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下)课后习题及解答_第1页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下)课后习题及解答_第2页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下)课后习题及解答_第3页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下)课后习题及解答_第4页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下)课后习题及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设 u=a-b+2c,v=-a+3b-c.试用 a,b,c表示 2u-3v. 解 2u-3v=2(a-b+2c)-3(-a+3b-c) =5a-11b+7c. 2. 如果平面上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试用向量证明它是平 行四边形 . 证如 图 8-1, 设四 边 形 ABCD中 AC 与 BD 交 于 M ,已 知 AM=MC,MBDM . 故 DCDMMCMBAMAB. 即DCAB/且|AB|=|DC| ,因此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3. 把ABC的 BC边五等分,设分点依次为D1,D2,D3,D4,再把各 分点与点 A连接.试以AB=c, BC=a 表向量AD1,AD2,AD3,AD 4 . 证如图 8-2,根据题意知 5 1 1 BDa, 5 1 21D Da, 5 1 32D Da, 5 1 43D Da, 故AD1=-( 1 BDAB)=- 5 1 a- c AD2 =-( 2 BDAB)=- 5 2 a- c AD3 =-( 3 BDAB)=- 5 3 a-c AD 4 =-( 4 BDAB)=- 5 4 a-c. 4. 已知两点 M1(0,1,2)和 M2(1,-1,0).试用坐标表示式表示 向量 21M M及-2 21M M. 解 21M M=(1-0,-1-1,0-2)=(1,-2,-2). -2 21M M=-2(1,-2,-2)=(-2,4,4). 5. 求平行于向量 a=(6,7,-6)的单位向量 . 解向量 a 的单位向量为 a a ,故平行向量a 的单位向量为 a a = 11 1 (6,7,-6)= 11 6 , 11 7 , 11 6 , 其中11)6(76 222 a. 6.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指出下列各点在哪个卦限? A(1,-2,3) ,B(2,3,-4) ,C(2,-3,-4) ,D(-2, -3,1). 解 A 点在第四卦限, B点在第五卦限, C点在第八卦限, D点 在第三卦限 . 7. 在坐标面上和在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征?指出下列各 点的位置: A(3,4,0) ,B(0,4,3) ,C(3,0,0) ,D (0, -1,0). 解 在坐标面上的点的坐标,其特征是表示坐标的三个有序数中 至少有一个为零,比如xOy面上的点的坐标为(x0,y0,0) ,xOz面 上的点的坐标为( x0,0,z0) ,yOz面上的点的坐标为( 0,y0,z0). 在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 其特征是表示坐标的三个有序数中至少 有两个为零,比如x 轴上的点的坐标为( x0,0,0) ,y 轴上的点的坐 标为(0,y0,0) ,z轴上的点的坐标为( 0,0,z0). A 点在 xOy面上, B点在 yOz面上, C点在 x 轴上, D 点在 y 轴 上. 8.求点( a,b,c)关于( 1)各坐标面;(2)各坐标轴;(3)坐标原 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 解(1)点( a,b,c)关于 xOy面的对称点( a,b,-c) ,为 关于 yOz面的对称点为( -a,b,c) ,关于 zOx面的对称点为( a,-b, c). (2)点( a,b,c)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a,-b,-c)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a,b,-c) ,关于 z轴的对称点为( -a,-b,c). (3)点(a,b,c)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是(-a,-b,-c). 9.自点 P0),( 000 zyx 分别作各坐标面和各坐标轴的垂线,写出各 垂足的坐标 . 解设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8-3,根据题意,P0F为点 P0关于 xOz 面的垂线,垂足F坐标为), 00 0(zx ;P0D 为点 P0关于 xOy面的垂 线,垂足 D 坐标为),0( 00 yx;P0E为点 P0关于 yOz面的垂线,垂 足 E坐标为)0( 0o zy , . P0A 为点 P0关于 x 轴的垂线,垂足 A 坐标为),0, 0( o x;P0B 为点 P0关于 y 轴的垂线,垂足 B坐标为)0, 0( 0 y ;P0C为点 P0关于 z 轴的 垂线,垂足 C坐标为), 0, 0( 0 z . 