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1 放飞蜻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准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3.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4.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导入.1.师:同学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请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样一只小蜻蜓,喜爱极了,爱不释手,但最后却把小蜻蜓放了.(板书:放飞蜻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走入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阅读,感知课文.(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第三遍读,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2)指名学生读,正音:“贞、蚊”是前鼻音;“埂、衡、蝇、抢”是后鼻音;“舌”是翘舌音。(3)指导书写“蜓”“衡”(3)质疑,有哪些词你不理解,讨论后交流。“孑孓”、“一撅一撅”的意思(4)文章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孩子们(谈蜻蜓),使他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4合作学习生字。在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描红书写,互相评议,把字写美观。(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1、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1、查阅有关蜻蜓的资料,读一读。2、查阅有关陶行知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的? 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3、想想,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快乐)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 “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 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来! 课文重点段210自然段: 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自然段多读几遍,陶行知先生和孩子谈了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 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4、交流讨论: A、从蜻蜓本身讲:(三方面:吃食、尾巴、眼睛) 吃食: (1)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 (翠贞、一个小男孩、几个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体会“七嘴八舌”。) (2)后来陶先生怎么介绍的?(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 它是益虫。) (3)补充知识: (一只蜻蜓每小时吃20只苍蝇、840只蚊子,每天吃1000多只小飞虫。还吃稻飞虱、浮尘子等。) 课件展示水虿、孑孓。读第6自然段。 (4)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 填表:特 点作 用尾巴一节一节,又细又长。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5)课件欣赏:复眼。 (6)除了尾巴、眼睛,你还知道蜻蜓的什么知识? (7)课件出示小知识:(种类、飞行、产卵、低飞原因。) (8)说话训练:听了、读了这些知识,用上“我知道还知道”说说你对蜻蜓的了解。 (9)指导朗读610自然段。 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 课文中陶行知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自由读文,划出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 (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 (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尊重平等) 5、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 6、将这些描写陶先生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出示:陶行知肖像及个人简介、名言、伟人们的题词。 简介: 陶行知(18911946),中国教育家。1927年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即晓庄学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 1、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题词: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毛泽东 万世师表。 宋庆龄 当今一圣人。 董必武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郭沫若三、总结全文。 1.学完这篇课文,你都有什么收获?2.出示老师的收获: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向善的心!四、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课后研究性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板书:放飞蜻蜓小朋友陶行知捉循循善诱谈 蜻蜓放和蔼可亲教学反思: 22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提高默读课文的能力,学习能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学会读书。2、感受小姑娘诚实守信,诚实的美德,并能发现身边的美,宣扬美。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谈话揭题1、送于礼物,出示美丽的贝壳2、喜欢吗?3、引入故事,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捡到这么美丽的贝壳吗?(海边)4、今天我们一起去金色的海滩看看,出示课题,齐读。5、当我们第一次踏上那片金色的海滩时,你能读懂在海滩边发生了什么故事吗?(课前有学案指导)二、学习海滩美景句子。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找一找哪些地方描写了海滩?(学生找句子)。2课件出示图片及句子: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这一部分重点写了海边美丽的景色,语言生动,宛如海边一幅风景画。课件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映象,读出美感。)三、初读感知,初知“美”1.今天我们一起踏上那金色的海滩,去看一看,去读一读,你在金色的海滩上。一路上,你发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呢?美丽的大海美丽的贝壳美丽的小姑娘2大海真美,让我们先去欣赏美丽的大海,自由读1到6自然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海?3、交流:出示句子:“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指一生读。海水美在哪里? 四、品读重点,体会“美”(一)小姑娘的美1伴着美妙的音乐,我们再一次来到了美丽的海滩上,我的目光却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所吸引。请同学们默读读课文第7到13自然段,看看小姑娘究竟美在哪里呀?把你觉得小姑娘美的句子划下来吧。然后轻轻地读一读,好吗?2全班交流哪个地方先打动了你?随机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1)老师读一读这话,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去掉一定)自由读,比较一下,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啊,让我们也一起坚定地读一读!(2)是啊,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等他的呢?你们能联系上文去读一读吗?交流: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3)天气越来越热了,小姑娘会想找一个地方去休息一下吗?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姑娘,这个时候,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4)可是那个小姑娘怎么想呢?再读句子: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我们看到了一个守信的女孩,感动了你,小姑娘还有哪些地方也打动了你?随机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1)是啊,小姑娘很喜欢,但她还是还给了画家。默默地去读一读,去联系上下文读,你从哪儿读懂了小姑娘对这些贝壳特别喜欢?交流(2)但是,小姑娘没那么做,他出示句子读:(3)怪不得画家惊讶了,(出示句子:他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此时此刻,画家的胸中涌动着千言万语,他心里默默地念叨着:_ _ _(温馨提示:写的时候,最好能用上不仅还或虽然但是等一些关联词,那就更棒了!)五、总结升华,体验“美”1.今天,我们不仅在金色的海滩上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和贝壳,还和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交上了朋友。2再读一读课题,你们还看到了什么?难道你仅仅看到了金色的海滩吗?(孩子金子般的心。)六、布置作业,发现“美”1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就无处不在,说说你身边的美吧!2、最后,老师看你们这么棒,想送给你们一份礼物:出示: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爱迪生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读书的脸不仅仅是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生懂得如何做人。老师赠言:出示读一读,这份特殊的礼物记在心中吧!3、请你们也写一句,作为礼物,赠给你身边的朋友或自己吧!板书:在金色的海滩上大海贝壳 美 守信用 小姑娘 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更美 拾金不昧教学反思:23 和时间赛跑教材分析:和时间赛跑一课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我”的哀痛,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本文采用的是叙议结合的方法,观点鲜明,故事具体,值得我们学习、深思。