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蒸馏与萃取,为什么自来水会有漂白粉味?,在水处理的过程中,为保证饮用水的卫生,水厂对出厂水必须投加一定量的消毒剂氯。因此,自来水中有漂白粉味主要是由于自来水中余氯偏高,出现类似漂白粉味的氯味。,处理办法:这种情况是水厂正常生产投加消毒剂所致,自来水在煮沸后氯味将自然消失,用户可放心使用;若用户要把自来水作特殊用途(如养金鱼),可以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氯会自然挥发消失。,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或接液管,温度计,投放沸石或瓷片,温度计水银球与支管口相平,冷凝水,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溶液体积约为烧瓶体积1/32/3,(1)蒸馏,适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实验1-3,有白色难溶物,无现象,利用蒸馏的方法,从酒精的水溶液中提纯分离出酒精,蒸馏出来的是哪种物质?,思考:,蒸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酒精的提纯石油的分馏海水的淡化,怎么样从水和油的混合物中把水和油分离出来?,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漏斗下端口要靠在烧杯内壁,(3)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完时,迅速关上活塞,从漏斗口倒出上层液体,(2)旋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1)先把玻璃塞取下,以便与大气相通,有利于液体的流下,2、分液漏斗所装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3、分液时,1、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2)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3)萃取:,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可以使该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A和组成溶液,加一种溶剂,易溶于,难溶于,所以可以把在和组成的溶液中萃取出来,其中B称作萃取剂。,左手,右手,萃取实验步骤:混液-振荡-静置-分液,主要仪器:分液漏斗,P9实验,注意事项:(1)每次振荡后,须不断放气,以减少分液漏斗内的气压。(不能对准人)(2)萃取原则:少量多次。,分析讨论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下层液体中溶剂是()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3、苯与H2O比较有何异同?,H2O,苯,都能溶解碘单质(I2);都不与碘单质(I2)反应。,异:,苯与H2O互不相溶;碘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大。,同:,苯,作为萃取剂的条件1、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3、与溶质、溶剂均不反应;4、萃取剂与原溶剂密度不同。,将实验1-4中的萃取剂换为酒精是否可以?请说明原因,不可以,酒精与水互溶,碘的萃取剂:汽油、煤油、苯、四氯化碳等,小结,1、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分离溶剂和溶质,蒸发食盐溶液获得食盐晶体,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四氯化碳(苯)把溶于水里的碘萃取出来,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分离沸点不同而又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分离固液混合物),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2、物质的检验1、SO42-的检验(实验1-2)2、Cl-的检验(实验1-4),稀盐酸+BaCl2(酸化)BaSO4,稀硝酸+AgNO3AgCl,可以检验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1、不可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2、可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3、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4、溶解度不同的可溶性混合物分离5、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用直线将分离实例、分离方法和选择分离方法的依据连接起来。,实例分离方法选择的依据除去澄清石灰水中的碳酸钙蒸馏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用CCl4提取溴水中溴单质过滤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分离醋酸(沸点118)与乙醇(沸点78.5)分液沸点的差异较大分离汽油和水结晶两溶剂互不相溶从含有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萃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1、曹冲解决问题的方法?,3、你能否称出一个原子的质量?,由曹冲称象想到的,2、怎样测出一张纸的厚度?,12g32g44g,1个1个1个,往事回顾,宏观物质的质量与微量粒子的数目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物质质量,粒子数目,国际单位制(SI),资料卡片,1、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定义: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1,2,符号:单位:,n,摩尔(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A、D,牛刀小试,一打铅笔有12支,一箱牛奶有24瓶,一盒别针有100个,生活小常识,1971年,在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上规定:将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定为1摩尔(1mol)。,1摩尔(mol)的标准,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那么0.012kg12C中有多少个碳原子?,百度一下,1811年,他发现了阿伏加德罗定律,此后,又发现了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是第一个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的人。他的分子假说奠定了原子一分子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将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vogadrosconstant】符号表示为:NA,单位:mol-1,其数值约为6.021023,如果把6.021023个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多少次?,如果有6.021023粒米让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10斤,可吃多少时间?,感受一下,240亿次,1万4千年!,如此巨大的数据!,判断正误,说明理由。A.1molCO2B.1mol小麦C.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1mol氢,小麦不是微观粒子,没有指出是具体的哪种微观粒子!,摩尔不是物理量,从以上可以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因此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只能应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感悟一下,2、1mol的标准与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的标准: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数目约为6.021023个。,1,2,3,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mol1,符号:NA,约为6.021023mol1,1mol物质(微粒):含NA个粒子的任何物质或微粒的集合体。,小结,1mol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约为多少?,2molCO2中含有的CO2的分子数约为多少?,6.021023,6.0210232=1.2041024,信手拈来,3、粒子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三者的关系,课堂演练,(2)9.031023个H原子,其物质的量是多少?,(1)5molO2中大约有多少个氧分子?,6.021023,6.021023,6.021023,6.021023,12,27,18,56,问题探究,完成填空,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2,27,18,56,发现规律,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这种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相等。