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题集训(十三),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盖茨当年的裸捐赢得无数赞誉,而福建首富陈发树近日一掷83亿行善却引来一片质疑声,这与他此前身陷逃税风波并对慈善基金运作细节闪烁其词不无关系。B他如果不是因为必须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可能到现在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的默默无闻的琴师。C美国大学生女足比赛近日上演了一起严重的足球暴力事件,新墨西哥大学队后卫兰伯特在比赛中对对方球员上下其手,不仅肘击、脚踢对方,更拽对方辫子,最终被无限期禁赛。D大学生寒江救人身亡,打捞公司却“挟尸谈价”。近日,记者独家获得“船主数钱”照片,然后缘木求鱼,几经周折,终于挖出了这家民间打捞公司的幕后老板。,A,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和要害。,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为贬义成语。,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串通作弊。,缘木求鱼:比喻方法不对头,劳而无功。,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消息,已成为家长的强烈要求、社会的共同呼唤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B日本新任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于19日下午参拜了靖国神社。面对指责,他狡辩称自己不仅是告慰二战时期的亡魂,也是告慰日本近代史上的所有亡灵。C据悉,百姓期待已久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和现行的零售指导价相比,约有45的药品将降价,平均降幅达12左右。D安放在法国先贤祠里的伟人们,奉献给世界的不是具有永久欣赏价值的杰出艺术,而且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无疑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巨柱。,B,“已成为社会的”缺主语。,平均值应为确数。,应为“不只是而且是”。,3苏轼、关汉卿、鲁迅、徐志摩、舒婷、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或诗人。请你仿照例句,为其中一位写一段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示例:牡丹亭,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昆剧经典;汤显祖,彰显人性,反对束缚,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曲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部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示例,4阅读下面一段新闻报道,请你站在不同人物身份的角度思考,归纳出一个观点,并写出一个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要求观点鲜明,表述简洁,语言连贯。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令人震惊。一些大学生月花费近2000元,年花费4万多元,以一些城市普通工薪阶层月薪仅千余元的标准来看,显然是入不敷出。许多大学生穿衣要名牌,吃饭要高档;手机、电脑、MP4一个都不能少;生日会、老乡会、欢送会、庆祝会,要参加就得付钱。超前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旋律。(1)如果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观点是_,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_。(2)如果站在一位商人的角度,观点是_,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_。,大学生个人消费过高。,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大学生已成为庞大的消费群体。,怎样到大学里去寻找餐饮、服装、高科技电子产品等行业的巨大商机,5请在“你真聪明”后补上恰当语言,使它分别符合下面所要表达的意思。(1)表达的是“赞扬”:你真聪明,_(2)表达的是“嘲讽”:你真聪明,_,表达赞扬的:你真聪明,解题方法比他们简单多了!,表达嘲讽的:你真聪明,全世界的好处都让你占完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眼儿媚无名氏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1)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围绕一个“愁”字抒写情绪,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写出其中的两点不同。(2)这首词里的数量词和时间名词的运用很有特色,请结合词句分别进行简要赏析。,眼儿媚无名氏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1)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围绕一个“愁”字抒写情绪,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写出其中的两点不同。,上片从空间落墨,下片从时间着笔;上片借景物描写渲染愁绪,下片用心理描写表达愁绪(或直接抒写离别的痛苦)。,眼儿媚无名氏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2)这首词里的数量词和时间名词的运用很有特色,请结合词句分别进行简要赏析。,这首词上片使用了“半竿”“两行”“一叶”等数量词,描写那西沉的太阳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两行新雁越飞越远,飞往南方老家去了;眼前的这一条小船,就要载着我的朋友(或郎君)别我而去了。数量词表达准确,对仗工整,使离别之景饱含愁情。下片使用了“今宵”“明朝”“后日”这些时间词,巧用“今、明、后”写时间的推移,配以“宵、朝、日”三字,则又有了夜晚、早晨、白天的变化,在虚实结合中渲染了无尽的愁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秋声一片林清玄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怀疑是在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地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来说,它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的,恐怕也要笑吧?古人是怎样知道秋天的呢?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词,题名就是秋声。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真是令人感受到一个有节奏的秋天。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对季节的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中,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来,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地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7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2)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吗?,这句话表面上是写季节远离了都市,走进了大自然,实际是将季节拟人化,形象地说明了现代都市人控制了室内的气温,在室内再也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只有在远离都市的大自然里,季节的特征才比较明显。,7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吗?,作者将温室里的花朵说成“用火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形象而生动。此句运用了比拟、反问等修辞手法,说明温室里的花朵是人们违背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加工而成,这样做实际上对花朵是一种伤害。,8文章开头说“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作者紧接着在第至段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列举了例子来证明这一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生活在都市的人已不能从社会生活中感知季节了。(或“在乡村海外自然环境中,才能感知季节的变化”。)在都市里,我们常会对季节产生错觉。(或“我们在都市里迷失了季节以及季节的意义”。)朋友通过菜市场这类非正常的渠道惊觉季节的变化。(或“非本人体验感知季节变化”。),9文章第段引用蒋捷的词声声慢秋声有什么作用?,(1)照应题目。蒋捷的词很短,却用了十个“声”字描写秋天,照应了本文的题目秋声一片,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具有了诗意美。(2)形成对比。蒋词说明古人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就知道秋天的来临,具有强烈的季节感,现代的都市人却愈来愈不了解季节。文章通过这一对比,说明现代都市人对季节的感知在慢慢流失。,10(1)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人们不是从落叶中而是从蟹黄和广告中知道秋天的来临,作者对此为什么会“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2)作者认为“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这种心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在人类科学的进步中,在浓厚的商业气息中,春夏秋冬的鲜明特点逐渐迷失,人们领略不到四季的丰富变化,欣赏不到大自然的多彩多姿,作者因此而伤感。,10(2)作者认为“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诸暨洗车小知识培训课件
- 说明文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家用电器微波炉买卖合同
- 2025使用场地合同范本
- 红色的画课件
- 诗词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合同范本
- 红楼梦前二十回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预警与防护技术应用策略报告
- 红楼梦人物课件教学
-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施工方案
- 脓毒症指南课件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