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鱼技术_第1页
网箱养鱼技术_第2页
网箱养鱼技术_第3页
网箱养鱼技术_第4页
网箱养鱼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箱养鱼技术,一、网箱养鱼的概念及发展概述二、网箱养鱼高产原理三、网箱的结构与材料四、网箱的制作五、网箱设置方式六、放养及管理技术措施七、病害防治八、适时起捕,一、网箱养鱼的概念及发展概述,1.概念网箱养鱼是利用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为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的箱体,设置在大、中型水体中,通过箱体网眼,进行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内形成一个适宜鱼类生长的“活水”环境,进行高密度的培育鱼种或精养商品鱼。,2.主要特点:机动灵活、简便高产、水域适应性广。3.产量概况(单产)日本:一般水平74kg/m3;最高288kg/m3。美国:虹鳟103kg/m3;斑点美国鮰220kg/m3以上;中国:一般水平15-20kg/m3;高产75100kg/m3。,4.发展概况,网箱养鱼原是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传统的养殖方法,后来逐渐在世界各地得以推广,目前在日本、挪威、美国、丹麦、德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养殖规模较大。我国淡水网箱养鱼自1973年开始,分别在湖泊、水库中利用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获得成功。以后又在网箱养鲢、鳙商品鱼,以及投饵网箱养殖罗非鱼、鲤鱼、草鱼和团头鲂试验均获成功。,目前,网箱养殖鲢、鳙鱼已形成配套技术,养殖鲤鱼、罗非鱼等技术已趋成熟,机械化网箱养鱼的配套技术业已推出;网箱养鱼已遍及全国各地的湖泊、水库、河沟、渠道等水域;网箱养殖的种类在淡水中已扩展到鳜、鲤、虾、蟹、虹鳟、珍珠蚌等。,5.主要优点放养密度大,存活率高是精养高产的一种养殖方式。既节省土地,又能提供大量供大水面放养的优质种;抑制某些鱼类(如罗非鱼)的过度繁殖;饲养管理方便,具机动灵活,操作方便的特点;,在同一水域中可进行多品种饲养,而每一箱体又各自独立;收获方便,易供销市场;适应机械化操作及现代化养殖技术发展;是我国开发利用大、中水域的有效途径,中国有可养水面7500万亩,大中水域5800万亩,目前利用50%左右,大有潜力。,二、网箱养鱼高产原理,1.生态学原理避免凶猛鱼类危害及风浪袭击;氧气及天然饵料得以源源不断补给;排泄物排出箱外。2.生理学原理由于网箱为鱼类活动提供了高密度集约化的水生环境,从而活动量减少,免受风浪和敌害侵扰,降低能量消耗,增加了营养积累,有利于生长和育肥。,三、网箱的结构与材料,网箱一般由箱体、箱架、浮子、沉子及固定装置等组合装配而成。,1.箱体网箱的主体部分,由网线编织成网片,缝制成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箱体。通常由四周的墙网、底网和盖网缝合为一个封闭的箱体,也有不加盖网的敞口网箱聚乙烯网线。2.箱架安装在箱体的上纲处,支撑柔软的箱体使其张开具有一定的空间形状;同时也有一定的浮力,充当浮子的作用。材料常选用毛竹、木材或无缝钢管等。,3.浮子与沉子浮子安装在墙网的上纲,沉子安装在墙网的下纲。其作用是使网箱能在水中充分展开,保持网箱的设计空间。浮子的种类很多,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塑料浮子。沉子一般采用瓷质沉子,铅、混凝土块、卵石、钢管等均可用作沉子。4.锚和锚绳锚有铁锚或混凝土块,锚绳可聚乙烯绳或钢索等均可,长度应超过水深的3倍。,四、网箱的制作,1.网箱的形状与大小网箱的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多种,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最为常见。,2.网箱高度网墙的高度应根据水域的深度、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而定,一般在水库中墙网的高度取2m4m。3.网目大小以不逃鱼、节省材料、箱内外水体交换率高为原则。鱼苗育成夏花100目/cm2,夏花6目/cm28目/cm2,夏花以上规格的鱼种,网目尺寸可参考下表:4.网箱装配:穿、绕、并。,五、网箱设置方式,网箱设置既要考虑管理的方便,把网箱相对集中于一区域,又要保持一定间距,不影响水流交换和鱼类生长。网箱的排列应尽可能使网箱迎着水流方向,一般呈“品字型”或“梅花型”。网箱的设置方式有以下3种类型:1.浮动式;2.固定式;3.沉下式。,六、放养及管理技术措施,(一)水域条件的选择网箱养殖宜选择在水底平坦,风浪较小,水位相对稳定,水深在2.5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并且溶氧丰富,背风、向阳,最好有微流水的水域。,(二)放养前的准备,1.网箱的制作与安装在鱼种放养前半个月网箱下水,尤其是新制网箱,要使网衣产生绿苔后放鱼,以免网衣伤鱼。在鱼种入箱前全面检查一次,四周是否拴牢,网衣有无破损。,2.放养对象选择标准水体的温度、盐度适宜鱼类的生长。有足够的苗种保障。鱼类适宜于高密度养殖方式。饵料保障有把握。抗病力强或防治不发或少发病。3.确定养殖方式单养:草鱼、鲤鱼、斑点叉尾鮰、翘嘴红鲌等。