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冲刺复习,诗歌鉴赏,考纲解读,1内容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2能力解读E级,鉴赏评价。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是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的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语言主要考查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章法和技巧。,命题规律分析,1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2009年涉及唐诗、宋诗、宋词,还涉及较为少见的元词,如安徽卷、浙江卷、湖南卷,甚至还出现了清代词曲,如重庆卷,名家名篇相对减少,不熟悉的篇目加大。2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从2009年高考来看,律诗、绝句、词、散曲都有,其中律诗、绝句仍为重点,但其他体裁也不容忽视。题材方面,蕴含哲理、富有情趣的诗歌是命题的首选。清丽淡雅、情景交融的诗歌是命题的主流,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和表露深情的送别诗是命题的主要对象。从作者的角度看,2009年大纲区以名家非名篇诗词为主,复习时应扩大范围,提高鉴赏能力。3考点分布广泛,试题切入角度小。2009年全国1、全国2考查了诗歌形象,湖北、北京考查了诗歌的语言,江西、重庆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和作者的态度,侧重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设计命题。4考查的形式基本固定,分值、题量各有不同。总体上以主观题为主,个别卷除外。09年湖南吧宋诗和元词对比考查值得注意,分值在6-10分不等。,知识方法备考,一、古代诗歌常见的形象人物形象: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3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4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形象,如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家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等。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昌龄、杜甫等。特殊形象:1送别类杨柳长亭酒2思乡类月亮鸿雁3愁苦类梧桐流水猿杜鹃斜阳4抒怀类菊花(素雅高洁)梅花(坚强不屈)松柏(孤直坚强)竹(坚定谦逊)黍离(昔盛今衰)5爱情类红豆莲比翼鸟6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7闲适类柳菊三径,二、古诗语言风格术语例析: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不追求华丽辞藻,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如贾岛寻隐者不遇。2含蓄隽永、曲折委婉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如周邦彦苏幕遮,杨万里小池。4形象生动以生动的形象感人至深,如苏轼念奴娇,“乱”“穿”“惊”“拍”“卷”,准确而生动。5绚丽飘逸如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展示飘逸之美。,6婉约细腻这种风格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的武陵春。7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以达到批判和否定的目的。如司空图再经胡城县。8雄浑豪放浑厚磅礴,豪迈奔放。其特点为情感激荡,格调高昂,笔力雄健,气概恢弘。如王昌龄出塞,孟浩然临洞庭,李白将进酒苏轼赤壁怀古。9沉郁悲慨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如杜甫“三吏”“三别”。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0冲淡旷达闲逸淡泊,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如王维的鸟鸣涧,苏轼密州出猎。,三、表现手法:1比兴:欲言乙事物而先言甲事物,以引出乙事物。以此达到形象生动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2铺陈:运用多种方法对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铺叙陈述。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人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如罗隐的蜂。4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借以表达异乎寻常的感情。5抑扬关系:把否定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可以先抑,亦可先扬。6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物、事的认识。,四、表达方式:设题较多的是抒情和描写。1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中袒露情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比较直观。间接抒情:诗人往往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客观事物和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寓情于景诗人将感情融汇在特写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写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志”可以理解为感情、志向、情操、愿望等。,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感情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们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建功立业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忧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屈原涉江。,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柳永雨霖铃。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昔盛今衰的感叹,姜夔扬州慢。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阐释哲理,四、描写技巧1渲染和烘托2衬托与对比3虚实结合4动静结合5正侧结合6点面结合7细节描写8白描工笔五、诗歌分类:伤别离情类咏怀类讽喻类边塞类咏史类咏物类爱情类哲理类,诗词鉴赏试题解答方法,一、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二、如何解答写景鉴赏题?三、如何解答情与景鉴赏题?四、如何解答诗论评价题?,“炼字型”试题答题思路,(一)古诗词鉴赏题之,教学目标,1掌握古诗词鉴赏中,炼字对于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的作用。,2把握诗歌鉴赏中,炼字型题目答题的规律和方法。,导入:相传,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抚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题型解说,所谓炼字型题目,是指对诗词中,作者为了更为准确精当地描摹事物、营造意境、表达情感,而选择的能体现其最佳效果的字或词语,在技巧、作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的题目类型。,古诗词中炼字的范围很宽,有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副词等,还包括活用的词类。,考查的角度有指出“诗眼”并赏析(06江西),有指出诗句中字或词语的用法及表达效果(09四川),有的是对关键词的评价(05模拟李商隐登乐游原)等,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应明确,既然炼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描摹事物、营造意境,表达思想,那么在赏析时,就必须把这些字或词语的表达作用(效果)和诗词的意象、意境和作者之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解答,以增强解题的准确性。,解题指点,高考真题展示,看一看,(03全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拟人手法,即“哽咽”“使阴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答案】(1)“入”字,此为涌入之意。它显示出气魄,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接近,贴近之意,此为突出了山的高峻。这两字营造的效果为后两句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诗歌的情感和作品的主旨。,1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想一想,炼字型题目的解答有什么规律?,答题步骤:,(1)释含义,点技巧:结合表达技巧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描景象,点情境: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3)说情感,话作用:品味诗词的意境,阐述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点出结构特点,效果评价。,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全诗惆怅、哀怨、而又缠绵的主题更加鲜明。,(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构上的作用。,答题步骤,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未”,“没有”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先”,“已经”义,表达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尤其一个“空”字,写出了徒有流泪、无补于时的内心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这三个词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练一练,根据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阅读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答案】,(步骤1),“隐”在诗中是“隐没”,“没”在诗中是“消失”。