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第一节社区工作的价值观,价值观指主体(个体、群体、社会)看待客体(认识或实践对象)及评价其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一、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一致性承认人的内在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的追求改变的能力和动机每个人有责任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人有归属的需求人有共同需求,但每个人都是独特和不同的人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的模式化社会应该为人的发展提供资源和机会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二、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的独特性1、集体主义取向(相对于微观工作方法的个人自决和个人负责)2、社区增权表现为对社区资源和环境的控制和民主决策(相对于微观工作方法注重个人的自我控制和接纳)3、追求合作互助胜于个人孤立(相对于微观工作方法的个人负责)4、直接参与式协商民主(相对于微观工作方法的自我决定)5、谋求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公平(相对于微观工作方法的个人功能发挥)6、注重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微观工作方法的短期功能的治疗和恢复),第二节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一、社区工作原则的内涵,社区工作的原则是指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或者说是在判断什么是正确而有效的社区工作时所依据的价值观念。,二、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社区工作的内容选择、接入策略、调动的资源和工作目标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做。2、循序渐进原则社区工作不是一个机械工程,而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根据每个社区的居民特征和社区问题,循序渐进开展工作。3、居民参与原则要在社区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都要动员、组织和教育居民的参与和能力建设。,4、社区自我决定原则社区工作是和社区一起工作,而不是替社区解决问题,所以必须强调社区自我决定社区问题的选择、社区问题的解决顺序和解决方式。社区工作者只是帮助和促进的作用5、民主和理性原则社区工作中涉及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必须遵循民主和理性原则,而不能是独裁,也不能为了煽动情绪而丢失目标。6、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并重的原则既要注重解决社区实际问题,也要注重培养居民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社区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社区归属感。7、社区内外部结合原则不要把社区封闭起来,搞复古主义;也不要盲目地把社区推向市场竞争。二是要内外结合,共同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公平。,三、中国的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1、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愿望及需要,来拟定初始的工作计划;2、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及开展多个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和均衡的社区发展工作的进行;3、在推行社区发展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及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4、社区各种计划的拟订、执行,均应由社区居民共同参加;5、注重地方领导人才的运用和训练;、,6、发动并组织妇女与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工作;7、对于社区所提出的自助计划,政府应当给予重点或全面的积极协助;8、全国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政策和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应注重工作者的挑选、培训,同时开展地方与国家资源的利用、研究、实验、考核等工作;9、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0、对地区性和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第三节社区工作的理论分层,一、社区工作的理论分层(一)基础理论与实务理论二分法在西方学术界,把社区工作的理论和社区工作的模式是区分开来的,认为社区工作理论是关于社区的空间、人口、共同的价值和制度、互动、权力的分配、以及社会系统等方面及其变迁的理论,而社区工作模式是指具体的改变和干预社区的指导方向。(Warren,1978;Netting,Kettner,Mcmurty,1997)或者说把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区分开来。基础理论的含义,是指对社区工作进行解释和引导的理论,他不是社区工作所独特的,而是来自其他社会学科理论,比如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等。本书第一章社区概述就是关于社区的构成、功能和社区变迁的理论。实务理论的含义,是指对社区工作进行总结概括以后所形成的理论,包括社区工作的干预策略模式理论、社区工作的工作过程理论、社区工作的工作技巧理论等。