10.过点 P0),( 000 zyx分别作平行于 z轴的直线和平行于xOy面的 平面,问在它们上面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 解如图 8-4,过 P0且平行于 z 轴的直线 l 上的点的坐标,其特 点是,它们的横坐标均相同,纵坐标也均相同. 而过点 P0且平行于 xOy面的平面上的点的坐标,其特点是, 它们的竖坐标均相同 . 11. 一边长为 a 的正方体放置在xOy面上,其底面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底面的顶点在 x 轴和 y 轴上,求它各顶点的坐标. 解如图 8-5,已知 AB=a,故 OA=OB=a 2 2 ,于是各顶点的坐 标分别为 A)00 2 2 (,a,B(), 0 2 2 ,0(a) ,C(-a 2 2 ,0,0) ,D (0,-a 2 2 ,0) ,E (a 2 2 ,0,a) ,F (0,a 2 2 ,a) ,G (-a 2 2 , 0,a) ,H(0,-a 2 2 ,a). 12.求点 M(4,-3,5)到各坐标轴的距离 . 解点 M 到 x 轴的距离为 d1= 345)3( 22 ,点 M 到 y 轴 的 距 离 为 d2= 4154 22 , 点 M 到 z 轴 的 距 离 为 d3=525)3(4 22 . 13.在 yOz面上,求与三点A(3,1,2) ,B(4,-2,-2) ,C(0,5, 1)等距离的点 . 解所求点在 yOz面上,不妨设为 P (0,y,z) ,点 P与三点 A, B,C等距离,,)2()1(3 222 zyPA ,)2()2(4 222 zyPB .) 1()5( 22 zyPC 由PCPBPA知, 222222 )2()2(4)2() 1(3zyzy 22 ) 1()5(zy, 即 .) 1()5()2() 1(9 ,)2()2(16)2() 1(9 2222 2222 zyzy zyzy 解上述方程组,得y=1,z=-2.故所求点坐标为( 0,1,-2). 14.试证明以三点 A(4,1,9) ,B(10,-1,6) ,C(2,4,3)为顶 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由 2798)63() 14()102( ,7)93() 14()42( , 7)96() 11()410( 222 222 222 BC AC AB 知. 222 ACABBCACAB及故ABC为等腰直角三角 形. 15. 设已知两点为 M1(4,2,1) ,M2(3,0,2) ,计算向量 21M M 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 . 解向量 21M M=(3-4,0-2,2-1)=(-1,-2,-1) , 其模2412-1- 222 21 )()(MM.其方向余弦分 别为 cos=- 2 1 ,cos=- 2 2 ,cos= 2 1 . 方向角分别为 3 , 4 3 , 3 2 . 16. 设向量的方向余弦分别满足(1)cos=0; (2)cos=1; (3) cos=cos=0,问这些向量与坐标轴或坐标面的关系如何? 解(1)由 cos=0 得知 2 ,故向量与 x 轴垂直,平行于 yOz面. (2)由 cos=1 得知=0,故向量与 y 轴同向,垂直于 xOz面. (3) 由 cos=cos=0 知 2 , 故向量垂直于 x 轴和 y 轴, 即与 z轴平行,垂直于 xOy面. 17. 设向量 r 的模是 4,它与 u 轴的夹角为 3 ,求 r 在 u 轴上的投影 . 解已知| r |=4,则 Prjur=| r|cos=4?cos 3 =4 2 1 =2. 18. 一向量的终点在点B(2,-1,7) ,它在 x 轴、y 轴和 z 轴上的投影 依次为 4,-4 和 7,求这向量的起点A 的坐标. 解设 A 点坐标为( x,y,z) ,则 AB=(2-x,-1-y,7-z) , 由题意知 2-x=4,-1-y=-4,7-z=7, 故 x=-2,y=3,z=0,因此 A 点坐标为( -2,-3,0). 19. 设 m=3i+4j+8k,n=2i-4j-7k 和 p=5i+j-4k. 求向量 a=4m+3n-p在 x 轴 上的投影及在 y 轴上的分向量 . 解a=4m+3n-p=4(3i+5j+8k)+3(2i-4j-7k)-(5i+j-4k) =13i+7j+15k, a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13,在 y 轴上的分向量为7j. 1. 设 kjibkjia2,23 ,求 (1)baba及; (2)ba2b3a2-及)(; (3)ba,的夹角的 余弦. 解(1),(),(1-2, 12-1-3ba ,)()()(31-2-21-13 ba 121 213 kji =(5,1,7). (2)1836)(63)2(baba )14,2,10()7 , 1 , 5(2)(22baba (3 222222 )1(21)2()1(3 3 ),cos( ba ba ba 212 3 614 3 2.设cba,为单位向量,满足., 0accbbacba求 解已知,0, 1cbacba 故0)()(cbacba. 