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剪强度理论_第1页
双剪强度理论_第2页
双剪强度理论_第3页
双剪强度理论_第4页
双剪强度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双剪强度理论,2.5.1理论提出以前的研究,莫尔理论发表后,一些研究者的成果都是建立在轴对称围压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最大极限应力圆的包络线作出。可以看出,它们都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实验结果,但它们都忽略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1971年在剑桥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篇专门论述莫尔-库仑的论文指出莫尔-库仑理论的最大缺点是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16。,桑德尔(D.Sandel)在1919年提出剪应力与静水应力的组合来反应中间主应力的效应。此后胡贝尔(Huber,1904),米泽斯(Mises,1913),享奇(Hencky,1925),罗西和爱辛格(Ros和Eichinger,1927)等都提出形状改变能理论。它的表达式中也包含了。因此,在40,50年代曾经被广泛引用到岩石力学中,特别在著名力学家德鲁克(Drucker)和普拉格(Prager)对它加以修正,引入静水应力效应,在1952年提出著名德鲁克-普拉格准则。由于它反映了,并具有完美的数学表达式,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它不能与岩石三轴试验结果不符,在理论上是不合理的。,享普林-纳劳(Humpheson-Nyalor)与美国工程院两位院士辛克淮奇和陈惠发(Zienkiewicz,O.C.和W.F.Chen)都指出德鲁克-普拉格准则与实验结果符合程度很差26,27,它不符合岩石强度的变化规律。我国葛修润院士和李世辉先生等也指出采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是不合理的28,29。文29通过一个实例对比,指出:“使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得出的结果显然是荒谬的”。,在6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开始了真三轴试验机的研制和试验。文15,18总结了这方面的结果,其中前苏联费洛宁柯-鲍罗第契认为可以影响强度改变的15%,帕特拉认为可以大大影响岩石强度的改变,桑哈(Sangha)则认为许多较脆性的岩石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主应力。高廷法等则总结了国内外7种岩石的真三轴实验结果,中间主应力的影响程度为20%50%17。,对岩石中间主应力效应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茂木清夫19,20,他通过十余年大量的实验,证实了效应的存在。米切列斯(Michelis)则认为效应是岩石类材料的基本性质21,22。张金铸、林天健和许东俊、耿乃光的实验表明不仅存在效应,而且效应还存在区间性18,23,即当中间主应力的数值从接近于最小主应力逐步向最大主应力增加的过程中,材料的强度逐步提高,到一定峰值后,又从峰值逐步减少23,24。李小春、许东俊等的实验又再次证实了中间主应力效应及其区间性24,25。,可以看到,不同应力角下的岩石强度相差很大,而德鲁克-普拉格准则的理论预见则与应力角无关,即在各种应力角下的子午极限线都相同,这与岩石的多轴特性相差太大。但由于在常规的围压三轴试验中反映不出应力角的差别,这种差别被掩盖了起来。并且由于莫尔-库仑理论的角点奇异性在70,80年代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德鲁克-普拉格准则在工程和计算机程序中也被采用。为了克服德鲁克-普拉格准则的缺陷,对它进行了各种修正。沈珠江院士于1995年对各种破坏准则进行了总结30。,2.5.2双剪强度理论,莫尔-库仑强度理论虽然与各种经验准则不同,“他的研究工作突破了经验的领域,获得重大的成就3”。但是深入观察莫尔-库仑理论的力学模型和它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看到它的力学模型中含有,但在数学建模中却丢掉了。它实际上只考虑了一个剪应力及其面上的正应力,也可以称之为单剪强度理论。经验公式虽然可以与某些实验结果相符合,但是缺少理论基础。因此,必须探索合理的力学模型和正确的数学建模。,1985年俞茂宏在中国科学发表的双剪强度理论及其推广的论文31,32,推导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双剪强度理论为,可以看到莫尔强度理论与双剪强度理论两者都是线性方程,便于工程应用。二者的发展则从19001985年,经历了85a。强度理论极限面上限之所以长期没有被发现,其难点在于它是由二个数学方程所共同界定,而此前的所有强度理论和破坏准则都是一个方程,在概念上和数学建模方法上都需要有一个新的突破。而双剪强度理论在从力学模型到数学建模,既考虑了模型中所有应力分量的不同作用,又要尽量减少数学表达式中材料参数的数量,采用了二个方程和一个附加条件的分区方法,它得出的结果刚好就是最大范围的极限面。,2.6统一强度理论,单剪强度理论和双剪强度理论是外凸强度理论客观存在的二个边界的发现和理论说明。它们之间的一大片空白区域则被1991年提出的统一强度理论的一系列极限面所覆盖如图2所示36,37。它的数学表达式为,统一强度理论是根据多滑移单元体力学模型,并考虑作用于单元体上的所有应力及它们对材料破坏的不同贡献,同时采用两区间的数学建模方法推导得出36。它仍然具有十分简单的数学形式,但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一种与以往各种单一强度理论或破坏准则完全不同的系列强度理论。