,(二)社区工作的理论三分法1、认识社区的理论(Netting,KettnerandMcmurtry,1997)社区的属性和变迁理论经典社会学中的社区衰落理论社区的区位动力关系理论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理论社区的结构功能理论主流的社区规划理论社区的行动交往理论价值文化、集体身份和社会互动社区的内部结构变迁理论权力、政治和结构变迁2、社区干预策略的理论(Rothman,1968;WeilandGamble,1995;Jeffries,1996)罗斯曼的三分法地区发展、社会计划和社会行动威尔和甘倍尔的八分法邻里社区组织、功能社区组织、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计划、项目开发和社区联络、政治和社会行动、联盟和社会运动杰弗瑞斯的四分法能力和意识提升、伙伴关系促进、非暴力直接行动、社会联盟抗争,3、社区工作的过程模式理论(HendersonandThomas,1987)托马斯和亨德森提出的邻舍层面社区工作的过程模式:不管是采取什么干预策略,前线的社区工作一般也都遵循一个基本的逻辑步骤来开展工作,这些步骤包括准备进入社区、认识了解社区、规划工作方案、建立居民关系、建立和扶持社区组织、帮助厘定目标和决定优先秩序、使组织继续运行、与朋友和敌人交往、离开和结束。,二、认识社区的理论基础,(一)社区的属性和变迁理论(参见第一章,此处略)(二)社区的区位动力生态学理论(theoryoflocalcommunityspacialrelationships)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城市社区研究形成的一种空间关系理论。主要是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的区位动态关系。占有着特定空间的社会群体内部和之间,像其他生物群体一样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在今天,人们仍然运用这种人类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社区中和社区间的群体动力关系(年龄之间、性别之间、种族之间)。生态学观点把社区当作高度互赖性的,在人群和机构之间结成动态的关系。社区生态学在社区工作中的当代影响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被用来进行社区规划、社会服务系统研究、管理和行政。基本做法是在一幅社区地图上描绘出不同区域的社会问题、社会服务机构分布,然后显示出来二者的地理分布的关系,为社会服务规划提供信息。(Hoefer,Hoefer&Tobias,1994)有人批判芝加哥学派这种非人性化的人类生物学理论倾向,把自己定位于科学主义,而轻视当时芝加哥城的珍.亚当(JaneAddams)为首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研究(Feagin,2001),(三)社区的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本来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在认识和分析社区时,美国社区理论大师华伦(Warren,1978)最早最系统地运用结构功能理论来定义和分析社区。华伦认为,地理社区就是结构化地组织在一起为他的成员提供当然的一些功能。哈里森(Harrison,1995)也认为结构和功能在一个社会系统里不可或缺地编织在一起,正是有诸如学校、教堂、政治单位,才有所谓的教育、领袖和倡导等功能发挥。所以社区分析和研究主要就应该是分析社区的结构体系,以及他们各自发挥的功能能否满足社区的需要。关于社区的功能我们在第一章已经作了阐述,此处不再累赘。实际上,当今主流的社区规划、社区改良和社区服务等社区工作大都是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当然此处的结构功能分析,侧重的是中观社区层面的实用型分析,而不是像帕森斯那样,提供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理论,来辩护整个社会体系的功能协调存在。不可否认的是,这二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四)社区的行动交往理论正像社会学中划分着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一样,社区分析也是存在着抽象化的宏观层面的分析和具体化的微观行动分析。前面的空间生态学和结构功能理论就是抽象的宏观分析。下面就是介绍用来分析社区中的行动交往的理论。这方面给我们的启发来自人类学的社区案例研究。他们关注的是社区中的日常生活组织结构、行为模式和信念系统。尤其是社区信念系统或者符号文化体系,为理解社区日常生活和人民的行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以吉尔茨(Geertz)为核心的文化诠释学派就是试图通过深度描述的方式来从当地的客观存在的文化体系理解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模式。而当代的社区发展和社区行动也都强调要从社区集体身份建构的角度,来推动社区为本的可持续生计发展,以及以此来克服工具理性引起的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现象。社区学者克拉克(Clark,1973)就建议要从华伦强调的结构分析路向后退到心理联系层面。他认为社区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和别人心理认同基础上的团结感。社区不仅仅是一种社区互动,而是位于一种“我们性”感觉中的,这种感觉可能是地区专属的,也可能超越地区。在社会工作中,同质性的自助小组其实就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身份感基础上的非地理社区。另一位社区学者可亨(Cohen,1985)则强调社区是一种拥有成熟的符号、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共同体,他们不同于其他信念体系。而且这种注重社区的价值、信念系统,并不是像功能主义所说的是起到一种社区整合强制力,其实成功的社区既尊重一些共同的符号、价值体系,也允许不同的文化内涵。,(五)社区的内部结构变迁理论了解社区还应该关注社区中的权力、政治和社区变迁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各种社会行动策略模式基本假设。