,1molCu质量是1molO2质量是_1molNa+质量是1molNaCl质量是_,64g,32g,23g,58.5g,结论:,课堂练习:,1molO2质量是32克,2molO2质量是克,amolO2质量是克,探究: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0.5molO2质量是克,某物质的质量与其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变!,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以g/mol为单位时,与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相等,也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如:M(H)=1g/molM(O2)=32g/molM(CO2)=_M(NaCl)=_,4、摩尔质量(Molarmass),44g/mol,58.5g/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DH2O摩尔质量是18g/mol,D,例:24.5克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其摩尔质量为98gmol1。,n(H2SO4),0.25mol,答:24.5g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mol,知识迁移,1、0.5molNaOH的质量是多少?2、若水(H2O)的质量是36g,你能算出水分子的个数吗?,【小试身手】,宏观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目的关系,归纳小结:,(难见、难称量),微观粒子,宏观物质,(可见、可称量),物质的量,意义:,若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a/(4b)mol-1Bb/amol-1Ca/bmol-1Db/(4a)mol-1,D,试试吧,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1mol固体和液体物质在200C、1.01105Pa下的体积,7.12,10,18.04,53.55,56,27,98,18,1mol下列气体在00C、1.01105Pa下的体积,22.4,22.4,22.4,22.4,2,32,44,28,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如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一般各不相同,但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结论:,探究:1.在相同条件下,为什么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不同呢?2.在相同条件下,为什么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近似相同呢?,问:(阅读P141-4段)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体积由哪些因素决定?,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构成固态结构微粒间的距离很小,构成液态结构微粒间的距离也小,1molFe,197.0克,1molAu,207.2克,1molPb,55.8克,1molH2O,1molH2SO4,18克,98克,6.021023,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气体,1mol,主要因素,忽略,1mol,忽略,决定因素,从微观角度分析,决定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粒子间距离,气体,同温同压下,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相等,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相同,请你想一想,2、粒子间的距离受哪些条件影响?是怎样影响的?,3、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相同呢?,1、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标准状况(S.T.P):温度(0)压强(101KPa),4、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于因素有哪些?,粒子数目(N),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相同数目的粒子(相同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范围:任何气体定律要点:“三同”定“一同”有三个相同,第四个必定相同,思考:1同温同压下,粒子数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占有的体积。(填相同或不相同)2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越大,含有的粒子数,物质的量。(填越多或越少或不变),相同,相同,越多,越多,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比例关系:“两同”,另“两个”成“比例”,概念,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常用单位:L/molm3/mol公式:Vm=V/n,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对于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来讲,都是不适用的。,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标准状况:T=0,P=101KP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升,(1)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2)1摩尔气体体积约是22.4L。(),(3)标准状况下,1摩尔O2和N2的混合气体(任意比)的体积为22.4L。(),(4)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分子数。(),(6)1摩尔CO和1摩尔CO2所含分子数相同,体积也相同。(),(5)当温度高于0时,1摩尔任何气体体积都大于22.4L。(),(7)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2、标准状况下:(1)44.8升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0.5摩尔氧气的体积是多少?(3)14克CO的体积是多少?,n=V(H2)/Vm=44.8L/22.4L/mol=2mol,解:,V(O2)=n(O2)Vm,=0.5mol22.4L/mol,=11.2L,V(CO)=n(CO)Vm,=(m(CO)/M(CO)Vm,=(14g/28g/mol)22.4L/mol,=11.2L,3、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2LCO和2LCO2B.9g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D.0.1molH2和2.24LHCl,B,小结,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理解要点:条件:标准状况(S.T.P)对象:任何气体物质的量:1mol,体积约占.,结论,1、气体摩尔体积,常用单位有L/mol(Lmol-1)和m3/mol。,公式:,符号为Vm,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V(标况),4、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关系,1.粒子数目,2.粒子的大小,3.粒子之间的距离,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1、什么叫溶液?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2、什么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溶解度:,一定温度条件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含义:在1L溶液中含有1mol溶质,这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3、表达式:CB=,2、符号:CB,4、单位:mol/L或molL-1等,1、将40克NaOH溶于水配成2L溶液,则:CNaOH=CNa+=COH-=2、标况下将44.8LH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CHCl=3、0.2mol/L的Na2CO3溶液2L,nNa2CO3=mNa2CO3=CNa+=,0.5mol/L,42.4g,0.5mol/L,2mol/L,0.5mol/L,0.4mol/L,O.4mol,同一溶液中不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其物质的量之比=?,mol/L,同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一定)。