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抗风等级计算_第1页
船舶抗风等级计算_第2页
船舶抗风等级计算_第3页
船舶抗风等级计算_第4页
船舶抗风等级计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年第 2 期 广 东造船 船舶 抗风等级计算 吴远扬 ( 广东省船舶检验局东莞检验处) 关镶词 : 船舶稳性 风级 一 、 lJR台 目前 , 我国海军舰艇在 “ 战斗技术性能薄 ” 中 , 都标注着舰艇抗风等级 。 但对于民 用船 舶 , 则绝大多数在满足规范要求情况下都没有标注抗风等级 , 因而当遇到船舶技术性能发生 改变(如改装等)致使船舶稳性不尽符合规范要求 , 而又要航行于既定航区时 , 或因航运业务 发展需要延伸航线或改变航区时 , 作为船舶安全航行技术监督部门的船检机构应作如何处 理? 根据 199 3 年 (内河船舶稳性规范)规定 , 当船舶需要航行于较原定为高的航区时 , 应满 足该航区的稳性要求 , 若无法满足又必须通过时 , 应在保证航行安全的条件下 , 从风级或装 载条件等方面给予限制 , 并采取 必 要的措施 。 因此 , 对船舶抗风等级或最大抗风等级的探 讨是非常必要的 。 二 、 蒲氏风级及其应用 风力等级是根据风对地面 (或海面 )物体的影响程度来划分的 。 蒲氏风级是英国人蒲福 于18 05年拟定的 , 19 26年国际气象学会提出第三蒲福风级(表1) , 此风级的风速值是对于 空旷地区(海面 以上 )6m高 、 标准时距1 0 mi n 而测定的 。 阵风或突风风速按下式计算 : 几 = (1 9一1 . 6)v : 风速随距海面高度的变化 , 按赖赫脱曼对数公式确定 : v z = 叽 In z/几 In乙/马 (l) 式中 : v z 距海面 Z米高度处的风速值 , 耐 s; v 海面上 6米高度处的风速值 , 时 :; Z一距海面的高度 , m ; 几 =6m; 几粗糙度特征数 , 取 0 . 00 2m 。 4 广 东造船 1996 年第 2 期 表 1 蒲氏风级表 风风级 级 名称称平 均风速速实风风速速 平均风 压 压突风风压压我国沿海气象台规定风速速 ( ( ( ( ( ( ( m / s () ) ) m / s () ) ) k g/ 衬 ) ) )( k g/Z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均 ( m / s ) ) ) 阵风 ( nt / s ) ) ) 0 0 0 0 0 无风风 0 一 0 . 5 5 5 1 . 0 0 00 0 00 . 1 1 10一0 . 2 2 2 0 . 6 . . . l l l l l 软风 风 0 . 6 一 0 . 7 7 7 3 . 2 2 20 . 2 2 20 . 8 8 80 . 3一 1 . 5 5 53 . 3 3 3 2 2 2 2 2 轻风 风 1 , 8一33 3 36 . 2 2 20 9 9 93 . 1 1 11 . 6一3 . 3 3 36 . 6 6 6 3 3 3 3 3 微风风 3 . 4 一5 . 2 2 29 . 6 6 62 . 2 2 27 . 5 5 53 . 4一 5 . 4 4 410 0 0 4 4 4 4 4 和风风 5 . 3一7 . 4 4 413 . 6 6 6 4 . 5 5 5 l5 5 5 5 . 5 7 . 9 9 9 13 . 9 9 9 5 5 5 5 5 清劲风 风 7 . 5一9 . 8 8 8 17 . 8 8 8 7 . 8 8 825 . 7 7 7 8 . 0 10 . 7 7 718 . 1 1 1 6 6 6 6 6 强风风 9 . 9一12 . 4 4 4 2 2 . 2 2 2 12 5 5 5 40 0 010 . 8 一13 . 8 8 82 2 . 5 5 5 7 7 7 7 7 疾风风 12 . 515 . 2 2 226 . 8 8 8 18 . 8 8 858 . 4 4 4 13 . 917 . 1 1 1 27 . 2 2 2 8 8 8 8 8 大风 风 15 . 3一18 . 2 2 231 。 