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ppt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ppt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ppt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ppt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鉴赏诗歌语言主要考查方向:1、语言的锤炼(炼字炼句);2、语言风格(特点)。,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点击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语言类试题,1.2011年山东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2011年天津卷-(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2011年北京卷-这首诗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2011年湖北卷-以上两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5.2012年江苏卷-词中“恨迹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6.2012年福建卷-“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7.2012年辽宁卷-“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8.2012年安徽卷-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9.2012年湖北卷-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10.2012年江西卷-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11.2012年重庆卷-“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12.2012年四川卷-本诗第二联中“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3.2013年天津卷-(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14.2013年山东卷-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15.2013年福建卷-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16.2013年江苏卷-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17.2013年辽宁卷-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18.2013年湖南卷-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19.2013年湖北卷-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语言的锤炼,诗歌鉴赏,1、了解锤炼语言的一般考查方式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考查方式,可以总的归纳为炼字炼句题型,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炼字型),提问方式,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zh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h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提问】“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答题步骤,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看,在诗中指回望。,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释词,描述,意境或情感,迁移训练,真题回顾,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画面感极强;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真题回顾,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拜托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重视叠词说起叠词,很自然想起李清照和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另外,从感情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冷清清,所以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可见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即加强感情的表达。除以上两者之外,叠词中的拟声词还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叠字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用“萧萧”模拟落叶声;黄巢题菊花中“飒飒西风满院栽”,用“飒飒”模拟风声;岳飞满江红中“凭栏处,潇潇雨歇”,用“潇潇”模拟雨声。,熟记于心,表达效果动词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一般形容词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渲染气氛。叠词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拟声词效果:使诗歌特点更形象生动,以动衬静,渲染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最精炼传神的字或词。,【提问方式】,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示例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哀?怜?,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参考,“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步骤四),1、点出诗眼,并释义。,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鉴赏“诗眼”答题步骤,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迁移训练,参考,“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即呜咽之意,“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第三步),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三、以分析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示例夜归(宋周密)夜深归客倚筇(qin)行,冷燐依萤聚土塍(chn)。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倚筇:扶杖。燐:燐火,俗称鬼火。萤:萤火。土塍:田埂。,【提问】“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开篇,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最后,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凄凉,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客急切归家的心境。,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示例春夜洛城闻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并且自然引出下句“故园情”这个主题。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等)。(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情感)。,赏析“关键词”步骤分析:,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迁移训练,颔联:清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写出了清幽静谧的境界,体现深沉的寂寞和思念。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语义双关,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之情。,参考答案,四、赏析句子类型,要赏析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要求赏析句子的特点: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二、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三、炼生动形象的句子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1、在首句多为渲染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2、在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3、在尾句以抒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0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问: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描景象)。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析技巧)。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点情境)。,真题回顾,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第二步: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含着怎样的情趣、理趣。第三步:如诗句运用了某种手法,则要答出手法名称、表达效果。“炼句”要诀1要注意结合比喻、双关、借代、比拟等修辞方法来阐明句子的含意。2要注意词语的语表义和语境义、情韵义。3要注意句子表意委婉的特点,发掘它的深层含意。4注意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铺垫、承上启下、对比、照应等),真题回顾,2013年(辽宁卷)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工,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答案:(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五、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你的看法呢?,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答题步骤】,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迁移训练,【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参考答案,“敌”字更好。(第一步),“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对”字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三步),语言的锤炼答题方法技巧:,诗歌鉴赏,1、表态2、释字,释句意(描绘画面)3、手法、内容(紧扣要说的词)4、情感(主旨)(重复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分层次(用标志词)表述包含3、4点内容5.还要关注一些关键词语,鉴赏语言风格,诗歌鉴赏,1、了解语言风格的一般考查方式2、剖析诗歌语言风格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1.了解相关的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其他用来鉴赏古诗语言风格的常用语言还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用字精练、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言简意赅、细腻传神、华美、含蓄有韵味、生动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性等,(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7)洗练。就是一种自然纯净、归真返朴的纯净本色的状态,而绝无世俗尘垢之掺合,(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解,(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静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示例一: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答案: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明特色)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例例证)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析感情),2.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明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列例证)(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析感情),(2011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示秬秸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