,W=m质/m液100%,CB=nB/V,课堂练习,1、将40gNaOH溶于2L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这样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2、从1L3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50mL,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mol/L,3、10mL1mol/L的硫酸溶液比100mL1mol/L的硫酸溶液的浓度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现有0.2mol/L的K2SO4溶液,当取此溶液1L时,K+离子浓度是0.4mol/L,当取此溶液2L时,SO42-离子的浓度为0.4mol/L。这样说对吗?,课堂练习,1、下列溶液与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Na+物质的量相等的是:A、200mL0.5mol/LNaCl溶液B、100mL1mol/LNa2CO3溶液C、100mL0.5mol/LNa3PO4溶液D、1L1mol/LNaOH溶液,D,A,二、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1、根据定义式计算:,已知质量计算浓度气体的体积计算浓度,CB=nB/V,2、标况下XLHCl溶于1L水得到密度为g/mL的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例1、将1.06gNa2CO3溶解在水中,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取50mL的Na2CO3和Na2SO4的混和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MrBa2CO3=197MrBa2SO4=233)(1)原混和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5、求98%的H2SO4(密度为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6、求63%的HNO3(密度为1.2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原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或溶质的质量守恒)。若是两溶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和。,四、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无晶体析出)的计算:,例7:将2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求稀释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V1=C2V2,C1V1+C2V2+=C混V混,8、将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的KNO3溶液蒸发到200mL后(未有晶体析出),求所得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浓度?,9、2mol/L的盐酸溶液200L和1mol/L的盐酸溶液100L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练10:24时100mLKCl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16g,如果将其蒸干,获得28.9g晶体。1)24时KCl的溶解度。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33.2g,25%,3.9mol/L,10、把70%的HNO3(=1.40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35B.O.35D.不确定,11、把98%的H2SO4(=1.84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49B.O.49D.不确定,12、把70%的HNO3(=1.40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35B.O.35D.不确定,13、把98%的H2SO4(=1.84g.mL-1)加到等质量的水中稀释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49B.O.49D.不确定,14、把34%的NH3水(=0.9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17B.O.17D.不确定,15、把34%的NH3水(=0.9g.mL-1)加到等质量的水中稀释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17B.O.17D.不确定,16、100mL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1的NaOH溶液,正好完全中和,然后再取10mL原混合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1.165g。求:(1)原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溶液中所含HNO3的物质的量。,17、将50.7g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混合物分成两个等份。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为1.12L,另一份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难溶性固体33.15g。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物质的量。,18、取过氧化氢(H2O2)样品1mL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稀释,再用硫酸酸化后,逐滴加入0.1mol/L高锰酸钾溶液。当反应完全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0.2mL。试计算该过氧化氢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2KMnO4+3H2SO4+5H2O2=K2SO4+2MnSO4+5O2+8H2O,2、将2.3gNa放入100gH2O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02gcm-3,求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2Na+2H2O=2NaOH+H2,1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3.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加热只能配置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4.注意事项:,配置100mL1.00mol/LNaCl溶液,常用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容量瓶(100mL)、药匙、托盘天平。,试剂:NaCl、蒸馏水,步骤:,(7).摇匀:将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5.9克氯化钠,(3).溶解: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小心沿玻璃棒注入到容量瓶中(注意: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5).洗涤振荡:将烧杯内壁洗涤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6).定容: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下12cm,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5.85,(8).装瓶贴签,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配制过程示意图,配制100mL1.0mol/L的NaCl溶液,需要5mol/L的NaCl溶液多少升?简述操作步骤。,步骤:,(7).摇匀:将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2).称量(量取):用量筒量取20mLNaCl溶液,(3).溶解(稀释):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4).转移:(恢复至室温)将烧杯中的溶液小心沿玻璃棒注入到容量瓶中(注意: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5).洗涤振荡: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6).定容:继续加水至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8).