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桑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桑叶是养蚕的物质基础。桑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因各种病虫的危害而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成为桑叶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自然危害。所以必须十分重视桑树病虫害的防治一、桑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桑树的病害很多,按危害桑树的部位可分为全株性病害、桑叶病害、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一)桑萎缩病 病原:由病毒引起。病毒比细菌小的多,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症状:萎缩病有花叶型、黄化型和萎缩型三种。桑树发病,叶片缩小,叶色转黄,病叶变成圆形或半圆型。枝叶丛生矮化、细小,侧枝簇生成团,病枝无花椹。黄化型叶缘向叶背卷曲;花叶型叶缘略向叶面卷缩;萎缩型皱缩,但叶不卷曲。叶肉部分斑块状褪绿,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有小瘤状突起。表3 三种萎缩类型症状的区别病型叶片侧枝病情黄化型显著缩小,变黄,叶缘向叶背卷缩丛生,节间缩短,枝条短化严重发病后2-3天死亡花叶型叶略小,略向叶面卷缩枝条细而长,较弱逐渐死亡萎缩型叶皱缩边小但不卷曲枝叶丛生,矮化,侧枝细小逐渐死亡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立即挖出烧掉,杜绝病原蔓延。(2)加强肥培管理,实行春伐,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3)防治虫害,特别要消灭传播病原的叶蝉等害虫。(4)选择抗病的桑树品种。(5)用2000PPM(2000单位/毫升)土霉素溶液浸渍病苗3-4小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二)桑白粉病病原:为球针壳属的真菌。它利用附着器附着在叶子表皮上,部分组织能从气孔进入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产生吸收器,摄取营养。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枝干中下部的叶片上。病叶背面产生白粉状圆形霉斑,后期病斑颜色由黄变褐,连成一片,最后出现小黑点。桑白粉病多发生在秋季湿润的环境中,病菌发芽适应的温度为23,桑叶硬化早的品种更易发生。严重时布满叶背面。 防治方法:(1)防止干旱,及时灌水,保持桑园土壤有一定的湿度,注意给树体施钾肥。(2)用硫化钾或波尔多液喷洒叶背面进行预防,用石硫合剂进行枝干消毒,杀灭病菌。(3)选择硬化迟的桑树品种,防止树叶硬化。(4)发病期可用70%甲基托布律500倍掖或25%粉锈宁2500倍液喷打,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续2次,即可控制病情发展。(三)桑褐斑病又称烂叶病。 病原:病原菌初生于叶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成熟后突破叶表皮。一般在未腐烂的病叶上越冬。 症状:初期为褐色病斑,水渍状,呈芝麻大小的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三角形。病斑周围绿色减退变黄,同一病斑在正背面叶面均有,遇到阴湿连绵的天气,吸收膨胀,有烂叶情况。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叶片枯黄易脱落。 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如病叶病枝等。(2)栽抗病品种。(3)加强桑园管理,翻埋病叶,实行冬耕,保持桑园通风透光。(4)药剂防治。发现有褐色斑点时,应立即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1000-1500溶液,或70%的托布可湿粉剂1500溶液喷打。相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效果好,对蚕无毒害。或在晚秋用0.7%波尔多液喷打。(四)桑赤锈病又称黄狗病。 病原:为锈孢属的真菌。往往在病组织皮下形成菌丝体团块,以后发育成球形的锈子器,隆起泡泡纱状。由淡黄转深,逐渐成熟,最后突破寄生表皮,露出皮面。 症状:本病在温度13-18,湿度80%以上易发生,高干桑较多,发病后桑叶局部变得臃肿,弯曲表现为畸形,叶面出现橙黄色的病斑,病斑上密布桔红色的孢子,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再次侵染。 防治方法:(1)发现病叶病枝,及时剪去,立即烧毁。(2)彻底夏伐,消灭病原,防治再侵染。