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8.No.53中国处方药 42 OCUS 专题聚焦 F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黄慧强教授 近年,淋巴瘤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进展,除常规 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 方面是淋巴瘤靶向治疗,主要是单克隆抗体和放射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治疗 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治疗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抗原 的选择。理想的靶抗原应为肿瘤特异性抗原,仅在肿 瘤细胞中表达,而正常细胞不表达或很少表达,并且 靶抗原应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稳定均一,不产生分泌 型抗原,避免抗体与血循环中的抗原结合并清除;理 想的靶抗原应参与细胞凋亡或细胞生长信号的调节,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能阻断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 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或其他治疗的敏感性。 抗体选择的关键是与靶抗原的高亲和力,与抗 原结合后通过激活免疫效应如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作用(CDC) 、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A D C C ) 、而且更主要的是能通过调理作用或诱导凋 亡、抑制细胞生长信号传导达到抑制、消灭肿瘤的目 的。单克隆抗体治疗的不利因素有靶抗原表达的改 变;抗原抗体的可逆性结合;大肿块或肿瘤血供不良 时,抗体难以到达肿瘤组织;循环池中大量游离靶 抗原造成抗体被清除。目前,临床应用的单抗多为 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嵌合、人源化抗体。 1 抗 C D 2 0 单抗 C D 2 0抗原是淋巴瘤良好的免疫治疗靶点,仅存 在于恶性B 细胞和成熟的B 淋巴细胞。一旦抗原抗体 结合,抗原不会出现明显的脱落、内在化或调节。美 罗华( R i t u x i m a b ) 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并且是研究 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人源化抗 C D 2 0 单克隆抗体。 美罗华的临床治疗适应证是复发低度恶性N H L , 以及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惰性、侵袭性N H L ,第一个 对于惰性N H L 的临床试验以美罗华3 7 5 m g / m 2,每周 1 次,连续4周,治疗复发或耐药性低度恶性 B细胞 N H L 。1 5 1 例可评价病例中,有效率5 0 % ,C R 6 % ,中 位T T P 1 3 . 1 月,滤泡性N H L 疗效优于S L L 1 。对于 初治的低度恶性淋巴瘤,美罗华的单药有效率5 0 % 7 0 % 左右,维持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4周疗法后 给予美罗华维持治疗。H a i n s w o r t h 给予6 2 例低度恶 性N H L 标准的美罗华4 周疗法,有效及稳定患者,每 6 个月重复治疗4周,总共2年,有效率由4 7 % 增至 7 3 % ,C R 达3 7 % 。在G h i e l m i n i 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共 收治2 0 2 例初治滤泡性N H L ,美罗华3 7 5 m g m - 2 w - 1连 续4 周,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持组,维持组于第 3 、5 、7 、9 月时给予美罗华3 7 5 m g / m 2 1 次。两组的 中图分类号 R 7 3 3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9 4 5 X ( 2 0 0 6 ) 0 8 - 0 0 4 2 - 0 4 2006.8.No.53 靶 向 肿 瘤 中国处方药 43 中位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1 3 . 4 个 月和2 2 . 4 个月( P 0 . 0 5 ) 。在给予 美罗华后1 2周仍缓解的患者中, 在1 2 个月时维持组8 0 % 仍缓解, 而 对照组仅5 7 % 。另外美罗华与含蒽 环类或含氟达拉滨的方案合用, 有效率高达9 0 %1 0 0 % ,部分患者 达到分子水平缓解。 美罗华对进展性N H L (a g g r e - s s i v e N H L )亦有效。美罗华单药 治疗a g g r e s s i v e N H L 有效率3 0 % , 比低度恶性N H L 低,一般较少单独 应用。C o f f i e r 教授等主持期 临床研究治疗3 9 7 例弥漫大B N H L 初治老年患者,结果R - C H O P与 C H O P 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 6 % 比6 3 % (P = 0 . 0 0 0 5 ) ;3 年O S 为6 2 % 比 5 1 % ,E F S 为5 3 % 比3 5 % 2 。该研究 首次证实R - C H O P 治疗老年性N H L 疗效优于C H O P ;另外,在2 0 0 4 年 的A S C O 大会上,来自德国 M . G . P f r e u n d s c h u h 报告的多中心随机 对照研究同样证实,R - C H O P 无论 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均优于 C H O P 。因此,美罗华已成为治疗滤 泡型和弥漫大B N H L的标准治疗 方法。