装瓶贴签,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物质的分类,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姚明,田亮,刘翔,罗纳尔多,对上面图片,你将如何分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具体物质,物质所属类别。,对右边的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法,分类的方法(一),交叉分类法,原因,角色多重性,前提,交叉分类法,思考:在上例中我们主要利用什么标准来分类的?除了这个标准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标准给物质分类?,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呢?,思考?,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对石油加工后的产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二),1、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酸、碱、盐、氧化物,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思考与交流,【讨论】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树状分类图,物质,纯净物,混合物,空气,化合物,单质,盐,碱,酸,O2,Gu,H2SO4,Ba(OH)2,KNO3,CO2,树状分类法,特点: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酸,从是否含氧分,从酸性强弱分,无氧酸,中强酸,弱酸,H2SO4、HNO3、H3PO4、H2CO3,HCl、H2S,H2SO4、HNO3、HCl,H3PO4,H2CO3,酸的分类:,碱,从是否溶于水分,从碱性强弱分,难溶碱,弱碱,可溶碱,NaOH、KOH、Ca(OH)2、Ba(OH)2、NH3H2O,NaOH、KOH、Ca(OH)2、Ba(OH)2,Cu(OH)2、Mg(OH)2、Fe(OH)3,NH3H2O、Cu(OH)2、Mg(OH)2、Fe(OH)3,碱的分类:,盐,从是否溶于水分,按组成离子分,无氧酸盐,钠盐,钾盐,铵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含氧酸盐,难溶盐,NaCl、AgNO3、CuSO4,CaCO3、BaSO4、ZnS,KNO3、KMnO4、FeSO4,NaCl、ZnS、CaCl2,盐的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它氧化物),CuO、Fe2O3、Na2O,CO、P2O5、H2O,CO2、P2O5、SO3,CaO、CuO、K2O,CO、H2O,从组成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从性质分,氧化物的分类:,小结:,1、分类一般步骤:,选择分类方法,得出正确的分类,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确定分类标准,2、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练习,1、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能有多种标准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B,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B、NaOHC、NaOH溶液D、天然气,B,3、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A、NaOHB、Na2SO4C、Na2CO3D、K2CO3,B,4、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D,作业:,1、请大家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Na2SO4钠盐NaNO3钾盐Na2CO3硝酸盐K2SO4碳酸盐K2CO3硫酸盐KCl盐酸盐NaCl2、完成P25实践活动3,在初中我们能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单质酸纯净物碱化合物盐氧化物那么混合物还能否再进行分类呢?,复习:,分散系:,1、分散系概念: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分散其它物质的物质。,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于,溶剂属于。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泥土小颗粒是。,分散质,分散剂,分散剂,分散质,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它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空气,云、雾,烟、灰尘,泡沫,牛奶、酒精的水溶液,油漆、糖水,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有色玻璃、合金,九种组合方式实例分析,说明: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时,既有气、气分散系,又有气、固分散系,它们同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3.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科学探究: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的比较:实验步骤: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停止加热,即制得红褐色的。对比三种分散系:实验现象:。实验结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属于。,沸腾,溶液呈红褐色,Fe(OH)3胶体,稳定存在,介稳体系,注意事项:(1)要用蒸馏水制备胶体;(2)应用饱和FeCl3溶液;(3)为加快反应采用了加热,但要注意加热时间是至液体呈红褐色就停止加热。,为什么,要用蒸馏水,自来水中含氯离子,四、胶体的性质:,科学探究:,溶液和胶体的区别,实验:分别用激光照射盛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在_的方向观察现象。并完成下列表格:,有光亮通路,无光亮通路,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光束垂直,产生光路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可以作为区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1.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科学探究,完成下表:,胶体透过滤纸,且没有得到滤渣,过滤后溶液还是红褐色,得到滤渣,过滤后溶液是透明的,实验证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采用半透膜提纯胶体:,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混合成的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2min后,用两只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5ml,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Cl溶液,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察两支试管中有什么变化?,可以用半透膜分离和提纯胶体和溶液形成的混合体系。,完成下表:,100nm,1nm,1100nm,不稳定不均一,稳定均一,介稳定均一,泥浆水,NaCl溶液,能,不能,能,豆浆、牛奶墨水、血液,能,不能,不能,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区别,2.胶体的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的小颗粒在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分散剂分子的撞击下做无规则运动,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次要原因。,注意:凭借肉眼可以看到的微粒的运动不是补朗运动,如:尘土飞扬、红墨水扩散等。,3、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结论:胶体粒子带电。规律: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壤、血液、硅酸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带电原因:胶粒具有较大表面积能吸附带电微粒。(应用:作净水剂),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胶粒带电,吸附离子;同种胶粒吸附同种离子,相互排斥。,应用:用于高压除尘、疾病检测等。,4、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如:石膏或卤水点豆腐、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等。