即0222 222 accbbacba.因此 2 3 - 2 1222 )(cbaaccbba 3.已知 M1(1,-1,2) ,M2(3,3,1)M3(3,1,3).求与 3221 ,MMMM 同时垂直的单位向量 . 解 21M M=(3-1,3-(-1),1-2)=(2,4,-1) 32M M=(3-3,1-3,3-1)=(0,-2,2) 由于 3221 MMMM与 3221 ,MMMM同时垂直,故所求向量可 取为 3221 3221 MMMM MMMM a )( , 由 3221 MMMM= 220 142 kji =(6,-4,-4) , 17268)4()4(6 222 3221 MMMM 知). 17 2 , 17 2 , 17 3 ()4, 4, 6( 172 1 a 4. 设质量为 100kg的物体从点 M1 (3,1,8) 沿直线移动到点 M2 (1,4,2) , 计算重力所作的功(坐标系长度单位为m,重力方向为 z 轴负方向) . 解 21M M=(1-3,4-1,2-8)=(-2,3,-6) F=(0,0,-100 9.8)=(0,0,-980) W=F? 21M M=(0,0,-980)? (-2,3 ,-6 )=5880 (J) . 5. 在杠杆上支点 O的一侧与点 O的距离为 x1的点 P1处,有一与 1 OP 成角 1 的力 F1作用着;在 O的另一侧与点 O的距离为 x2的点 P2处, 有一与 2 OP成角 2 的力 F2作用着 (图 8-6) , 问 1,2 , x1, x2, 21 , FF 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使杠杆保持平衡? 解如图 8-6,已知有固定转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的代数 和为零,又由对力矩正负符号的规定可得杠杆保持平衡的条件为 0sinsin 222111 xFxF, 即 222111 sinsinxFxF. 6. 求向量),(4,3-4a在向量)(1 ,2, 2b上的投影. 解2 3 6 122 ) 1 ,2,2()4, 3,4( Pr 222 b ba ajb . 7. 设)4, 1 , 2(),2, 5, 3(ba,问与有怎样的关系,能使 ba与 z 轴垂直? 解ba=(3,5,-2)+(2,1,4 ) =(42,5,23). 要ba与 z 轴垂直,即要(ba)(0,0,1 ) ,即 (ba)? (0,0,1)=0, 亦即(42,5,23)? (0,0,1 )=0, 故(42)=0,因此2时能使ba与 z 轴垂直. 8. 试用向量证明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证如图 8-7, 设 AB是圆 O的直径,C点在圆周上,要证ACB= 2 , 只要证明0BCAC即可. 由 BCAC = )()(OCBOOCAO = 2 OCBOOCOCAOBOAO =0 22 OCOCAOOCAOAO. 故BCAC, ACB为直角. 9. 已知向量jickjibkjia23,32和,计算: (1)bcacba)()((2))()(cbba(3)cba)( 解(1)8)3, 1, 1()1 , 3, 2(ba, 8)0, 2, 1()1 , 3, 2(ca, bcacba)()()24, 8, 0()3, 1, 1(8)0, 2, 1(8 ki248. (2)ba=(2,-3,1 )+(1,-1,3 )=(3,-4,4 ), cb=(1,-1,3 )+(1,-2,0 )=(2,-3,3 ), )()(cbba 332 443 kji kj) 1, 1, 0(. (3)cba)(.2 021 311 132 10.已知kjOBkiOA3,3,求OAB 的面积. 解由向量积的几何意义知 SOAB=OBOA 2 1 , ) 1 , 3, 3( 310 301 kji OBOA, OBOA191)3()3( 22 SOAB 2 19 11.已知),(),(),( zyxzyxzyx ccccbbbbaaaa,试利用 行列式的性质证明: bacacbcba)()()( 证因为,)( zyx zyx zyx ccc bbb aaa cba zyx zyx zyx aaa ccc bbb acb)( bac)( zyx zyx zyx bbb aaa ccc , 而由行列式的性质知 zyx zyx zyx ccc bbb aaa zyx zyx zyx aaa ccc bbb = zyx zyx zyx bbb aaa ccc ,故 bacacbcba)()()(. 12.试用向量证明不等式: 332211 2 3 2 2 2 1 2 3 2 2 2 1 babababbbaaa, 其中 321321 ,bbbaaa为任意实数 . 并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 证设向量a( 321 ,aaa ) ,b( 321 ,bbb ). 由),cos(babababa,从而 2 3 2 2 2 1 2 3 2 2 2 1332211 bbbaaabababa, 当 321 ,aaa与 321 ,bbb成比例,即 3 3 2 2 1 1 b a b a b a 时,上述等式成立. 1. 求过点(3,0,-1)且与平面 012573zyx 平行的平面方 程. 解所求平面与已知平面012573zyx平行 .