此外,最新欧洲多中心 R I C O V E R - 6 0 期结果表明,6 8 次R i t u x i m a b , 加6 次双周化疗, 是大于6 0 岁D L B C L 的新的标准方 案 3 。近年,美罗华也试用于二线 方案中,如与E P O C H 、I C E 、T T 和 C E M O X A 等挽救方案联合,能提高 有效率。 美罗华与其他免疫调节剂联 合应用,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例 如干扰素、G M - C S F ,临床前研究 提示可上调C D 2 0 表达从而提高美 罗华的抗瘤活性。此外,初步研究 发现I L - 2 和I L - 1 2 等细胞因子与 美罗华有协同作用。 近期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都 有报道新型的R i t u x i m a b 。 H u M a x - C D 2 0 是完全人源化的R i t u x i m a b , 在复发/ 耐药的滤泡淋巴瘤/ 临床试验中,单药剂量从3 0 0 m g / m 2 到1 0 0 0 m g / m 2有效率达6 3 % ,其 中5 7 %的患者为曾接受美罗华治 疗者 4 。另外有研究表明C D 2 0 抗 原C -末端胞浆区点突变者可减少 C D 2 0 的表达,而跨膜区点突变者 则可增加C D 2 0 的表达,因此诊断 时分析C D 2 0 的点突变可预测患者 对美罗华的治疗反应5。此外, 2 0 0 5 美国A S H 会议上有报告:滤 泡淋巴瘤效应细胞上表达F cR a ( V / V ) 和 F c R a ( H / H ) 基因型者,对R i t u x i m a b 治疗有效 率提高;而表达F cRa ( V / F 和F / F ) 和F c R a ( H / R 和R / R ) 者对R i t u x i m a b 治疗效果欠佳或 缓解期短。利用工程技术将 F c段 改构的新型的 CD20 单抗比 R i t u x i m a b 可更有效地与效应细胞 上F cR结合,即使是上述低亲 和力的F cR基因型的患者,其 治疗均有效 6 ,值得关注。 2 .抗C D 2 2 单抗 C D 2 2 存在于所有B 淋巴细胞, 但仅表达于成熟B 细胞表面。滤泡 性、套细胞和边缘区B 淋巴瘤高表 达C D 2 2 。 E p r a t u z u m a b 为人源性I g G 1 抗C D 2 2 单抗。L e o n a r d 在/ 期临床试验中,治疗复发性滤泡 性淋巴瘤患者,剂量为3 6 0 m g / m 2和 4 8 0 m g / m 2时,有效率为4 3 % 和2 7 % , 有效患者的中位T T P 为2 3 . 7 月。剂 量分别为2 4 0 m g / m 2 、 3 6 0 m g / m 2 和 6 0 0 m g / m 2时,弥漫大细胞淋巴瘤 的有效率分别为3 4 % 、1 6 % 和2 5 % , T T P 8 . 1 月 7 。E p r a t u z u m a b 与 r i t u x i m a b 联用可提高抗C D 2 0 单 抗的抗肿瘤活性。 3 .抗C D 5 2 单抗 C D 5 2表达于不同分化阶段的 淋巴细胞,以及单核、巨噬和嗜酸 性粒细胞。T-PLL(T-cell p r o l y m p h o c y t i c l e u k e m i a ) 表达 C D 5 2 水平最高,其次为B - C L L ,正 常 B细胞 CD52表达水平较低。 A l e m t u z u m a b ( C a m p a t h - 1 H ) 为人源 性 A n t i - C D 5 2 单抗。临床上用于 治疗B 、T 细胞性恶性肿瘤。异基 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alem- t u z u m a b 预防和控制移植物排斥 反应和 G V H D的发生。A l e m - t u z u m a b 的毒性较大,应非常重 视机会菌感染。 期临床试验显示 Alem- t u z u m a b 对经氟达拉滨和烷化剂治 疗过的B - C L L ,有效率为 3 3 % 8 9 % ,C R 率为4 %5 0 % ,中位有效 时间约8 个月。A l e m t u z u m a b 可清 除化疗后残留病灶,并获得分子 学缓解。4 1例化疗后仍有残留病 灶的B - C L L 患者给予a l e m t u z u m a b 1 0 m g 或3 0 m g ,每周3 次,连续4 周。有效率分别为3 9 % 和5 6 % ,3 8 % 的患者获得分子学缓解。中位T T P 超过1 8个月 7 。目前有多个研究 评价A n t i - C D 5 2 一线治疗B - C L L 的 地位以及与美罗华或化疗联合治 疗初治或复发性B - C L L 。A l e m - t u z u m a b 对T - P L L 和T - N H L 亦有效。 1 4 例外周T 细胞性N H L 接受1 2 周治 疗,有效率3 6 % ( 5 / 1 4 ) ,3 例C R ,2 例P R 。但毒性较大,6 例C M V 感染, 2例发生肺曲霉菌病,4例全血细 胞减少。D e a r d e n的报道a l e m - t u z u m a b 治疗1 1 例初治T - P L L 有 效率1 0 0 % ,均为C R ,持续时间2 2 5 月(中位1 0 月) ,对3 7 例复治的 T - P L L 有效率7 6 % , C R 6 2 % , P R 1 4 % , 但难以获得根治。 4 .抗C D 3 0 单抗 C D 3 0 在霍奇金病中的R S 细胞 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 L C L )高度 表达,是治疗上述疾病理想靶点。 2006.8.No.53中国处方药 44 OCUS 专题聚焦 F 人源性C D 3 0 单抗治疗耐药性H D 、A L C L 和其他C D 3 0 + 淋巴瘤的/期临床试验已开展。与细胞毒素结合 的抗C D 3 0抗体也已进行临床研究,免疫毒素K i - 4 . d g A 为K i - 4 与蓖麻毒素耦联的复合物,但I 期临床试 验疗效欠佳,1 5 例耐药患者中仅1 例P R ,1 例M R ,2 例 S D ,并且多数患者产生抗体 1 2 。 5 .其他单克隆抗体 抗H L A - D R 人源化单抗A p o l i z u m a b ( H u l d 1 0 ) 在 I 期临床试验中;抗C D 1 9单抗(H D 3 7d g R T A ) 、抗 C D 2 3 单抗(I D E C 1 5 2 ) 、抗C D 8 0 单抗(G a l i x i m a b ) 也已相继进入临床研究。