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ppt_第1页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ppt_第2页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ppt_第3页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ppt_第4页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实验,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2: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和藻类形态的观察实验3:微生物的染色实验4: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实验5:活性污泥中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实验1-1: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1: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使用高功率和低功率镜子)2。观察蓝细菌、霉菌、酵母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并学习如何绘制生物地图。2.实验设备1。光学显微镜2。演示片:银耳、曲霉菌、青霉菌、酵母菌、放线菌。(1-2,3)实验内容(1)显微镜的结构和用途(1)机械部分的结构:透镜盒(双盒,两盒之间的距离可调,装有目镜)转换器(3孔,装有物镜)载物台(中心圆孔,弹簧夹,移动器)调节器(粗调,微调)镜臂(支撑功能)镜座(装有光源,亮度可调)光学部分:目镜(10,16)物镜(低倍率透镜10,高倍率透镜40, 油透镜100聚光器(内部有孔径调节)光源(光量可调),1-3,显微镜放大率=目镜放大率物镜上的物镜放大率标记:1.25(0.65,0.25)100(40,10) 160/0.17数值孔径放大率镜筒长盖玻璃厚度数值孔径:n . a .=n . sin/2n-玻璃和物镜之间的折射率。 -光的最大入射角。分辨率(最大可分辨距离)=/n . a .-波长,1-4,2。使用使用低功率镜的显微镜(1)用双手取出显微镜并将其放在实验台上,连接电源,打开开关,并调节适当的光量。(2)转动转换器以移动正下方的低功率反射镜。调整两个目镜管之间的距离。(3)将载玻片夹在载物台上,将观察对象移动到圆孔的中心。(4)侧视物镜,当载玻片距离物镜约5毫米时,转动粗调,使载物台停止。(5)双眼直视目镜,同时转动粗调器,使载物台缓慢下移。如果样品显示但不清晰,用微调器将其调整至清晰。如果粗调旋转过快,无法看到焦点以外的样本,则必须重复步骤(4)和(5)。当眼睛观察目镜时,不能旋转粗调,以防止物镜与载玻片碰撞并造成损坏。1-5、使用高倍镜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心。使用转换器将高倍率镜头移动到镜筒下方,并将光量调高一点。如果标本不清晰,通过微调上下转动使其清晰。(此时没有粗略调整)3。显微镜维护(1)最小化载物台并取出标本。(2)将光量调节到最小,并关闭电源。(3)在擦拭显微镜的其他部分之前,用透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4)将显微镜放入镜盒中并恢复。(2)微生物形态学观察1。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颤藻属、曲霉属、青霉属、酵母属、放线菌属和星状菌展示片。2.绘制微生物形态图,并显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 588 2。学习如何用压降法制作标本切片。3.观察几种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游动孢子和藻类的个体形态。2.实验设备1。活性污泥混合物。2.单细胞藻类、新月藻类、草履虫等的展示膜。3.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4.目视检查千分尺和测量千分尺。二二三。实验内容1。微生物大小的测定(1)目镜测微计的校准安装在目镜上的视觉测微计的中心刻有一把等分为100个正方形或更多的直尺,使用前应使用物体测微计进行校准。千分尺的中心刻有1毫米长的尺子,平均分为100格和10微米/格。使用低mag将物体千分尺的刻度向上放在载物台上,2-3,千分尺示意图,(2)微生物尺寸的测量取下目标千分尺,并用上标薄膜替换。选择合适的物镜测量可视千分尺细胞数中微生物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根据可视千分尺1个细胞的长度计算微生物的长度和宽度。用压降法观察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1)用压降法制作标本切片用滴管取一小滴活性污泥混合液,放在载玻片的中心。取一个盖玻片,首先将一侧与混合溶液接触,然后慢慢降低盖玻片,使其覆盖在混合溶液上。电影里一定没有气泡。(2)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了活性污泥中的动物胶团、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绘制观察到的生物形态图。注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大小。2-5,4。实验结果1。在低倍放大和高倍放大的情况下,观察千分尺每平方的长度。2.绘制23种污泥中观察到的生物形态图。注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大小。