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下),十六国的割据北朝概况南朝概况,一十六国的割据,从西晋灭亡到前秦统一北方的再分裂与北魏的统一,十六国历史始于304年,终于439年。起始与西晋相叠,后期与北魏相叠。十六国主要是由“五胡”建立的,但也有部分汉族政权。十六国是一个习惯性称呼,指此期立国较长的十六个割据政权。另有几个政权年代较短,不在其列。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北魏亦未计入。除立国川蜀的成(汉)外,其余十五国均在北方。,一赵(后赵)一夏二汉(汉-前赵成汉)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北南)五凉(前后西北南),匈奴三:汉-前赵夏北凉鲜卑五: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羯一:后赵氐三(包括賨):前秦后凉成汉羌一:后秦汉三:前凉西凉北燕,汉族建立的冉魏和鲜卑族建立的西燕不在十六国之列。,匈奴左贤王刘渊从祖右贤王宣谓其族人曰:“自汉亡以来,我单于徒有虚号,无复尺土,自余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复呼韩邪之业,此其时矣!”乃相与谋,推渊为大单于。渊谓群臣曰:“昔汉有天下久长,恩结于民。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乃建国号曰汉。追尊安乐公禅为孝怀皇帝,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资治通鉴卷八五,凉州之地距中原颇远。然与西域相交通,其地实颇富饶,而文明程度亦颇高。西南包河、湟,又为畜牧乐土。故两晋之世始终有据以自立者。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吐鲁番出土丝履(前凉后期),织有汉字: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代,370年前秦灭前燕,376年前秦灭代,376年前秦灭前凉,373年前秦取蜀,373年前秦取襄阳,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苻坚:博学多才艺。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晋书载记,晋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皆生于戎、羌,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人亦何可轻量哉!赵翼廿二史札记胡羯氐羌其间立学养才,所在多有。或亲临讲试,或建坛宫中,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岂非盗亦有道者欤?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苻坚以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京兆尹。数旬之间,贵戚强豪诛死者二十有余人。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盗贼止息,请托路绝,田畴修辟,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备。自永嘉之乱,庠序无闻。及坚之僭,颇留心儒学,王猛整齐风俗,政理称举,学校渐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坚引群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三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吐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下书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期克捷之日,以帝(晋孝武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大败,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坚在位二十七年,因寿春之败,其国大乱。后二年,竟死于新平佛寺。晋书苻坚载记,后燕,后秦,后凉,西秦,北魏,东晋,前秦崩溃后的北方局势,395年魏军大败燕军于参合陂。397年魏军攻占燕都中山。398年魏王拓跋珪在平城称帝。,北魏的崛起将后燕残余势力切割为北燕、南燕两部分。,436年亡于北魏,410年亡于东晋,夏,后,秦,394年后秦灭前秦余部。407年赫连勃勃脱离后秦建立夏国。417年东晋灭后秦。418年夏击败晋军,夺取关中。426427年北魏攻占长安、统万,夏退往陇西。431年夏灭西秦,复为吐谷浑所灭。,北魏,西,秦,北魏,后秦,439年亡于北魏,410年姑臧为北凉所占,421年亡于北凉,西凉的建立者被后来的唐朝尊为祖先南凉的建立者与北魏同源北凉是十六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414年亡于西秦,当日学术中心在家族不在学校,凉州一隅其秩序较中原为安全,故其所保存者亦较中原为多。,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传输,加入隋唐统一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北朝概况,北魏前期统治魏孝文帝改革与六镇起事从东、西魏对峙到北周灭齐,拓跋鲜卑源于东胡。据魏书所载,他们早先活动于“大鲜卑山”,后逐步南迁。北魏建立后,曾派人到原居地的一座“石室”祖庙进行祭祀。这座“石室”祖庙,已被当代学者确认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大鲜卑山”,指的就是大兴安岭北段。,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的一个最好的牧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由东而西,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诸部落或最广大的世界,展开他们历史性的活动。鲜卑人如此,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也是如此。为什么大多数的游牧民族都是由东而西走上历史舞台,现在问题很明白了,那就是因为内蒙东部有一个呼伦贝尔草原。假如整个内蒙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那么这个草原就是这个历史舞台的后台。很多的游牧民族都是在呼伦贝尔草原打扮好了,或者说在这个草原装备好了,然后才走出马门。当他们走出马门的时候,他们已经不仅是一群牧人,而是有组织的全副武装了的骑手、战士。翦伯赞内蒙访古,1980年7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内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祭祖时镌刻的祝文。,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天子焘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之灵,自启辟之初,祐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子子孙孙,福禄永延。”,魏书礼志,石刻录文,北魏建国之始,用人即采取兼容并包之方针。除以拓跋氏宗室及鲜卑贵族为骨干外,对于征服地区之汉族地主阶级以至各族人物,皆注意吸收使用。举凡石氏苻氏旧臣之后裔,姚氏慕容氏赫连氏沮渠氏之旧臣,以及从南朝北投诸人,无不兼容并包。此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伧,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北朝终于灭南朝而统一全国,此种情况当亦有关。