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羁旅乡思,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羁旅乡思”,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可能是: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真题回放,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凄凉感伤的深秋吴淞道中舟行的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江面的清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心情。,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思想情感,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du,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h叶落山路,枳zh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f雁满回塘。,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二、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情感产生的原因,1、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三、思乡怀人的情感与哪些常见意象和特殊节日相关?,羁旅行役诗常见意象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特殊节日:除岁(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等,其他常见词语: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飘蓬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天涯、他乡、孤灯声音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乡思诗词鉴赏还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四、羁旅思乡诗常用手法,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想象(包括侧面落笔,即对写法)以景结情,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一想便知: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以景衬情,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乐景写哀,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虚实结合,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析】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诗的前三联,全从对面写来,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尽含其中。两地望月,一样相思,“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深沉悲哀。,侧面落笔(对写法),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体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就说着远行人。【析】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此时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三、四两句写“思家”之情的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像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侧面落笔(对写法),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1、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2、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象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只有年年鸿雁飞”,鹧鸪羁旅乡愁,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成为一种象征意义上的鸟了。,柳,“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留恋、伤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专校考护理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级护理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成人护理上册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物联网安全实战训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信息安全基础水平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温州市中医院儿童血液净化技术准入考核
- 矿山新安全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景德镇市人民医院肌电图质量控制考核
- 护理三级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选聘中高层管理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遥感图像处理A课件 第九章+变化检测+-+遥感图像处理
- 2021年新高考全国II卷英语真题
- 《俄罗斯》介绍课件
- NB/T 10522.1-2021矿用自动控制防水闸门第1部分:机械装置
- GB/T 8350-2008输送链、附件和链轮
- 【原创】课题专题讲座-《抓好朗读训练播下语感种子》PPT
- FZ/T 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美术技法理论试卷A
- 防爆电器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