因此所 求平面的法向量可取为n=(3,-7,5) ,设所求平面为 0573Dzyx. 将点( 3,0,-1)代入上式得 D=-4.故所求平面方程为 04573zyx. 2. 求过点 M0(2,9,-6)且与连接坐标原点及点M0的线段 OM0垂 直的平面方程 . 解.6, 9, 2( 0 )OM所求平面与 0 OM垂直,可取 n= 0 OM,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0692Dzyx. 将点 M0(2,9,-6)代入上式得 D=-121.故所求平面方程为 0121692zyx. 3. 求过(1,1,-1) , (-2,-2,2)和( 1,-1,2)三点的平面方程 . 解由0 121111 121212 111zyx ,得023zyx, 即为所求平面方程 . 注设 M (x,y,z ) 为平面上任意一点,)3, 2, 1)(,(izyxM iiii 为 平面上已知点 .由, 0)( 31211 MMMMMM即 ,0 131313 121212 111 zzyyxx zzyyxx zzyyxx 它就表示过已知三点Mi(i=1,2,3)的平面方程 . 4. 指出下列各平面的特殊位置,并画出各平面: (1)x=0;(2)3y-1=0; (3)2x-3y-6=0;(4)x-3y=0; (5)y+z=1;(6)x-2z=0; (7)6x+5y-z=0. 解(1)(7)的平面分别如图88(a)( g). (1)x=0表示 yOz坐标面. (2)3y-1=0 表示过点(0, 3 1 , 0)且与 y 轴垂直的平面 . (3)2x-3y-6=0表示与 z 轴平行的平面 . (4)x-3y=0表示过 z轴的平面 . (5)y+z=1表示平行于 x 轴的平面 . (6)x-2z=0表示过 y 轴的平面 . (7)6x+5y-z=0表示过原点的平面 . 5. 求平面0522zyx与各坐标面的夹角的余弦. 解平面的法向量为 n=(2,-2,1) ,设平面与三个坐标面xOy, yOz,zOx的夹角分别为 321 , .则根据平面的方向余弦知 , 3 1 11)2(2 )1 , 0, 0()1 , 2, 2( coscos 222 1 kn kn , 3 2 13 )0,0, 1() 1 ,2,2( coscos 2 in in 3 2 13 )0, 1 ,0()1 ,2,2( coscos 3 jn jn . 6. 一平面过点(1, 0, -1) 且平行于向量) 1 , 1 , 2(a和)0, 1, 1(b, 试求这个平面方程 . 解所求平面平行于向量a和b,可取平面的法向量 )3, 1 , 1( 011 112 kji ban . 故所求平面为0) 1(3)0(1) 1(1zyx,即 043zyx. 7. 求三平面322,02, 13zyxzyxzyx的 交点. 解联立三平面方程 . 322 ,02 , 13 zyx zyx zyx 解此方程组得.3, 1, 1zyx故所求交点为( 1,-1,3). 8. 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平面方程: (1)平行于 xOz面且经过点( 2,-5,3) ; (2)通过 z轴和点( -3,1,-2) ; (3)平行于 x 轴且经过两点( 4,0,-2)和( 5,1,7). 解(1)所求平面平行于xOz 面,故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0DBy.将点( 2,-5,3)代入,得 05DB,即BD5. 因此所求平面方程为 05BBy,即05y. (2)所求平面过 z 轴,故设所求平面为0ByAx.将点(-3,1, -2)代入,得 03BA,即AB3. 因此所求平面方程为 03AyAx,即03yx. (3)所求平面平行于x 轴, 故设所求平面方程为0DCzBy. 将点(4,0,-2)及(5,1,7)分别代入方程得 02DC及07DCB. DB D C 2 9 , 2 . 因此,所求平面方程为 0 22 9 Dz D Dy, 即029zy. 9. 求点(1,2,1)到平面01022zyx的距离 . 解利用点),( 00oo zyxM 到平面0DCzByAx 的距离公式 222 000 CBA DCzByAx d .1 3 3 221 1012221 222 1. 求过点( 4,-1,3)且平行于直线 5 1 12 3zyx 的直线方程 . 解所 求 直线 与 已 知直 线 平 行 ,故 所 求 直 线 的 方 向向 量 )5, 1 , 2(s,直线方程即为 5 3 1 1 2 4zyx . 2. 求过两点 ) 1 ,2, 3( 1 M 和 )2, 0, 1( 2 M 的直线方程 . 解取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 ) 1 , 2, 4() 12),2(0 , 31( 21M Ms,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 1 1 2 2 4 3zyx . 3. 用对称式方程及参数方程表示直线 .42 , 1 zyx zyx 解根据题意可知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 112 111 kji s).3 , 1 , 2( 取 x=0, 代入直线方程得 .4 , 1 zy zy 解得. 2 5 , 2 3 zy这 样就得到直线经过的一点( 2 5 , 2 3 ,0).