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五章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类型,按环境性质分: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分淡水、海洋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又分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生态系统按受人类影响分: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就是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采取一定的保护对策和措施,对生态环境有意识地保护。,全球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主要有三大(或五大)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粮食、能源)全球环境问题有八个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海洋污染全球变化的研究以气候变化为研究核心,第一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一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1最庞大的陆地生态系统2具有最强大的生产力3是陆地上最丰富的牿资源库4具有明显的区域性5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6稳定性高,物质循环封闭程度高7森林资源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二)中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覆盖率:13.92%森林资源集中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摧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火灾频繁;病虫害加剧;造林保存率低;管理上的失误,(三)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对策,1大力植树造林2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如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抓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等3提高人民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实施依法治林;4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5实施科教兴林战略,推进林业建设6加强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特征1占很大的生存面积2生产力低于森林生态系统而高于荒漠生态系统3草原动物区系丰富,(二)中国草原存在的问题,面积:1.73106Km2从东往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出现问题: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毁草开荒,耕地沙化;连年割草,滥采药材;煤矿、油田要,污染草原环境;乱捕滥杀野生动物,(三)保护对策,1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2加大草原建设投资力度,加强草原建设3加强划地畜牧业管理4开辟新能源5加强科学研究,实行科技兴草6加强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三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一)特点:1面积巨大占陆地面积的30%2气候条件恶劣3植物、动物种类少,但独特、古老4初级生产力低5生态系统多样,(二)存在问题,1对植物资源滥采和乱挖药材,使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沙丘活化,珍贵药材急剧减少2过度猎捕和破坏本息地使动物濒危或来绝,如野马,高鼻羚羊3不合理的农业开垦,对石油和大规模勘探和开采,破坏了栖息地,给野生动植物造成威胁4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使依赖河水补给的大面积天然林和人工林衰退,甚至枯死,(三)保护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控制生物资源的利用2增加投入,加强保护区建设3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民认识水平4加强对荒漠生态系统保护的科研5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四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一)类型1浅海生态系统2深海生态系统3大洋生态系统4河口生态系统,(二)存在问题,1过度捕捞2海洋环境污染3海洋管理干部破坏4过度的水产养殖5海岸侵蚀等,(三)保护对策,1加强海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2制定有利于海洋开发的经济政策3确立科技兴海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5完善海洋立法,五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分近海和沿岸湿地、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类特点:1湿地类型多,分布广2面积大3生物多样性丰富,(二)存在问题,1农业围垦、城市开发造成湿地大面积削减2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使湿地面积日益减少3环境污染严重4湿地多样性下降5功能下降,(三)对策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2制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湿地开发利用政策3加强对湿的的科学研究4完善湿地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5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示范区6建立湿地保护区,实行典型湿地保护恙恢复7加强湿地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二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一概念与类型概念: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足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类型:,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规划与建立,确定保护对象的标准保护区规划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保护区的基本原则保护区的一般模式,确定保护对象的标准,特色性具有稀有物种的生物群落具有优先保护权;危机性存在濒危物种的生物群落应优先考虑;效用性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或潜在利用价值的物种具有优先等级。,自然保护区与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成效泰国以8%的国土面积保护了88%的鸟类;扎尼尔以3.9%的国土面积保护了89%的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确保保护区内的物种及种群能够长期存在;发挥保护区的应有潜力;尽可能地扩大保护区。,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1有利于提供生态系统的本底2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储存库。3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是活的自然博物馆。5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一)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6年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44%,(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1科学合理规划核心区:绝对保护区,是保护区内没有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后自然生态系统本底区,以保护种原和自然本底为目标,区内严禁干扰活动缓冲区: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段,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也是对该保护区进行研究的重点地区。外围区:一个多用途地区,可开展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置。