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_第1页
经典诵读_第2页
经典诵读_第3页
经典诵读_第4页
经典诵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 读 经 典 丰 富 人 生,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古诗一首,论语一章,经典诵读,孟子一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德,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解释,由:循着。,淫:惑乱,放纵。,移:动摇。,导读,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移改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导读,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话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声玉振的话语。这段话应该读的坚定响亮,让人感到一种昂扬向上的正义的力量。,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注释,1.花卿:即花敬定,是成都的一名武将,曾因平叛立过功。卿,古代对男子的尊称。2.锦城:成都。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4.闻:听。,导读,花卿即花敬定.当时驻扎成都的一个将官,曾平定一次地方性叛乱,居功自傲.追求享乐每日请客,吹弹歌舞.杜甫的这首诗,表面是赞美歌舞音乐的美妙,骨子里却带着一些讽刺的意味. 诗大意:锦官城里的音乐每天都在不断的响着,乐声一半飘到江面一半飘如云中.这美妙的乐声只能在天上听到,人间能听到几回呢?,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是诗人给董庭兰送行时的赠言。首句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 。“白日曛”三字给辽阔的黄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 ”,写出了送别的时令和气候。作者写天气骤变,也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朔风劲吹,大雪纷飞,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耳边又传来鸿雁的阵阵悲鸣,则更令远行人大有孤雁离群之孤寂无依感。雁总是群飞的,它使整个画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感情氛围中,令人在鸿雁的悲鸣声中联想到友谊。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知心朋友 ;“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六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辞:别,离开。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山上。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从白帝城到江陵约1200里。啼:鸣叫,猿的叫声像啼哭。轻舟:指载得轻行得快的船。,注释:,早晨告别朝霞缭绕的白帝城,一日间行程千里回到江陵。两耳边仍然响着沿岸猿叫声,轻轻的船儿早已越过千山岭。,诗意:,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老朋友要远行与我分别在黄鹤楼,,阳春三月顺流东下去往扬州。,孤单的帆船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处,,只看见滚滚的长江向着天边奔驰。,注释,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市,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之:往,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孟浩然由西到东,所以说“西辞”。辞,告别。烟花:指明媚春光。下:顺流而下。尽:消失。天际:天边。,唐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 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至唐时,则皆落不知其处。,意思,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尝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注释,1.剑客:行侠仗义的人。2.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3.给看。,这首剑客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导读,贾岛(约779843),字阆lang(第四声)仙,范阳人。屡次应试不第,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又还俗应试,仍然为考中进士。,作者简介,管子一 则,。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一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则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注释,1、维:系物的大绳子。比喻一切事物融以固定的东西。2、绝:断;断绝。3、倾:倾斜,歪,不正。4、危:危险,危急5、覆:翻,倾倒,溃败。6、灭:消亡,灭亡。7、正:纠正,改正。8、起:建造,建立。9、错:同“措”,筹划安排,这里指挽救。10、何谓:什么是。11、礼: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典章、礼仪制度和传统习惯的 统称。12、义: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13、廉:正真、品行端正。14、耻:认为是耻辱的事情(行为)。15、逾节:即不遵守规章制度的约束。16、进:出仕,做官。自进,在此指自己钻营权利。17、蔽:遮住,遮掩。蔽恶,指的是掩饰过错。18、从:顺从,听从,参与。枉:不正直的,邪恶的。从枉:听从邪恶的事情、行为。19、行:操守,品行。全:完美。,本文节选自管子牧民。管子主张以法治国,以德治民,把礼、义、廉、耻看做“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倾、危、覆、灭”,指“四维”缸失对国家的损害程度。那么这“四维”如何解释呢?礼,就是不超越制度 ;义,就是不刻意求取功利利;廉,就是不隐藏罪恶;耻,就是不与邪恶同流合污。所以,只要不违反制度,国君的地位就安稳;不准钻营,人民就不会投机取巧;不掩饰过错,品行自然完美;不纵容邪恶,坏事就不会滋生。短文由反证入篇,以“四维”缺失,可能会造成国家灭亡引出什么是“四维”,然后又从正面分别诠解了“四维”的意义,最后阐述“四维”稳 能给国家琏来安定的秩序。一反一正,深入浅出,作者的观点自然清晰地显现。 短文大部分都是短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诵读的时候,要把握几个相同句式的节奏。第一句中的“倾”、“危”、“覆”、“灭”四个字要加强语气,突出没有“四维”的后果。第二句继续深入阐述“四维”缺失的恶果,四个“也”层层递进,肯定的语气逐渐加强,读出不容辩驳的说理气势。最后一句结论,由四个“不则”的排比句式构成,富有节奏美,诵读时一定要读出排比的气势。