这一派理论也不同意结构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建立在单一的文化系统观点基础上,把社会过程理解为社会化过程,把冲突简单地解释为社会偏差。其实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单位,里面可能存在着多种文化系统,他们的基本生活信念是不同的,同时他们占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权力,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功能性的维持关系,也不是生物性的竞争合作依存关系,而是一种有意识的信念觉醒下的资源和权力的斗争关系。人类生活的相当成分就是为维护自己的生存方式、生存资源、生存空间而展开斗争。当然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的价值信念是促进社会公正,而社区内在的群体关系是体现社会公正信念的关键所在,采取适当的策略促进社区内的群体政治关系的公正是社区工作的基本方向。冲突和团结谁是社区变迁的原动力?,三、当代流行理论和社区工作的关系,(一)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理论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理论借着东欧政治体系的裂变和联合国的推动,在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流行起来。古典社会理论中是把市民社会当作国家之外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组织来看待的,存在洛克论述的自由契约式市民社会理论和蒙德斯鸠论述的法治化、反专制的市民社会理论(邓正来,1999)。但是古典理论中都是把市民社会当作和国家对立的二元体系。而在当今借着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美国的萨拉蒙的NGO组织研究,市民社会开始成为相对于国家、市场盈利组织之外的第三部门。这第三部门的属性在哈贝马斯看来起着对国家和企业组织体系进行矫正和提供价值意义的规范含义,在萨拉蒙看来,发挥着社会志愿服务的第三种社会行为机制。但是一般都把市民社会等同于公共空间,当中应该具备几个要素: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种社会道德风范、是一种社会交往机制、是一种社会治理机制。所以都把市民社会的发育当作纠正国家和市场失效的第三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机制。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可否作为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沈关宝,2000;李越美,2001)市民社会是否包含社团组织体系和地方社区自治体系两大部分?社团组织和社区组织的关系如何?社团组织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在当代和国家的关系是分权制约式的?还是合作组合式的?地方社区自治组织和国家的关系是自治的?还是需要协助的?,1、,(二)治理理论治理理论强调的是公共事务的分而治之,相互透明、相互协商、相互制约、相互合作,追求成效。分而治之的结构主要是前述国家、第三部门和市场三分结构。在全球化时代又加上了超国家的跨国组织。治理理论的精神仍然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分权、制约等政治社会理念。它在世纪年代流行主要是基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为补救他们在世纪年代初期提出的“华盛顿共识”(自由化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失败所提出的弥补措施,又被当作华盛顿共识的扩展清单。(斯蒂格利茨,)认为华盛顿共识的政策建议失效是因为执行政策的国家政治治理机制不够透明和开放,不够民主和法治,不够廉洁和高效。(黄平,崔之元,2005)治理理论流行的第二个背景是自由主义推动下的全球化趋势。借着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国际资本大力推行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的后果之一是国家权力的弱化、社会规则的重构、社会力量的调整,而治理理论作为分而治之的理论正好迎合了这种趋势,期望来弥补民族国家范式的弱化带来的政治危机。(俞可平,2002)社区治理其实是作为地方社区的力量抗争各种上层破坏力量,从民族国家时代的国家政权下沉,到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剥削。,(三)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可以获得帮助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社会支持网络是社会工作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助人干预策略。社会资本则是社会学中比较流行的理论概念,用来指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蕴藏的可供个人利用的资源(林南,;);社会资本指某些群体的社会交往圈以及当中的信任、互助、认同、封闭属性等(;)。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两个概念都共同构成个人福利和社区发展的基础。等学者给出的建构社会支持网络的五个策略包括)个人为中心的网络策略;()志愿者联结策略;()互助网络策略)邻里互助策略;()社区增权组织策略。(,)。但是要警惕的是社区发展中单纯地依靠社区内在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推卸政府的社会政策支持责任。实际上,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都是为了增强社区的自治权利和空间,而不是作为自由主义推卸政府责任的借口。另外社会网络的封闭性、贫乏性、保守性、和可能存在的控制与盲从等都会成为社区发展的阻滞因素。