混养:主养+搭配养殖。,4.确定鱼种搭配比例根据养殖水域的具体条件,确定主养对象及相应搭配品种及比例、搭配方式:鲢、鳙鱼种箱:依水域天然浮游生物状况确定主次:主:85%以上,次:15%以下;清箱鱼种(鲴、鲂、罗非鱼、鲤、鲫):5%以下。草性鱼类成鱼箱:草:90%,其它(鳊、鲤、鳙):10%。,5.鱼种消毒鱼种在捕捞、筛选、运输、计数等操作环节中,应作到轻、快、稳,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降低鱼病感染机会,这是预防鱼病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还要作到病、伤、残的鱼种不入箱,鱼种入箱前可用药物浸洗鱼种。选用药物浸洗鱼种时,必须要严格按要求进行,以免发生中毒事故。来自同一水体培育的鱼种,只要体格健壮,体表无伤,可以直接入箱或用3%5%食盐水消毒。,(三)苗种放养根据网箱的鱼产力(容纳量)、个体要求达到的规格和当地的养殖技术水平(存活率)来确定放养密度。1.常规鱼:养滤食性鱼类,按13kg/m3放养,即进箱鱼种规格如为100g,那么放养尾数应是1030尾。吃食性鱼类一般按1015kg/m3放养,进箱鱼种规格如果定为100g,那么放养尾数应为100150尾。2.名贵鱼:网箱养殖鳜鱼的放养密度为40尾/m3左右,放养规格为5060g/尾,太稀浪费网箱,太密不利于鱼类生长。在养殖鳜鱼的网箱中可以搭配鳊鱼、青鱼、红鲫鱼。一来可以清箱,二来增加鱼产量。,(四)饲料投喂,1.投饵投饵标准:鱼种:10%/日,成鱼:2-5%/日。投饵方法:a.刚入箱1-2天的鱼沿箱内壁成群转游或跳跃,摄饵不积极,故需在1-2天后开始驯食。,在不同水温、鱼体重情况下投饵率50-100g100-200200-300300-700700-800800-900152.41.91.61.31.10.8203.42.72.21.91.51.1254.83.83.12.72.11.6306.85.44.43.83.02.2,b.初期投饵:用适度响声诱食,四次/日,10-20分钟/次。c.摄饵时不浮出水面,则减少并延长投饵。d.饲养期间,一般投饵量随适增加,通常3-5天增一次,每次增加6-10%。e.“四看”和“四定”。“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吃食和活动情况。根据鱼类个体大小、摄食情况、水温、天气情况、水质状况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每日投饵次数:一般4月-6月2次3次,7月-8月4次5次,9月2次3次,10月2次1次。每次间隔3h4h,从早晨8时9时开始至傍晚18时19时。,f.“一加一减四不投”一加投:培养鱼种及生长旺季,适量加投。一减投:饲养后期(入冬)减量。四不投:风大,水急,水浑浊不投;水温剧降,气压低不投;箱外杂鱼之集抢食时不投;鱼种受惊时不投。,(五)日常管理,1.管理内容巡视网箱,观察鱼的活动。坚持勤洗网箱,保持清洁。及时防治鱼病,注意害鱼,有毒物质流入。定期安全检查,防止鱼逃逸。定期检查鱼体生长等情况,做好网箱日志。“五勤”、“六防”:勤检查、勤整理、勤维修、勤洗网箱、勤排污渣;防逃、防汛、防台风、防病、防敌害、防水质污染。,2.网箱污物清除方法网箱下水后,由于静电原因,在35天后就会附着大量污物,随后又会附上木绵、双星藻等丝状藻类及其他生物。高温季节,它们大量繁殖,在水面下1米范围内最多。水质越肥,附着物越多;网目愈小,着生程度愈严重。人工清洗:用手搓洗;机械清理:高压喷洗;阳光曝晒法:太阳曝晒;沉箱法:沉于水下35m以下;药物清洗:生石灰、草灰、0.71mg/LCuSo4;生物清污:刮食性鱼类鲴。,七、病害防治,1.防治原则网箱养鱼的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2.常见病害(1)水霉病,症状:病鱼头部、躯干等部位表皮损伤,初期肉眼看不出异常,只能在发病部位看到不明显的小白点,而后菌丝大量繁殖,成丛长在鱼体表面,犹如白色棉絮。病鱼急躁不安,行动异常,最后死亡。流行情况:早春水温在25以下时发生,4-5月份危害入箱不久的鱼种。病因和防治:减少拉网、运输、鱼种进箱操作造成鱼体损伤。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鱼体。,(2)烂鳃病,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鱼体发黑,离群独游,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流行情况:草鱼、鲤鱼、鲫鱼、鳙鱼、罗非鱼等鱼都可发生,主要危害草鱼。6-7月中、下旬,水温2532时易流行。病因和防治:以继发性感染为多。该病发生之前的3-5月份均有发生过寄生虫病,而未感染寄生虫病的网箱则很少发生烂鳃病,故防治烂鳃病应先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同时在饲料中加入0.1%土霉素和0.1%大蒜素,连喂三天。,(3)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病鱼表现为离群独游,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剥去鱼皮,全身肌肉充血呈红色;鳃灰白色,鳃丝肿胀、末端腐烂;剖开腹腔,有淡黄色、红色腹水,肠壁充血;体表粘液增多,尾鳍缺损。,流行情况:细菌性败血症是近年来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鱼类最多的一种新出现的流行病。流行季节一般从每年的2月底至11月,水温在936之间,其中尤以水温为2832发病最为严重。