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系统仿真(事件步长法)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离散系统仿真(事件步长法)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离散系统仿真(事件步长法)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离散系统仿真(事件步长法)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离散系统仿真(事件步长法)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事件步长法,一事件步长法的一般方法事件步长法是以时间为增量,按照时间的进展,一步一步地对系统的行为进行仿真,直到预定的时间结束为止,事件步长法与时间步长法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时间步长法中仿真时钟等步长的前进,而在事件步长法中,仿真时钟的步长由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决定。,1,2时间步长法在一个步长内认为系统所有的状态是相同的,因此所选的步长的大小将会影响到仿真的精度,而在事件步长法中,每一个事件发生都有确切的时间,步长的大小对他的影响很小。,3。时间步长法每前进一步就要扫描系统的所有的状态,事件步长法只在事件的发生点上扫描系统,2,事件步长法流程图,3,二事件表法的基本思路,事件表法的主要思路是将系统的仿真过程看成是一个事件点序列。根据事件出现的时序,用一个称为时间表的表格来调度事件执行的顺序。将当前要处理的事件列入表里,从表里取出最接近的事件处理。处理完后自动退出事件表,并产生一个后继的事件。,4,问题:投资可行性问题,某个港口有一个万吨级的泊位,根据长期观察记录,依次到港的两艘船只的时间间隔有如下图的规律:,到港船只时间间隔分布,港口现有一台装卸机。根据其他港口的经验,若用两台装卸机可以节约装卸时间,两种情况下的装卸情况如下:,船只装卸时间,5,船只装卸时,按照先到先装卸的原则进行。船只到港口,若泊位有空则立即停泊卸货;若泊位不空则排队等候。按照规定,到港的船只必须在1530h内装卸完毕,其中包括等候和装卸的时间,若超过30小时,港口每小时支付200元的赔偿费;若能少于15小时,提前一小时奖励250元。港口在没有船只装卸时每小时的经济损失为400元,而每一艘船在港口停泊1小时损失200元。已知一台装卸机的购置和安装费用为60万元,折旧期为10年,每台装卸机每月的维修及油费的开支为3000元。请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该港口添置第二台装卸机在经济上是否合算?,6,购置设备的经济可行性以投资回收期来衡量,若其短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则添加设备是可行的;否则是不可行的。标准投资回收期为:T=k/c其中k60万元为添加设备的投资,c是一台装卸机和两台装卸机两种情况下的经营费用之差,即经营费用的节约值。经营费用包括:船只等待与卸货时间之和小于15小时的奖励费c1;船只等待与卸货时间之和多于30小时的赔偿费c2;船只停港损失费c3;港口空闲损失费c4;装卸机折旧费c5;维修与油料费c6;,7,其中c5和c6两项是确定性费用,c1、c2、c3、c4这四项费用和船只到港间隔时间及卸货时间有关,因而是随机性的,可以由仿真来确定.船只的到港间隔时间的模拟抽样规则,即到港时间与均匀分布随机数的对应规则如下表所示:,8,一台及两台装卸机装卸时间的模拟抽样的规则,即装卸时间于随机数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我们可以产生两组随机数,一组用来模拟相邻两船到港的时间间隔,另一组随机数用来模拟各船的卸货时间,并累计船只停泊超过30小时和不足15小时的时间,累计船只在港时间和港口空闲时间.从而得到经营费用。仿真中先根据以上的两个表的随机数与到港时间和装卸时间的对应关系产生出如下表的到港时间间隔,到港时刻和装船的时间表,9,到港时间和装卸时间,10,到港时间和装卸时间,11,根据上图的数据我们可以产生初始数据,利用事件步长法进行仿真。记A为船只到达事件,B为装卸结束事件对一台装卸机的情况前几步的仿真情况如下:,1.产生初始事件表:初始事件表,2.处理1号事件A由上表知最早发生在第15小时的1号事件,置仿真时钟的时间为t=15将装卸机的状态由闲置为忙,产生结局事件B和下一个船只的到港时间A.计算港口的空闲损失费为154006000元。删除1号事件A,刷新事件表,12,刷新后事件表,3.处理3号事件B.又下表可以看出,最早的是3号事件B,为装卸的结束事件,它发生在第31小时,所以置t=31。判断装卸结束的事件是否小于15小时,或大于30小时,累加装卸机的工作时间。,4.重复2.3每一步都找出最早的事件处理,判断是否到达结束仿真的时间,最后可以得到一台装卸机的各种费用。同理可以仿真的到两台装卸机的费用,其情况为:,13,经营费用比较,14,可以看出,用两台装卸机时,每月可以节约的经营费用为11950元,所以投资回收期为T600000/(1195012)4.17年所以,如果规定的投资回收期大于4.17年时,港口添加一台装卸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15,3.1排队系统的组成1.到达模式,顾客群体到达系统的情况。2.服务机构,系统对顾客群体中每一个成员服务时花去的时间长短和服务台个数。3.排队规则,系统提供服务的先后次序。,三、排队论基础,16,3.2排队系统的可解决的问题1.系统的最优设计(静态最优化)2.系统的运行控制(动态最优化)3.3排队系统的主要参数指标1.队长与等待队长。2.顾客在系统中的滞留时间与等待时间。3.系统的忙、闲比例。4.离去过程。5.顾客损失率。,17,3.4到达模式表示平均到达时间间隔TaT/n;平均到达速率1/Tan/T;到达时间间隔分布函数A0(t)1-F(t)。到达时间变换系数:描述数据围绕平均值的分散程度。到达模式的形式:规则到达;完全随机到达;一般相同而独立的到达;成批到达;非平稳性到达;依态到达;连续到达。,18,3.5服务机构平均服务时间:Ta;平均服务速率:;服务台形式:无服务台、单服务台、多服务台,无限服务台(IS),纵列系统,网络队列系统。3.6排队规则先到先服务(FIFO);后到先服务(LCFS);优先服务(PR);共同服务(PS);循环服务;占而不用。,19,3.7排队系统模型的描述A/B/n/S/ZA:到达间隔时间分布;B:服务时间分布;n:服务台个数;S:排队室大小,排队队列的最大容量;Z:服务规则。,2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