,导读,意思,春秋时代刘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他认为“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贵族等级制的道德规范;“义”,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作者简介,管子(约前723前645),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出身贫寒,早年经商,后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即丞相)。他治齐40年,进行改革,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史称“春秋第一相”。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内容包罗万象、博采众长,论证细密流畅,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注释:,道:指真理,也指达到某种道德标准或思想标准的途径。危:危险的。邦:封国,古时诸侯的封地。乱:没有秩序,祸乱。见:同 现 现身,出现指出来工作。无道:至国家政治混乱,或是暴虐者当政。隐:隐居,隐蔽。贱:政治上,没有地位,卑贱。,这句话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坚定信念,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无禄位,不工作,是可耻的;国家政治混乱,不正常,自己却有富有贵,夜是可耻的。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意思:,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1.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2.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3.成章: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注释,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意思,论语一章,结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yong,第一声)虽不敏,请事斯语矣(yi,第三声)。”,注释,1.仲弓: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yong,第一声),仲弓是他的字。2.大宾:贵宾,君主的宾客。3.大祭:盛大的祭祀(si,第四声)仪式,祭祀时态度恭敬严肃。4.欲:喜欢,。施:施加。5.邦:诸(zhu,第四声)侯统治的国家。6.家:卿(qing,第一声)大(da,第四声)夫统治的封地。7.事:从事。,意思,这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说“仁”的一段话。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也要照着您的话去做。”,导读,这里,孔子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读法,在朗读时要读出仲弓的勤学好问,和孔子的胸有成竹及真识灼(zhuo,第二声)见。,再读一遍,(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钩:弯刀。金络脑:一种贵重鞍(an第一声)具。清秋:秋天。,注释,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昌谷”。世称鬼才、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口袋,得到好的诗句就投入袋中,晚上回家再写成诗篇。有李贺诗歌集注。,作者简介,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诗意,秦泊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笼:笼罩。烟雾、月色笼罩着水面和沙堤。商女:歌女,在酒楼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注释,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后庭花的歌声听着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诗中首句写景,连用两个“笼”的叠字,写得贴切传神,写出夜色的迷茫。淡雾轻烟,正笼罩着秦淮河两岸。第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第三、四句感怀,由“近家酒”引出商女之歌,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豪绅权贵。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亡国的陈后主鞭笞权贵的荒淫,犀利地讽刺、谴责晚唐那班只知莺歌燕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沉忧虑。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的哀愁和谐统一。 朗读一、二句时要语调舒缓,读得柔美,突出烟雾、月色笼罩的秦淮河的朦胧清幽。读后两句时语调要转为高亢,重读“不知”、“亡国恨”、“犹唱”,读出诗人对“商女”的怜悯,对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的谴责。,导读,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哉:zi 箪:dn 瓢:pio,注释:1、贤:德行、才能好,这里指有修养。2、箪:古时盛饭用的圆形竹器。3、陋巷:简陋的街巷。4、乐:乐趣。,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街巷中,别人受不了这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好学的乐趣。贤德啊,颜回!”,解释:,导读:,孔子高度评价颜回贫贱不移的精神,其实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地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诵读时要满怀赞叹、感慨之情,特别是第二个“贤哉,回也!”语调 可以高一些,赞叹意味更浓些。,诵读要求:,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情人:指亲人。 摇夜:长夜 竟夕:终宵,及一整夜。 怜:爱。 滋:生。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注释,导读,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方亲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在明月之约思念远方亲人的感情。诗人从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处处不离望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明月写的明媚,交接,充满柔情,把思念之情写的的执着,深婉,绵绵不尽,丝毫没有被人贩之人的落寂,缠绵和感伤,格调健康向上。,读诗的要点,朗读时,一要注意读满慢,读出节奏,如: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要注意独处重音,如生 、共、怨、起、怜、觉、赠、梦等一系列动词,个个和月相关,和相思有缘,通过重读,表达一种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情。,诗人简介,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唐代韶州曲江人。