,胶体凝聚的方法:(1)加热(2)加电解质溶液(3)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破坏胶粒结构,不可逆),思考,胶体为什么具有介稳性?,主要原因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所以胶体难聚沉。,次要原因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五、常见胶体及其应用:,1、常见胶体烟、云、雾、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2、胶体的应用(1)石膏或卤水点豆腐、制造果冻(2)明矾净水原理(3)江河入海处形成沙洲三角洲(4)使用蓝色墨水的钢笔抽黑色墨水容易堵塞(5)喝豆浆放糖不放盐(6)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7)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8)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小结:,(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2)制备胶体(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介稳性和凝聚现象(4)胶体的应用,练习:,1、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A,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C,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B.C.D.,C,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产生聚沉现象B.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分子通过D.胶体能够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A,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并浸入溶剂中,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这样的操作叫做渗析。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精制胶体的目的,5、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C,6、Fe(OH)3胶体带正电荷的原因是()A.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粒向阴极定向移动B.Fe3+带正电荷C.Fe(OH)3带负电荷,吸引阳离子D.Fe(OH)3胶粒吸附了阳离子,D,7、在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_离子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称为_,SO42-,凝聚或聚沉,8、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9、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A、溶液、胶体、浊液B、浊液、胶体、溶液C、胶体、浊液、溶液D、浊液、溶液、胶体,A,B,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P291、4、5、62、家庭小实验:自制豆腐取适量石膏粉(聚沉剂)用少量生豆浆调拌均匀,加到煮沸后的豆浆(所用豆浆与石膏的质量比约为20:1)中,边加边搅拌,豆浆中的蛋白质会聚沉,与水分离,成豆腐花。稍冷后,用一湿布包好豆腐花,放入一可漏水的容器中,稍加压,使水渗出,即成豆腐。,第二节离子反应,思考:为什么Cu、稀硫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而NaCl固体、纯净硫酸、蔗糖溶液、蔗糖固体、酒精溶液、不能导电?,Cu能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原因,Na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分析:,蔗糖溶液、酒精溶液、蔗糖固体、NaCl固体不能导电,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原因,硫酸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原因,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H2SO4、NaOH等,小结:,(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3)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像SO3、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溶于水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这些电解质能够电离而导电,并非这些化合物本身电离所为。,(4)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铜和NaOH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属于电解质。,注意: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碳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碳酸钡不是电解质。,注意: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只需具备其中之一),3.CO2溶于水能导电,那么CO2是电解质。,注意: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由自身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才能称其为电解质。,注意概念的正确理解!,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ANaCl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B固态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CH2S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2S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E铜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F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B、C,Na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二)、酸、碱、盐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NaCl=Na+Cl-,HNO3=H+NO3-,NaOH=Na+OH-,化学式,离子符号,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什么?,1、正确书写离子符号,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2,3+,酸的电离有什么共同特点呢?,HCl,H+,Cl-,+,H2SO4,H+,+,SO4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酸。,HNO3,H+,+,NO3-,2,思考与交流,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1、写出NaOH、KOH、Ba(OH)2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写出NH4NO3、Al2(SO4)3、BaCl2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4、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HClH2SO4,NaOHCa(OH)2,NaClNH4NO3,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思考:,下列物质中是电解质的是:_是非电解质的是_。NH3H2ONaOHNaHCO3C12H22O11(蔗糖)H2SO4溶液HCl(氯化氢)铁CH3COOHSO2,1.NaHSO4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怎么写?有何区别?,?,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2.判断正误: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酸,思考:HCl、CH3COOH、NaOH、NaCl、NH3H2O是电解质吗?其水溶液能导电吗?同浓度时导电能力相同吗?,实验连接好仪器。然后把相同条件下的0.1mol/L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五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注意: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结论:1、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的导电能力一般不同。