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工程学(第4章交通流理论),4.1概述(了解)4.2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理解)4.3排队论模型(理解)4.4跟驰模型(理解)4.5流体模型(熟练掌握),第4章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是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是借助于物理、数学的定律与方法来阐明交通流基本特性的一种理论。,4.1概述,4.2.1交通流统计分布的含义4.2.2离散型分布4.2.3连续性分布,4.2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车辆的到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随机性,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统计规律的方法称为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离散型分布:考察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或一定距离内分布的交通数量的波动性。信号周期内到达的车辆数。连续型分布:描述事件之间时间间隔的连续型分布为工具,研究事件发生的间隔时间或距离的统计分布特性。车头时距分布、速度分布和可穿越空档分布。,4.2.1交通流统计分布的含义,4.2.2离散型分布,4.2.2.1泊松分布,4.2.2.2二项分布,4.2.2.1泊松分布,(1)基本公式,k0,1,2,Pk在计数间隔t内到达k辆车或k个人的概率;单位时间间隔的平均到达率(辆/s或人/s);t每个计数间隔持续的时间(s)。若令m=t为计数间隔t内平均到达的车辆(人)数,则,当m为已知时,可求出在计数间隔t内恰好有k辆车(人)到达的概率。,4.2.2.1泊松分布(续),(2)递推公式:,,(3)适用条件:车流密度不大,车辆间相互影响较弱,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4)泊松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都等于t,而观测数据的均值m和方差S2均为无偏估计,因此,当观测数据表明S2/m显著地不等于1.0时,就是泊松分布不合适的表示。m在某一给定时间间隔周期内到达车辆的平均数;S2各车辆到达数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4.2.2.1泊松分布(续),例4-1某路段每小时有120辆车通过,假设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问在指定的某一分钟内有3辆车通过的概率是多大,而一分钟内不超过3辆车的概率又是多大。,(5)应用举例,例4-2某信号灯交叉口的周期C=97s,有效绿灯时间g=44s,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的车流以S=900(辆/h)的交通量通过交叉口,在有效绿灯时间外到达的车辆要停车排队。设信号灯交叉口上游车辆的到达率q=369(辆/h),服从泊松分布公式中,求到达车辆不致二次排队的周期数占周期总数的最大百分率。,4.2.2.1泊松分布(续),例42解:一个周期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AgS90044/360011辆,当某周期到达的车辆数N11辆时,则最后到达的(N-11)辆车就不能在本周期内通过而发生二次排队。在泊松分布中,一个周期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m=t36997/36009.9辆。则可能到达车辆数大于11辆的周期出现的概率为,即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的周期数最多占71。,4.2.2.2二项分布,(1)基本公式:,k0,1,2,Pk在计数间隔t内到达k辆车或k个人的概率;单位时间间隔的平均到达率(辆/s或人/s);t每个计数间隔持续的时间(s)或距离(m);n观测次数,正整数。,通常记,则二项分布为:,4.1.2.2二项分布(续),(2)递推公式:,(3)适用条件: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4)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分别为M=np,D=np(1-p),显然有MD。用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的样本均值m和方差S2代替M和D,当S2/m显著大于1.0时,就是二项分布不适的表示。,4.2.3连续型分布,4.2.3.1负指数分布4.2.3.2移位负指数分布,4.2.3.1负指数分布,(1)基本公式:P(ht)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车流的平均到达率(辆/s)。,推导:由可知,在计数间隔t内没有车辆(k0)到达的概率,这表明,在具体的时间间隔t内,无车辆到达,则上次车到达和下次车到达之间,车头时距至少有t,即。,4.2.3.1负指数分布(续),(2)负指数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分别为M=1/,D=1/2,用样本均值m代替M、样本的方差S2代替D,既可算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3)适用条件:用于描述有充分超车机会的单列车流和密度不大的多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它常与计数的泊松分布相对应。