已有少量报道a n t i C D 3 (v i s i l u z u m a b )和a n t i C D 2 (s i p l i z u m a b ;M E D I 5 0 7 )试用于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及预防和控制 G V H D 的研究。 放射免疫治疗 N H L 对放疗高度敏感,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特 异性结合,使放射免疫治疗(R I T )成为N H L 的理想 疗法。通过与抗体耦联的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射线损 伤靶细胞及靶细胞周围未表达靶抗原的细胞(旁观 者效应) ,达到治疗淋巴瘤的作用。最常用的放射性 核素为碘1 3 1(I 1 3 1 )和钇9 0(Y 9 0 ) ,二者均释放射线。 Y 9 0释放的射线能量较I1 3 1高5倍,射程长。Y9 0仅释 放极少量射线,因此可用于门诊病人。I 1 3 1同时释 放射线,因此对抗体核素耦合物在体内的定位 具有成像作用。最常用的放射免疫耦合物是B e x x a r 和Z e v a l i n 。此外,尚有报道钇9 0抗C D 2 2 抗体( Y 9 0 - E p r a t u z u m a b ) 。 1 . I 1 3 1抗C D 2 0 抗体( T o s i t u m o m a b ,B e x x a r ) T o s i t u m o m a b 是I g G 2 a 鼠抗体。首次/ 期试 验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5 7例低度恶性、转化性 和初治的中度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单剂B a x x a r 治疗, 2 0 例C R ,2 2 例P R 。中位C R 持续时间2 0 月,7 例患者 持续C R 35 . 7 年。随后确定放射剂量的期临床试 验中4 5 例低度恶性或转化型淋巴瘤患者接受7 5 c G y 的 T o s i t u m o m a b ,总有效率5 7 % ,C R 率3 2 % ,中位C R 时间 2 0 个月。血液学毒性为主要毒性。1 1 %患者血小板低 于1 0 1 0 9 / L ,4 % 患者A N C 低于0 . 1 1 0 9 / L 。 B e x x a r用于治疗低度恶性淋巴瘤,有效率达 9 7 % ,C R 率6 3 % (4 8 / 6 8 ) ,3 年P F S 6 8 % 。血液学毒 性轻微。目前研究认为该方法是可行的。期临床试 验正在进行中。S . A . G r e g o r y 等的长期观察结果令人 鼓舞 8 。 2 . 钇9 0抗C D 2 0 抗体( T b r i t u m o m a b t i u x e t a n , Z e v a l i n ) / 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Z e v a l i n 对侵袭性 N H L 的有效率为6 7 % , 对低度恶性N H L 的有效率为8 2 % 。 与美罗华比较,主要不良反应为度血小板减少,发 生率1 0 % ,2 8 % 患者的A N C 低于0 . 5 1 0 9 / L 。美罗华 耐药的N H L ,使用Z e v a l i n 治疗仍然有效。5 7 例滤泡 性N H L 经美罗华治疗失败后给予Z e v a l i n ,有效率达 7 4 % (C R 1 5 % , P R 5 9 % ) , 中位T T F 6 . 8 个月。 和B a x x a r 相似,期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治疗复发低度恶性 N H L ,Z e v a l i n 的有效率和有效维持时间优于R i t u - x i m a b 9 。Z e v a l i n 亦试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 T B I ,初步结果显示能增强预处理方案的强度而不增 加移植相关毒性 1 0 。 蛋白酶体抑制剂( P r o t e a s o m e i n h i b i t o r s ) 蛋白酶体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因而 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之一。第一个蛋白酶体抑制 剂为b o r t e z o m i b ( V e l c a d e ) 。临床前研究显示 V e l c a d e 抑制多种B 细胞性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 瘤、弥漫大 B细胞性 N H L 、套细胞性 N H L 、H D等) 的蛋白酶体活性,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肿瘤细胞对 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根据美国 M . D . A n d e r s o n 肿 瘤中心A . G o y报道,B o r t e z o m i b单药治疗复发 / 耐药套细胞 N H L 2 5例,2 1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 5 2 . 3 % (1 1 / 2 1 ) ,C R + C R u 4 例,作者认为该药对套 细胞淋巴瘤有很高活性。 D e n i l e u k i n d i f t i t o x ( O N T A K ) D e n i l e u k i n d i f t i t o x 为包含白喉毒素活性域和 I L - 2 蛋白的融合蛋白,与表达I L - 2 受体的细胞具有 高亲和力。5 0 %6 0 % 的皮肤T 细胞淋巴瘤(C T C L )表 达I L - 2 受体。期临床试验中3 5 例C T C L 的有效率 3 7 % ,C R 率1 4 % 。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和毛细血 管渗漏综合征。加用皮质激素能提高疗效和降低毒 性。O N T A K 对复发N H L 有一定效果 1 1 。 