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专题十八生态环境的保护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 / 17 一、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人口增长、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网络 (三)疑难解析 1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各种自然过程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洋异常等造成的环境破坏。次生环境问题又又称第二环境问题,其可分两类:一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环 境和资源,使环境受到破坏,称为生态破坏或环境破坏,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另一是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各种环境问题是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直接后果。环境危机或生态危机是指明由于人类盲目活动现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尖的生存。环3 / 17 境危机包括有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染;资源的过度消耗; “ 土地观 ” 的退化这四个主要方面 2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 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和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截止 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1146个,总面积万公 顷 (其中陆地面积万公顷,海域面积万公顷 ),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5个,面积万公顷。 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南麂列岛等 15 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 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 ;扎龙、向海、鄂阳湖、东4 / 17 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及香港米浦等 7 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庐山等 4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 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下。 ( 1)人口增长速度快。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加之一度对人口再生产规律认识不清,使人口出生率高速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除 3 年自然灾害时期外,一直保持在 20 以上,由此导致人口总量的猛增。 1949年到 1973年净增亿, 1974年中国人口超过 9 亿。自 20世纪 70年代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幅度很大,分别从 1949 年的 和 下降到 1999 年的 和 。但总的看来,解放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比较高的。 ( 2)人口增长规模大。 1949 年我国人口已达到亿,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就是在这个相当庞大的基数上开始的。这也就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人口增加的绝对量、增长规模必然很大。从 1949 年到 2000 年的 51 年间,共计增加亿人口,致使全国人口高达亿。因此,即使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每年还要净增加 1279 万人。今后 30 年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加,预计到 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最高峰 16亿,人口数量实现零增长。 5 / 17 (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使中国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成年和老年人口相对增多。 1964 年到 2000 年, 0 14岁人口比例从 %下降到 %,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 %上升到 %。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很猛。据联合国统计, 1950 2000年世界老年人口增长为 176%,而中国为 217%。据美国有关统计显示,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 7%上升到 14%需要的时间是:法国为 115 年、瑞典为 85年、美国为 66年、英国为 45年,而中国只需要 25年。 ( 4)城镇人口比重增大。人口的城乡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949 年我国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而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 海、沿江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人口逐年增加。 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 1949年增加了个百分点。但我国城市化的水平还比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75%, 1996年)。 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物种。可以通过以下的标准定义入侵物种:( 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2)在当地的自6 / 17 然或人 为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4)中国国内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非本地物种。 外来物种已给我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主要体现在: (1)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水葫芦原产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大部分省市的河流、湖泊和水塘中。连绵 1000公顷的滇池,水葫芦疯长成灾,布满水面,严重破坏水生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 (2)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的消失与灭绝。原产美洲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的紫茎泽兰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在其发生区总是以满山遍野密集成片的单优植物群落出现,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失。 (3)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外来物种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的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 危害的面积,每年约在 150万公7 / 17 顷左右;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入侵的害虫,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 140160 万公顷;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空心莲子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据保守估计,全国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农林业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574亿元人民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外来入侵物种问题。 5环境保护及其意义 环境保护是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的监测与防治;二是自然保护。防治环境污染的 具体措施有:推广无污染能源;对工业 “ 三废 ” 进行综合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对垃圾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害虫;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程等。要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贯彻 “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针。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保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等。森林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分,它具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作用,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大规模改善自然环境,从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等大型林业生态工程等大型林业生态8 / 17 工程,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考点例析 例 XX 年春天, SARS(“ 非典 ”) 给我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地区带来严重的危害。 XX XX年经过科学家认真研究发现,该传染病是由一种与果子狸身上极为相似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果子狸是 SARS 病毒 “ 良好的天然宿主 ” 。随之我国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地,不仅禁食、禁养、禁售果 子狸,而且还出现了大量捕杀、掩埋果子狸、豪猪等野生动物的现象这些野生动物顿时遭到了灭顶之灾。你能根据生物多样性等基础知识说出这样对待果子狸的坏处吗 ?