6 6 627 . 0 0 081 . 3 3 3 17 . 2 一 20 . 7 7 732 . 0 0 0 9 9 9 9 9 烈风 风 18 . 3一21 . 5 5 53 6 . 7 7 737 . 5 5 5109 . 7 7 7 2 0 . 8 一24 . 4 4 4 37 7 7 1 1 10 0 0 狂风风 21 . 6 2 5 . 1 1 142 . 0 0 051 . 1 1 1 143 . 5 5 5 2 4 , 5一28 . 4 4 442 . 6 6 6 l l l1 1 1 攀风风 25 . 2一29 9 9 47 . 5 5 56 8 。 4 4 4 183 . 5 5 528 . 5 3 2 。 6 6 6 48 。 l l l 1 1 12 2 2 咫风 风 2 9 9 953 。 0 0 0 8 9 . 5 5 5229 。 0 0 032 。 7一 36 。 9 9 9 李5 1 . 2 2 2 风压按下式计算 : 。 、 韧 一 平 (2) 式中 : q 风压系数 , 按风洞试验结果求得 , 取q 二1 . 3; p一空气密度 , 取p二0 . 1 2 5掩卜护/m ; V 一 最大平均风速 , 时 s o 19 64年 , 巴黎国际气象学会会议提出第四蒲氏风级 , 该风级风速侧盆标准高度为距海 面1 0m , 标准时距1 0 mi n , 我国沿海气象台即是采用此风级( 见表 1) 。 阵风或突风风速按下式计算 : v a = (1 . 4一3 . 0)V s 风速随距海面高度的变化 , 按下式计算 : (3) z 一 1 0 一一 v z 一v l 0 风压计算同(2 )式 。 对于内河船舶 , (稳性规范)在确定风压值时考虑到气象台以 1 0 m i n 作为风速的标准时 距 , 而实际上某一更 短的时间内风速可能大于10mi n内的平均风速 , 船舶往往是在受突风 作用的一瞬间倾斜甚至倾覆 , 因此风速应计算突风的影响 , 这种影响可用突风度g u来表征 。 突风度是指短时间内的平均风速(突风 )与标准时距 内的平均风速之比 。 表 2 给出不同时距 的突风度 g u 值 。 1 699 年第 2 期厂东造月合 5 表 2 不同时距的突风度u g 值 时时距距 01 m i n n n l m i n n n 3 0 5 5 5 02 5 5 51 0 5 5 5 5 s s s 3 s s s 0 . 55 5 5 g g g U U U 1 . 0 0 0 0 1 . 1 6 6 6 1 . 1 1 112 . 2 4 4 41 . 2 9 9 9 1 . 3 4 4 41 3 7 7 71 . 52 2 2 我国内河船舶自摇周期一 般 为T e 二 3 . 5一85 , 平均周期 e T 二 5 . 75 5 , 因此在计算风压 时 , 取突风度 g u= 2 . 3 , 即 P 一 告 、 p“ 3V) 2= 2 . 197 V 2 l6 (4) 风速距海面高度的变化 , 按下式计算 : (5) z 一1 0v z V 10 三 、 船舶抗风等级计算 根据稳性规范 , 各类航区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 , 其稳性衡准数 K应满足 : K = 乒 ) 1 Lf 式中 : 瑞 最小倾覆力臂 , m ; f L 风压倾侧力臂 , m 。 由此可得 : K f L 簇叭 1 . 海船抗风等级计算 由海船稳性规范 , 风压倾侧力臂为 ; 从 = 0 . o o 1. P 人 Z/ 式中 : P 单位计算风 压 , kgf/ 时 , 按(2 )式计算 ; fA 船舶受风面积 , 澎 ; Z 受风面积中心距水面距离 , m ; 排水量 , o t (6) 将(2 )式代入上式 , f L = 0 . 0013 得 沪 f A Z 16 (7) 将(7)式代入 (6)式 , 得 0 . oox3 俨 A; Z K(16 瑞 v、111 了 杀轰 再将上式代入 (3 )式 , 即可得船舶的抗风 风速为 ; v !。= 111( 警 ) !“ 了 恶 (8) 考虑突风度的影响 , 我国海船的突风度一般取 g u= 1 . 3一1 . 5 , 本文取 gu二1 . 