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颜色检查法_第1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_第2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_第3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_第4页
溶液颜色检查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颜色检查法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溶液颜色检查法操作规程,使其规范化、合理化。2 范围适用于溶液颜色检查法的检验操作。3 职责3.1 质量控制部检验人员对具体操作负责;3.2 质量保证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4 定义无。5 内容5.1 概述溶液颜色检查法是控制原料及注射剂、口服溶液、滴眼液和滴耳液等制剂中有色杂质限量的方法。药品的颜色与药品本身的性质、纯度、杂质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药品颜色通常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颜色的药物化学结构式中一般具有不饱和碳环的共轭体系,颜色深浅与N、S、O等原子的种类及数目相关;第二,制备工艺中有色杂质的引入;第三,药物本身不稳定讲解所致,由于氧化、水解、络合、聚合等原因使药物颜色加深。药品颜色的变化是药品内在质量改变最直观的表现,往往意味着讲解物的产生、增加,纯度或主成分含量的降低等。溶液颜色的检查可以简易、直观、快速地判断药品中有色杂质的量,并与通常采用的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相结合,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控制药品质量,两者可互相补充,不能相互替代。5.2 检测技术与方法5.2.1 第一法:目视法5.2.1.1 原理本法为目视比色法,即将供试品溶液与各色调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以判断结果。5.2.1.2 仪器与用具5.2.2.1 纳氏比色管:用具有l0ml刻度标线的25mL纳氏比色管或专用管,要求玻璃质量较好,管壁薄厚、管径、色泽、刻度标线一致。5.2.2.2 白色背景要求不反光,一般用白纸或白布。5.2.1.3 试药与试液5.2.1.3.1 重铬酸钾用基准试剂、硫酸铜及氯化钴均为分析纯试剂。5.2.1.3.2 比色用重铬酸钾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 4000g,置500ml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溶液中含0.800mg的K2Cr2O7。5.2.1.3.3 比色用硫酸铜液的制备:取硫酸铜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l0ml,置碘瓶中,加水50ml、醋酸4ml与碘化钾2g,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每1ml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 97mg的CuSO45H2O。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每1ml溶液含62. 4mg的CuSO4.5H2O,即得。5.2.1.3.4 比色用氯化钴液的制备:取氯化钴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2ml,置锥形瓶中,加水200ml,摇匀,加氨试液至溶液由浅红色转变至绿色后,加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溶液(pH6. O)l0ml,加热至60,再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1.90mg的CoCl2.6H2O。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溶液( 140),使每1ml溶液中含59. 5mg的CoCl25H2O,即得。5.2.3.5 各种色调标准贮备液的制备按表1量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比色用硫酸铜液和比色用氯化钴液与水,混合摇匀,即得。表l 各种色调标准贮备液配制表色调比色用氯化钴液(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ml)比色用硫酸铜液(ml)水(ml)绿黄色271558黄绿色1.222.87.268.8黄 色4.023.3072.7橙黄色10.619.04.066.4橙红色12.020.0068.0棕红色22.512.520.045.05.2.1.3.6 各种色调色号标准比色液的制备按表2量取各该色调标准贮备液与水,混合摇匀,即得。表2 标准比色液制备色号0.512345678910贮备液(ml)0.250.51.01.52.02.53.04.56.07.510.0加水量( ml)9.759.59.08.58.07.57.05.54.02.505.2.1.4 操作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置于25ml的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l0ml。另取规定色调和色号的标准比色液10ml.置另一25ml的纳氏比色管中,两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比较时可在自然光下进行,以漫射光为光源。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比较,不得更深。5.2.1.5 记录应记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标准比色液的色调色号,比较结果。5.2.1.6 结果与判定供试品溶液如显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比较,颜色相似或更浅,即判为符合规定;如更深,则判为不符合规定。5.2.1.7 注意事项5.2.1.7.1 本法操作中应注意遵守平行原则,须采用与标准比色液同质的比色管,对比时应与标准比色液的体积相同。观察方式规定有两种,一种是在白色背景上自上而下透视,适于色泽较浅时采用,另一种是在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适于色泽较深时采用。5.2.1.7.2 白色背景要求不反光,一般用白纸或白布。 