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猪饲料加工技术_第1页
2017猪饲料加工技术_第2页
2017猪饲料加工技术_第3页
2017猪饲料加工技术_第4页
2017猪饲料加工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饲料加工技术,目录,猪饲料产品的特点与要求猪饲料加工工艺类型的特点猪饲料生产工艺与技术要点猪饲料加工常见问题答疑,一、猪饲料产品的特点与要求,1.教槽料的特点与要求1)既有粉状也有粒状,还有粉状与粒料的混合料,颗粒直径一般在2.5-3.02)热敏性原料多(乳清粉、奶粉、葡萄糖、乳糖、蔗糖等)3)淀粉含量高,高档营养组分比例较大4)颗粒硬度不能过高和溶水时间要短5)有乳香味,水分12%左右,适口性要好,2.保育料的特点与要求,1)颗粒料,直径在2.5-3.0;2)高淀粉配方;3)热敏性原料数量比教槽料大为减少;4)关注抗环境应激与换料应激;5)其他要求与教槽料相似,3.育肥猪料的特点与要求,1)颗粒料直径在3.0-4.0;2)小麦型猪料成为目前主流(部分企业已有全麦型的饲料产品);3)非常规原料的使用,如米糠粕、DDGS、次粉、木薯干;4)后期出现的问题(采食量、生长速度、皮毛颜色等)。,4.种猪料的特点与要求,1)种猪阶段细分导致饲料种类细分(后备种猪、妊娠母猪料、哺乳料、公猪料等);2)大颗粒料;3)逐步开始使用小麦;小麦生物素、粗脂肪低于玉米;应注意长时间饲喂母猪易起膘、母猪的胃溃疡等问题;4)维生素用量较大,制粒温度最好在75左右。,5.影响猪颗粒饲料品质的因素,1)配方与原料杂质2)粉碎粒径3)环模结构与规格(孔径、长径比、多段多径模孔)4)蒸汽与调质5)工艺流程与关键加工设备6)生产管理,二、猪料加工工艺类型的特点,猪料传统制粒工艺原料膨化+低温制粒工艺二次制粒工艺带膨胀器的制粒工艺膨化工艺(一次膨化工艺和二次膨化工艺)粒化(granule)饲料新工艺,1.猪料传统制粒工艺,特点:适应中大猪颗粒料的生产质量好坏与调质器关系较大制粒质量与粉碎粒径大小关系较大如果原料膨化过,该工艺可以生产教槽料和其他乳猪料,2.原料膨化+低温制粒工艺,当前有代表性的教槽料、保育料加工工艺之一。将玉米、碎米、大豆和米糠等原料先膨化,提高淀粉的糊化度、提高蛋白质的组织化、松散纤维,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针对含有量大的热敏性原料的饲料,进行适度制粒加工或冷制粒;加工的针对性较强;工艺的灵活性较好。,3.二次制粒工艺技术,目前有代表性的乳猪饲料加工工艺之一。,玉米,二次清理(去大杂、瘪粒与不完善粒),碎米,清理,豆粕(去皮豆粕),清理,一次粉碎,一次配混,一次制粒,冷却,二次粉碎,二次配混,成品粉料,90调质-熟化,核心料、油、发酵豆粕、面粉或玉米粉,包装,二次制粒,冷却,分级,包装,65左右调质-粘结,如果生产量很大,则该工艺不适用,4.带膨胀器的制粒工艺,特点:淀粉糊化度较高,改善蛋白质组织化,对抗营养因子灭活;维生素和活性物质损失较大;颗粒较硬;加工电耗高。,5.乳猪饲料膨化工艺,(1)一次膨化工艺主要原料(玉米、豆粕、大豆等)先清理粉碎加工再参加配料与混合,最后进行膨化加工。(2)二次膨化工艺主要原料(玉米、豆粕、大豆等)先膨化加工,分别粉碎后参加主配料与主混合,最后进行二次膨化加工。膨化工艺对饲料中维生素及其它活性成份的损失较大,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现象。,粒化饲料的特点,与固体粉料外形特征较为相似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粉尘更高的比重更小的容积内提供了更多的营养成份饲料流动性大大改善饲料均匀度提高且粒径非常小产品80%以上的颗粒大小在0.2-0.8搬运、传送、贮藏和饲喂时无破损避免了营养成份分层现象,粒化饲料的目的,改善高乳制品含量的饲料流动性提高乳仔猪饲料的比重改善乳猪饲料饲喂的便利性改善饲料效率改善代用乳饲料的溶解度提高饲料组成成份的均匀度,三、猪饲料生产工艺与技术要点,1.猪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指标1)颗粒饲料含水率(教槽料11.3%是低极限)2)颗粒饲料硬度3)合理的颗粒饲料溶水性4)配料精度与混合均匀度5)无交叉污染,无异味加工质量对产品的适口性与采食量以及饲料利用率影响较大,2.猪料加工关键点,最大限度减少原料中的杂质(细土、瘪籽、大杂);最大限度提高猪料的淀粉糊化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其它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最大限度地减少加工过程产生的交叉污染;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单位产量的功率消耗,从而降低加工成本。,3.猪料加工前的原料清理,猪料加工质量与原料的质量密切相关,一定要确保原料中无杂质,玉米无破碎粒、无瘪籽。小麦无秸秆、土块等。原料性质差别较大的不要共用接收输送线。建议能量原料清理采用双层筛和二次筛选工艺双圆筒筛清理工艺流程:内筛孔径后半段20X20,前半段13X13;外筛孔径5.0-6.0(玉米),3.0(小麦)二次筛选工艺流程:圆筒初清筛孔径:后半段20X20,前半段13X13;平面振动筛孔径:玉米5.0-6.0,小麦3.0-3.5,不同阶段,猪饲料粉碎粒度多少合适?,结论:筛孔直径越小颗粒质量和制粒生产率越高。