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2017年四川省达州市】【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分)今 齐 地方 千 里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1.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2分)【答案】19今 齐 地/方 千 里 20.C21.(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22.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分)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分)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分)23. (2分)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二、【20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 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时时而间进_ (2)故夙夜孜孜_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译文:(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译文: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11. (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13. 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评分标准:(2分)毎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三、2017广西【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子姓:子孙,子孙辈。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帝:指唐高祖。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译文:17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4分)王曰:“善。”乃下令大悦,即诏答:17.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4分,各2分)18.“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4分, 由字义引发理解2分,人物形象2分)四、【2016山东省济宁卷】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仔细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缺点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1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相与步于中庭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D.万钟于我何加焉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译文:(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1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3分)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止)10.(2分)B11.(2分)D12.(1)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2)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4分)13.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分)五、【20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 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时时而间进_ (2)故夙夜孜孜_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译文:(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译文: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11. (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13. 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评分标准:(2分)毎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六、(2014广西柳州市)邹忌讽齐王纳谏【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注】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主:掌管。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B. 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C. 数烛邹已毕 (数:数量)D. 寡人闻命矣 (闻命:接受教导)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A.皆以美于徐公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属予作文以记之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13.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分)10.C; 11.A; 12.C;13.(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重点词语“面”“刺”)(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重点词:“使”“以”)七、(2014黄冈市)【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释】侍臣:身边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25.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A. 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D.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26.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A. 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29.【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25. A 26. D27.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8. (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29.【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八、(2014沈阳市)【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选自史记,有删节)【注释】放勋:尧的名。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便章:治理。百姓:百官族姓。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饬(ch):约束,整顿。功:事情。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分)(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B就之如日 停数日(桃花源记)C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9(1)满一年(2)兴办 10A11(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12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3(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参考译文】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九、2008年湖南娄底市:(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9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10B(2分,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11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12(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2分)(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2分)1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意思相同即可)十、湖北襄樊市: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分)穿戴 偏爱(2分。解释正确一字给1分)B(2分)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2分。“期”“虽”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0.5分)切身经历 齐王纳谏(2分。一空1分)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分)十一、柳州、北海市:(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二)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小孺子:年轻人。 三旦:三天。 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务:一心,一定。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 分)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干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1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译: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2 分)(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12 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3 B14(1)当面指责 (2 )满一年(“一年”也可)15(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 分“谤讥”“闻”译对得1 分)(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翻译时大意得1 分,“前”“顾”译对各1 分)16(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 )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十二、盐城市: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孙叔敖为楚令尹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5分)11(2分)(D)12(4分)偏爱 实在、确实 担任 离开13(4分)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14(5分)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十三、2009年山东烟台市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吾与徐公孰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能谤讥于市朝朝而往,暮而归徐 公不若君之美也未若复喜赋不幸之甚也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2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_”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一2009年山东烟台市9B(2分)10D(3分)11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2分)12“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大意对即可)(评分:2分。每空1分)十四、2009年江苏扬州市【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乙】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策)【注】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涓人:宫中洒扫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王之蔽甚矣()(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涓人言于君曰余将告于莅事者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真无马邪D隗且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_。(2分)二2009年江苏扬州市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2)刺:指责(3)反:同“返”,返回(4)期年:满一年13B 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语音速记与巧练(含答案)
- 宿舍楼基础设施检查与维护方案
-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 水稻品种课件
- 水痘说明文课件
- 医用化学分散系66课件
- 知识点3.4从文化层面感知色彩设计构成设计色彩76课件
- 水电工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员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楼顶彩钢板防水设计与施工承揽协议
- 二氧化碳静态爆破施工方案样本
- 八年级年级主任工作计划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四川JS-004竣工验收报告
- 花卉栽植施工方案
- 水工闸门课件
- 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深圳迈瑞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诺丁山》经典台词
- 对铁路机车乘务员规章培训的探讨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