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阳何景明编著《乡射直节》_第1页
明信阳何景明编著《乡射直节》_第2页
明信阳何景明编著《乡射直节》_第3页
明信阳何景明编著《乡射直节》_第4页
明信阳何景明编著《乡射直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射直节信阳何景明 编著收录于 李呈芬著射经油瓶射怪 录译特别感谢高宇老师对本篇文章的指导!译者序:这本乡射直节讲述了明代信阳人何景明在四川时教化当地士绅乡民复兴乡射礼的内容和其想法。对于了解明代时期,射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李呈芬的射术一同收录于明代文言大丛书说郛中。关于何景明: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射礼小生了解不深,对于其中制度仪轨无多研究,这里仅提供译文,如有误笔,还望指正。古者饮毕而射,射之司马,燕之司正也。此礼久不行,而其文具仪礼然。仪礼古文难读,虽昌黎韩子且苦之,今即与诸生言或弗解,故复刻此,使就此习之。而后求之仪礼,则其文辞绪理可寻也。译文:古代举办射礼的射手要在饮酒完毕后行射礼,乡射礼的裁判为司马,燕射礼的裁判为司正。此礼已经许久不流行,但是射礼的文理器具和仪礼的记载都还在。仪礼的古文读起来非常难懂,即便是“昌黎韩子”(这里的韩子指韩愈)再世也非常难读懂,当下和多位学生讨论(或译:诸生这名学者讨论)射礼使之尽量不要出错,所以我们尽量复原仪礼中的细节,更是按记载的方式进行练习。练习以后再按仪礼记载中的问题得以印证,练习后的印证后进一步发现仪礼中的文章和词句的道理更是在练习中有据可循。序器夫器一弗备则无以即事,惟乐放失久矣,其器莫之有能备也。今但以笙此,人声而以鼓磬节之。译文:序器器物没有预备则不能任事,古乐礼因为失传太久,选用射礼的乐器没有备选。所以当今射礼以笙代替演奏,人词令传达用鼓磬敲击的节奏调节。序事夫事以明贤,故遴而后莅,故实主必孚。司马以下必能其事,虽役必当其才德焉。译文:序事任命明理贤能的人主理事务,主事人员要谨慎选择,选出的人选要为宾主众人所信服。司马以下的职务人员必能承担事务,即便是被役使的人也能符合他的才德。乐谱夫射之节于乐也。天子以驺虞,诸矦以狸首,大夫以釆苹,士以釆蘩。釆苹、釆蘩示敬也,敬则可以修诸其身,而施于天下矣。译文:乐谱射的节奏在于乐。天子的乐礼规格为“驺虞”,诸侯的乐礼规格为“狸首”,大夫的乐礼规格为“釆苹”,士的乐礼规格为“釆蘩”。“釆苹”、“釆蘩”表示崇敬,心怀崇敬方修养自身,教化天下万民。射仪右射仪予视学汉中至金州,集汉阴、平利、紫阳四学。师生将行射焉,问其礼,不知也。乃使学官艸具其仪,予稍稍为说其文辞义意,略去恢复,辑其节理,实近可行者为之。先属范推官绅,肄于东城圃,而予与吕宪使、克中往观焉。宪使曰予在汉中盖修其器矣,未究其礼也。谓绅曰其悉布兹。何景明曰,语曰:“礼失而求之野”。古礼亡不可见者,何可胜道哉?然乡射之礼,学校尚武或习之。予由鄠郿抵凰汉攷之于学,既巳无闻而有司并其器,亡之往往,督使旋修举行之,斑白之老,有相与环堵骇视者矣。嗟夫!古人揖坐旋辟之容器,与夫修于其乡而一日不可缺者,至使人以为旷世闻见之事风俗于古,岂不邈哉!译文:射仪关于射仪,我曾在汉中到金州一带传授射礼学识,并集合了汉阴、平利、紫阳四家关于射仪的学说。当时那儿的师生要举办射礼,我问他们可否知晓射礼中的礼仪,他们均不知道。于是我让当地的学官拟定一份详细的礼仪规制,我稍微讲解了古代关于射仪的语句含义,省略(难以复原的仪式)恢复(射礼仪轨),将射礼仪式、内涵编辑成册,方便短时间内操办射礼。射礼办成,我先邀请了当地的官员乡绅前来观摩,在东城的苗圃操演,我和吕宪使、克中前去视察。宪使(看完射礼操演)说我在汉中(操办的射礼)仅是复兴了射礼的外器,并未研究透射礼中的礼。