴作往返扭转运动。根据虎克定律,弹簧受扭转而产生的恢复力矩M与所转过的角度成正比,即 (1)式中K为弹簧的扭转常数。根据转动定律 (2)式中I为转动惯量,为角加速度,由(1)式和(2)式得 其中,忽略轴承的摩擦力矩,则有 上式表明扭摆运动是简谐振动,且角加速度与角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此方程的解为式中A为简谐振动的角振幅, 为初位相,为角频率。此简谐振动的周期为 (3)利用公式(3)式,测得扭摆的周期T,在I和K中任何一个量已知时即可计算出另一个量。本实验用一个转动惯量已知的物体(几何形状有规则,根据它的质量和几何尺寸用理论公式计算得到),测出该物体摆动的周期,再算出本仪器弹簧的K值。若要测量其它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只需将待测物体安放在本仪器顶部的各种夹具上,测定其摆动周期,由(3)式即可计算出该物体绕转动轴的转动惯量。2平行轴定理 若质量为m的物体绕通过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为I。,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x时,则此物体对新轴的转动惯量,称为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 用游标卡尺测圆柱体的直径,金属圆筒的内外径等。 (各测量3次)。用数字式电子台秤分别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木球体质量见球体上标签,直径取134毫米。 数字式电子台秤是利用数字电路和压力传感器组成的一种台秤。物体放在秤盘上即可从显示窗直接读出该物体的重量(近似看作质量m),最后位出现1的跳动属正常现象。二 调整扭摆基座底脚螺丝,使水准仪中气泡居中。三 装上金属载物盘,调节光电探头的位置。要求光电探头放置在挡光杆的平衡位置处,使载物盘上的挡光杆处于光电探头的中央,且能遮住发射和接收红外线的小孔。测定其摆动周期To。四 将塑料圆柱垂直放在载物盘上,测出摆动周期T1。五 用金属圆筒代替塑料圆柱,测出摆动周期T2。六 取下载物金属盘,装上木球,测出摆动周期T3。七 取下木球,装上金属细杆(细杆中心必须与转轴中心重合),测出摆动周期T4。八 将滑块对称地放置在金属细杆两边的凹槽内,此时滑块质心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500cm、1000cm、1500cm、2000cm、2500cm,分别测定细杆加滑块的摆动周期T5。五、数据表格1、测定塑料圆柱、金属圆筒、木球与金属细杆的转动惯量。= 3.69910-2Nm , 9.368510-4 Nm 物体名称质量(kg)几何尺寸(mm)周期(s)转动惯量理论值(kgm2)实验值(kgm2)百分差金属载物盘/10T07.397/5.128810-4/7.3987.4020.7399塑料圆柱0.715100.0610T112.268.945910-48.944910-40.012%100.0412.25100.0412.25100.0471.2257金属圆筒0.701100.1010T215.17 1.648110-31.643110-30.31%100.10100.1215.16100.10793.7315.1893.7493.751.51793.74 木球0.81610T310.941.463210-31.459810-30.37%10.9110.9113410.917金属细杆0.134L60910T421.064.141510-44.154010-40.30%21.0621.0521.0572、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滑块质量m = 238 g滑块几何尺寸= 35.00 mm,= 6.06 mm 高度L1= 33.04 mmX (10-2m)500100015002000250010次摆动周期10T(s)24.0631.0340.1349.9760.2224.0831.0140.1349.9960.1824.0730.0840.1049.9560.20摆动周期(s)2.4073.1014.0124.9976.020实验值(10-2kgm) 0.54220.90031.51272.3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