,保护区的一般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见图保留未受干扰的核心区,并受绝对保护;建立一个缓冲带,允许研究人员进行检测和管理,并进行无破坏性的研究;在保护区与人类活动区之间还要有一个过渡带,进行各种实验性科学研究,图保护区的一般模式,2严格科学管理,常规性工作,主要是收集和整理保护区基本数据及我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专题性工作:保护区的基础研究工作,区内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研究,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和生产力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群众,增强生态意识,保证自然保护区不受到人为破坏,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的格局生物多样性的测度濒危生物的评估与分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反映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和组成部分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图15-5)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物种多样性:是关键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图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1)遗传多样性,概念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物种和物种之间基因的多样性,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度,因而成为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一个物种的遗传基因愈丰富,它对所生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愈大,进化潜力也愈大。遗传多样性世界上的生物大约存在109种不同的基因;控制生命基础的基因在物种之间差别不大,少量特殊的基因控制着物种的差异。,(2)物种多样性,概念生物类型及种类的多样性;代表物种演化的进程,是进化机制的主要产物。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的物种估计有500万种,也有估计为2500万种或5000万种,已被描述的有170万种;还有科学家指出:现存物种与已灭绝的物种之比达1:10000。中国的物种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个物种,75%的粮食来源于7个物种。,(3)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念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度;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动态特征和复杂性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划分难以进行;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必须考虑生物群落、生境以及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从结构特征进入到功能特征结构特征主要指生物物理组成或格局,包括种类成分、生境的复杂性、景观中的缀块和其他生物多样性元素的格局;功能特征主要指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进化过程,包括基因流动,干扰,养分循环等。功能性研究可以定量化。,二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具有一致的趋势特定生物类群在特定地区可以达到最大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分布格局成因,(1)空间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呈现出宏观规律在平面格局中,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格局中,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图);受水分的影响,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受盐分的影响,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先降低而后升高。,图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a.安第斯山脉鸟类种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图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b.美国亚利桑那山植物种类随海拔高度的变化,(2)分布格局成因,成因: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力主要成因:地质历史地质历史越古老,越具有生物的多样性环境异质性和资源多样性生境如含有多种不同的资源比,就有较多的物种共存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岛的面积越大,且离大陆越近,生物多样性越高,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种间关系,生态位幅等,如共生、寄生、传粉、捕食、竞争等,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尺度因素大尺度上物理因素起主导作用,小尺度上生物因素起主导作用。,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重大战略任务。1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2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工业原料3是许多药物的来源4野生生物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5具有科研价值6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具有美学价值,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丧失速度太快。最近300年,全球约减少一半的森林面积。2000年来约有110种、130多种鸟类灭绝,有2/3是近200年灭绝的。现在还有许多生物的物种受到威胁。温带哺乳动物2540%受到威胁,爬行动物情况更遭,温带海洋中的物种也同样受到严重威胁,鸟类情况好些。热带哺乳动物的11%,鸟类的11%,爬行动物的5%也受到生存威胁。影响:先是局部灭绝,野生动物本息地破碎成海岛状,迁徙繁衍被隔绝,使得遗传狭窄,最后导致物种退化灭绝,五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一)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二)中国生物多样性危机1森林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我国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效益明显下降。19711975年为9817为2,19811985年间减少到863522草原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近20年来我国草原产草量下降了1/31/2。已有1/3处于退化中,还有许多草原已沙化,(二)中国生物多样性危机,3湿地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近30年,我国海岸湿地大量开垦,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由50年代的5万hm2减到目前的2万hm2。部分还在退化中。4淡水生态系统受威胁现状淡水面积也在围垦中,湖北少原有湖泊1000多个,现在只剩下326个,面积由83万hm2减少到23.7万hm25物种及遗传多样性受威胁现状我国目前有398种脊椎动物濒危,温带10%的植物濒危或临近濒危,热带亚热带濒危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5%20%。我国原有的犀牛,麋鹿,高鼻羚羊,白臀叶猴,植物中的崖柏,雁荡润楠,喜雨草等已经灭绝。还有大量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六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a.就地保护,是一种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全世界已建成1000ha以上的自然保护区4500多个,列入联合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清单的有3500多个,总面积达425万km2,其中最大的格陵兰国家公园,占地7000万ha。我国已建700多个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5.54%:如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贵州梵净山,湖北神龙架等。我国还有480个风景名胜区,和510个森林公园。,b.迁地保护,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利用植物园;已建成110多个(如武汉磨山植物园);建立迁地保护中心和繁育中心,进行保护性繁育;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利用动物园;共建动物园41个,加上大型公园中的动物展区,总数达175个;建立迁地保护中心和繁育中心;以保护为目的的有26座,以商业为目的的230个;,c.离体保护,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种的收集和保存我国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总数达35万份,已入库的作物遗传种质达23万份;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已保存禽畜地方良种398个,并在建设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动物细胞库和动物精子库,以及配子库。,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生态工程,15.3.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概述,问题的提出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增长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问题的提出,1983年第38届联合国大会委托瑞典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领导组成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几年的工作,于1987年提出了一份报告,题目是“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持续发展”概念。