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珍惜时间的意识,立志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教具准备:自制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的小书签;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程老师也喜欢收集名言,课下要送给大家每人一个小书签。(出示课件:)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3、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时间。(德国)贝纳姆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你能把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吗?老师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今天的学习对“珍惜时间”会有更深入的感触。二、情境导入(配乐出示古诗:)长歌行师:这一老一少立于江边,昭示着人生短暂,转眼百年,时间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是呀!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鸟飞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小树枯萎了,有再绿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人面对时间一片茫然,而有人却要和时间赛跑!两种态度,结果会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时间赛跑。三、领悟文章1、带着问题,快速的读一遍课文,之后思考填空:出示思考题:(1)通过外祖母去世这件事,“我”懂得了_,长大后要告诉自己的孩子_。(2)文中的“我”是一个_的孩子。(3)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2、小组讨论之后汇报。3、结合着学生的汇报问:爸爸看到“我”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样子,对“我”说了什么话?边读边画在书上。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4、指名读爸爸的话。爸爸想让孩子明白什么?爸爸的话朴实,深奥。“我”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5、理解两句关于时间的谚语。(体会时间的宝贵)6、爸爸的话比这些谚语还让人震动,还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爸爸的话是什么呢?再读。7、爸爸的话始终围绕在耳际,爸爸的心愿从此埋在了“我”的心底。“我”发现时间果真过的是那么飞快,“我”是怎么明白爸爸的话的? “我”不仅明白了,还非常着急、非常悲伤。想一想:“我急的是什么?”“悲伤的是什么?”“决定的是什么?”8、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和时间赛跑的?他认为和时间赛跑就像在做游戏,多么紧张、多么快乐,赢过时间又是多么自豪。能体会着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读。9、因为他时常能够赛过时间。这种游戏可能就是最好的珍惜时间的方法了。听了爸爸的话,不仅不为外祖母的去世而伤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他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指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受益不浅”你是怎样理解的?是什么使“我”懂得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的?再读爸爸的话。 “我”理解了爸爸的话,爸爸的话已不是一个谜语。而且还找到了谜底: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这句话告诉自己的孩子,告诉所有的人。让我们也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吧:(出示课件)齐读最后一句: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10、你能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吗?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11、这么多人都懂得珍惜时间,那我们做得如何呢?我们算一算:每天有24小时,睡觉大概用去9小时,吃饭要用2小时,上学时间用6小时。那大概还剩7个小时,哪里去了?我们来做个实验:我计时间,你们轮流来读这篇课文,看一分钟能读多少个字。带着你们新的感受再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四、课文拓展像作者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就像我们课前说的那些名人名言一样,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你们看: 1、矿难救援与时间赛跑,一次次救援工作与时间争分夺秒。2、中国的宇宙飞船与时间赛跑,三峡工程和时间赛跑,中国的发展和时间赛跑。未来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设计师们你们一定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新的启发。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吧。(学生动笔写后进行交流。)五、总结孩子们,时间无处不在,它正悄悄地从你身边流逝,如果你听到了时光奔走的声音,请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时间赛跑吧!六、布置作业1、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好后贴在写字台前,时时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2、发给每人一个小书签,继续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板书: 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永远不回可怕不是滋味过得飞快着急悲伤赢得时间高兴激动养成习惯受益不浅教学反思:24 “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找出小阿兰“怪”的地方,体会出这与他成为“计算机之父”的关系。3、知道阿兰.图灵成为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与他小时侯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是分不开。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2、理解小阿兰童年的“怪”与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没有关系。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最喜欢上哪门课?大家非常爱上计算机课,那你们知道是哪位科学家最早提出利用机器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的吗?他叫阿兰图灵,是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计算机之父”。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了解课文大意。1、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2自读课文,提出问题。要求: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自己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出来,做简单批注。并画出小段的序号。3、课文主要将了一件什么事?4、再次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5、出示词语,认读词语。汗流满面 和蔼 疑虑 与众不同 饮料 台阶 违犯 誉为 奠基拓荒 耕耘 三、学习给课文分段1、自己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要求:读书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质疑时,认真听同学提问,不重复别人的问题。(他的童年和一般人的童年有什么不同?从哪看出他“怪”?他的童年和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关系吗?)2、学生汇报分段情况。第一段(14) 第二段(58) 第三段(9)(四)作业布置1、书写生字词。2、课后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小阿兰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请学生介绍阿兰图灵的有关资料。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读第一段,想想这段讲什么?2、你怎样看待小阿兰的这种做法?3练习分角色朗读这段文字。三、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己默读这一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中标出来。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2、从哪些地方看出阿兰有些“怪”?3学生汇报(1)表现阿兰“怪”的语句。要求:读书上有关语句后,再谈自己的理解。(2)(从埋木头水手,用花草制饮料、台阶粉,写书,研究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小实验这五件事,让学生抓住描写小阿兰的语言、神态、动作来交流。)(3)问:小阿兰这么怪,你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爱钻研,肯动脑喜欢动手操作的好孩子。)4、学生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四、学习课文第三段1、小阿兰成年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被誉为“计算机之父”)2、他童年的“怪”和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关系吗?(想象力丰富,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使他长大能够提出有关计算机理论。童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使他长大能敢于提出别人没有提过的设想,并加以实践。)3、阿兰图灵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除了刚才同学们分析的两种情况,还有哪些原因?(他坚持不懈,不断开拓;家长的理解和认可等。学生说的合乎情理,师应加以肯定。)五、总结升华,知识拓展。1生谈收获体会。2交流课外资料。六、布置作业。摘录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板书设计24“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阿兰图灵 “ 怪”(丰富的想象力) 1.种小水手2.制造汁液和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