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和苏轼有关的成语及典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入选中小学课本的苏东坡作品有高中石钟山记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兰亭集序初中记承天寺夜游和子由渑池怀旧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小学惠崇春江晚景题金山寺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2/23和苏轼有关的成语及典故1河东狮吼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朋友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2夜雨对床3/23唐代韦应物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苏轼读后感触良深,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但一直未实现。“夜雨对床”便流传下来,本不单指兄弟之间,经此也成了兄弟之事。3明日黄花“明日黄花”出自苏轼在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他在九日次韵王巩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后人从这个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黄花”比喻种种过时的人或事物。4不合时宜4/23朝云乃苏轼侍妾,一次苏轼吃完饭,扪着肚皮问家人“内装何物”有的说是文学才华,有的说是满腹学问,唯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遂引为知己。5琴操参宗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一日戏曰“我作长老,尔试参禅。”琴操问“何谓湖中景”苏轼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琴操曰“何谓景中人”答曰“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如此究竟如何”“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大悟,即日削发为尼。6出人头地5/23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欧阳修见卷子独占鳌头,便想评为第一,点为状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评为第一,点为状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为第二名。等开了卷,才知是苏轼的试卷,很是后悔。在礼部举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后来欧阳修在读苏东坡的感谢信时对老友梅尧臣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以“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筹。7取之不尽,用之不竭6/2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后来,有人把“无禁”改为“不尽”。8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9胸有成竹7/23文同,字与可,是北宋画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诗人苏轼的至友,二人交情颇深。苏轼也喜欢画墨竹,曾向文同求教。文同在指点苏轼画竹时说“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对此说深以为然。宋人晁补之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的出处。此后,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成熟考虑。10坚忍不拔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这个成语由此得出。8/2311海屋筹添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12芳留玉带苏轼曾在金山留玉带镇山,佛印回赠裙衲,成为千古佳话。13雪泥鸿爪9/23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雪泥鸿爪”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的成语了。1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东坡谪居黄州时,写下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其中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相传这首词写成后,当晚就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由于结尾表达了作者隐逸的想法,以致人们第二天纷纷传说,苏轼已将冠服挂于江边,坐上小舟,长啸而去。地方官得知,大吃一惊,怕因犯人走失而失职,急忙前去查看。到了住所,却发现他鼻息如雷,还没有起床。15天涯何处无芳草10/23据林下词谈说,苏轼在惠州时,曾命朝云唱蝶恋花一词。朝云还没有开始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何故,朝云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16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句,由于这首词的风格近似柳永,所以苏轼当面说秦观是“学柳永作词”,还戏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是柳永破阵乐的首句。)17东坡肉11/23驰名全国的“东坡肉”,这一楚乡湖北特有的传统名菜,素为人们所熟知,它是由苏轼亲手制作始创于黄州。苏轼的煮食猪肉,确属烹制得法,按他自己总结的烹饪要领是“慢著火,少著水”。故而烹制出的东坡肉,味极鲜美。他还写了一首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18东坡汤12/23苏轼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在中国古时,汤里照例要放进些生米。在青菜已经煮得没有生味道之后,蒸的米饭就放入另一个漏锅里,但要留心莫使汤碰到米饭,这样蒸汽才能进得均匀。19沧海一粟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沧海一粟”由此而得。20安步当车13/23苏、沈良方中记载苏轼在杭州时,用自己的俸禄建了病坊,三年里治疗了近千人。由于他是个大书法家,有些人假装生病,求他开药方来获取他的字。苏轼也不拒绝。一次开了一个药方“主要有四味药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21夜雨对床公元1061年,苏轼平生第一次和苏辙分手到凤翔赴任时(据记载分手的地点就在郑州西门),提到夜雨相对之事“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之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公元1079年,苏辙在徐州写了一首逍遥堂会宿,提醒他哥哥退休的约定“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苏轼在满江红寄子由中也写了这样的诗句“辜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苏轼贬官黄州时,在初秋寄子由中又写下了描写兄弟重聚的词句“雪堂风雨14/23夜,已作对床声”22三白饭与毳饭次苏东坡对刘贡夫说“从前我曾与人共享三白,觉得十分香美,使人简直难以相信世间还有八珍之味。”