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宾语前置,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的基本结构形式主+谓+宾。即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动词谓语后。如:现代汉语:(1)小明吃饭。(2)我打球。古汉语:(3)晋侯、秦伯围郑。(4)齐桓公伐楚。,在有其它修饰成分的句子中,定语、状语等修饰语放在被修饰的词的前面,补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如:(5)小明正在打球。(6)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7)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齐桓公伐楚)(8)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一、宾语前置及其类型所谓“宾语前置”,就是将宾语放在谓语前或放在整个句子前面。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习惯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3、以“是”“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强调4、没有特定标志的宾语前置,1、疑问代词宾语前置A、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B、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词前置A、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宾语前置。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词前有疑问代词作定语,那么,宾语必须置于动词前。这是古汉语所特有的语法规则,几乎没有例外。,如:(1)项王曰:“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2)大王来何操?(同上)(3)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4)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邃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5)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傅,附着)(左传僖公十四年)(6)“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宾语前置。如:(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2)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3)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如有助动词“敢”、“能”等,这些词一般置于疑问代词与动词之间。如:(4)“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5)二国友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同上),B、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如:(1)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战国策魏策)(2)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楚归晋知罃,(3)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餽之?(论积贮疏)(“餽”同“馈”)(4)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6)何以战?(曹刿论战),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一定要有否定词。1、常见作前置宾语的代词有:“余、予、吾、我、汝、尔、之、己、是”等常见的否定词有:2、否定性副词“不、毋(无)、未”;否定性代词:“莫”等。否定词“弗”“非”“勿”等否定的否定句中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也就不存在宾语是否前置的问题。,A、用否定词“不”否定的句子:(1)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3)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侍坐)(4)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6)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史记淮阴侯列传(7)至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孟子外储说左下)(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B、用否定词“未”否定的否定句。(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同上)(3)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C、用否定词“毋”否定的否定句(包括用作“毋”讲的“无”)如:(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侍坐)(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D、用否定代词“莫”否定的否定句(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如:(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北冥有鱼)(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晋灵公不君)(6)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宾语是代词;二、是否定句。如果只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另一条件不满足,宾语就不能前置。如:(1)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子鱼论战)(2)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鞍之战)(3)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郑伯无克段于鄢,三、用“是”或“之”将宾语提前A、“前置宾语+是(之)V”如:()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楚)()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同上)()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矣!(5)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B、“唯(惟)+前置宾语+是(之)+动词”有时为了强调行为对象(宾语)的单一性,排它性,构成“唯是”或“惟之”的格式。如:(6)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7)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8)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现代汉语中还保存了一些这种格式的成语。如:“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什么时候用“之”,什么时候用“是”呢?一般地说,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则多用助词“之”而少用助词“是”,如果前置的宾语是名词,则多用“是”少用助词“之”。如:()“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3)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注意:并非凡是“名词+是+动词”的形式都是以“是”为标志的前置宾语形式。如:(5)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6)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四、结构上没有特定标志的宾语前置。()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孟子)()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巫医药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4)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商君书更法)(5)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齐桓公伐楚,五、其他几种语序。1、谓语前置句。为了强调谓语,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的谓语往往前置。如:A、感叹句谓语前置(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3)笃公刘。(公刘对于民事多么忠诚啊)(诗经)(4)大哉,舜也!(5)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美哉,禹功!(左传昭公元年)(7)快哉,此风!(宋玉风赋),B、疑问句谓语前置。(8)谁与,哭者?(礼记檀弓下)(9)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10)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C、祈使句谓语前置。如:(11)勖哉夫子!(史记周本纪)(勖:X,勉励)(12)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D、为了押韵将谓语前置。如:(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这里为了让“华”与“家”押韵,将谓语“灼灼”前置。,2、定语后置。为了突出定语,或为了使语言流畅,有时将定语后置。A、数词定语后置。如:(1)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春秋内篇杂下)(2)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管子法禁)B、形容词定语后置。如:(3)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九章涉江)(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例(3)“长铗之陆离”即是“陆离之长铗”(4)“爪牙之利”即是“利之爪牙”,“筋骨之强”即是“强之筋骨”。C、词组作定语后置。如:(5)胡取禾三百缠兮。(诗经伐檀)(三百缠禾)(6)马之千里者。(韩愈杂说)(7)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魏学洢核舟记)(又长又窄的核桃),3、状语后置句。(1)赏以春夏,刑以秋冬。(2)具告以事。(史记鸿门宴)(3)(虎)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中考圆专题复习题库解析
- 合成氨工艺安全作业培训课件
- 中考必背古诗词赏析及解读
-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试应用与解读
- 物流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写作模板
- 高三地理土壤肥力专题复习精讲
- 端午包粽子活动策划与执行
- 合并同类型课件
- 大鱼吃小球安卓项目汇报
- ICU呼吸机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2023年安康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Be-Safe-on-the-Way课件(省一等奖)
- 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说课-比赛课件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含音标)
- 凝结水泵解体检修课件
- TDTG提升机说明书
- 度基本公卫工作整改台账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 公务员第二批
- 阳宅风水培训讲义课件
-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晶体学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