因此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 . 3 2 5 1 2 3 2 0 zy x 参数方程为 .3 2 5 , 2 3 ,2 tz ty tx 注由于所取的直线上的点可以不同, 因此所得到的直线对称式 方程或参数方程得表达式也可以是不同的. 4. 求过点( 2,0,-3)且与直线 01253 ,0742 zyx zyx 垂直的平面方程 . 解根据题意, 所求平面的法向量可取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即 ),11,14,16( 253 421 kji sn 故所求平面方程为. 0)3(11)0(14)2(16zyx即 . 065111416zyx 5. 求直线 0123 ,09335 zyx zyx 与直线 01883 ,02322 zyx zyx 的夹角的余弦 . 解两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1,4, 3( 123 335 1 kji s),10,5,10( 183 122 2 kji s 因此,两直线的夹角的余弦 21 21 21 ),(coscos ss ss ss .0 10)5(10) 1(43 10154103 222222 6. 证明直线 72 ,72 zyx zyx 与直线 02 , 8363 zyx zyx 平 行. 证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15,3,9( 112 363),5, 1 , 3( 112 121 21 kji s kji s 由 12 3ss知两直线互相平行 . 7. 求过点(0,2,4)且与两平面12zx和23zy平行的直线 方程. 解所求直线与已知的两个平面平行, 因此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 可取 ),1 , 3,2( 310 201 21 kji nns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 1 4 3 2 2 0zyx 注本题也可以这样解: 由于所求直线与已知的两个平面平行,则可 视所求直线是分别与已知平面平行的两平面的交线,不妨设所求直线 为 .3 ,2 bzy azx 将点(0,2,4)代入上式,得.10, 8 ba故所求直线为 .103 ,82 zy zx 8.求过点( 3,1,-2)且通过直线 12 3 5 4zyx 的平面方程 . 解利用平面束方程,过直线 12 3 5 4zyx 的平面束方程 为 ,0) 2 3 ( 2 3 5 4 z yyx 将点(3,1,-2)代入上式得. 20 11 因此所求平面方程为 , 0) 2 3 ( 20 11 2 3 5 4 z yyx 即. 0592298zyx 9.求直线 0 ,03 zyx zyx 与平面01zyx的夹角 . 解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2,4,2( 111 311 kji s平面 的法向量).1, 1, 1(n 设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则 , 0 ) 1()1(1)2(42 ) 1()2() 1(412 ),cos(sin 222222 ns ns sn 即. 0 10.试确定下列各组中的直线和平面间的关系; (1) 37 4 2 3zyx 和3224zyx; (2) 723 zyx 和8723zyx; (3) 4 3 1 2 3 2zyx 和. 3zyx 解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s,平面的法向量为n,直线与平面 的夹角为,且 ns ns sn),cos(sin. (1)),2, 2, 4(),3,7, 2(ns , 0 )2()2(43)7()2( )2(3)2()7(4)2( sin 222222 则. 0故直线平行于平面或在平面上,现将直线上的点 A(-3,-4, 0)代入平面方程,方程不成立.故点 A不在平面上,因此直线不在平 面上,直线与平面平行 . (2)),7, 2, 3(),7, 2, 3(ns由于ns或 , 1 7)2(37)2(3 77)2()2(33 sin 222222 知 2 ,故直线与平面垂直 . (3)),1 , 1 , 1(),4, 1 , 3(ns由于0ns或 , 0 111)4(13 1)4(1113 sin 222222 知,0将直线上的点 A(2,-2,3)代入平面方程,方程成立,即 点 A在平面上 .故直线在平面上 . 11.求过点( 1,2,1)而与两直线 01 ,012 zyx zyx 和 0 ,02 zyx zyx 平行的平面 的方程. 解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1, 1,0( 111 112),3,2, 1 ( 111 121 21 kji s kji s 取),1, 1 , 1( 110 321 21 kji ssn 则过点( 1,2,1) ,以n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为 , 0)1(1)2(1)1(1zyx 即.0zyx 12.