(3)在初发病桑园用25%的可湿性粉锈宁粉剂1000倍液喷药2-3次,喷药后20天左右再喷,或用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300倍喷布叶片,可控制发病。(五)桑疫病又称细菌病、黑枯病、青枯病、烂头病,、病原:由假单胞杆菌属的细菌寄生所引起。 症状:一般在7、8月份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来势猛,发病快,也属桑树毁灭性病害,病菌主要危害新梢和新枝。嫩叶发病后,出现油渍状黄褐色病斑,由小变大,形成散生性多角形病斑,叶片皱缩。叶脉和叶柄上的病斑纵裂成黑色条状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株矮化,梢端萎凋枯死。 防治方法:(1)春季喷洒石硫合剂灭菌。(2)增施有机肥,特别要注意多施磷钾肥,并使用土链抗菌素防治。(3)剪去病枝病叶烧毁,并用0.6-0.7%的波尔多液喷打。病情严重时要挖除桑树,土壤也可用1:50的福尔马林液进行消毒。(六)桑干枯病桑干枯病是桑树中较普遍的一种枝干病害。 病原:种类较多,大多为弱寄生菌。常见的有桑平疹干枯病、桑腐皮病和桑枝枯病,病菌分别属于黑团壳属、黑腐皮壳属和壳梭孢属。 症状:因种类不同症状不同,桑平疹干枯病的病原菌在枝条上形成椭圆形大病斑,病斑呈黄褐色和赤褐色,湿润时呈水肿状,干燥时皱缩凹陷。被害树皮易剥离,表皮破裂后为黑色,在皮下密生黑色小疹,即病菌的子囊壳,表面比较平滑无突起,春季发芽后最易识别。桑腐皮病的病原菌在初期枝干上产生不规则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生长干枯,表面密生小黑点;桑枝枯病多发生于桑苗和幼树,一般靠近地面枝条基部2-3厘米处,病斑黑褐色,皮层坏死脱落,显著凹陷,周围发生许多暗黑色小疹。 防止方法:(1)防止树体创伤,减少病原侵染。(2)病枝要及时烧毁。(3)加强肥陪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比列。(4)用波美5-6度石硫合剂,或用15%氟硅酸200倍液,或用0.2%硫酸铜加氨水液喷洒枝干。(七)桑芽枯病桑芽枯病是一种枝条上常见的病害。 病原:有三种。最常见的是桑升降果赤霉菌。 症状:在桑枝冬芽周围出现变色下陷,以后逐渐扩展,围绕树枝条,割断树叶的流通而使上部桑芽急剧萎凋,枝条死亡干枯,枝条的皮层逐渐腐烂,容易剥离,并散发出酒精气味。 防止方法:同桑干枯病。因为这两种病往往并发,发生条件也相似。(八)桑紫纹羽病是桑树根部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霉根。 病原:为卷担子纲的真菌,菌丝体寄生在细胞间或紧贴在根部细胞外面,靠渗透压的不同,吸取养分,真菌适应条件范围广,很易生长。 症状:发病后根部失去光泽,根外包一层紫色的细丝状菌丝,在靠近地面的根上有紫红色的菌丝膜,严重时变成黑褐色而腐烂,仅剩下木质部,病株很容易拔起。根部不腐烂像管套一样留在土中,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枝叶细小,叶色变黄,下部叶片脱落,枝梢停止生长,芽叶枯萎,最后整株枯死。苗圃发病严重时,短期内成片死亡。 防止方法:(1)发现病株,立即烧毁。并用2%的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还要注意隔离。(2)怀疑有病的桑苗,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或2%的硫酸铜,或用54的温水浸根半小时,或用石灰浆将苗木浸渍1小时后洗净药液再栽植。(3)防止积水。(4)有机肥料必须腐熟,作好改土工作。(九)桑污叶病 病原:由半知菌亚门、穿孔霉属的真菌所致。 症状:多发生于老化的桑叶背面,嫩枝很少发生。发病初期产生小块煤粉状黑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最后连成一片,布满叶背,叶表变色。 防止方法:(1)清除越冬病原,桑叶及时烧毁。(2)加强肥培管理,合理采叶,延迟桑叶硬化,减轻发病。(3)发病初期喷洒0.7%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有较好的防止效果。(十)桑根结线虫病 病原:为根结线虫属的线虫。 症状:被害桑树侧根和细根生有大小不一的根瘤,病重时,根瘤连成链珠状,根部表皮破裂,须根减少、脱叶,叶小而黄,枝条细短,叶缘渐渐变成褐色。 防止方法:(1)培育无病桑苗。(2)病苗处理用48-52温水浸根20-30分钟或2%的福尔马林液浸渍病根。(3)土壤消毒。(4)重病桑园实行轮作。二、桑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止方法 桑树的虫害较多,在我国经常发生的有50余种。,从目前看,常见的害虫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金龟子:幼虫又称蛴螬。 习性:每年一代,在土中越冬。5-6月成虫开始活动,多在夜间危害桑树,天亮前钻入2-3厘米左右深的土下,成虫有群集,假死和趋光性。 为害:成虫危害桑芽及幼树嫩芽,特别是初发的嫩芽和顶芽,幼虫危害桑根及根基部。如黑绒金色子可将桑苗的子叶、生长点吃尽,对嫁接苗刚出圃的幼树嫩芽为害有为严重。 防止方法:(1)利用成虫的夜出、假死性,在黄昏成虫交尾取食时,树下铺塑料薄膜,逐枝打落捕杀。