,(4)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单降的,车头时距越短,其出现的概率越大,但车头时距至少有一个车长,所以车头时距必有一个大于零的最小值。,4.2.3.1负指数分布(续),(5)应用举例例43某交通流属泊松分布,已知交通量为1200辆/h,求:a)车头时距t5s的概率;b)在1小时内,车头时距t5s所出现的次数;c)车头时t5s时车头间隔的平均值。,4.2.3.2移位负指数分布,(1)基本公式为克服负指数分布的车头时距趋近于零其频率出现愈大这一缺点,可将负指数分布曲线从原点O沿t向右移一个最小间隔长度,得到移位负指数分布曲线:,大于零的一个最小车头时距,一般在1.01.5s之间。,(2)移位负指数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分别为M=1/+,D=1/2,用样本均值m代替M、样本的方差S2代替D,则可算出移位负指数分布的参数和。,4.2.3.2移位负指数分布(续),(3)适用条件用于描述不能超车的单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和车流量低的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4)移位负指数分布的局限移位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是随t-单调递降的,车头时距愈接近,其出现的可能性愈大。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符合驾驶员的心理习惯和行车特点的。从统计角度看,车头时距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一般总是先升后降的。,4.3.1基本概念4.3.2基本原理4.3.3排队系统的表示,4.3排队论模型,(1)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列(即排队)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求”与“服务”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2)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车辆,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车辆。(3)排队系统:既包括了等待服务的,又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车辆。(4)排队论的应用:电话自动交换机;车辆延误、通行能力、信号灯配时以及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设施的设计与管理;收费亭的延误估计。,4.3.1基本概念,(1)排队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输入过程:各种类型的“顾客(车辆或行人)”按怎样的规律到达。如定长输入;泊松输入;爱尔郎输入。(到达时距符合什么样的分布)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如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服务方式:指同一时刻多少服务台可接纳顾客,每一顾客服务了多少时间。如定长分布;负指数分布;爱尔朗分布。,4.3.2基本原理,(2)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队长和排队长:若排队系统中的顾客数为n,排队顾客数为q,正在被服务的顾客数位s,则n=q+s。队长是排队系统提供的服务水平的一种衡量。逗留时间和等待时间:逗留时间是指一个顾客逗留在排队系统中的总时间。等待时间是指从顾客到达时起到他开始接受服务时止这段时间。忙期和闲期:忙期是指服务台连续繁忙的时期,相对应的是闲期,这关系到服务台的工作强度。,4.3.2基本原理(续),4.3.3排队系统的表示,M/M/N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M/D/1泊松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4.4.1车辆跟驰特性分析4.4.2线形跟驰模型,4.4跟驰模型,(1)跟驰理论的定义:运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2)车辆跟驰特性分析(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制约性:后车紧随前车前进。传递性:前车的运行状态制约着后车的运行状态。延迟性(滞后性):后车运行状态的改变在前车之后。,4.4.1车辆跟驰特性分析,4.4.2线形跟驰模型,在t时刻,由于前车n的减速造成后车n+1的减速,由于车辆跟驰的延迟性,后车的减速滞后了T(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在t时刻,前车和后车的位置分别为xn(t)和xn+1(t),两车此时的距离为S(t)=xn(t)-xn+1(t)。,后车在反应时间T内行驶的距离。表示第i辆车在时刻t的速度。,4.4.2线形跟驰模型(续),其中为后车在时刻(tT)的加速度,称为后车的反应;为敏感度;为时刻t的刺激。所以:反应敏感度刺激。,假定d2d3,要使在时刻t两车的间距能保证在突然刹车事件中不发生碰撞,则有:,即,对t微分得:,或,4.5.1理论概述4.5.2车流连续性方程4.5.3波动理论4.5.4交通波理论的应用举例,4.5流体模型,1955年,英国学者莱脱希尔和惠特汉提出。