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 理 规 范,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内一科 张 林 电话:139 643 48480,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血压虽低于140/90 mm 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而舒张压90 mm 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一些差异。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较低,分别低于50%、40%和10%。,我国四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中国高血压现状,其他部分国家血压控制率,中国高血压现状,中国有2亿高血压病人城镇8000万人乡村1.2亿人城市大医院就诊2000万人城市中小医院就诊6000万人城镇社区和乡村高血压1.2亿人,高血压的危害,血压水平升高,高血压的危害,中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150万人。中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亚太队列表明66%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与高血压有关。全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400亿元。,SBP115mmHg 45%,胆固醇3.8mmol/L28%,水果和蔬菜21kg/m215%,烟草12%,不活动11%,收缩压大于115mmHg 45%,胆固醇超过3.8mmol/L 28%,烟草12,Area proportional to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for global DALYs, overlap approx. proportional to joint effects,造成的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的6个主要危险因素 (WHO)归因危险度,高血压的检测,合格的血压计,标准规范的操作。35岁以上首诊应测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对初次发现血压增高者应随访评估,多次测量血压,以明确诊断。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血压140和/或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三次,一般是指间隔2周测量一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正确测量血压,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被测量者最好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裸露出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 测量四肢血压。袖带的大小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放气过程中听取柯氏音,柯氏音不消失者,以变音作舒张压读数 。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平均值。 动态血压正常参考值:24小时平均值130/80 mm Hg, 白昼平均值135/85 mm Hg,夜间平均值125/75 mm Hg。夜间血压值比白昼低10%20%。,高血压的分级,收缩压(mmHg) 舒张压正常血压 120 80正常高值血压 120 - 139 80 - 89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90 - 99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100 -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高血压危险分层,危险因素及临床并发症,高血压患者评估的要求,询问病史和简单体检:基本要求常规要求测量血压,分为1、2、3级 肥胖:BMI28Kg/m2 或WC男90cm,女85cm 性别,年龄 正在吸烟 已知血脂异常 缺乏体力活动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脑血管病 病史 心脏病病史 周围血管病 肾脏病 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评估的要求,实验室检查 基本要求 常规要求空腹血糖7.0mmol/L心电图(左室肥厚)血肌酐:男115umol/L(1.3mg/dL);女107 umol/L(1.2mg/dL)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空腹血脂:TC5.7mmol/L,LDL-L3.6mmol/L;HDL-C1.0mmol/L;TG1.7mmol/眼底X线胸片超声(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 心脏左室肥厚)动脉僵硬度(PWV12m/s)其它必要检查:选择性检查项目; :应当检查项目; 基本要求 :最低要求完成的检查,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益处,收缩舒张期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危险降低 P 值 危险降低 P值死亡: 所有原因 14% 0.01 13% 0.02 心血管原因 21% 0.001 18% 0.01 非心血管原因 1% NS 致死和非致死性事件 脑卒中 42% 0.001 30% 0.001 冠心病 14% 0.01 23% 0.001,高血压治疗策略与时机,检查患者及全面评估其总危险谱后,判断患者属低危、中危、高危或很高危。高危患者: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先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病情,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或由临床医师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观察患者数月,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对任何病人,费用都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不应将其置于疗效和安全性之上。较小的有效剂量起步,并逐渐增加剂量以取得最大疗效,最少的不良反应,争取3个月内血压达标。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最好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治疗目标,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需要治疗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舒张压低于60mm 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非药物疗法内容和目标,高血压初始治疗流程,临床试验证实的降压药组合,试 验 组 合 药 物ASCOT:CCB+ACEI氨氯地平+培哚普利ACOMPLISH:ACEI+CCB贝那普利+氨氯地平FEVER:CCB+D 非洛地平+氢氯噻嗪ADVANCE:ACEI+D 培哚普利+吲哒帕胺CHIEF:CCB+ARB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两种药物联合参考方案,高血压降压药物选用参考方案,第一套选用方案第二套选用方案 尼群地平10mg,每日2次 氨氯地平2.55mg,每早1次 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 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 每早1次 硝苯地平1020mg,每日23次 贝那普利1020mg, 每日12次 复方降压片12片,每日23次 拉西地平4mg,每日1次 珍菊降压片12片,每日23次 硝苯地平缓释片 20mg 每日12次 卡托普利12.525mgmg, 每23次; 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 降压0号 1片,每日1次; 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 氢氯噻嗪12.5mg, 每早1次; 替米沙坦4080mg,每日1次 吲达帕胺1.252.5mg 每日1次; 比索洛尔 2.55mg,每日1次 美托洛尔12.525mg,每日12次; 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早1次 复方卡托普利12片,每日2次; 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第一套方案适用低收入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推荐参考,D-CCB: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老年人:降压治疗同样受益,应逐步降压,尤其体质较弱者。注意原有的和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病的居多,常需多药合用。大量随机化临床试验均已明确,各年龄段(80岁)高血压病人均受益于利尿剂、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ACE-I等抗高血压治疗。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进行降压治疗是否同样得益,尚有待研究。,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受体阻滞剂和ACEI;心肌梗死后患者用ACEI、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心力衰竭:症状少者用ACEI和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与袢利尿剂合用。