,(四)社群主义理论社群主义是西方当前难能可贵的作为反驳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而存在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是约翰.罗尔斯,而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麦肯泰尔、桑德尔、泰勒和沃尔泽等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提倡社群存在的优先性以及社群环境对个人属性的构成性,反对孤立的个人理性选择;提倡社群生活的美德和社群生活的共同政治信念是历史性地、集体性地存在的,反对抽象的基于个体权利、需求、道德需求出发来讨论普遍适用的政治原则;提倡一种生活化的社群经验来生成我们的政治信念和原则,而不是抽象分析性的政治信念的生成方式,甚至反对通过福利国家政策来代替传统社群生活。(丹尼尔.贝尔,2002)社群主义其实是在当代政治理论中恢复了古典社会提倡的保护社群关系的传统,认为社会疏离、孤独和冲突、失范都是因为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自由主义理论建构出来的社会状况,解决此类问题,只有靠恢复和提倡社群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群美德社群主义显然是当代政治学理论中最重视恢复传统社区关系和生活模式作为对待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理论的力量。社群主义真的可行吗?实践社群主义需要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在社区工作中如何践行社群主义?,(五)新社会运动理论新社会运动一般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集团利益的阶级运动和利益集团运动而言的社会运动,新社会运动的基础可能是一种社会身份、社会理想、社会关系等,表现形式包括同性恋权利运动(基于社会身份)、环保运动(基于社会理想)、反战运动(基于社会理想)、反核运动(基于社会理想)、志愿组织运动(基于理想和关系)、女性主义运动和反种族主义运动(基于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等新社会运动新一方面表现形式新,另一方面是其动员组织方式新。传统社会运动是往往基于集团利益的资源动员理论,而新社会运动则超越集团利益,通过集体身份、互动关系、心理动力等机制来动员和组织成员参与社会运动。(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2002)新社会运动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新趋势,在后工业社会的超越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也超越左派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的社会运动形态。新社会运动为当代社区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如何超越物质利益和工具理性来动员和组织社区草根组织,形成集体身份、构建互动网络、产生符号意义,推动社区结构变迁和社区发展。,(六)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可定义的吗?如果说后现代主义是反本质主义的,那它自己就不可能有一个本质基础性的定义,而只有一些不同的表现形式,相对的片断,不同的文本,多元的论述。后现代主义有无核心?核心是什么?后结构主义语言哲学是核心(福科、德里达、索绪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以挑战宏大叙事的合法性为目标的相对多元的处境化叙事是核心(利奥塔、吉尔兹)?为什么?论述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商品化的后现代文化理论是核心(鲍德里亚、詹明信、贝尔)?为什么?以挑战欧洲中心主义为目标的东方主义为核心(萨伊德)?为什么?以挑战男性父权制为目标的女性主义为核心(乔德罗、吉利根、哈丁、弗雷泽,尼科尔森)为什么?人们只能各取所需来引用后现代阵营里的一些论述,服务于自己的专业和实践。,第四节社区工作实务理论,一、社区工作实践理论的不同分类,1、罗斯提出的三大模式:社会改良方向、社会计划方向、过程方向(MurrayRoss,1955)2、邓肯提出的两大模式:社区计划和服务协调(ArthurDunham,1958)3、罗斯曼提出的三大模式理论: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JackRothman,1967)4、泰勒和罗伯茨提出的五大模式理论:、项目发展和服务协调、策划、社区发展、政治行动、社区联络等(TaylorandRoberts,1985)5、罗斯曼修正三大模式后提出的六大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行动、社会计划、行动/计划、发展/行动、计划/发展(Rothman,1995),6、马里.威而和迪.甘倍尔提出的8大模式理论:邻舍和社区组织、组织功能性社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社会计划、项目发展和社区联系、政治和社会行动、结盟、社会运动(MarieWeilandDeeGamble,1995)7、安.杰弗瑞斯提出的双层分类框架:外圈分类包括合作性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大众化社会行动模式和社会计划和改良模式;内圈分类包括能力和意识提升模式、伙伴关系促进模式、非暴力直接行动模式和社会联盟抗争模式(AnnJeffries,1996),二、罗斯曼的三分法的具体对比,罗斯曼曾经提供了12项变量,用来具体区分这三种社区干预策略,它们分别为:目标分类、关于社区结构和问题条件的假定、基本的改变策略、有特征的改变战术和技术、突出的实践者的角色、变迁的媒介、有关权力结构的导向、获益系统的边界定义、关于社区子系统的利益假定、受益群体的概念、受益群体角色的概念和增权的使用等。,1、目标分类: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是社区能力和整合,自我帮助等过程目标;社会策划模式的目标是解决社区中的实质性问题等任务目标;社会行动模式的目标是转换社区中的权力关系和资源分配,改变社会制度等过程目标或任务目标。