求点( -1,2,0)在平面012zyx上的投影 . 解作过已知点且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该直线与平面的交 点即为所求 .根据题意,过点( -1,2,0)与平面012zyx垂 直的直线为 , 1 0 2 2 1 1zyx 将它化为参数方程,22,1tztytx代入平面方程得 , 01)()22(21ttt 整理得 3 2 t .从而所求点(-1,2,0)在平面012zyx上的 投影为( 3 2 , 3 2 , 3 5 ). 13.求点 P(3,-1,2)到直线 042 ,01 zyx zyx 的距离 . 解直线的方向向量).3, 3,0( 112 111 kji s 在直线上取点( 1,-2,0) ,这样,直线的方程可表示成参数方 程形式 .3,32, 1tztyx(1) 又,过点 P(3,-1,2) ,以) 3, 3, 0(s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为 , 0)2(3) 1(3zy 即. 01zy(2) 将式 (1) 代入式 (2) 得 2 1 t, 于是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为 ( 2 3 , 2 1 , 1) , 故所求距离为 . 2 23 ) 2 3 2() 2 1 1()13( 222 d 14.设 M0是直线 L外一点,M 是直线 L上任意一点,且直线的方向向 量为s,试证:点 M0到直线 L的距离 s sMM d 0 . 证如图 8-9, 点 M0到直线 L的距离为 d.由向量积的几何意义知 sMM 0 表示以MM 0 ,s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 s sMM 0 表示以s为边长的该平面四边形的高, 即为点 M0到直线 L的距离 .于是 s sMM d 0 . 15.求直线 0923 ,042 zyx zyx 在平面14zyx上的投 影直线的方程 . 解作过已知直线的平面束, 在该平面束中找出与已知平面垂直 的平面,该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即为所求. 设过直线 0923 ,042 zyx zyx 的平面束方程为 , 0)923(42zyxzyx 经整理得.09)21()4()32(zyx 由, 01)21()1()4(4)32( 得 11 13 .代入平面束方程,得 .0117373117zyx 因此所求投影直线的方程为 .14 ,0117373117 zyx zyx 16.画出下列各平面所围成的立体的图形. (1); 012243, 1, 2, 0, 0, 0zyxyxzyx (2). 4 ,2, 1,0,0 y zyxzx 解(1)如图 8-10(a) ;(2)如图 8-10(b). 1.一球面过原点及A(4,0,0) ,B(1,3,0)和 C(0,0,-4)三 点,求球面的方程及球心的坐标和半径. 解设所求球面的方程为 2222 )()()(Rczbyax, 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上式,得 , 2222 Rcba(1) ,)4( 2222 Rcba(2) ,)3() 1( 2222 Rcba(3) 2222 )4(Rcba,(4) 联立( 1) (2)得,2a联立(1) (4)得, 2c将2a代入 (2) (3)并联立得 b=1,故 R=3.因此所求球面方程为 ,9)2() 1()2( 222 zyx 其中球心坐标为),2, 1 , 2(半径为 3. 2.建立以点( 1,3,-2)为球心,且通过坐标原点的球面方程. 解设以点( 1,3,-2)为球心, R为半径的球面方程为 ,)2()3() 1( 2222 Rzyx 球面经过原点,故 ,14)20() 30() 10( 2222 R 从而所求球面方程为.14)2()3() 1( 222 zyx 3.方程0242 222 zyxzyx表示什么曲面? 解将已知方程整理成 ,)6() 1()2()1( 2222 zyx 所以此方程表示以( 1,-2,-1)为球心,以6为半径的球面 . 4.求与坐标原点 O及点(2,3,4)的距离之比为 1:2 的点的全体所组成 的曲面的方程,它表示怎样的曲面? 解设动点坐标为(zyx,) ,根据题意有 , 2 1 )4()3()2( )0()0()0( 222 222 zyx zyx 化简整理得 .)29 3 2 () 3 4 ()1() 3 2 ( 2222 zyx 它表示以( 3 4 , 1, 3 2 )为球心,以 29 3 2 为半径的球面 . 5.将 xOz坐标面上的抛物线xz5 2 绕 x 轴旋转一周,求所生成的旋 转曲面的方程 . 解以 22 zy代替抛物线方程xz5 2 中的 z,得 222 )(zyx5, 即xzy5 22 . 注xOz面上的曲线0),(zxF绕 x 轴旋转一周所生成的旋转 曲面方程为0),( 22 zyxF. 6.将 xOz坐标面上的圆9 22 zx绕 z轴旋转一周,求所生成的旋 转曲面的方程 . 解以 22 yx代替圆方程9 22 zx中的x,得 ,9)( 2222 zyx 即.9 222 zyx 7.