3 5 , 则 v _ 一。2 . 2 篇 广东 造船 1699 年第 2 期 将上式代入 ( 3)式中 , 则得到船舶最大抗风风速为 : 、 产、, 声 、 .产 O 产0 1 了. 、11嘴.几 J 、了 .、 v :。_ 。2 . 2( 警 ) !/名 深 2 . 内河船抗风等级计算 由(内河船舶稳性规范 , 风压倾侧力臂f L为 : 玩 = 0 . 0 0 1 P 入 ( f Z 一a o d )/ 式中 : P 单位计算风压 , kgf / 澎 , 按(4 ) 式计算 ; z 一 受风面积中心距基线距离 , m ; 氏一d d- 船舶吃水 , m ; a 0 系数 , 匈= 1 . 4一0 . 1 B一水线宽度 , m o 将(4 )式代入上式 , 得 , , 二 里些坐鱼些丛二里逆竺 , 16之 、 将上式代入( 6 )式 , 得 V85 . 34 再将上式代入( 5 )式 , 即可 得船舶抗风 风速为 : _ ,_ . , 1 0 、。 . 厂一么 .瓦 v:。一 。 , 万二刁 一 一 V入八云 二 三 瓦丽衣 = 108 船舶的最大抗风风速V l 。 为 : V lo = = 108 Af (Zf一a o d) (z f一 d) 0 2 对于船长 L簇3 0m , 且n F 0 , 4 的小船 , 当船长等于波长 , 船速等于波速 , 船舶随浪航 行 , 在船中处于波峰时 , 船舶稳性损失很大 , 其抗风能力大大下降 , 因此按(11 )式计算的最大 抗风风速值应乘一个折减系数 0 . 6 , 即 V 一o m a x 二6 5 A F (Z f 一 a od) (f Z 一 d) “ 2 根据(8) 、 (9) 、 (10) 、 (11)或(12)式算出风速值V :。及 v :。 后 , 台规定风速 ” 的上限值 , 即可求得船舶的抗风等级或最大抗风等级 。 (12) 查表 1中 “ 我国沿海气象 四 、 实船计算 根据上述公式 , 本文计算了3条实船 , 其结果如下 : 1 . 某 7000 t 远洋货船 , 航行于 I类航区 , 其主要参数如下 : L = 109 . 6m , B=17 . sm , H = gm , K = 2 . 063 , 从 = 0 163m , 1996 年第 2 期广 东造船 = 9755 . 4l t , Ar=995 . 57时 , : =5 . s slm 。 求得 : V l 。二 11;( 碧 ) ./。 乙了裹聂 =43 . 104 n I / s v ,。、 、 二 , 2 , 2(碧) 1/8儒 二45 . 85 m / s 查表 1 可知 , 此船抗风等级为1 0级阵风 , 最大抗风等级为1 0级 阵风 。 2 . 某交通船 , 航行于m类航区 , 其主要参数如下 : L = 19 . gm , B = 4 . 55m , H = 2 . 30m , 二 42 . 48lt , L , = 0 . 157m , A ,= 54 . 5m 2 , Z 二 1 . 588m , K = 3 . 01 。 求得 : v ,。一 11 1( 碧 ) 1/8了 蕊纂 = 22 、 sm/ s v 10。 、: 、二 , 2 . 2(碧)! /8深 二 28 . 72m/ s 查表 1可知 , 此船抗风等级为6级阵风 , 最大抗风等级为7级阵风 。 某 内河船 , L 二 13m , 航行于 B级航区 , 其主要参数如下 : B = 3m , H二l om , =13 gt , 味 = o 153m , A f= 20 . 4时 , z f一 d = 0 . 763m , a =0 . 5 , K 二4 . 5 6 。 V A , (Z f一 a o d) (z ,一 d)“ 2 K sm/ s 8 n “, 心户.几,.且 求得 : V1 0 = V 一0. : = 6 5 A ; (Z f一 a o d) (z f 一 d) o 2 二2 3 . 2 耐 s 查表 1可知;此船抗风等级为7 级风 , 最大抗风等级为 8 级风 。 五 、 结论 通过本文对船舶抗风等级计算公式的推导 及实船抗风等级计算 , 可以得出 : (l ) 本文对实船抗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