主要为害的鲢、鳙、鲤、鲫、鳊、草鱼等,发病率高,死亡率为30%50%。病因和防治:当水温上升时,水体中的有机质分解加快,水质恶化的速度增加,从而使鱼类感染此病的机率加大。用漂白粉挂袋或泼洒,连用23天,或用三黄粉按0.3%添加量投喂35天。,(4)疖疮病,症状:病鱼皮下肌肉组织发生脓疮,尤以背部两侧肌肉较厚的部位最常发生,严重时肌肉溃烂至穿透腹腔。病鱼失去食欲,离群独游,腹部朝上、打转,肝、脾、肾、肠均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肠道有淡黄色黏液。,流行情况:发病季节6-10月,以水温2532时发生较多。主要危害草鱼、罗非鱼、鲤鱼,以危害罗非鱼为多见。病因和防治:放养密度过高,鱼在抢食活动中相互擦伤后继发细菌感染,特别是罗非鱼鳍条硬棘多更容易擦伤。养殖管理过程中操作不当、高温季节运输、分箱、饲料投喂不足导致鱼体体质下降是此病多发的另一大原因。在饲料中加0.2%氟苯尼考或0.2%土霉素,连喂三天。,(5)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症状:病鱼行动缓慢,浮游于水面或靠近网箱壁游动,头上尾下悬垂于水体,反应迟钝,极易捕捉。病鱼口腔、下颌明显充血,鳃丝苍白或淡红色。大多数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突出,部分病鱼有烂身、烂尾(多见于鱼体后半部尾柄处)、蛀鳍症状,腐烂部位生长水霉。剖开病鱼腹腔,多有无色或淡黄色腹水。胃、肠无食物,常有大量水样物或脓样物或黄色胶状物;有的肠道痉挛皱缩,中、后肠有的形成1-2个叠套。多数病鱼有充血症状,病鱼肝脏病变严重,呈白色或土泥色,或呈花斑状。脾脏、肾脏肿大,颜色变深。,流行情况: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39月是其发病的时期,但以35月高发,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病程缩短。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一般病程在25天,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90%以上,严重的达100%。病因:高密度养殖、养殖管理过程中操作不当、低溶氧和恶劣的水环境是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二氧化氯0.2mg/L或溴氯海因0.2mg/L或三氯异氰脲酸0.3mg/L全池泼洒消毒;复方新诺明一天1015g/100kg伴料,第二天减半,5天为1个疗程;内服氟苯尼考1520mg/kg鱼拌饲料投喂,连喂57天;或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第一天用药200mg/kg鱼,第27天减半,同时拌入护肝药物以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6)小瓜虫病,症状:小瓜虫幼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的表皮组织后,摄取寄主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形成脓泡。严重感染时,皮肤和鳍上的脓泡表现为许多小白点,故又称为“白点病”。,流行情况:3-5月水温1525时为流行季节,侵害对象主要为草鱼和鲤鱼,是近年来在水库网箱养鱼中新发现的鱼病。病因和防治:受水源和天气影响,水质变化大的上游水域易发病,在过度密养的情况下发病更加严重。用0.5mg/L瓜虫敌杀浸泡鱼体或全箱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三次。,(6)指环虫病,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部浮肿,布满灰白色虫体,鳃丝紫红色,粘液增多;体色变黑,离群独游,不摄食,鱼逐渐瘦弱而死亡。,流行情况:在4-6月份,水温2024时为发病季节,该病危害时间长,易反复发病,是目前水库网箱养草鱼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病因和防治:由于指环虫用锚钩和小钩钩住鱼的鳃组织,并不断在鳃上活动,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妨害鱼的呼吸,从而影响鱼的正常代谢作用。用3mg/L敌百虫围帐法全箱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三次。,(7)车轮虫病,症状:车轮虫主要侵袭鱼的鳃瓣,常成群地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的缝隙里,破坏鳃组织,使鳃组织腐烂,鳃丝的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导致鱼死亡。,流行情况:流行季节5-8月份。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在水库网箱养鱼中,除了危害鱼苗鱼种外,对成鱼也发生危害。病因和防治:放养密度较大和水体有机物含量高、水质较肥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车轮虫病。用1.2mg/L硫酸铜围帐法全箱泼洒,隔天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