2、同一电解质溶液不同浓度,导电能力不同。,问题,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少。思考: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其导电能力为何不同?,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HCl等。,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CH3COOH、NH3H2O等。,全部,水合离子,强,大多数盐、强碱、强酸、一切离子化合物,部分,分子、水合离子,弱,弱碱、弱酸、水、极少数盐,思考: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物质溶解性和电解质强弱有必然联系吗?,注意: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如有些化合物(如BaSO4、AgCl)虽溶解度小,但属强电解质,因溶解的部分能完全电离。电解质的强弱、溶液导电性与物质溶解性无必然联系。,思考:,离子化合物的电离与共价化合物的电离原理是否完全相同?有何差异?,不完全相同,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或溶于水均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水溶液中受水分子的作用才发生电离(如:稀硫酸能导电而浓硫酸不能导电,熔融的硫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均能导电)。,怎样区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1.CH3COOH2.H2SO33.Ca(OH)24.Cu(OH)2,5.CaCl26.NaHCO37.NaHSO48.HClO,判断电解质强弱,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注:先判断电解质强弱强电解质用=号,弱电解质用符号。,总结,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按溶于水或融化状态能否电离,能电离,不能电离,按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完全电离,不完全电离,练习:1、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K2CO3NaOH=HNO3=,2KCO32,NaOH,HNO3,弱酸的电离:CH3COOHH2S,HCH3COO,HHS,HS,HS2,一可逆,二分步电离,练习2:在通电条件下(电路中连有灯泡),往1mol/LBa(OH)2溶液中滴加1mol/L硫酸溶液至过量,(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用所学的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现象1.随着硫酸的滴入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量逐渐增多,灯泡亮度逐渐变暗,最后熄灭。,2.继续滴加硫酸,沉淀量不再增加,灯泡重新发光,随硫酸的不断滴加,亮度增加。,归纳小结,自由移动的离子,化合物,本身电离,非电解质,溶解性,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电荷数,第二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金属铜固态NaClSO2H2SO4石墨酒精水溶液KOH水溶液熔融状态的KNO3蔗糖,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知识回顾,两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遇,结果,?,试剂:Na2CO3溶液、CaCl2溶液、Ca(OH)2溶液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活动与探究,相应化学方程式,1.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2.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产生的白色沉淀,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CaCl22NaCl+CaCO3,产生的白色沉淀,交流与讨论:,探究过程1和2中,为什么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产生的现象却相同?,(2)、请写出Na2SO4,KCl,BaCl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实验,现象,1、向盛有5mL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KCl溶液。,2、向盛有5mL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混合前溶液中的离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生成新的物质,无,试管2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和,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和,一、离子反应,SO42-+Ba2+=BaSO4,(三)、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只有在水溶液中才写离子方程式),(一)、定义:在水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叫做离子反应。,(二)、离子反应的实质:,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是基础: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拆、删、查,、拆-是关键: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余物质均用化学式来表示。,盐酸、硫酸、硝酸等,一般以离子形式表示有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等。,对于微溶物的处理:,(1)若作为反应物且在澄清溶液中写成离子,如澄清石灰水可写成Ca2+、OH-;若作为反应物但为悬浊液,则必须写成化学式,如石灰浆、石灰乳须写成Ca(OH)2(2)若为生成物,一律都写成化学式。,对于酸式酸根在溶液的处理弱酸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例:NaHCO3,Na+HCO3-,HSO4-是强酸的酸式酸根,要拆开。,Na+H+SO42-,NaHSO4,、删-是途径:等数目删去方程式两边没参加反应的离子。,、查-是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并将系数约成最简整数比。,2Na+SO42-+Ba2+2Cl-=BaSO4+2Na+2Cl-,凡不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注意: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吉林市2025秋招网络优化与维护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2025年校长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骑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黔西南自治州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词语拼音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九江市中石油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深圳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化学工程岗位
- 中国广电绥化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肇庆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东莞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 新概念第一册单词默写表
- 近三年投标没有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书面声明
-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
- 【教学设计】圆锥曲线的方程 大单元教学设计
- GB/T 27689-2011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
- 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 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 医疗机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正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专家讲座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