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其诗风清淡。,。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 孤山:在西湖后湖和外湖之间,山上有寺。贾亭:在西湖边。 云脚:云气下垂,像有脚似的。 啄:鸟用嘴叼东西。 白沙堤:又称白堤,在杭州西城外。,注释,词语注释 春行:春天散步。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 没(m):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意思,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潮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放鱼,李群玉,早觅为龙去, 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 触口是铦钩,放鱼,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篇幅短小,意味隽永。我国古诗中,最早写鱼的诗句见于诗经卫风中的硕人篇。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枯鱼过河泣,则是以鱼为抒写对象的完整的全篇。唐代咏物诗不少,然而写鱼的专篇仍然不多,所以这首放鱼是独具一格的难能可贵之作。,赏析,这首诗,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作者既入乎其内,深入地体察了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而非泛泛的描写;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鱼联想到广阔的社会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受到诗中寓意的暗示和启发。这首诗从题目上看,是写诗人在将鱼放生时对鱼的嘱咐,全诗以呼告式结撰成章。“早觅为龙去”,一开始就运用了一个和鱼有关的典故,妙合自然。水经注河水:“鳣鲤出巩穴,三月则上度龙门,得度者为龙,否则点额而还。”在我国古代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有鳞有须、能兴风作浪的神奇动物,因此,为龙或化龙历来就象征着飞黄腾达。但诗人运用这一典故却另有新意,他是希望所放生之鱼寻觅到一个广阔自由的没有机心的世界。一个“早”字,更显示诗人企望之殷切。接着以“江湖莫漫游”句,须承而下。“漫游”本是为鱼所独有的生活习性,但在这里,“莫漫游”和“早觅”的矛盾逆折,却又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悬念:为什么希望鱼儿要早觅为龙,又劝其莫漫游于江湖之中呢?这就自然无迹地引发了下文:“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香饵”与“铦钩”也都是和鱼的生活与命运紧密相关的事物。这两句诗一气奔注,分外醒人耳目。铦,是锋利之意,“铦钩”与“香饵”相对成文又对比尖锐,那触目惊心的形象可以激发人们许多联想,“须知”使诗人告诫的声态更加恳切动人,而“触口”则更描摹出那环生的险要,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对鱼的怜惜、担心的情态。寥寥二十字,处处围绕着题目“放鱼”来写,用语看似平易,运笔却十分灵动而巧妙。 “寄托”是咏物诗的灵魂。这诗抒写的是放鱼入水的题材,但它又不止于写放鱼入水。诗人的目光绝没有停留在题材的表面,而是在具体的特定事物的描绘中,寄寓自己对生活的某种体验和认识,使读者从所写之物,联想到它内蕴的所寄之意。这首放鱼寄意深远。其特色一是小中见大地展开,二是由此及彼地暗示。写的是具体的尺寸之鱼,却由鱼而社会而人生,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善良的人们对于险恶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感受。所咏叹的是“放鱼”这一寻常事物”这一寻常事物,但诗人却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因而音流弦外,余响无穷,使人不禁联想到诗人自己和许多正直的人们的遭际而深感同情。正如陶明濬说诗札记所指出的:“咏物之作,非专求用典也,必求其婉言而讽,小中见大,因此及彼,生人妙语,乃为上乘也。”此诗可谓得其旨。,诗人介绍,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放鱼,经典诵读,利州南渡,利州南渡,澹然空水对斜晖,(澹,dan第四声) 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棹,zhao第二声) 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 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蠡,li第三声) 五湖烟水独忘机。,(唐)温庭筠,1.利州:今四川广元市,地处嘉陵江北岸,所以称南渡。2.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3.翠微:清脆的山气。4. 波上马嘶看棹去:还没有渡江额的人,目送载着人马的渡船,随波而去。棹:船桨,这里只船。5.范蠡:春秋时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为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而去,泛于五湖。五湖指太湖。6.忘机:指忘却俗念,心志淡泊,与世无争。,注释,这首诗是温庭筠旅行到四川广元。南渡嘉陵江时所作。诗句寓意于景,表达了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的心境。前四句由远而近描绘了渡口的景色;斜晖脉脉,碧水悠悠,水中迂回曲折的小岛,绿树掩映,满目青翠,这是江中远景。碧波上,舟船渐渐离去,载着马儿的嘶鸣;柳阴下,歇息的人们,正等待着远航的船儿归来,这是江岸近景。第五、六句由眼前的人和事转而写景:浅滩边的沙草丛中,群鸥四处飞散;辽阔的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一幅清新的晚渡图跃然纸上。最后诗人触景生情,发出与世无争、放浪江湖的感慨:谁能理解功成名就后的范蠡为何乘舟而去?我真想追寻他的脚步,忘掉功名利禄,抛却世俗杂念。全诗朴实无华,诗情画意。,导读,作者简介,温庭筠(812866),原名歧,字飞卿,山西太原人,晚唐诗人,词人。年轻时才思敏捷,但仕途一直不得志。他的诗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他的词作,成就和影响都在诗之上,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誉为“花间鼻祖”。,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恶就产生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与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低由互相对立而依存,音与声由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前与后由互相对立而追随。处无为之事-万物兴起而不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行不言之教-不依仗自己对别人有恩惠而达到利己的目的,注释,意思,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恶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与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