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漆画屏风司马金龙,东晋皇族后裔。父司马楚之为刘裕所逼降魏,封琅邪王。母为北魏宗室女。金龙袭王爵,官至吏部尚书。,神麚二年诏集诸文人摭录国书,浩等共参著作,叙成国书三十卷。乃请立石,铭载国书以彰直笔,并勒浩所注五经。遂营于天郊东三里,方百步,用功三百万乃讫。浩书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北人咸悉忿毒,相与构浩于帝,帝大怒。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及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其秘书郎以下尽死。(北史崔浩传),周一良先生的考证: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为代王什翼犍,父拓跋寔,母贺氏。拓跋寔早死,其后什翼犍纳儿媳贺氏为妃,故南朝史书皆称道武帝为什翼犍之子。崔浩修史“直笔”,“备而不典”,当是披露了这一类事实,引起鲜卑贵族的“忿毒”,故遭灭门惨祸。,崔浩,北魏均田制,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三十、五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文明太后览而称善,引见公卿议之。中书令郑羲、秘书令高祐等曰:“冲求立三长者,乃欲混天下一法,言似可用,事实难行。”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魏书李冲传)诏曰:“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讼息。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太和十九年六月)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北魏南安王元祯墓志太和二十年卒葬洛阳邙山,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拓为土、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兰氏为贺氏,独孤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计。资治通鉴卷140,(陆)叡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曰:“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未改其姓。魏书陆叡传,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资治通鉴卷108胡三省注,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混然未分。故官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比欲制定姓族,事多未就,且宜甄擢,随时渐铨。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自此以外应班士流者,寻续别敕。(太和十九年诏)主上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官命爵,清九流之贯。礼俗之叙,粲然复兴,河朔之间,重隆周道。(崔僧渊复崔慧景书),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宗旧类各各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怨。(北齐书魏兰根传)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之流涕。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政以贿立,莫能自改。咸言奸吏为此,无不切齿增怒。(北史元深传),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陈寅恪,北魏武士俑,尔朱荣,528年河阴之变,高欢集团北齐,宇文泰集团北周隋唐,梁,出行图北齐太尉、东安王娄叡墓壁画山西太原,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豆卢宁,达奚武,杨忠,李远,王雄,侯莫陈顺,贺兰祥,重装骑兵图敦煌西魏壁画使用重装骑兵是十六国到隋末战争的特点。唐以后轻骑兵流行,重装骑兵仅偶尔出现。,北朝是魏晋南北朝时代“历史的出口”阎步克,553年西魏取蜀,554年西魏克江陵,俘杀梁元帝,立傀儡政权后梁,577年北周灭北齐,552年北齐占淮南,史籍所载南北朝人口数字(单位:万),南北朝时期,北方户口始终高于南方。南北统一前夕,北方登记人口为南方十倍。除经济和版图因素外,也反映出北方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度较强,其统一南方是势在必然。,三南朝概况,宋与齐梁与陈,元嘉北伐的失败,宋明帝在位时,因卷入宗室内乱,青、冀、兖、徐四州和豫州的一部分投降北魏,南北边界退至淮水一线。,宋武九子,四十余孙,六七十曾孙,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且无一有后于世者。宋武以猜忍起家,肆虐晋室,戾气所结,祸流于后嗣。孝武、明帝又继以凶忍惨毒,诛夷骨肉唯恐不尽,兄弟子姓悉草薙而禽狝之,皆诸帝之自为屠戮,非假手于他族也。卒至宗支尽,而己之子孙转为他族所屠。廿二史札记卷十一“宋子孙屠戮之惨”宋子孙多不得其死,犹是文帝、孝武、废帝、明帝数君之所为。至齐高、武子孙,则皆明帝一人所杀,其惨毒自古所未有也。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帝辄先烧香火,呜咽流涕,人以此知其夜当有杀戮。每杀诸王,皆以夜遣兵围宅,或斧砍关排墙而入。当时高、武子孙朝不保夕,每朝见则鞠躬俯偻,不敢正行直视。桂阳王铄见帝后出谓人曰:“吾前日见上流涕呜咽,而鄱阳随郡诛。今日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耶?”是夕果见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热能在旅游区的开发利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框架与实施指南报告
- 2025购车合同样本
- 2025建材供应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市场政策法规影响分析报告
- 跨国电子元器件买卖合同中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
- 税务干部保密协议书及信息安全责任承诺
- 离婚财产分割公证及财产分配执行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高速X射线成像系统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地热能发电项目投资机会与风险预警报告
- 《春江花月夜》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本)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福建省泰宁县》参考课件
- DIP 焊锡外观教材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 加油站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 全国职业大赛(中职)ZZ006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赛项赛题库共计10套
- 变压器租赁协议书x
-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的基本知识
- 整理我的小书桌(课件)小学劳动二年级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