刘贡夫急忙问“三白是什么美味”东坡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原来是生萝卜就盐佐饭,逗得刘贡夫大笑不止。过了一些日子,贡夫忽然下了一道请贴,邀东坡前往吃“三白”。东坡以为必出于什么典故,如期赴宴,结果只见桌子上摆有萝卜、盐和饭,才明白刘贡夫是以“三白”相戏,于是操起碗筷,一扫而光。东坡回府时,对刘贡夫说“明日请到我家来,我有毳饭招待。”贡夫明知是戏言,只是不解“毳饭”究竟为何物,次日还是如约到了苏府。二人见面,谈笑已久。直到过了午时。还不见设食。刘贡夫已觉饥饿难耐,便请备饭。东坡说“再等一会。”如此再三,回答如故。刘贡夫再也忍受不住,只见苏东坡不紧不慢地答道“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15/23毛,非毳而何”毛即“无”也。意为盐无,萝卜无,饭也无,这不就是毳饭吗贡夫听罢捧腹大笑,说“我想先生必定会找机会报复我那三白饭的,没料到竟有如此绝招。”当天,东坡终究还是摆了实实在在的筵席,刘贡夫饮到很晚才离去。23拼死吃河豚据宋人孙奕的示儿篇记载东坡居常州时,有一士人家烹河豚极妙,准备让东坡尝尝他们的手艺。苏东坡入席后,这士人的家眷都藏在屏风后面,想听听苏学士如何品题。可是东坡只顾埋头大嚼,并无一句话出口,使这家人感到失望。失望之中,忽听东坡大声赞道“也值得一死”24气如蔬笋16/23何谓“气如蔬笋”,苏轼自注云“谓无酸馅气也。”是憎恶那些化雅为俗的庸人。据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近世僧人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趣。往往拾取摹仿士大夫所残弃,又自做一种体,格律尤俗,子瞻谓之酸馅气。子瞻诗云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尝与人云颇解蔬笋语否为无酸馅气也。闻者无不失笑。”25逢场作戏大通禅师是一个持法甚严,道行甚高的老僧,据说谁要到他的修道处所去见他,必须先依法斋戒。女人当然不能进他的禅堂。有一天,苏东坡和一群人去逛庙,其中有一个妓女。因为知道那位高僧的习惯,大家就停在外面。苏东坡与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种淘气的冲动之下,他17/23想把那个妓女带进去破坏老和尚的清规。等他带着那个妓女进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时,老方丈一见此年轻人如此荒唐,显然是心中不悦。苏东坡说,倘若老方丈肯把诵经时用来打木鱼的木缒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老方丈谢罪。结果苏东坡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个妓女唱“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缒,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退,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这正是戏台上小丑的独白,甚至持法甚严的大通禅师也大笑起来。苏东坡和那个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他俩学了“密宗佛课”。18/2326以词代判苏东坡做杭州通判时,有一次,他曾判决一件与和尚有关的案子。灵隐寺有一个和尚,名叫了然。他常到勾栏院寻花问柳,迷上了一个妓女,名叫秀奴。最后钱财花尽,弄得衣衫褴楼,秀奴便不再见他。一夜,他喝得醉醒醒之下,又去找秀奴。吃了闭门羹,他闯了进去,把秀奴打了一顿之后,竟把她杀死。这个和尚乃因谋杀罪而受审。在检查他时,官员见他的一支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全案调查完竣,证据呈给苏东坡。苏东坡不禁把判决辞写成下面这个小调儿“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钨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19/23和尚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像以上的这两首小调儿,因为是用当日的口头话写的,大家自然口口相传,对这位天才怪诗人的闲谈趣语又加多了。27冰肌玉骨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冰肌玉骨用来形容肌骨像冰一样纯净,像玉一样润泽。转载和苏轼有关的成语及典故(图文版)28春梦婆20/23据儋县志记载,苏轼一次在路上碰见了“居儋城以东,年七十余,常负大瓢行田野间口歌捎遍方嗑食的春梦婆”。问曰“世事何如”婆曰“世事只如春梦耳。”公曰“何如”曰“翰林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耳。”公曰“然。”因号为“春梦婆”。苏轼有诗云“投梳喜有东邻女,换扇还逢春梦婆。”29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0苏公堤21/23苏轼在杭州担任太守时,到西湖勘察地形,发现湖中蔓草横生,下塘遭旱,乃设计开河浚湖,兴建水利。民众得以灌田千顷,赖以殷富。同时他又筑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泻之用;取湖内葑草淤泥于湖中,筑起南北径三十里的一条长堤;并在堤上造桥六座,制九亭,使内湖与外湖连接起来;堤的两旁,遍植杨柳芙蓉,湖中种满荷花菱角,不仅美化了风景,更方便了行旅和耕作。为感谢他的政绩,杭人称之为“苏公堤”。31黄楼苏轼在徐州任时,恰遇黄河决口曹村,洪水围城,城池将败,苏轼亲自率领军民持铁锹和畚箕以出,冒着大雨,抢筑东南长堤。他甚至住在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终于保全城,维护了全城人民的生命财产。事后,22/23人们建黄楼以纪念。32唤鱼池据说苏轼与王弗结成婚姻,还有一段小小因缘王弗的父亲王方是一位乡贡进士,颇有声望。他要为自己家乡的奇景(山壁下有一自然鱼池,游人拍手,鱼即相继跳跃而出)命名,同时又想借此暗中择婿,便请来了当地有名的青年才子为奇景命名。许多人都落选了,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品与健康养生
- 动态演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胆囊息肉护理课件
- 压疮护理概念图
- 高校同学会年度工作方案(模板)
- 膀胱灌注常规护理
- 地热开发利用项目建设方案
- 幼儿园老师秋季大班工作方案(模板)
- 超声波清洗机技术与应用解析
- 旅店业治安管理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虚拟货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 施工现场的防汛应急预案
-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500道及答案
-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及尾矿库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海南托老院2024年招考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TB 10012-201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湖南省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实验高一物理摸底试卷含解析
- 医院预算专项审计方案
- 汽车安全维护和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