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a向光性:胚芽鞘对环境中的阳光因素刺激作出的反应向地性:根部对环境中的重力因素刺激作出的反应向水性:根部对环境中的水源因素刺激的反应向化性:根部对环境中的养料因素刺激的反应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a1.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2.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3.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4.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功能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基本结构: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一个神经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树突,但一般只有一个轴突。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状,称为轴丘。轴突起始的部分称为始段;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称为神经末梢(2)主要功能: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有些神经元除能接受传入信息外,还能分泌激素,将神经信号转变为体液信号。识别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a组成层次: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大脑小脑延髓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是分布在全身的各种感觉神经和联络神经及其他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单位是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主要功能:由电信号化学信号传递冲动。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非条件反射是天生就有的,遗传得来了,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后天的信号刺激得到的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a人体中有很多激素,由分泌腺的腺细胞产生,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起调控作用.比如:生长激素与生长有关,过少易患侏儒症,过多易患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与生长发育智力有关,分泌不足时,引起出现大脖子,呆小症,过多时,出现兴奋,甲亢;胰岛素平衡血糖浓度等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不断进行着的,因而体内的温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就会发挥作用,使身体表面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把体内多余的热量带到体表,利于散热、使汗腺的分泌增加,促进降温;相反在寒冷的情况下,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作用,使体表血管收缩、毛孔关闭,避免体温散发,极度情况下还能使骨骼肌颤抖产热,补充热量,确保体温恒定.以上情况说明,身体各器官、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的生理活动是互相协调的,这种协调和平衡是由神经活动来实现的,神经活动使人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浮力知道浮力的概念a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描述阿基米德原理a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受到的重力认识物体浮沉条件b下沉:物液,G物F浮 ,m物m排悬浮:物=液,G物=F浮 ,m物=m排,F浮=G上浮:物液,G物F浮 ,m物m排漂浮:物液,G物=F浮 ,m物=m排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b例: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弹簧秤示数为G。把物体没入甲液体中,弹簧秤示数为G3;把物体没入乙液体中,弹簧秤示数为G4,则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解:物体没入甲液体中时,可得G-F浮=G3,可得F浮=2G3,又有F浮=甲gV排=甲gV物故2G3=甲gV物,再将G=物gV物代入可得23物gV物=甲gV物化简可得23物=甲物体没入乙液体中时,可得G-F浮=G4,可得F浮=3G4,又有F浮=乙gV排=乙gV物故3G4=甲gV物,再将G=物gV物代入可得34物gV物=甲gV物化简可得34物=乙由式可得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为8:9故答案:8:9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及简要过程a原料:水、二氧化碳条件:光照、叶绿体产物:葡萄糖、氧气简要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及其重要意义b物质转化: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重要意义: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二: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三: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相对稳定.总之,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它是食物来源,能量来源,并能维持碳氧平衡.描述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a物质变化:主要是(有氧呼吸)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过程知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区别a光合作用: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说明农业生产(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原理b新陈代谢原理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欧姆定律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b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线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c例: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 R1 的阻值为10。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1) 求通过电阻R1 的电流;(2) 求电阻R2 的阻值。解:(1) 电源电压为6V,R1与R2 串联,且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电压表示数为2V, 即R1两端电压U1为2VI1=U1R1=4V0.2A=20 (2) 因R1 与R2 串联,I2 = I1 =0. 2A U2 =U总- U1 =6V - 2V =4V R2=U2I2=4V0.2A=20磁场知道磁性的概念a 磁性:磁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描述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a我们虽然看不见磁场,但可以通过磁场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认识它。如小磁针遇到磁场会偏转能根据磁感线识别磁体的极性 a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绘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b绘制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b通电直导线 通电螺线管描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的分布规律a在通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会有磁场产生,其磁力线的形状为以导线为圆心一封闭的同心圆,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互相垂直.由安培定律可知,通有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所建立的磁场强弱,和导线上的电流大小成正比,和导线间的距离成反比.磁场(或磁力线)的方向:可由右手螺旋定则来决定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的分布规律a螺线形线圈相当于数十个圆盘形薄磁铁之N极与S极头尾相连所形成的磁场,就好像一个长圆柱形磁铁所造成的磁场.通有电流的螺线形线圈绕得愈紧密,也就是说单位长度内的匝数愈多,则轴心处的磁场愈强.螺线形线圈磁场方向的判定【右手螺旋定则】:以右手握住线圈,四指弯曲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线圈N 极的一端,也就是线圈内磁力线的方向.在线圈内部,磁力线的方向是由S极指向N极,离开线圈后,磁力线的方向是由N极指向S极.