原文是:“本委员会相信:人民有能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正义和更加安全的未来,我们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不是对一个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日益减少的世界环境恶化,贫困和艰难不断加剧状况的预测。相反,我们看到了出现一个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可能性,这一新时代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持续发展的政策。我们认为,这种发展对于摆脱发展中世界许多国家正在日益加深的巨大贫困是完全不可缺少的”,这份报告有两个基本内容:,肯定了“一个一个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日益减少的世界的环境恶化,贫困和艰难不断加剧”的现状。提出了“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持续发展的政策”,使得“出现一个经济发展新时代”成为可能。这份报告的贡献在于:把环境与发展这一矛盾看作一个整体:环境制约发展,而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环境问题。,b.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环境与发展前景的展望实质上是人类对自己未来的展望。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各种看法。归纳起来,也可以说是两种:乐观派和悲观派。中国的哲学史上,有关“人天(自然界或环境)关系”的争论就有两个学派:孔子和老子悲观派代表:孔子:“天命论”、“尊天命”、“畏天命”老子:“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旬子乐观派主张“明于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即最早的人定胜天思想。,当代的两派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以康恩为首的乐观派,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1968年4月,意大利的经济学家贝切尼鼓动和召集了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等十个国家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实业家和国家国际文职人员在罗马科学院集会,由此诞生了“罗马俱乐部”,该俱乐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都斯(D.L.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历时21个月,耗资25万美元,完成了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形成了当代的一大流派。该报告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口、粮食工业化、非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五大问题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观点:,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在呈指数增长;如果速度不变,则在21世纪的某个时候,将达到增长的极限,到时,系统将趋于崩溃(图15-10);科学进步不足以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结论:停止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图15-11)意义:引起了全世界对五大问题(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的关注;问题:1)忽略了科学进步的作用;2)模型过于简单,不能完全反映客观情况。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稳定在指数增长,大多呈波浪形发展。,“增长的极限”对五大问题列举了十种表现,应该说,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表现依然严重存在:,人口爆炸人类缺乏计划和规划支持人类生活的四大系统农田,牧场,森林,渔业已开发过度,生态系统已受到威胁;世界性经济危机使人类必须重新审查基本的经济观念军备竞赛和核武器的使用人类社会过于拥挤,带来一系列的犯罪无政府主义状态的技术陈旧的和不适应现状的社会制度东西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南北之间结构上的不平衡人类缺乏道德和政治上的领导,领导人中没有人替全人类讲话,图15-10系统崩溃图,图15-11停止增长图,以康恩为首的乐观派,以美国赫德森学院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H.康恩(H.Kahn)为主要代表,针对“增长的极限”,采用了逐条批驳的形式,发表了“下一个200年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主要观点:五大问题是过渡性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解决的;认为:1976年的前200年和后200年,即1776-2175这400年为世界由贫穷繁荣的过渡时期,即所谓的“大过渡理论”提出:到2175年,世界人口150亿,总产值300万亿,人均2万美元。意义:有助于克服悲观心理,强调了科技进步的作用问题:a.对人类面临的困境认识不足;b.过分强调科技进步的作用,忽视了资源因素和社会因素。,c.增长与协调发展,增长与发展协调发展实际情况,增长与发展,增长:主要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即经济增长。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社会进步,只有经济增长了,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体制也有了进步和改善,我们才能说是发展了。,协调发展,是指在以人类为核心和主体的全球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类通过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以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统一: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持久生存:要追求美好的生活,又要使人类永久的生存;世代福利;既要追求当代的美好生活,又要追求子孙的美好生活资源分配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既要满足我们的需要,也要满足子孙的需要这就是早在1981年奥尔利欧.佩奇在世界的未来和R.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中提出的协调发展的思想,实际情况,我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验,我们不能不补课,不能不超越:这需要我们高速发展经济;即使我们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与发达国家仍有几十年的差距;我们必须努力赶上,否则,在这弱肉强食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们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自毁家园,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发展,这样无异于杀鸡取卵,也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GNP和HDIGNP:国民生产总值HDI:人文发展指数,GDP,GNP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近年来,有人喊出了打倒GDP的口号,因为GNP很难反映甚至掩盖一个事实,就是某个地方的生产发展了,但居民的健康和环境却恶化了,这种发展是“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在这方面:GDP仅仅是一个数字GDP有时起着“鼓动浪费”、“包庇污染”、甚至“为虎作伥”的作用,HDI,HDI为人文发展指数,是由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综合入学率,经修正的实际人均收入合成得到,以衡量人类发展方面已实现的福利水平。HDI强调了国家的发展应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了达到合理的生活水平而非对物质的无限占有;将收入与发展指数相结合,将人类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作为对传统的以收入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补充,这些,与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致的。,d.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持续性原则在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把资源当作财富,而不是把资源当作获得财富的手段。系统性原则将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看作一个综合系统;人类的各种活动不能离开系统的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评价体系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评价体系能够描述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能够描述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能够描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可持续发展一词一经提出,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并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可持续发展很快成为一些学科的新开拓领地,一个一个冠以可持续的学科(可持续学)产生了,学术界也是一片可持续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各种文献中已下的定义已超过100多个,而讨论这些定义的论文已超过1万多篇,有人开玩笑,对可持续发展定义的讨论将永远可持续下去。