车流波动理论的定义: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描述车流的拥挤消散过程。适用条件:流体力学模拟理论假定在车流中各个单个车辆的行驶状态与它前面的车辆完全一样,这与实际不符,因此该模型运用于车辆拥挤路段较为合适。,4.5.1理论概述,假设车辆顺次通过断面和的时间间隔为dt,两断面的间距为dx。同时,车流在断面的流入量为q,密度为K。车流在断面的流出量为(q+q),密度为(K-K)。,4.5.2车流连续性方程,又因为q=Kv,交通流的运动方程为,车流的波动:车流中两种不同密度的分界面经过一辆辆车向后部传播的现象。波速:车流波动沿道路移动的速度。前进波:沿道路前进的波,波速为正。后退波;沿道路后退的波,波速为负。集结波:波阵面过后,车流密度变大。疏散波:波阵面过后,车流密度变小。集散波:包括集结波和疏散波。,4.5.3车流波动理论,(1)基本概念,车队从速度Vl、密度K1(对应于车间距离l1)转变到速度V2,密度K2(对应于车间距离l2)。O为第一辆车的变速点,A为第二辆车的变速点、虚线OA的斜率就是集散波的波速。,4.5.3车流波动理论(续),一个车队中前三辆车运行的时间-空间轨迹,(2)交通波的基本方程,设变速点A的时刻为t,位置为x,则在时刻0到时刻t之间,两车车间距的变化为l2l1,第一辆车行驶的距离为tV2,第二辆车行驶的距离为tV1,则l2l1tV2tV1,t(l2l1)/(V2V1)又因x=l1+tV1,则可得波速公式:,4.5.3车流波动理论(续),如果车流前后两行驶状态的流量和密度非常接近,则上式叫可演化为,这个公式是微弱波的波速公式,即车流中传播小紊流的速度公式。,(2)交通波的基本方程,4.5.3车流波动理论(续),设有一个交通波以速度w沿车道稳定地向右传播,波阵面s前车流密度为k1,速度为u1,波传过后车流密度变为k2,速度为u2。以波阵面s为界面,将看到的原车流以wu1的速度向左流过波阵面,而以wu2的速度从波阵面流出。假设为单车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波稳定传播的条件下,时间t内从波阵面右侧流入的车辆数应等于从左侧流出的车辆数,得到:,(3)交通波的基本方程(简单证明),4.5.3车流波动理论(续),集散波总是从前车向后车传播的,把单位时间内集散波所掠过的车辆数称为波流量。通常意义下的流量总是相对于道路的一个固定断面而言,而波流量则是相对于移动的波界面来计算的。,可以证明,波流量的公式为,Qw车流波W的波流量;V2、V1前后两种车流状态的车速;K2、K1前后两种密度。,(4)波流量,4.5.3车流波动理论(续),k2k1,且q2q1集结波、前进波相当于以较大的间距行驶的车队,后车催促前车依次不断加速逐步缩小间距的情况。k2k1,且q2q1发散波、后退波相当于停在停车线后的车队,绿灯启亮后逐渐启动的情形。k2k1,且q2q1发散波、前进波相当于以较小间距行驶的车队,从队尾起,各车辆依次减速,逐步拉大车距的情况,(5)波速公式的分析,4.5.4交通波理论的应用举例,例4-4车流在一条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为V=80km/h。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h,高峰时流量为4200辆/h(单向)。在过渡段的车速降至22km/h,这样持续了1.69h,然后车流量减到1956辆/h(单向)。试估计桥前车辆的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功能性啤酒产品创新趋势与市场接受度调研报告
- 房产抵押借款协议书范本5篇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油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江西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劳务派遣招聘精神科助理医师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海洋能发电技术政策环境与法规解读报告
- 2025年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提碘吸附材料技术创新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 2025年湖南省郴州桂阳县龙潭街道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定向招聘残疾工作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温州永嘉县卫生健康系统公开招聘医学类工作人员2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创建文明班级班会课件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社会渠道支撑管理制度
- DBJ50-T-047-202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
- 呼吸科出科小讲课
- 2025年中国红富士苹果市场深度调研研究报告
- 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仓库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借车给他人免责协议书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 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件:创新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