3.绘制两种藻类生物形态图,标明微生物的名称、放大倍数和大小。3.观察几种藻类的个体形态。观察几种藻类的个体形态,绘制生物形态图,标明名称和放大倍数。3-1,实验3微生物染色,1。目标1。学习微生物染色技术,掌握微生物的单一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2.学习如何操作油镜。染色原理及油镜1的工作原理。油镜的工作原理油镜的放大率最大(100 ),因此透镜的焦距短,直径小,但所需的照明强度最大。穿过样本载玻片的光从载玻片进入空气,然后进入透镜。由于玻璃和空气的介质密度不同,一些光由于折射或反射而无法进入透镜。图像不清晰。为了不损失通过的光线,必须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添加折射率与玻璃(n=1.52)相似的香脂(n=1.515)。因此,它被称为“油镜”。3-2,2。单一染色:微生物不仅微小,而且无色透明。要在显微镜下清楚地观察,就必须给它染色。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两性电解质,如蛋白质,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被质子带正电。质子在碱性溶液中被赋予负电荷。等电点一般在酸碱度=25。因此,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微生物细胞通常带负电荷。当碱性染料被电离时,染色部分带正电,这很容易与带负电的菌体结合使它们着色。染色的菌体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在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到。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这是由两种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的差异决定的。最初用结晶紫染色后,所有细菌都用蓝紫染色。碘作为媒染剂可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络合物,增强染料与菌体的结合力。用乙醇处理时,两种细菌的脱色效果不同。G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其壁厚和脂质含量低。用乙醇脱色会使细胞壁脱水,降低网状结构的孔径和渗透性,使结晶紫-碘络合物难以洗脱并留在细胞中。即使在洗脱和再染色之后,主要染色剂的蓝紫色仍然保持。G-细菌是不同的,因为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薄,其脂质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中,脂质被乙醇溶解,细胞壁渗透性增加,使得结晶紫-碘络合物更容易洗脱。用再染色剂再染色后,细胞被再染色剂的颜色染色。1.显微镜、香脂、接种环、酒精灯等。2.结晶紫染料溶液、碘溶液、95%乙醇、沙黄色染料溶液。3.菌株: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5,4。实验内容,(1)单一染色1。拿一张幻灯片,用5.用水清洗,倒出染料溶液,倾斜载玻片,用小水流沿载玻片边缘冲洗,直至水无色。6.室温下自然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3-6,(2)在革兰氏染色完成单次染色的1-6个步骤后,7。加入媒染剂碘溶液覆盖1分钟,用水洗涤,吸干吸水纸。8.脱色滴95%乙醇几滴,覆盖16秒钟,立即用水清洗并吸干。9.用沙黄色(番红)溶液再染色2分钟,水洗,干燥。(2)显微镜检查:分别用低倍率镜头和高倍率镜头找到待观察的样品区域后,用转换器将物镜转到中性,在样品区域滴加香沥青,然后慢慢将油透镜转到工作位置浸入油中。如果不清楚,慢慢转动并微调,直到清楚为止。油透镜用完后,用酒精-乙醚混合物在透镜纸上擦拭油透镜。然后用干燥的镜头纸擦拭镜头。3-7,5。实验结果观察两种细菌的形态和颜色,在油显微镜下绘制细菌形态图,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结果。6.通过实验检查,你认为哪一步是革兰氏染色成功的关键?为了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你认为在对未知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鉴定时应该做些什么?4-1,实验4微生物计数(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目标1。了解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原理,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方法。2.观察酵母的形态,学习区分酵母死细胞和死细胞的方法。二。实验设备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酵母液、美蓝染色液、盖玻片。原则1。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特殊的载玻片,有四个垂直槽和一个水平槽。在水平槽两侧的平台上,有一个有九个大方格的方格,中间的大方格是计数室:边长1毫米,深度0.1毫米,容积0.1毫米3(10-4毫升)。点票室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分成16个中间方格,每个中间方格有25个小方格;另一个被分成25个中间的方块,每个方块有16个小方块。两者都有400个正方形。4-3,计数:计算5个中间方格中细菌a的总数。