主要分歧正确的理解,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布伦特兰定义(1972):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概念鲜明,但空泛,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世界自然保护同盟提出(1980):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物体系的自然保护(仅限于生态学的范畴)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建立极少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仅反映技术人员的理解)世界银行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广泛适用)里约宣言中国21世纪宣言,里约宣言,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解释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生活的权利,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中国21世纪宣言,1994年发表。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全称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选择,但对于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主要分歧,南北国家的分歧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解释和理解,最终还是归结为南北国家,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认为:要共同生存但要平等生存。北方国家(发达国家)认为:要共同生存但不要计较平等与否。不同领域的分歧自然科学家:最容易发现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不断的呼吁和警告;经济学家:离开经济实力和经济刺激,一切都毫无意义,经济决定科学的现实价值,决定道德价值。社会学家:人不是技术的奴隶,也不是金钱的奴隶,一个人心不齐,一个相差悬殊的世界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似乎有一些危险成分:,对发展的理解,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理解,对可持续的理解也就不同了;发展和可持续既能互补有时又是一对矛盾,所以将其放在一起有时会掩盖矛盾,大家都欢迎,大家都按自己的理解去做。(WTO,游戏规则,三个意识等)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太广泛,几乎包括人类的一切重要方面,这就把可持续发展变成一个大筐,什么都可以装,都可以贴上这一时髦的标签,甚至变成一种暗码,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大家都把它奉为美德,但都是别人必须奉行的美德。,正确的理解,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该是全面的(图15-12)强调发展,并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将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水平和程度的标准之一;强调国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和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应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少排放;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文化)。,图15-12可持续发展图解,(2)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即自然资源,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所谓直接获得:是指自然界中自然存在和产生的,如:矿产资源,水土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种类:a.不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b.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水,动植物资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对可更新资源保护其增殖能力不能杀鸡取卵;对不可更新资源要合理利用不要挥霍无度,(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图15-14)环境保护的内容保护自然资源改变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现状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减少能源需求,开发新能源倡导绿色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图15-15)发展持续农业提倡多种经营,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化学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图15-1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图15-15清洁生产示意图,15.3.2生态恢复,概念恢复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概念,生态恢复(ecologicalrestoration)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1975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的国际会议各种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特征所有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一般性原理和概念;人类参与下对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展望。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ecology)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理论和科学。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2)恢复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恢复不是复原,包括在一定原则下的创造与重建。完全的复原是不可能的;应在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原则下进行主要内容干扰与致损受损机理与受损过程恢复措施与恢复途径,干扰与致损,干扰自然干扰:自然界偶发事件的干扰,如火山,地震等;人为干扰:砍伐森林,开垦,过度放牧,工程等;干扰的影响干扰是生态系统致损的主要原因干扰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位移(displacement);位移的结果使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系统受损。对于干扰的研究致损因子的确定;受损类型与受损等级的评估体系的确定。,受损机理与受损过程,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是研究的核心。研究内容受损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生物对胁迫因子的适应机理;各种生态学过程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恢复措施与恢复途径,自然干扰的恢复自然干扰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状态。新的演替过程将使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性能铁氧体磁体项目发展计划
- 干部廉洁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工信部考试中心题库及答案
- 房车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电工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广东军转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各科考试题及答案
- 慢丝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情景投稿课件模板
- 生物中考试题数学及答案
- 药包材生产质量管理手册
- 社会组织管理概论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送给老师的花|沪教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最新开工报告范文
- (完整版)IATF16949新版过程乌龟图的编制与详解课件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 GB∕T 3099.4-2021 紧固件术语 控制、检查、交付、接收和质量
- 山东临清实验中学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 7课背影共3课时教案(表格版) 人教新课标版
- 深圳牛津小学英语单词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