2、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地区发展模式假设社区关系的衰退、社会失范,缺乏人际互动和民主化的问题解决能力,或者静止的传统社区;社会策略模式假设社区中存在着实质性问题和需求,比如精神问题、生理健康问题、住房问题、休闲问题等;社会行动模式假设社区中存在受压迫群体、社会不公正、剥夺和不平等。,3、基本的变迁策略:地区发展模式采用包容广泛的跨部门群体参与决定和解决问题;社会计划模式采用收集资料和作出符合理性的决定解决问题;社会行动模式采用聚焦问题和动员群众采取行动反对敌人策略。4、改变策略和技巧的特征:地区发展模式的特征是共识取向,注重不同群体间的沟通和讨论;社会计划模式的特征是共识或冲突;社会行动模式的特征是冲突取向,要么面质、要么直接行动、要么谈判等。,5、工作者的角色:地区发展模式下的角色为鼓动催化者、协调者、教师;社会计划模式下的角色为事实收集者和分析者、项目执行者、探索者;社会行动模式下的角色为活跃的倡导者、宣传发动者、中介者、谈判者、党派人士6、变迁的媒介:地区发展模式采用指导小型的任务导向的小组作为媒介;社会计划模式采用指导正式组织和处理资料作为媒介;社会行动模式采用指导大众组织和政治过程为媒介,7、关于权力结构的导向:地区发展模式把权力结构的当权者作为共同事业的合作者;社会计划模式把权力结构当作雇主和资助者;社会行动模式把权力结构当作斗争的外部目标。8、获益系统的边界:地区发展模式的收益群体是整个地理社区;社会计划模式的获益群体是整个社区或社区中的部分群体;社会行动模式的获益群体是社区中的一部分群体,9、关于社区子部分的利益的假设:地区发展模式关注共同利益或协调差异;社会计划模式关注的是可协调的利益或冲突的利益;社会行动模式关注的是不易协调的利益和稀少的资源。10、关于收益人的概念:地区发展模式把收益人定义为公民;社会计划模式把收益人定义为消费者;社会行动模式把收益人定义为牺牲者,11、关于收益群体的角色的概念:地区发展模式把受益人作为互动式社会问题解决过程的参与者;社会计划模式把说益人当作消费者或接受者;社会行动模式把受益人当作雇主、市民或成员。12、关于增权的使用:地区发展模式下增权表现为建立社区的合作性和非正式决策的能力,促进居民的个人控制感;社会计划模式下增权表现为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告诉他们的服务选择;社会行动模式下增权表现为实现子系统的权力目标,影响社区决策的权利和手段,通过参与促进控制感。,三、威尔和甘倍尔的八分法的介绍,威尔和甘倍尔在1995年为美国社会工作协会编辑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写的“社区实践模式”一章,提出了社区工作实践模式的八分法,内容如下:1、邻里和社区组织:相当于罗斯曼的分类中的地区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居民组织,来辨识、解决地理社区中的问题,改善社区中的生活品质。社工的主要角色是组织者、教师、教练和促动者2、组织功能性社区:主要是为特殊人群的问题进行倡导。社工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倡导者、写作/沟通者、促动者。,3、社区中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强调的是在低收入、受压迫的和孤立的社区,创造强大和可持续的机构和资源,促进社区的发展。这不仅包括组织、教育群众,还包括帮助他们发展具体的项目,学会决策、计划和其他具体的技巧,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小型企业等等。他相当于罗斯曼模式中的地区发展和社会计划模式的结合。社工的角色主要是谈判者、提升者、教师、计划者、管理者。4、社会计划:主要是把社区的需求整合到地区发展的公共计划中,协调社区中的人类服务网络。社工的角色主要是研究者、项目建议书的写作者、沟通者、管理者,5、项目发展和社区联络:主要是为社区中的特殊人群规划特殊的服务项目,同时负责联络社区,获取支持和志愿者。社工的主要角色是发言人、计划者、管理者、建议书的书写者6、政治和社会行动:主要是建立政治性权力,促进制度变迁和资源再分配。社工的主要角色是倡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和候选人,7、结盟:主要指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为了特殊的问题进行结盟,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或利益的分享等。社工的主要角色是调解人、谈判者、发言人等8、社会运动:主要是参与、发动或支持大规模的促进社会变迁的社会运动。社工的主要角色是倡导者、促进者。,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辅警招聘考试综合提升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乘坐公共汽车》反思
- 住宅楼基础工程安全管理方案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能耗分析与降低策略评估报告
- 2025年教育行业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报告
- 2025年机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的智能制造与工业4.0解决方案报告
- 2025年成人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与平台运营中的教育投资分析报告
- 信访信用治理制度的生成与作用逻辑
- 气球广告公司合伙协议书
-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等2地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打扫卫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
- 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 服装陈列课件
- 产品认证控制程序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及解题方法提炼汇总
- 国家临床版20肿瘤形态学编码(M码)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任务四调查报告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颈椎DR摄影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