并对乡绅通告我对射仪的学识并不多。我认为:论语有说“如果礼制已经沦丧,那就要到民间去访求。”,古礼已经佚亡难以查找,哪能说得清楚啊?但是乡射礼,学校若尚武之风浓厚或许可以开设课程。我从“鄠郿”到“凰汉”考察各地的学风,即使已不知道射学,但当地都有专门的机构并且也有相应的器材,即便已经消亡,安排当地开展射礼活动,即便是头发斑白的老者,(举办射礼当天)都会聚集众多乡民前来围观。唉!古人“揖坐旋辟”所用的器物,早都存在于乡间而且随处可见,以至于人们还以为古代风俗太过遥远闻所未闻,这不荒谬吗?射义夫爵齿德三者,通乎天下者也。乡饮尚齿也,饮毕而射,察其德也,夫然后可以爵之于朝。是故古者以射择士。三射之节其于命辞见乎?始射而命,曰毋射获毋猎获,知始射而获也;再射而命,曰不贯不释,知再射而释也;三射而命,曰不鼓不释,知三射而鼓也。始射获而不释,试也。忧弗审也;再射而释,则审矣;三射而鼓,而礼乐备矣。始射不及实者,不敢役宾也。不饮者不释,则不饮也。耦射先宾,不敢齿宾于耦也。众宾不耦,宾在宾位则不敢踰大宾也。故非主则不敢与宾耦。胜者张弓,不胜者弛弓。胜者立,不胜者饮。夫何言哉?贤不肖喻矣。夫物惟时事惟,宜先后不踰,详略有渐,其惟射乎?是故高而无用,美而无当,欲速而求成,圣人勿为也。弓矢敌器也,圣人以揖让用之,天下复有可争者乎。夫射也者,禁肆制躁履,序蹈和一,众心贯万事者也。以此于天下也,故治理而生遂。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也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是故君子之于射也,弗争则其求诸巳也,弗力。夫君子仁人之用心也,亦观诸射之道焉巳矣。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巳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巳者,反求诸其身而巳矣。译文:射义爵位,辈分,品德这三方面,天下是相通的。乡饮崇尚年长,饮毕行射,观察射者的品德,品德优异者可封以爵位入朝施政。所以古代是用射箭来录取士。三射之节各自命中代表什么含义呢?第一次射能命中,叫“毋射获毋猎获”,意思是首次射则获;第二次射还能命中,叫“不贯不释”,意思是第二次射要做记录;第三次射又能命中,叫“不鼓不释”,意思是第三次射要击鼓。第一次射获却不记录,是验靶。无需过度慎重;第二次射要做记录,需要慎重;第三次射要击鼓,表示礼乐完备。第一次射还没有开始,不敢邀请宾客出场。没有饮酒的宾客也没有任何解释,则不能饮酒。对射先让宾客先射,不敢与宾客并列对射。宾客众多不可集体对射,宾客在宾客的座位区则要按位置高低从大到小邀请。不是主人不能与宾客对射。对射胜利的一方要张弓,没有胜利的一方就弛弓。胜利的一方站立,没有胜利的一方饮酒。以此表达彼此谦虚崇敬。(射礼上的)器物仪式安排,先后顺序不要逾越,(仪式上的)详略要过度适当,怎会只有射箭一项流程呢?所以说高高在上却毫无用处,华丽美观却不适合,又想要速成,圣人都不会这么做的。弓箭本是战争武器,圣人行揖让之礼来使用弓箭,天下怎还会有争端的事故?所以在射礼上,禁破坏规制的行为和来回杂乱走动,步调有序行动统一,万众一心万事皆可成。将射礼中的含义用在治理天下,一样能治理成效的。孔子说:“君子对什么事情都不争,如果说有所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双方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场竞射;射完箭走下来饮酒,这种争是君子之争。”所以射箭对于君子而言,不在于在诸侯之间争夺名利,不在于比拼力量。君子仁人的内心性德,也可观察射箭的方法了解。孔子说:“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