概述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a概述电磁铁的特点及作用b特点: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用通、断电流控制;磁性的大小可以用电流的强弱或线圈的匝数来控制;也可改变电阻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磁性大小;它的磁极可以由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等等。作用:电磁铁用于开关制动,电动牵引,动力马达,航母飞机起飞弹射,电磁炮武器,医用核磁共振,物理粒子对撞工程,磁浮列车,音响扬声器,发电机组,等电磁感应现象 描述电磁感应现象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较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阐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b1. 闭合回路(如果电路不闭合,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在导体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压)2. 导体要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 只能有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a改变导体方向或磁场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家庭电路列举常用电器a如电灯、电扇、电热器、电吹风、电饭煲等描述家庭电路的组成 a家庭电路由两根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护装置、用电器组成使用测电笔辨认火线和零线b手触金属笔卡;笔尖金属体触火线时氖管发光,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举例说出安全用电的常识a如:不湿手触摸开关等说出电能表及熔断器(保险丝)的作用a电能表的作用:电能表的作用是测量电路消耗了多少电能,计量每单位消耗的电能值,也就是度或者千瓦时保险丝的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切断电路,防止火灾的发生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c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安全电压以下的除外),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物质的构成与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说出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a有些物质有分子构成,如水;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固体(碘、溴除外);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如食盐(氯化钠)2.原子的组成说出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说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正电荷,中子不带电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知道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a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现代物质结构学说.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a模型是科学思想的产物,是培养科学思维并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化学式和化合价1.元素的化合价知道一些元素的化合价a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b注意,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b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和一些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断出剩余一个未知元素的化合价2.化学式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b氧气 O2、氢气 H2、氮气 N2、氯气 Cl2、氨气 NH3、水 H2O、一氧化碳 CO、二氧化碳 CO2、二氧化硫 SO2、三氧化硫 SO3、二氧化氮 NO2、甲烷 CH4、氧化钙 CaO、氧化镁 MgO、氧化锌 ZnO、氧化铜 CuO、氧化汞 HgO、二氧化锰 MnO2、三氧化二铝 Al2O3、三氧化二铁 Fe2O3、四氧化三铁 Fe3O4、五氧化二磷 P2O5、三氧化钨 WO3、铁锈 主要成分:Fe2O3过氧化氢 H2O2、 盐酸 HCl、硝酸 HNO3、硫酸 H2SO4、磷酸 H3PO4、碳酸 H2CO3、氢硫酸 H2S、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镁 Mg(OH)2、氢氧化铝 Al(OH)3、氢氧化铁 Fe(OH)3、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亚铁 Fe(OH)2、碳酸钾 K2CO3、碳酸钙 CaCO3、碳酸钡 BaCO3、碳酸铜 CuCO3、碳酸亚铁 Fe2(CO3)3、碳酸银 Ag2CO3、硫酸钠 NaSO4、硫酸钾 K2SO4、硫酸钡 BaSO4、硫酸银 AgSO4、硫酸钙 CaSO4、硫酸铝 Al2(SO4)3、硫酸锌 ZeSO4、硫酸钠 Na2SO4、 硝酸银 AgNO3、硝酸钡 Ba(NO3)2、硝酸铜 Cu(NO3)2、硝酸亚铁 Fe(NO3)2、硝酸铁 Fe(NO3)3、氯化银 AgCl、氯化铜 CuCl2、氯化钡 BaCl2、氯化钙 CaCl2、氯化铝 AlCl3、氯化钾 KCl、氯化钠 NaCl、氯化铵 NH4Cl、碳酸氢铵 NH4HCO3、硫酸铵 (NH4)SO4、硝酸铵 NH4NO3、氨水 NH3.H2O、酒精 C2H5OH、甲醇 CH3OH、醋酸 CH3COOH、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氯化钙晶体 CaCl26H2O、硫酸钙晶体 俗称:生石膏 CaSO42H2O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b1、代表什么物质2、1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组成的3、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4、代表什么分子5、代表某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c如硫酸(H2SO4)的元素质量比:H:S:O=12:321:164=1:16:3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c如硫酸(H2SO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HH2SO4=2121+132+416=2.04%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方程式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a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在什么条件下参与反应3、表示各物质间原子与分子间的个数比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正确表述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1、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方程式左边与右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3、化学反应的常见条件有“点燃”、“加热”(常用“”表示)“高温”,“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方;4、如果反应物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c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已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元素的质量=未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未知元素的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描述质量守恒定律a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由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也不增减,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所生成物的总质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现象c(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2)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质量变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散失到空气中了,所以质量减少水和溶液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a水电解后产生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a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沸点是100摄氏度,4摄氏度是密度最大,为1g /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水有三态变化:水蒸发时,因体积会膨胀,从而放出大量能量,水能结冰,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浮在水的上面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2H2O2H2+ O2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CaO + H2O = Ca(OH)2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H2O + CO2= H2CO3 4、与活泼金属(K、Ca、Na)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Na+2H2O=2NaOH+H2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a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于水中,水可以与酒精以任意比互溶其他常见溶剂:酒精,甲苯等2.