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日国旗下演讲稿_第1页
防灾减灾日国旗下演讲稿_第2页
防灾减灾日国旗下演讲稿_第3页
防灾减灾日国旗下演讲稿_第4页
防灾减灾日国旗下演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防灾减灾日国旗下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今天,我们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要增强同学们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借此机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近期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问题1、上下楼梯安全。严格遵守学校上下楼梯制度,走规定的楼梯,禁止在集体上下楼梯时逆向行走,讲究秩序,2/9轻声慢步,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2、交通安全。严守交通法规,过马路时要先观察车辆情况,主动避让机动车辆。按时上学和回家,不在外逗留,尽量同学结伴回家。3、夏季防溺水、防雷电、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安全。4、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友好地处理,自己若不能处理好的话,应该请老师帮忙解决。决不能感情用事,采用打架等暴力违法方式解决纠纷,更不能找人暴力解决。5、心理安全。同学们心理上要形成积极、健康、自信、自强的乐观品质,遇到心理问题要找好友、老师和家长帮忙疏导,不可产生自暴自弃、自残自虐的不良心理。希望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进一步地加强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的培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使我们的成长更健康、生活更快乐、生命更精彩谢谢大家12同学们早上好三年前的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级特大地震。级大地震,3/9强度之大,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地震到来之时,正是学校上课的时间,许多学生和老师失去了生命。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级地震,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5月11日,西班牙又发生了级和级地震,造成数百人伤亡。今天的周会讲话以这个沉重的话题开始,是要提醒同学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要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今天我利用周会讲话,再次对同学们作一些防震知识普及。1如果地震来袭时正在上课,同学们一定在要在老师的指挥下就地避险,迅速抱头,赶快躲在自己的课桌下面或用书包护住头部。一般有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的房子会抗住第一次震波,即使发生垮塌,就地躲藏也是伤亡率最低的办法。汶川地震时汉旺镇东汽中学有四位同学就是躲藏在桌子底下,两天后被救出,全部生还。北川一中刘宁老师在地震发生时,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带领自己班59名学生立即迅速就地蹲下,钻进当时开会的礼堂的椅子下4/9面,全班59名同学无一死亡,只有两名学生受了轻伤。所以同学们要记住,地震来临时,第一时间就地避险至关重要。2第一次震感过后,大概也就是在几十秒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按疏散线路撤离教室,撤离的时候抱头或用书包护住头部,在楼道里不要惊慌,不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拥堵,冲出教学楼,冲向操场。一般情况下,在第二次震波来袭前有充分的时间疏散。同学们要记住,有序疏散是最快的疏散办法。争先恐后的结果是谁也走不了。3如果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可避开避开高大建筑物,原地蹲下,双手护住头部。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但我们可能通过掌握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的知识使损失降至最低。现在文明楼前有一块防震避灾板报,具体介绍了如何在家里避灾,如何在公共场所避震等知识,同学们下课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下。下面,我说下防溺水。发生溺水事故是夏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因为每年在这个季节里都会发生许多令人痛心溺水的事故,并且这些事故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作为代价的。溺水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去年我市中小学生溺水死亡占全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5月至9月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我校又地处闽江附近,我们要加倍注意做好防溺水的工作,避免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每年5月至9月气温较高,又包5/9括两个月的暑假,使得学生到河边游泳、玩耍的频率增多,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防溺水事故应该做到“四不”原则一、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二、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三、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泳;四、不到不熟悉的水域玩耍、游泳。此外,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未掌握急救技能的学生应该呼叫成年人开展救助,防止因盲目施救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我还要说下交通安全。去年3月18日,一名中学生骑着电摩在XX市五四路口闯红灯,迎面撞上了一辆超速的出租车,这名中学生就这样倒在了斑马线上。最后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这就是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的“318”事件,而这只是电动自行车负有责任的死亡事故中的一例。XX市发布的电动自行车事故统计数据显示,造成死亡负有事故责任的约八成是电动自行车。而在过去的三年,XX市已经有146人死于电动车事故。为了学生的安全,去年3月22日XX市教育局明文规定,中学生不允许骑电动自行车上下学。但是现在仍有一小部分同学骑电动自行车上下学,其中绝大部分还是超标电动车。据交通事故处理部门介绍,超标电动自行车是交通事故高发的交通工具,主要原因有一是超标准电动自行车载重量、速度等方面大大超过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大部分的超标准电动自行车还拆除了限速器;二是车型和重量较大,加上自身材质和刹车系统6/9较差,交通安全性能很低;三是大量存在超速、载人、载物等问题,在行驶中稳定性很低;四是驾驶人由于没有经过培训,交通规则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普遍很低,行车随意性大,各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交通违法行为较为突出,其中闯红灯、驶入机动车道、争道抢行、逆行、超速等行为所占比例最大。还有一些人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加大功率和行车速度,甚至还有一些年青人在路上“飙车”。因此,我利用周会再次重申,禁止同学们骑电动自行车上下学,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同学们安全重于泰山,让我们时刻牢记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人人树立安全的意识,居安思危,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学习,共建和谐校园谢谢大家12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三年级的王萍,我今天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防震减灾警钟常鸣。XX年的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XX县发生了一次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8级大地震,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汶川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许多地方都被夷为了平地。地震到来之时,正是学校上课的时间,有近几十所中小学校在强大的地震前瞬间倒塌、摧毁,许多学生和老师失去了生7/9命。2016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今天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再次对大家作一些警醒和提示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不让生命死于无知学校避震1如果正在上课,地震来了,同学们一定在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赶快躲在自己的课桌旁边。2第一次震感过后,大概也就是在几十秒钟,还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抱头,撤离教室,在楼道里不要惊慌,又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冲出教学楼,冲向操场。3如果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可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双手护着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4应该强调的是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在窗台边上去也不要到走廊的护栏边上去,更不要尖叫,不要拥挤,迅速撤离教室、教学楼。家庭避震因为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8/9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如果是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椅子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并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最后如果万一不幸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