将 xOy坐标面上的双曲线3694 22 yx分别绕 x 轴及 y 轴旋转 一周,求所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 解以 22 zy代替双曲线方程3694 22 yx中的 y, 得该双曲线绕 x 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方程为 ,36)(94 2222 zyx 即.36)(94 222 zyx 以 22 zx代替双曲线方程3694 22 yx中的 x,得该 双曲线绕 y 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方程为 ,369)(4 2222 yzx 即.369)(4 222 yzx 8.画出下列各方程所表示的曲面: (1);) 2 () 2 ( 222a y a x(2); 1 94 22 yx (3); 1 49 22 zx (4);0 2 zy(5) 2 2xz. 解(1)如图 8-11(a) ; (2)如图 8-11(b) ; (3)如图 8-11(c) ; (4)如图 8-11(d) ; (5)如图 8-11(e). 9.指出下列方程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和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分别表示什 么图形: (1); 2x(2); 1xy (3);4 22 yx(4).1 22 yx 解(1)2x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平行于y 轴的一条直线,在 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与yOz面平行的平面 . (2)1xy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斜率为1,y 轴截距也为 1 的 一条直线,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平行于z轴的平面 . (3)4 22 yx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 的 圆,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母线平行于z轴,准线为 0 ,4 22 z yx 的圆柱面 . (4)1 22 yx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表示以x 轴为实轴, y 轴为虚轴 的双曲线,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表示母线平行于z轴,准线为 0 , 1 22 z yx 的双曲柱面 . 10.说明下列旋转曲面是怎样形成的: (1); 1 994 222 zyx (2); 1 4 2 2 2 z y x (3); 1 222 zyx(4).)( 222 yxaz 解(1)1 994 222 zyx 表示 xOy面上的椭圆1 94 22 yx 绕 x 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或表示 xOz面的椭圆1 94 22 zx 绕 x 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 (2)1 4 2 2 2 z y x表示 xOy面上的双曲线1 4 2 2y x绕 y 轴 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或表示 yOz面的双曲线1 4 2 2 z y 绕 y 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 (3)1 222 zyx表示 xOy面上的双曲线1 22 yx绕 x 轴 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或表示xOz面的双曲线1 22 zx绕 x 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 (4) 222 )(yxaz表示 xOz面上的直线axz或 axz绕 z 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或表示yOz面的直 线ayz或ayz绕 z轴旋转一周而生成的旋转曲面. 11.画出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面: (1);44 222 zyx(2); 44 222 zyx (3). 943 22 yxz 解(1)如图 8-12(a) ; (2)如图 8-12(b) ; (3)如图 8-12(c) ; 12.画出下列各曲面所围立体的图形: (1)1,03,0,3,0 22 yxyxyxzz(在第一 卦限内) ; (2) 222222 ,0,0,0RzyRyxzyx(在第一卦 限内). 解(1)如图 8-13 所示;(2)如图 8-14 所示. 1. 画出下列曲线在第一卦限内的图形; (1) ; 2 , 1 y x (2) ; 0 ,4 22 yx yxz (3) . , 222 222 azx ayx 解(1)如图 8-15(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