,(步骤2),“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步骤3),这两个词巧妙地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27,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读上面的诗,说说“独”字的妙处所在:,“独”字为全诗的抒情和描写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再转出“孤”字,表现出诗人心头上无限孤单寂寞的思潮。最后鸟飞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独,与作者同病相怜,共处寂寞之境。这样不仅把敬亭山写活了,也鲜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案】,(1)“凉”。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仅再次渲染了天气之凉,更烘托出心境的的孤寂与凄凉。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2)“缺”。一个“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的失落、遗憾的心情。(3)三、四句景中融情,以景传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载愁。,(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答案】,(2)“铿然”,为声音响亮有力。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坚定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答案】(1)“悠悠”,即“从容不迫”之意。在此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07全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分别是“明”和“出”。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秀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2分)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分),参考答案,炼字的其它类型,1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3特殊词:,a.叠词:,叠词作用有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4活用词,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一个空字,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例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上片)宋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课后作业,1阅读欣赏王维山居即事,回答问题。(P164)2阅读欣赏杨万里三江小渡,回答问题。(P165)3阅读欣赏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回答问题。(P170),课堂练习,知识回顾,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铺”,拟人化,描绘出夕阳下江面的美妙景象,比“照”更能反映出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更准确和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安闲、舒适的感觉和对暮江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残阳、江水、露珠、月等景物,描绘了江映余晖,新月初升,露珠晶莹,一幅恬静优美的江边秋日黄昏图景,,(2)诗人通过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二)古诗鉴赏之写景鉴赏型试题的答题思路,教学目标,1掌握古诗词鉴赏中,写景对于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的作用。,2把握诗歌鉴赏中,写景型题目答题的规律和方法。,题型解说,此类题目的设题大致方式为:1描写了怎样的景物2描绘出怎样的画面(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以上设题顺序有时不同)3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等。,高考真题展示,看一看,(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答案】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1)概括诗中描述的画面内容和意境特点。,(2)概述诗中的景物(意象)。(结构最好一致),(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总结概括写景的情感和效果。,答题步骤,(0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秋风忽起,寒云低压,月色清冷,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肃穆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答题思路,(1)点出诗中涉及的主要意象。,(2)总结概括诗中由诸多意象构成的意境特点。,(3)评价对表达感情和效果上的作用。,(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参考答案】,想一想,写景鉴赏题的答题思路,第一步述画面景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由意象入手,展开想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概括诗中的画面。,答题步骤,第三步话情感作用。点出运用的手法,分析其对营造氛围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志趣)的作用。,第二步点意境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根据意象、画面,简要概括画面的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自然雄浑壮阔萧瑟凄凉幽静安谧生机勃勃明净绚丽雄奇壮丽凄寒萧条等),以上两点,根据设题的顺序而定。,解题关键,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对意象、意境、情感(志趣)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把握。在分析时应找准切入点,由物及景,由景及情(志)。首先把意象,了解诗中景物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意义,然后体会诸多意象所营造意境(氛围)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而品味作者的情感志趣。,(09宁夏、海南卷)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答题要点,概述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及特点。,依据意象,展开联想,按照顺序,简述画面。,简述诗歌运用的手法,评价其艺术效果。,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练一练,解决实际问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参考答案,(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步骤二),展示出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话情感),(述画面),(点意境),课堂总结,课后作业(5年高考3年模拟),1阅读王维新晴野望,回答(2)题,(P163)2阅读王安石葛溪驿,回答(1)题,(P164)3阅读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回答(1)题(P172),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上阕描写了怎样春的色?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东风乍起,波面生纹,似在迎接客船;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如一片青烟薄雾;远望去杏花怒放,写景富有层次感。诗人正是这样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层层铺开,描写出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意象、顺序、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分析作者的情感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写景鉴赏,答题要点,(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典型景物,描绘了明净绚丽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作者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参考答案,意象,意境情感,古诗鉴赏之,形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1)此词咏荷,词的上片刻画了荷花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词中刻画了亭亭玉立、香飘溢远而又有处境寂寞和芳华零落的悲苦的荷花形象。,答题要点,(1)概括其物象外貌特点,(2)揭示其内在的品质特征,【注释】踏莎行:一题作芳心苦。回塘:曲折的水塘。浦:水滨,水口。幽香:这里指荷花。红衣脱尽芳心苦:秋天荷花落了,它结的莲子,心有苦味。红衣:荷花瓣。骚人:诗人。嫁春风:张先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春风”。,09重庆师大附中模拟,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一个野步者形象。,参考答案,第一首给我们呈现出一个陶醉于春天的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仗在近郊漫步的村老形象。,要点,表现(性格),身份(形象),(09河北一模)上太行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容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参考答案,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的苍茫壮阔。大自然的壮阔衬托出诗人的胸襟。塑造了一位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答题要点,(1)人物的性格或表现。