(2)成虫盛发时,在傍晚洒80%敌敌畏10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液配制毒土药杀成虫。(3)在耕翻土壤时捡拾幼虫集中杀死。特别是5-6月份幼虫多在3-4厘米表土中,容易捕捉。(二)大青叶蝉 习性:喜群居,善跳跃,常栖息于桑叶背面和枝干上。多在一年生桑条上产卵,每一卵痕内产卵10粒左右,排列成行。 为害:在高温干旱的夏秋季最猖獗,从桑叶背面刺吸汁液,叶面呈现许多小白斑,造成叶质差提前硬化;晚秋主要集中在一年生枝条皮层内产卵,形成新月形卵痕,使桑枝水分大量蒸发,大大降低抗寒能力,易干枯,影响冬芽萌发。 防止方法:(1)叶蝉食性杂,夏季多在水稻、蔬菜上为害,在桑树上以产越冬卵为害为主。因此,防止叶蝉必须与大田防治结合。(2)桑枝用80%的敌敌畏乳剂或秋季喷1500倍液的40%氧化乐果灭杀,严防产卵于枝条皮层内。(3)剪除产卵枝。(4)一般杂草多,管理差的桑园发生较多。因此冬季注意清除杂草。(5)防止桑树枝条徒长,避免过迟施秋肥。(三)红蜘蛛 习性:每年发生7-9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10天左右孵化,7-8月为全年发生盛期,可看到大批成虫垂丝下附,随风飘扬,扩撒为害。10月间又常出现大量成虫。 为害:均在叶背吸食汁液,使桑叶水分蒸发增强,叶色变黄。为害严重时,叶片干枯,产叶量大减。在7-8月干旱时,螨害易爆发。 防止方法:(1)铲除越冬杂草,通过及时的冬耕、夏锄将叶螨压在土层下。(2)螨害发生时,以药剂防止为主,用20%三氯杀螨醇2000倍液喷雾,即能杀螨,又能杀卵;还可用三氯杀螨醇乳油加40%乐果乳油1:1: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剂3000倍药液,或乐果(氯化乐果)1000倍液防止。桑叶螨多在叶背群集为害,结成丝网窝,喷药时喷头要向上,压力要足,药量要大。注意各种药剂对蚕的间隔期,三氯杀螨醇残毒期为5-7天,克螨特为10天。(四)桑白蚧 习性:一年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枝干上越冬,卵产在蚧壳内。孵出的幼虫吸食桑树汁液,并分泌蜡纸物于体表形成蚧壳。 为害:成虫以口针刺入桑树皮层吸食汁液,严重时全树布满介壳,不见树皮,使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 防止方法:(1)用破布或草把抹杀枝干上的介壳。(2)用50%亚胺硫磷乳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五)桑木虱 习性:一年1代,以成虫在桑树裂缝中潜伏越冬,成虫在梢端叶背停伏吸食汁液。越冬成虫飞至嫩芽上产卵,卵经10-20天孵化。 防止方法:(1)摘除有卵叶子,捕杀密集幼虫。(2)在成虫大发生时,用80%的敌敌畏乳剂1000-2000倍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六)桑尺蠖 习性:一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有忌光性,白天潜伏在裂缝及树干的孔洞中,夜间出来活动,有假死性,发蛾盛期,振动树干,蛾子即可落地,成虫活动有突发性。 为害:幼虫早春为害桑芽,开叶后又暴食叶片。发生猖獗时,可将桑树的芽、叶全部吃光。 防止方法:(1)通过翻耕土地杀死树干周围越夏越冬的蛹。(2)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喷杀幼虫。三、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汽修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 化学专业巡检试题及答案
- 海南省省直五指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内江木纹铝扣板施工方案
- 2026届河北省保定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卷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高二(上)期初考试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垃圾房建筑施工方案
-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 ecn变更管理制度
- 化学治疗管理讲课件
- 数字化陶瓷设计技术-洞察阐释
- 《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试行)》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土地利用与建设规范》
- GB/T 45451.1-2025包装塑料桶第1部分:公称容量为113.6 L至220 L的可拆盖(开口)桶
- 大件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 项目人员考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