总之,淋巴瘤靶向治疗特别是人源化 C D 2 0 单克 隆抗体和Z e v a l i n 是目前淋巴瘤治疗研究热点,已逐 步成为B细胞N H L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治疗经验的 2006.8.No.53 靶 向 肿 瘤 中国处方药 45 不断积累,将使N H L的治愈率提高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McLaughlin P, Grillo-Lopez AJ, Link BK, et al. Rituximab chimeric anti-CD20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for relapsed indolent lymphoma: half of patients respond to a four-dose treatment program. J Clin Oncol, 1998,16(8): 2825-2833. 2 Coiffier B, Lepage E, Briere J, et al. Chop chemotherapy plus Rituximab compared with CHOP alo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2002,346(4):235-242. 3 M. G. Pfreundschuh, L. Trmper, D. Ma, et al. Randomized intergroup trial of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60 year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non- Hodgkins lymphoma (DLBCL) with a CHOP-like regimen with or without the anti-CD20 antibody rituximab- early stopping after the first interim analysis. 2004ASCO, Abstract No: 650. 4 Hagenbeek, T. Plesner, P. Johnson, L. Pedersen, et al.HuMax- CD20, a Novel Fully Human Anti-CD20 Monoclonal Antibody: Results of a Phase I/II Trial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Non-Hodgkinss Lymphoma. Session Type: Publication Only. 2005 ASH Abstract 4760. 5 Y. Terui, Y. Mishima, Y. Mishima,et al. Point mutation of C-terminal region of CD20 molecule predicts rituximab-induced complement- dependent cy- totoxicity and clinical response to rituximab in non- Hodgkins lymphoma. Jour- 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6 ASCO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Part I. Vol 24, No. 18S (June 20 Supplement), 2006: 7563. 6 Wen-Kai Weng, Jeffrey Stavenhagen, Scott Koenig ,et al. Rituximab Variants with Re- Engineered Fc with Higher Affinity to Activating FcR Elimi- nate the Functional Difference between FcR Genotypes. Session Type: Oral Session. 2005 ASH abstract 347. 7 OBrien SM, Kantarjian HM, Thomas DA, et al. Alemtuzumab as treat- ment for residual disease after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ympho- cytic leukemia. Cancer, 2003,98(12):2657-2663. 8 S. A. Gregory, J. P. Leonard, J. M. Vose, et al. Superior Outcomes Asso- ciated with Earlier Use: Experience with Tositumom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行车安全培训课件
- 《诗经》中的《蒹葭》与《关雎》
- 亲子关系的课件
-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 公司级新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要是你迷了路》课件
- 胃肠炎病人的护理
- 项目成本年终汇报
- 事故安全警示培训心得课件
- 理赔部门工作总结
- 质量月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协议过户转让协议书模板
- 3.1网络改变世界 议题式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5)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全部试题库及答案
- 卵巢癌的课件
- 人大监督法讲解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吧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编辑出版校对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老花镜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化工仪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