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1页
2015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2页
2015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3页
2015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4页
2015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生物群落,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无机环境,反复循环,这里的物质是指?在哪两者之间循环?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全球性,循环性,特点:,思考:,变式.对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通过消化吸收转变为自身组成的物质B、进入动植物体的食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液并释放能量,分解出的物质植物可以吸收利用C、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例1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提升精练,D,D,二、实例碳循环,生物群落(有机物),无机环境CO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燃烧,动手:绘制C循环的模型图,D.大气中的CO2,C.分解者,B.消费者,A.生产者,例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变式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角度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根本来源是()A大气中的CO2B生产者C分解者D消费者,提升精练,C,A,碳循环的过程,请在下图中合适的地方画上线条与箭头,形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的CO2库,化石燃料,碳循环过程的简图,(1)碳循环的形式(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4)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网);,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碳循环小结:,例3所示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图中箭头也可以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CBC过程加强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AC过程中碳流动主要以CO2形式进行,FB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提升精练,C,变式题图中甲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图甲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_。图中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_。(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_和_两种方式将碳放回大气中。(3)图乙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_,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你认为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_。,除去此生态系统中的G、S种群,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以CO2的形式、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X、H,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全球(生物圈)全球性、反复循环,物质是能量的_;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载体,动力,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图示,一、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_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_分解为_,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_等生态因子相关。,细菌、真菌,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温度、水分,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二、实验步骤,对照组,不做任何,小于,不变蓝,不变色,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三、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注意(1)探究活动最好在实验室中进行,以便控制变量,避免环境中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2)各地气候与环境等因素不同,微生物分解落叶的功能也不同,需要的时间有差异,一般需要温暖、湿润的条件。思考在实验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案(1)对照原则,(2)等量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等。,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1)案例: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设计思路: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_处理,尽可能排除_的作用。,灭菌,土壤微生物,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案例: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步骤: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_。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中,各10mL;从B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中,各10mL。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_,并进行_处理。观察各试管的_,记录实验结果。,等量蒸馏水,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颜色变化,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014海南卷)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D,D,高考真题演练,例5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