(形象的特征),(2)身份(什么形象),(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他的性情的?,锦里先生是一位耿介安贫,诚恳热情,满足田园,生活和谐宁静的清寒隐士。头戴“乌角巾”,虽有“园收芋栗”,却不富裕。家中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却不孤僻,。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时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平日生活和谐宁静。锦里先生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竟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热情。诗人从锦里先生的装束、家境、家人、环境、待客等多个角度,写出了这位清高恬淡又可亲可敬的隐士形象。,答案,(0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参考答案】(1)诗中描绘了嫩笌新出,阴影清凉,清新溢香而又高洁脱俗自然无拘的竹子形象。,【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三)古诗鉴赏之,景情鉴赏试题的答题思路,题型解说,此类题目是诗歌鉴赏题最为常见的一种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诸意象的内涵,理解里面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掌握画面意境与作者情感的内在联系,然后调动其它诸如题目、作者、注释等,全面准确作者思想,体会表达技巧。,解读考纲,1、诗歌鉴赏情景类是每年高考必考类型之一2、E级能力,明确情景类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3、研读意象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命题类型,1直接要求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2分析描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3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意境,传统意象的寓意,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松坚贞高洁莲表达爱情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鹧鸪鸟离愁别绪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看一看,高考真题展示,(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2)诗歌颔联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伤感的景致,融情于景,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09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蔡家亲:表亲。,(2)黄叶,衰败之叶,写凄凉之景;白头,迟暮之人,写潦倒之情,以悲景写哀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其穷困潦倒之悲情跃然纸上。,(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想一想,景情鉴赏题的答题思路,思路概括,1述意境概括诗中的意象、画面及意境特点。2点手法点出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3话情感揭示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及“霜”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二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此时渲染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首诗中,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如烟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典型景物,描绘了明净绚丽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以乐衬哀,表达了作者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答案,意象,意境情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2)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可谓一句一景,描绘出草胜水美,鸟语宛转的佳境,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以闹衬寂,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案:(1)颔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颈联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4分),古诗鉴赏之诗论评价型题目解答思路,题型解说,此类题目为评价判断型,即就题干中,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作品的感情和作者的态度诸方面所设问题,予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依据诗歌简述理由的一种鉴赏题。,看一看,经典题目展示,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高考真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法吗?,同意。“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写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绿水绕人家颇有情趣,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畅快;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判断应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对作品具体分析,为观点找依据。,要有归纳总结,照应题干的说法。,答题步骤,参考答案:,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此两句正是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09高考,参考答案,观点二,因此,不是写范成大失势后的世态炎凉。人也并非只势利小人。,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江亭夜月送别唐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练习操作,不同意。首句中的“乱”既写夜烟迷乱之景,也暗示了诗人送别前的心情迷乱;次句中的“飞月”写时光推移,表达了诗人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中的“寂寞”写出友人离去之后内心孤独惆怅之情。因此,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进了对景物的描写中。并非只由“寒”字,托出离别之情。,参考答案,唐诗笺注中称赞此诗末句的“寒”字说“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吗?为什么?,态度,分析,总结,参考答案,同意。诗中通过“乱烟”“飞月”“离亭”写送别时的环境,烘托出作者离别时的浓重的气氛,最后由一个“寒”字归结,明写江山此夜寒冷,更是诗人心理感受,使得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得以突显,深化了全诗的意境。因此,“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态度,分析,总结,想一想,1根据题干的要求,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态度。(表观点),2紧扣自己的观点态度,有针对性、具体细致地分析诗歌,找出依据。(作分析),3组织语言规范作答,并总结照应题干要求。(示总结),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雁引愁心去”更好。引,带走。这一句写雁儿高飞,带走诗人的忧愁苦闷之心(1分),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与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互相映衬,对仗(1分)从而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1分)“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1分),参考答案,态度,分析,归结,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应该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因此,用“千里”更富有意境。,参考答案,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种?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西畴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兴隆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青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滦南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井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幼儿托管班安全责任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代办与房产交易全程保障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酒店客房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创城工程墙面粉刷施工经费合同书
- 2025年度军事演习专用柴油发电机租赁服务合同
- 酒吧mc教学课件
- 永辉超市激励机制案例研究
- 2025广东广州市从化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建材买卖(橱柜订购类)合同协议书范本
- 新概念第一册课文讲解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库12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托管老师岗前培训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客情关系维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