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蒲松龄故居导游词_第1页
临淄蒲松龄故居导游词_第2页
临淄蒲松龄故居导游词_第3页
临淄蒲松龄故居导游词_第4页
临淄蒲松龄故居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临淄蒲松龄故居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来到齐文化历史名城淄博。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观蒲松龄故居,希望大家有个好心情。蒲松龄故居位于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省级重点旅游景点。蒲松龄故居现在是一处恬静的院落,是传统的四合院。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叶随风飞,冬天白雪皑皑。尤其是夏天,一片一片的爬山虎,真是蔚为壮观。走过这条青石街,让我们穿越时间、空间的阻碍,到故居去一睹昔日风景。首先看到的是故居门楣上是文学家郭沫若题写的“蒲松龄故居”。走进大门,便是故居的前院,前面是蒲松龄先生的汉白玉的雕塑。大家可以看到蒲先生左腿搭在右腿上,右手捻须,似在构思聊斋故事了。再看这边的四块太湖石,这是四个象形文字。大家看看可不可以猜出这四个字啊这四个字就是“山明水秀“。再向内走就是北院的三间正房,也是蒲松龄先生完成聊斋志异的地方,也就是蒲先生的书房“聊斋”。传说蒲松龄先生曾经开过一个茶棚,过路的人来喝茶时,都会讲一个自己知道的传奇故事,后来蒲松龄先生根据这些故事加以整合写了聊斋志异。正房中间的一间陈列着蒲松龄先生74岁时的画像,穿着贡生的衣服。这幅画像是他的儿子蒲筠,请当时居住在济南的著名画师朱湘鳞所画的。在画像上还有两道蒲松龄先生的亲笔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题跋,第一道是“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恐之羞。康熙癸巳自题。”这句话是说我相貌平平,身体修长,今年74岁了,共计25000多天,什么事也没有做成,头发也白了,面对自己的子孙,感觉很羞愧。第二道跋写到“癸巳九月,筠嘱朱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松龄又志。”这道跋是说癸巳年九月,蒲筠请朱湘鳞为我做此画,身上穿着贡生衣服,并不是我的本意,恐怕百年之后被后人所耻笑。画像两旁悬挂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题写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在这幅画象的下面条几上,摆放着几块石头,大家看一下这一块,是不是很有特点就像一只正在鸣叫的青蛙,据说是蒲松龄先生健身用的,此石是蒲松龄先生在毕府教书时的旧物,名为蛙鸣石。再看房间的西侧,是当年蒲松龄先生的会客室,这里有他当年用过的坐榻,客室中间摆放的小矮桌,可以盘腿而坐。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蒲松龄先生与朋友盘腿而坐,与朋友谈论文2学的景象,那时的蒲先生一定是充满激情的。南窗边还有蒲松龄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和砚台。东边的有炕的这间就是蒲松龄先生的卧室,当年蒲松龄先生就是坐在这个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上“依窗危坐而卒”的。炕头上这盏锡灯是从蒲松龄先生的墓中出土的。南院有平房两间,旧称磊轩,是以蒲松龄长子蒲箸的字命之。西院系新建的陈列室,陈列蒲氏家谱、手迹和其多种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中外各种版本。聊斋正房后面新建了几间展厅,对蒲松龄先生的生平及著作加以详细的展示。还有后来学者的题词和书画。第一间是蒲松龄生平展。以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橱实物,详细介绍了蒲松龄的出生、童年、完婚、初应童子试、结“郢中诗社”、青云寺苦读、南游、七年困窘、设帐“绰然堂”、科场失意、暮年家居、乡饮酒礼、为民请命、柳泉采风、魂归聊斋等。蒲松龄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享年74岁。蒲松龄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也是读书人,因仕途坎坷,遂中途经商。兄弟四人,蒲先生排行老三。蒲松龄先生18岁时应父母之命,与本县文人刘鼎国次女完婚。19岁时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第一而中了秀才,受到当时的山东学政施愚山先生的赏识,并收为门生。施先生称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20岁时蒲松龄先生与同窗好友李希梅、王鹿瞻、张历友共结“郢中诗社”,但是蒲松龄先生在此后三年一次的乡试中,却屡试不第。25岁时,因妯娌之间不和,兄弟四人分了家。他只分得老屋三间,生活陷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入困境。31岁时迫于生计,应淄川进士孙蕙之聘,去江苏省宝应县为其做幕宾。当走到了青不关时,看到两岸的山势险要由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诗,其中四句是这样写的“山在瓮盎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在这期间蒲松龄先生目睹宦海风云,饱尝游子之苦。后来回到乡里继续参加考试。蒲松龄先生四十岁时,受本县王村镇西铺村毕际友的聘请,去做了毕府的私塾先生,设帐卓然堂,自次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舌耕笔耘。只到71岁时才撤帐回家,开始了暮年的家居生活。同年乡里举行“乡饮酒礼”,蒲松龄先生与昔日好友李希梅、张历友被推举为乡饮介宾。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是上的荣耀。蒲松龄先生72岁依例成为岁贡生。74岁时妻子刘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绝,倍感人生苦短。就这样过了两年,于公元1715年元月22日,在故居聊斋与世长辞了。一代文学大师就这样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第二间是蒲松龄著述展。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还有初中课本中的狼三则山市。蒲松龄先生生前家境贫寒,所以聊斋志异没有刊行,最初一直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比较完整的手抄本有“铸雪斋抄本”、“黄炎熙抄本”、“二十四卷抄本”等等。最早的聊斋志异刊印本是乾隆三十一年出版的青柯亭初雕本。那时蒲松龄先生已经去世五十七年了。聊斋志异后来被改成诸多的戏曲、影视作品,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电影胭脂、画皮、古墓荒斋,以及评剧花为媒、吕剧姊妹易嫁、五音戏窦女、山东梆子墙头记等等。第三间是馆藏名人字画展。该展室主要展出的是现、当代文化名人创作的一大批题咏蒲松龄的字画作品。有郭沫若、老舍、田汉、叶圣陶、胡厥文、王昆仑、刘海粟、俞平伯、钱伟长、赵朴初、阳翰笙、聂绀弩、吴组缃、端木蕻良、王力、吴作人、启功、范曾、周而复、张友渔等一大批名人字画共三千余件。展览采取轮流展出的方式,定期更换。第四间是重要馆藏。蒲松龄画像由清初著名画家朱汀鳞于康熙五十二年绘制,绢质立轴,高258厘米,宽69厘米。上有蒲松龄亲笔题跋两侧。画像原由蒲氏后裔珍藏,1954年捐献于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蒲松龄手稿原件共有四件,分别为聊斋表文草、抄庄子秋水篇、“抄前人诗赋文”、拟表九篇。蒲松龄生前使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过的四枚印章,系从蒲松龄墓出土。这四枚印章皆粗质寿山石料、赭色。分别是“蒲氏松龄”阳文篆书圆形印、“松龄留仙”阴文篆书方形印、“留仙”阳文篆书方形印、“柳泉”阳刻风景肖形印章,这四枚印章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沿故居门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