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_第1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_第2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_第3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_第4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幼儿早期2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特点。A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3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 )分班。A心理年龄 B实际年龄 C智力年龄 D知识经验4学前期又称( )。A幼儿期 B幼儿早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中期5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你是好孩子。”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危机期6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这是说( )。A最佳期和敏感期 B转折期和危机期C关键期 D最近发展区7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B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C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但转折期不是必然出现的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是必然出现的11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12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13“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14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15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 ) 。A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 B受遗传素质影响C受内因所制约 D受智力发展影响二、填空题1_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_、_、_心理特征,是_和_的统一,是_和_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3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种儿童心理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_。4_是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_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不断变化,因人而异。5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_和_,_是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三、名词解释1年龄特征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3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4手眼协调动作5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期6最近发展区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2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334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445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556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6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五、论述题1论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为什么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六、案例分析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张某工作很忙,特地给3岁儿子买了一件玩具让他自己玩。张某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洗澡水,叫儿子洗澡。连喊几遍,孩子说: “爸爸,我不洗澡,我没空。”爸爸给他讲道理,他却说: “不,我偏不。”张某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按人浴池。可是,趁张某拿浴皂的时候,孩子跑走了。张某气不过,抓住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案例说明了这个孩子什么年龄特点?(2)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什么?(3)这位“爸爸”的做法对吗?这种做法对孩子心理发展有何影响?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A人生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2C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年龄特征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稳定性。3B我国现行幼儿园大多是按儿童的实际年龄分为大、中、小三种班。4A学前期又称幼儿期,是36岁。11B学前晚期(56岁)开始掌握认识方法。12B处于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的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13B从儿童的认识水平看,“童言无忌”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的。14B不同时代的儿童心理水平不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变性。15A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的。二、填空题1年龄特征2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稳定性可变性连续性阶段性3转折期4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大小5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6具体性形象性7婴儿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8模仿模仿9游戏10生理发展的加速期儿童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11学前期(36岁)三、名词解释1年龄特征,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种儿童心理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3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指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4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5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期,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6最近发展区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大小是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不断变化,因人而异。3在幼儿园上小班的34岁的幼儿,其心理发展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范围扩大。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_幼儿园。(2)认识依靠行动。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3)情绪作用大。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他们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闹。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很容易受周围人情绪的感染。(4)爱模仿。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由于34岁的孩子爱模仿,所以,在这个年龄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重要,它们常常是在幼儿的模仿下形成和巩固下来的。445岁是幼儿中期,也是幼儿园的中班年龄,45岁幼儿的心理较34岁的幼儿有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的表现尤为突出。 (2)思维具体形象。具体形象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表现最为典型。这时期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很形象、很具体的。(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45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能初步遵守集体活动规则;在游戏中,能够理解一些游戏规则;与他人合作游戏时,初步能遵守游戏规则,在一定的要求下能做到不破坏游戏规则。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合作游戏的开展和游戏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他们能够初步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由于幼儿中期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这个时期幼儿的合作水平也开始提高。55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是:(1)好问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并能运用集中注意和有意记忆。(4)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6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司变性。(1)稳定性。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可变性。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五、论述题1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即有不同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就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在幼儿园,有不同的年龄班,小班(34岁)的孩子明显不同于中班(45岁)的孩子,与大班(56岁)孩子的心理水平就更不相同。这表明,幼儿时期心理的发展也显示出阶段性特征。但要注意,我们只是说年龄与幼儿的心理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不是说年龄决定幼儿的心理发展。(2)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接触,他们不能够离开实物来理解事物。表象活跃。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56岁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3)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表现在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像等心理活动之中。幼儿的记忆也是以无意性为主。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或专门地去记住一些东西,而是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记住。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儿的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情绪愉快的状态下,幼儿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坚持活动的时间也比较长,任务完成情况也比较好。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开始,已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时,幼儿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4)幼儿的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幼儿的情绪情感比较容易变化,而且不能自觉地加以控制。就幼儿来说,年龄小的孩子情感变化比较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56岁的孩子情绪情感逐渐稳定。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展。幼儿是纯真的,他们的情绪情感大部分是表露在外的,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年龄较小的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常表现得比较冲动。(5)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出现了初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幼儿出生时就已表现出一定的气质差别,到了幼儿期,这种气质特点表现更为突出,稳定性也逐渐增强。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幼儿在活动与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对人、对事和对物的态度和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往往和年龄相联系。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而时间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