现有的单剪理论(b=0)、双剪理论(b=1)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破坏准则都是统一理论的特例或线性逼近。此外,统一理论还可以产生出在单剪理论之内(b1,非凸)以及介于单剪理论和双剪理论之间(0b1,外凸)的一系列新的准则,可以与各种具有不同中间主应力效应的材料相匹配。更符合岩土类材料的特性39。,岩石强度理论是研究一种最基本的性质,即岩石强度随应力状态改变而变化的规律。它把岩石作为一个受不同应力作用的单元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的。当扩展到岩体结构工程和地壳或缩小到岩石细观结构力学和矿物晶体研究时,都会碰到一系列新的问题。目前在岩石细观结构力学分析中所用的破坏准则大多采用莫尔-库仑的单剪理论。如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结果。不同层次的岩石强度理论研究或许是21世纪岩石强度理论研究的特点。由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独特优点,它也在其他一些领域得到推广4043和应用4448。在新世纪中,它可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20世纪100年的岩石强度理论发展进行了小结,其中包括单剪理论(莫尔-库仑,1900)、双剪理论(俞茂宏,1985)、统一理论(俞茂宏,1991)和各种形式的经验准则。100年来,它们的进展是缓慢的。100年来岩石强度理论的发展也给人们很多启示。(1)1900年提出的莫尔-库仑强度理论是单剪强度理论,它是各种可能外凸强度理论的下限。(2)1985年提出的双剪强度理论是各种可能的外凸强度理论的上限。(3)各种经验准则的平面极限线均介于单剪和双剪理论之间,它们和单剪、双剪理论都是只适用于某一类材料的单一准则。,(4)1991年提出的统一强度理论是一种系列强度理论。各种单一准则都是它的特例或线性逼近,它还可以产生一系列新的准则。统一强度理论建立起各种单一准则相互之间的定量关系。它的丰富内涵尚未被充分研究。(5)双剪强度理论和统一强度理论的工程应用可以较莫尔-库仑单剪强度理论更好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潜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6)100年来,对莫尔-库仑单剪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已发表了成千上万篇论文。对双剪理论和统一强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岩石力学中,已进行了一些真三轴试验,并在黄河拉西瓦水电站的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和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中开始得到应用,但与单剪理论研究相比,还只是一个开始。(7)非凸强度理论是首次出现的一种准则,它的性状尚未被研究。,9TimoshentoSP.HistoryofStrengthofMaterialsM.NewYork:McGraw-Hill,195310VonKarmanT.FestigkeitsversucheunterallseitigemJ.Z.VereinsDeutscherIngenieure,1911,55:1749175711BokerR.DieMechanikderBleibendenFormanderunginKristallinischAufgebautenKorpernJ.Forschungsarbeiten,Berlin,1915,175:15112AndreevG.BrittleFailureofRockMaterials:TestResultsandConstitutiveModelsM.Rotterdam:A.A.Balkema,199513PaulB.ModificationoftheCoulomb-MohrtheoryoffractureJ.J.Appl.Mech.,1961,28:25926814SheoryeyPR.EmpiricalRockFailureCriteriaM.Rotterdam:A.A.Balkema,199715李贺,尹光志,许江等.岩石断裂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16HarknessRM.AnessayonMohr-CoulombA.In:ParryRHGed.Stress-StrainofSoilC.Oxford:Foulis(EnglishEdition),1998,8(4):39440240俞茂宏,廖红建,张永强.本构模型从单剪到三剪到双剪到统一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增):73974341YuMH,YangSY,FanSC,etal.Unifiedelasto-plasticassociatedandnon-associatedconstitutivemodelanditsengineeringapplicationsJ.ComputerandStructures,1999,71:62763642俞茂宏,杨松岩,刘春阳.统一平面应变滑移线场理论J.土木工程学报,1997,30(2):142643杨松岩,俞茂宏,范寿昌.饱和和非饱和介质的弹塑性损伤模型J.力学学报,2000,32(2):19820644李建春,俞茂宏.斜板极限荷载的统一解析解J.土木工程学报,待刊45GuoweiM,IwasakiS,MiyanotoY.PlasticlimitanalysesofcircularplateswithrespecttounifiedyieldcriterionJ.Int.J.Mech.S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