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数制码制_第1页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数制码制_第2页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数制码制_第3页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数制码制_第4页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数制码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1.1概述1.2数制1.3码制与编码1.4逻辑代数1.5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1.6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7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第一章第一部分,1.1概述1.2数制1.3码制与编码,数字,说明数字是一套符号,可以表示数量或不同的逻辑状态/对象。一套数字符号,加上明确的逻辑运算关系,构成了数学。如果用数字符号数量有限,需要数制/进制扩大表示对象的数量。在数字电路(硬件)中,数量运算:采用用二进制逻辑运算:采用布尔代数,十进制,二进制,进制之间的转换,1.2数制,十六进制,八进制,数字要表示的对象是无限的,而表示数字符号是有限的,同时生产生活中很多数字有往复循环的特性。各种不同的应用中使用不同进制:2,10,12,16,60,什么是数制/进制?,一、特点:1、十进制是以10为基数的计数体制。任何一位数可以而且只可以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码表示。2、进位规律是“逢十进一”。即9+1=10=1101+0100例如:,式中,102、101是根据每一个数码所在的位置而定的,称之为“权”。,3、在十进制中,各位的权都是10的幂,而每个权的系数只能是09这十个数码中的一个。,十进制数,二、十进制一般表达式:,在数字电路中,计数的基本思想是要把电路的状态与数码一一对应起来。显然,采用十进制是十分不方便的。它需要十种电路状态,要想严格区分这十种状态是很困难的。,一、定义与特点:,二、二进制数的一般表达式为:,1、任何一位数可以而且只可以用0和1表示。2、进位规律是:“逢二进一”。3、各位的权都是2的幂。,二进制数,例如:1+1=,10,=121+020,二进制的定义:以2为基数的计数体制,二进制数特点:,1.位数太多,不符合人的习惯,不能在头脑中立即反映出数值的大小,一般要将其转换成十进制后,才能反映。2.MSB最高有效位,LSB最低有效位,计算机的字长,三、二进制的优点:,1、易于电路实现-每一位数只有两个值,可以用管子的导通或截止,灯泡的亮或灭、继电器触点的闭合或断开来表示。2、基本运算规则简单,运算操作方便。,四、二进制的特点:,例试将二进制数(01010110)B和(10011.101)B转换为十进制数。,解:将每一位二进制数乘以位权然后相加便得相应的十进制数。,(01010110)B=26+24+22+21=(86)D,(10011.101)B=124+121+120+12-1+12-3=(19.625)D,常用方法是“按权相加”。,一、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十二进制之间的转换,二、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整数部分:,用“辗转相除”法,将十进制数连续不断地除以2,直至商为零,所得余数由低位到高位排列,即为所求二进制数,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问题:如何从(19)D求出右边表达式中的系数?(19)D=(10011)B=124+023+022+121+120,例如:(63)10=(?)2,(63)10=(111111)2,MSB,LSB,技巧,(0.625)D=(0.101)B=12-1+02-2+12-3,2.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问题:如何根据小数部分0.625求出等式右边的系数?,十进制小数可表示为:,等式两边依次乘以2,取整可分别得b-1、b-2.直到乘积小数部分为0:,例1.3.5将(0.706)D转换为二进制数,要求其误差不大于2-9。,解:按式(1.3.5)所表达的方法,可得、如下:,0.7062=1.4121b10.4122=0.8240b20.8242=1.6481b30.6482=1.2961b40.2962=0.5920b50.5922=1.1841b60.1842=0.3680b70.3682=0.7360b80.7362=1.4721b9,所以,(0.706)D=(0.101101001)B根据误差要求,至少保留小数点后9位二进制数,MSB,LSB,一、八进制数特点:,八进制和十六进制,1、采用0,1,2,3,4,5,6,7八个数码表示任何一位数。2、进位规律是“逢八进一”。3、各位的权都是8的幂。,例如(144)O=182+481+480=,64+32+4=(100)D,八进制:以8为基数的计数体制,二、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三、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将每位八进制数展开成三位二进制数,排列顺序不变即可。,转换时,由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小数部分自左向右,三位一组,不够三位的添零补齐,则每三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八进制数。,因为八进制的基数8=23,所以,可将三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八进制数,即000111表示07,例(10110.011)B=(010110.011)B,例(752.1)O=,=(26.3)O,(111101010.001)B,一、十六进制数特点:1、十六进制数采用0,1,2,3,4,5,6,7,8,9,A、B、C、D、E、F十六个数码表示。2、进位规律是“逢十六进一”。3、各位的权都是16的幂。,十六进制,二、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三、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因为16进制的基数16=24,所以,可将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16进制数,即00001111表示0-F。,例(111100010101110)B=(0111100010101110)B,将每位16进制数展开成四位二进制数,排列顺序不变即可。,例(BEEF)H=,=(78AE)H,(1011111011101111)B,(1010-A,1011-B,1100-C,1101-D,1110-E,1111-F),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转换采用间接转换法:先将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再将二进制数转换为相应的进制数。如(75.4)8(111101.100)2(3D.8)16,四、十六进制的优点,十六进制在数字电路中,尤其在计算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1、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容易;,2、计数容量较其它进制都大。假如同样采用四位数码,二进制最多可计至1111B=15D;八进制可计至7777O=4095D;十进制可计至9999D;十六进制可计至FFFFH=65535D,即64K。其容量最大。,3、计算机系统中,大量的寄存器、计数器等往往按四位一组排列,使十六进制的使用独具优越性。,表1.3.1几种数制之间的关系对照表,1.4二进制算术运算,在数字电路中,0和1既可以表示逻辑状态,又可以表示数量大小,当表示数量时,两个二进制数可以进行算术运算。,不带符号数的计算例:1001+0101=11101000-0101=0011,技巧:减法时,可以把1000看成111+1,带符号数的反码和补码,符号位0代表正数,1代表负数符号位和真值组成机器数(带符号原码)例:X=-1011B,X原码为11011带符号数反码(1scomplement)正数反码就是正数本身负数反码是数值位按位取反(符号位保持不变)反码再求反得到原码例:X=-1011B,X原码=11011,X反码=10100,X反码反码=11011,带符号数补码(2scomplement)正数补码就是正数本身负数补码是负数原码的反码再加1补码再求补得到原码例:X=-1011B,X原码=11011,X反码=10100,X补码=10101,X补码补码=11011,为什么要设计反码和补码?对于计算机,需要把运算电路设计得尽量简洁,为此需要做到:符号位参与运算,这样就不需要符号识别电路2.用加法电路计算减法设计了补码(反码是一个过渡码)达到上述要求。,1.3码制与编码,建立二进制代码与十进制数值、字母、符号等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称为编码。,若需编码的信息有N项,则需用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n应满足如下关系:,代码不表示数量的大小,只是不同事或物的代号,为了便于记忆和处理,在编制代码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称为码制。,用二进制数码对事物(文字符号或信息)进行表示,称为二进制代码。,数字系统中的信息分两类:,数值码,代码,(编码表示数码0-9),(编码表示不同对象),09十个数字的编码BCD码,通常用四位0或1表示一位十进制数,只取十个状态。,有多种可能,便产生了多种编码,其中使用最多的是8421码。,四位0或1可产生16个数00001111,而表示十进制数只需要十个代码,其余六个成为伪码。,表1.4.1几种常见的码,余3码,余3循环码,例15=1111(二进制数码)15=00010101(8421码)15=00011011(2421码)15=01001000(余3码),二进制数与BCD码的区别,格雷码在一组数的编码中,若任意两个相邻的代码只有一位二进制数不同,则称这种编码为格雷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