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说出溶液的组成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说明溶液的特点b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b溶液: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的、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也叫悬浮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最大的区别是静置后是否分层3.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b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溶剂的质量,用p%表示应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cp%=m质m液100%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b(1)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a计算:按照配置要求计算出所需要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固体计算出质量b称量:利用托盘天平称量出固体的质量c溶将溶质和溶剂置于烧杯中混合,用玻璃棒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d装瓶: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2)用浓溶液稀释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a计算:照配置要求计算出所需要的溶质和溶剂的体积b量取:利用刻度吸管(量筒和滴管)吸取需要溶质的体积c稀释,将浓溶液转移到烧杯中,加水稀释,用玻璃棒搅拌至均匀即可d装瓶存放: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4.水污染 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b污染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防治措施:一、减少和消除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三、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a吸附: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沉淀:用明矾使水中悬浮物胶凝沉淀,再用漂白粉消毒过滤:通过过滤池蒸馏:先对水体加热,使之汽化;再对水蒸气冷凝,从而得到较纯净的水(净化程度最高)树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c1.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必须在水中才能进行,各种无机盐和代谢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在现代工业中,没有一个工业部门是不用水的.也没有一项工业不和水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更多的工业是利用水来冷却设备或产品,所以,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c我们要随手关关闭水龙头(一) 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大气压的概念a空气可以向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a地球的大气,主要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它气体和杂质*、杂质气体*共同组成,密度为 1.293g/L,空气的平均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19*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以及不久前发现的Uuo7种元素*杂质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组成举例说出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b氮气对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氧气供生物呼吸,燃料燃烧也靠氧气,是最常见的助燃剂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几乎不与任何物资产生反应,但晚上的霓虹灯都是充了它们才亮的,可以制造光电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2.大气压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a拿个注射器(不要针),推到底,用手指按住前面的小口,把活塞朝外拉,试试,很难拉动,因为里面没空气外面有,大气压着活塞,难以拉动; 吸盘能吸在墙上也一样,吸盘内部的空气被排走,无法抵消外部大气压,外部大气就把吸盘“按”在墙上了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a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Pa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a大气压支持了人体的存在 提供了足够浓度的氧气 为生活中各项活动提供了基础,如吸管和抽水机3.氧气、二氧化碳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空气的密度是1.293g/L).它不易溶于水,1L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90K)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55K)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工业上使用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会跟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1)氧气跟金属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2MgO2=MgO(条件:点燃)现象: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Fe2O2=Fe3O4(条件:点燃)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铜与氧气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铜2CuO2=2CuO(条件:加热)现象:亮红色的铜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O2=CO2(条件:点燃)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3Fe2O2=Fe3O4(条件:点燃)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铜与氧气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铜2CuO2=2CuO(条件:加热)现象:亮红色的铜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工厂转让合同协议书
- 甲板船合同租赁合同范本
- 食品委托检验协议书范本
- 聘请演员演出的合同范本
- 活动卫生间租赁合同范本
- 私人自建套房买卖协议书
- 申请充电桩物业合同范本
- 铺面加仓储出租合同范本
- 第三方合同非法解除协议
- 网络游戏公司合同协议书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蛋白组学二维电泳
- GB/T 3372-2010拖拉机和农业、林业机械用轮辋系列
- GB/T 31848-2015汽车贴膜玻璃贴膜要求
- 一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护理查房概要
- 2023年宝应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公司制成检验记录表
- 全集举一反三课件奥数五年级(数学)
- 钳工实操评分表(凹凸配合)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综合测评方案-理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