,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糖尿病:要求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因此常须联合用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钙拮抗剂均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有益;ACEI对1型糖尿病、ARB对防止2型糖尿病肾损害有益。慢性肾病: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脑血管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不论血压是否增高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复发。难治性高血压: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3种药物治疗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应将病人转至高血压专科进行治疗。,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血压急剧升高,病情急剧恶化。SBP220mmHg或DBP 130mmHg ,无论有无症状均为急诊。常见急症:急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主动脉夹层、不稳定心绞痛等。立即呼叫急救电话120,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诊治;有条件的单位可做简单的必要的急救后转诊。,降压药物的维持与调整,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无不良反应者,不要随意调换药物。但患者耐受性差或老年人(65岁)血压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血压尽早达标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强调在能耐受情况下,血压尽早达标。血压控制不良或不稳定,但无不良反应者,一般原药加至靶剂量,或加另一种类药物。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提高血压控制率。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可将药物适当减量;如有明显不良反应的则应停用原药,换其他种类降压药。心率50次/分钟者,停用B;不能耐受的干咳者,停用ACEI。如出现血压偏低,可减量或暂停用药,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整用药。对血压长期(连续6个月)控制好的,可谨慎降低分层级别和管理级别;对新发生心脑血管病或肾病及糖尿病者,应及时评估,如原来为低危或中危的,则现分为高危或很高危,同时升高管理级别。对12级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酷暑或冬季严寒时期,可根据血压的情况适度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不可随意中断治疗。长期血压不稳定,可造成靶器官损害。,NCCD,HCC:高血压社区管理后血压控制率(%),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三)分类干预(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四)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三、服务流程(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二)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四、服务要求(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有条件的地区,对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后,可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五、考核指标(一)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注: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高血压患病率指标)。(二)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三)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六附件,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填表说明1本表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每年的健康体检后填写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健康体检表。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重和体质指数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如果是超重或是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要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导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3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摄盐情况:斜线前填写目前摄盐的咸淡情况。根据患者饮食的摄盐情况,按咸淡程度在列出的“轻、中、重”之一上划“”分类,斜线后填写患者下次随访目标摄盐情况。,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4.辅助检查:记录患者在上次随访到这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7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控制满意”意为血压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压控制不满意,无其他异常、“不良反应”意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意为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同时并存几种情况,填写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同时结合上次随访情况确定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8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填写在表格中,写明用法、用量。9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10.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此次随访分类,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患者。11.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中医体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医体质共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中医体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一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中医体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二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中医体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三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中医体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四 阴虚质(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中医体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五 痰湿质(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中医体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六 湿热质(F型)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发病倾向:易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6月课堂小练笔数学试题
- 2025年深圳实验初中题目及答案
- 福建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vhdl考试试题及答案
- unity考试题及答案
- Nerigliati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福利院员工知识培训课件
- DB61T 586-2013 地理标志产品 户县葡萄
- DB61T 525-2011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机械能及其转化》名师教案
-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第2版)教案 第二章 智能制造数字化基础 2.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 开学第一课假期收心主题班会 课件
- 中山酒店行业状况分析
- 船员劳动合同
- 液压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 南城一中高三年级工作计划
- 企业重组改变组织结构以提高效率
- 植保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
- 湖北十堰生产实习报告
- 营销体系之业绩如何做增量10大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