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活系统稳定性原理、传染病传播原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将这些知识加以综合、概括,灵活应用,合理迁移,去观察研究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切入点,一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识到果子狸等各种野生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当地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与自然界的无机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经过长期 “ 磨合 ” ,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着当地生态9 / 17 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相对稳定状态;二是充 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到果子狸、豪猪等野生动物之间,野生动物与植物之间,生物与人之间的营养关系;三是从:认识到野生动物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分析出残害果子狸野生动物留下的危机。 参考答案: 破坏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基因的多样性; 导致一些食物链中断生物间的关系紊乱,使一些物种的种群迅速增多或减少,甚至灭绝; 破坏广东等地的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相对稳定状态; 间接对人类的生存形成威胁; 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四自我检测 1下列有关硫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被生 产者吸收 B硫细菌必不可少 c酸雨是化石大量燃烧引起的 D硫在生物群落中随蛋白质代谢进行流动 2我国特有的、栖息于淡水的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是()。 A大熊猫 B。白鳍豚 c.扬子鳄 D.金丝猴 3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10 / 17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生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行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4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期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5右下图为 A、 B 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 a 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 a, B 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 b,那么 a 与 b的数量关系是 () b b =b b 6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A.仅限于绿色植物 B.仅限于自养生物 c.全部自养生物和部分异养生物 D.全部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 7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11 / 17 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c.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8下列是为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而采取的措施,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减少生物的种类 D.增加生物的种类 9酸雨的危害很大,为防治酸雨,使空气得到净化,在 So2污染严重的工厂附近,应多种植一些 () A.法国梧桐 B.山毛榉 c.柠檬、圆柏 D.柳杉、洋槐 10随 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的死亡会使 () A.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大气层中臭氧量增加 c.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海洋表层含氧量增加 11右图为 PPE 怪圈,它是指 生活贫困 -人口增长 -环境退化 的恶性循环。它表明 () A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B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2 / 17 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2.下列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符台的一项 措施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 D农田施甩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13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是 ()。 A丧失了遗传多样性 B基因流动减少 c基因频率不稳定 D不能自由交配 14水是生态系统中较为活跃的环境因素。海洋、河流、地下水、大气水和冰冻雪共同构成了地球的水圈。水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水循环不 仅可以影响各种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变化,也影响着其他物质循环的进行。因此,水循环对生态系统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水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如果没有水或水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功能就不能运行,生命就不能维持。根据上述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推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_。 13 / 17 给 图 中 A , B 填 上 恰 当 的 术 语 或 名 词 。A._B._ 从 图 中 可 知 ,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水 分 主 要 是 通 过_等作用进入到空气中,而空气中的水分则以 _等形式进入到生态系统中。 水循环影响着生态系统的 _,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均而造成 _的群落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的变化。 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_。 15.图示是一个发电站及其邻近地区,请回答: (1)细看此图,列举三个污染的例子,并说明这种污染物质产生的地方以及它的一种影响。 _ _ _ _. (2)提出能改善空气质量的三个方法。 16.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 2000 4000m 的高山中14 / 17 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据统计目前野生大熊猫仅存 800只左右。请分析: (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大熊猫食物结构,繁殖能力,但主要的原因是。 (2)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大熊猫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从地球上 永远消失。从长远发展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造成影响。 (3)有的学者提出,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目。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 参考答案 1 B,提示:硫循环是指 S 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大气中的 So2来源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火山喷发 、化石燃料的燃烧;而 So2 进入生物群落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吸收作用,进而形成含 S 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中传递。酸雨是 So2的排放超过了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所致。 2 B,提示:考 察我国生态多样性的概况。题干中各选项所列动物都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束淡水生物的有:白鳍豚、扬子鳄;属于哺乳动物的有: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三条件都具备的是白鳍豚。 3 B,提示:环境保护,一方面要防止环境污染,一方面要15 / 17 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因此,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具有生态学的观点,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对于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对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在生产活动及日常 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然环境和资源,注意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还应该指出,强调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的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定义是: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饿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房屋安全责任及赔偿补充协议书
- 离婚夫妻土地分割及生态农业发展合作协议
- 离婚协议子女抚养费调整及探望权执行补充协议
- 离婚协议书样本:女方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责任协议
- 旅游度假区设施维护与物业管理承包合同
- 离婚协议修改及子女抚养权变更登记合同
- 2025年健康类项目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面试真题(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全科医生与家庭医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展示
- 校本研修教学课件
- 物业客服部日常工作
- 一例外周静脉炎的护理个案讲课件
- 慢性便秘病人护理
- 商铺意向金协议书
- (高清版)DB13∕T 5817-2023 河流(湖泊)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达人合作协议书范本
- 《乳腺癌的护理查房》课件
- 学校教职工网络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