5.2.1.7.3 所用比色管应洁净、干燥,洗涤时不能用硬物洗刷,应用铬酸洗液浸泡,然后冲洗、避免表面粗糙。5.2.1.7.4 检查时光线应明亮,光强度应能保证使各相邻色号的标准液清晰分辨。5.2.1.7.5 溶液呈现的色调介于两种标准比色液之间使目视难于判定的品种,应选用色差计测定其溶液的颜色,限度规定为两种色调相应的色号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的平均值。5.2.1.7.6 部分药物配制成溶液后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颜色加深,应临用现配。5.2.2 第二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5.2.2.1概述本法通过测定药品在某一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控制样品溶液的颜色。由于药品颜色往往不是单一波长所能表现的,所以在单一波长处的吸光度不能完全反映药品颜色的全部特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检查药品中特定的有色杂质。本法系取一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溶解,必要时滤过,除去不溶性杂质,避免干扰吸光度测定,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规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不得超过规定值。本法因测定的吸光度值一般较小,准确度略差。5.2.2仪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5.2.3 操作方法5.2.3.1 除另有规定外,如供试品为原料药,称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l0ml(或加水溶解使成规定量的体积),必要时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于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5.2.3.2 如供试品为固体制剂,取该供试品研细,称取该药品项下规定量的细粉,加水溶解使成规定量的体积,振摇或用其他规定的方法使溶解,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于规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5.2.3.3 如供试品为注射液或液体制剂,量取供试品适量,加水或规定的溶剂稀释成规定的浓度(供试品的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同时,可直接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水或规定的溶剂为空白,于规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5.2.3.4 记录应记录仪器型号与测定波长,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及吸光度读数。5.2.3.5 结果判定按规定溶剂与浓度配制成的供试液进行测定,如吸光度小于或等于规定值,判为符合规定;大于规定值,则判为不符合规定。5.2.3.6 注意事项5.2.3.6.1 使用的吸收池必须清洗干净。必须使用配对的吸收池盛装样品、参比或空白溶液。5.2.3.6.2 取吸收池时手指拿毛玻璃的两侧。装盛样品溶液的量约为池体积的4/5。5.2.3.6.3 使用挥发性溶液时应加盖,透光面要用擦镜纸由上而下擦试干净,检视应无残留溶剂。5.2.3.6.4 为防止溶剂挥发后溶质残留在池子的透光面,可先用醮有空白溶剂的擦镜纸擦试,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净。5.2.3.6.5 吸收池放入样品室时应注意每次放入方向相同。使用后用溶剂及水冲洗干净,晾干防尘保存。5.2.3.6.6 部分药物配制成溶液后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颜色加深,应临用现配。5.2.3.6.7 本法中的滤过是指在规定“滤过”而无进一步说明时,使液体通过适当的滤纸或相应的装置过滤,直到滤液澄清。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测定。5.2.3 第三法:色差计法5.2.3.1 原理本法是通过色差计直接测定药品溶液的透射三刺激值,对其颜色进行定量表述和分析的方法。当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的颜色深浅非常接近,目视法难以准确判断时,或者供试品与标准比色液色调不一致时,更可显示本法的优越性。判定方法是直接将标准比色液和供试品溶液的三刺激值(或色品坐标值)进行比较,或通过标准比色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与水的色差值进行比较。 5.2.3.2 除另有规定外,用水对仪器进行校准,并把水作为第一份样品进行测定,仪器将给出水的颜色值,接着依次取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的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比色液,分别进行测定,仪器不仅可测出两种溶液的颜色值,还给出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比色液分别对水的色差值。 5.2.3.3 记录:应记录仪器型号,供试液的制备方法、测得读数。5.2.3.4 结果判定:如供试品溶液与水的色差值不超过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则样品合格,反之则不合格。如果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调有两种,但目视可判断供试液的色调与其中一种相同或接近,则可直接与该色调标准比色液的色差值进行比较判断;如供试品溶液的实际色调介于两种规定色调之间,且难以判断更倾向何种色调时,将测得的供试品溶液与水的色差值与两种色调标准比色液的色差值的平均值比较,不得更深。5.2.3.5 注意事项:5.2.3.5.1 测定池应洁净透明,可用洗液浸泡清洗。5.2.3.5.2 因溶液的颜色随着被测定溶液的液层厚度而变,所以除另有规定外,测量透射色时,应使用1cm厚度液槽。5.2.3.5.3 为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应定期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定,在每次测量时,要用无彩色物质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