如果菌液的稀释率为b,则计算公式如下:(1)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计算公式(2)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计算公式(2)区分酵母亚甲蓝死细胞和活细胞的基本原理亚甲蓝是一种无毒染料,其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当亚甲蓝用于染色酵母的活细胞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可以将亚甲蓝从蓝色氧化型变为无色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或淡蓝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老化细胞是蓝色的,因此可以识别酵母的死细胞和活细胞。(1)向载玻片中加入半滴亚甲蓝染料,向染料溶液中加入一滴细菌液。拿一个盖玻片,首先将一侧与细菌液体接触,然后慢慢降低盖玻片以覆盖细菌液体。(2)放置标本3分钟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根据颜色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4-4,2。酵母液计数,(1)显微镜检查计数室对计数板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有污垢,只有用自来水冲洗并用电动吹风机吹干后才能计数。(2)添加样品,并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用滴管从盖玻片边缘的小凹槽中滴下一小滴摇晃的酵母溶液。酵母溶液将自动进入计数室并静置5分钟。(3)计数:将血细胞计数板放在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的位置,然后用高倍镜计数。每个计数室计数5个中间单元(四个角和中间)。计数原理:上下计数,左右计数。当花蕾占母细胞的一半时,它就被计算在内。(4)清洁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后,用自来水冲洗血细胞计数板,不要使用硬的4-5 5。结果记录1。2。死亡或死亡酵母细胞的比例?6.问: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活菌体还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实验5活性污泥中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分离、培养和鉴定。1.目标1。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2.学习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和培养基的高压蒸汽灭菌。3.学习平板倒置的方法和分离微生物的两种基本操作技术。4.学习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落观察。2.实验设备1。培养皿、试管、吸管、锥形瓶等。2.牛皮纸等包装材料。3.10%盐酸,10%氢氧化钠,精密酸碱度试纸。4.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和琼脂。5.高压蒸汽灭菌锅等。6.活性污泥。7.接种环、酒精灯、恒温器(培养箱)等。8.结晶紫染料溶液。9.显微镜,载玻片,5-2,3。实验内容:(1)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玻璃器皿的包装和灭菌(1)用报纸包装的一组六个培养皿。(2)取四根吸管,在吸管末端塞一点棉花,用长报纸条包裹。(3)干热灭菌:将上述玻璃器皿置于160的烘箱中2小时。2.无菌水的制备将9ml自来水放入3个试管的每一个中,并将硅胶塞放在试管上,用高压蒸汽和以下培养基一起灭菌。5-3,3。培养基的制备,(1)称量: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自来水0.75克1.5克0.75克3克150毫升(2)溶解:将上述物质依次溶解在带烧杯的电炉中,注意补充水。(3)调节酸碱度:溶液稍冷后,用酸碱度试纸、10%氢氧化钠或10%盐酸将溶液的酸碱度调节至7.6左右。(4)分装:4个试管,每个试管含1/5的溶液高度,其余放入锥形瓶中。(5)封堵和包扎:锥形瓶用棉塞填塞,并用牛皮纸包扎。(6)湿热灭菌:(高压灭菌)1.05千克/平方厘米(103千帕),121,20分钟。(7)放置斜面:当试管中的培养基冷却到50时,斜面不得超过试管长度的一半。6-1,(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1)划线平板法,(1)倒置平板:将约15 20毫升熔化并冷却至50的细菌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立即将其放在桌上并轻轻旋转使其均匀。又冷又平。(3) (2)标记:在火焰旁边,左手拿着盘子,右手拿着接种环,拿着一圈菌液(原污水)来标记盘子。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划线完成后盖上盘盖,然后将其倒置在37的培养箱中48小时观察结果。6-2 2。稀释板分离法(1)取样.(2)在无菌操作中,用无菌移液管和无菌水将稀释水样稀释10-3倍至10-4倍、10-5倍、10-6倍。(3)制板:将三套无菌培养皿编号,将0.5毫升上述三种浓度的水样吸入相应的培养皿中。将培养基加热融化,在无菌操作下倒入10-15毫升,冷却至45左右,立即将培养皿放在平板上,轻轻旋转使其混合均匀,冷却形成平板。倒置,37培养48小时,观察。10-110-210-3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