,结论:在国内这些推荐粒径值偏大,一次制粒时原料粉碎粒度的要求(筛孔推荐值),粉碎玉米1)教槽料1.0-1.22)保育料1.0-1.53)小猪料2.04)中大猪料2.55)膨化玉米2.5-3.0粉碎小麦1)保育料1.0-1.52)小猪料1.5-2.03)中大猪料2.5膨化大豆2.0,乳仔猪二次制粒工艺时原料粉碎粒度的要求(筛孔推荐值),1)教槽料第一次制粒,粉碎筛孔:2.0-2.5第二次制粒,粉碎筛孔:1.0-1.22)保育料第一次制粒,粉碎筛孔:2.0-3.5第二次制粒,粉碎筛孔:1.0-1.2为了减少换筛,保育料也可以与教槽料粉碎筛孔一样,玉米粉碎过细制粒硬度较高,溶水性不好。有多个企业粉碎产品抽样调查中发现:在1.5筛孔的粉碎产品中就有60%过了60目,这表明粉碎产品有过粉碎现象。对粉碎机筛孔规格的关注度要放在粉碎产品的过筛效率上,大多数情况是粉碎系统的配置有问题,导致过度粉碎,吨电耗增加,产品水分损耗大。,5.制粒的调质温度控制,热敏性物料在某种温度下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所能持续的时间。这类原料主要是乳猪饲料的原料:糖蜜、白糖、乳清粉、乳糖等,习惯上认为65左右是调质温度极限。乳猪料不能高温制粒原因有二:热敏性与高温使颗粒变硬,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观点不完全正确。猪饲料中原料的热敏性本质上是原料的吸湿性。乳清粉的吸湿性很强,吸水后很粘。如果调质时水分较多,压辊和环模之间容易打滑而堵机。因此蒸汽质量和相关参数的调整很重要。也就是说在蒸汽质量不高或蒸汽参数调节不好的前提下,当调质温度达到65左右时,调质器中的水分已经较高了,所以产生堵机(以为是原料的热敏感作用)。,6.其他加工要点,膨化原料的质量控制颗粒饲料水分的控制颗粒硬度与溶水性控制生产线中残留与积料的控制,颗粒饲料水分的控制,乳猪颗粒料应控制在12%左右(如何提高水分应该认真对待,这是影响适口性的主要因素),一般低于11.2%,适口性开始降低。在原料水分偏低时怎么加水?加水之前必须有准确的饲料配方中各原料水分含量,也即有准确的水分原始数据,最好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数。没有准确的加水前饲料的含水率数据是不能随意加水的。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原料批次得到不同的原始水分,以此作为添加不同数量水分的依据。,四、猪料加工常见问题答疑,1.小麦在猪料中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对工艺有何要求?教槽料不用小麦,保育料可以用200公斤左右的小麦,在中大猪的饲料中,原来一般用玉米在650-700公斤,现在小麦的使用较普及,正大和部分比较谨慎的企业用的是部分小麦,每吨还在保留着用玉米在200公斤左右,其余用小麦;全部采用小麦的企业越来越多。,2.为什么会出现教槽料和保育料颗粒硬度较高的现象,如何解决?现在各企业在教槽料和保育料的配方上比较一致,所用原料也相差不大,颗粒料硬度较高主要原因还是在模孔规格,一方面模孔直径不能太小,另一方面控制好环模长径比(压缩比),当环模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损环模孔有效直径会增加,与后段的扩大孔直径接近,这样等于加大了长径比,因此颗粒就变硬了。最后蒸汽质量和调质温度也要把握好。,3.乳猪料中淀粉糊化度多少就能满足动物营养和消化吸收的需求?从消化吸收上看应该是淀粉糊化度越高越好,但乳猪料的糊化度过高,容易粘嘴和粘口腔,反而影响采食。个人观点:教槽料糊化度在50-60%;保育料40-50%;育肥猪料大于35%。育肥猪饲料由于没有使用膨化玉米,其糊化度不易提高,因此这类颗粒饲料调质是提高糊化度唯一途径,因此要重视蒸汽与调质。乳猪料淀粉糊化度过高还会带来营养以外的副作用(如加工成本、生产效率等)。,4.膨化玉米的粉碎粒度及糊化度对动物消化吸收的影响玉米膨化后其密度和容重大幅度降低,粉碎过程的吨电耗产量很低,粉碎机负荷程度与空载差不多。因此为了提高粉碎效率,加大筛孔是个途径,但又不能太大,粉碎粒度太粗,混合时不易均匀,会导致制粒调质时糊化度不一致而影响颗粒质量,一般在2.5左右。膨化可以提高玉米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但是淀粉达到一定糊化度后,养分消化率会下降,这主要是高温的影响。,5.为什么国外猪料加工的技术要求比国内低粉碎粒度:物料每减少100m,转化率可增加1.3%。原料粉碎粒径从750m减少到450m,饲料转化率增加4%。但原料粉碎粒径从600m减少到400m,粉碎能耗增加一部,所以国外认为猪料的粉碎粒径在500-550m是平衡点。混合:对于肉鸡和保育猪CV值20%即可,育肥猪CV值30%即可。颗粒直径:从断奶到上市4-6即可,而且认为与粉碎粒度无关。颗粒硬度:饲喂槽中饲料含有30%到50%的细粉将使制粒的效果丧失,上述结果的原因:国外制定的猪料加工工艺规程主要从全程养殖所需饲料的技术经济角度进行的,追求的全程经济效益。我国制定猪料加工工艺规程和相关配方时,主要考虑养殖中的某一阶段饲料,因此各企业从事的研发也是与某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