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发光报批稿)-百_第1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发光报批稿)-百_第2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发光报批稿)-百_第3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发光报批稿)-百_第4页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发光报批稿)-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和质量管理技术指导原则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生产和质量管理技术指导原则(新闻稿)2009光免疫分析试剂是指利用特异抗原抗体反应等生物学原理,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弱,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或抗体进行检测的试剂之一。 主要有化学发光(酶促、非酶促)、电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率荧光等方法。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利用发光分析技术检测蛋白质等被检物质的第三类试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第二类试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可以参考本指南来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组织。一、基本原则(一)开发、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二)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及适当的生产环境,在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同时,生产企业应根据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实施,维持有效运行的生产企业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审核企业明确规定试剂使用范围,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3)诊断试剂的研制要按照科学、规范原则组织,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必须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四)开发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5)试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产品安全、质量稳定、过程控制、有效使用。二、原材料质量控制(一)主要生物原料;与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和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 这种原料可以用于包复酶标的反应板、标记相关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和抗体、校正品(标准品)等。 一般按工艺要求进行这种生物原料的质量检测,保证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如果主要的生物原料是企业自身的生产,那么其技术必须比较稳定购买的,其供应商的要求是相对固定的,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 主要原料(包括流程)或其供应商有变更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提出变更申请。主要生物原料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如下:1 .外观用肉眼观察,大多数生物原料是清澈均匀的液体、不含异物、混浊、不分散的沉淀或粒子的白色粉末,不含其他颜色的杂质; 特殊的生物原料必须具备相应的外观标准。2 .纯度和分子量主要在经过SDS-PAGE电泳后,用电泳扫描仪进行分析,也可以利用其他适当的方法,例如高效液相法等。 根据检测体原料的分子量,适当选择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进行电泳。 一般每条电泳道的样品量为5g,电泳后的凝胶可用柯氏亮蓝染色或银染色法染色。 染色凝胶应用电泳扫描仪分析原料纯度和分子量,纯度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分子量大小应在正确的带位置。3 .蛋白质浓度蛋白浓度可以用Lowry法、280nm光吸收法、缩二脲法等测定。4 .效价效价的测定一般根据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采用倍比稀释法进行。 有效价格应符合规定的要求。5 .功能性实验功能性实验是指,生物原料在试剂盒的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情况下,调查使用该原料的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比较其与批量原料的关联性。(二)生物辅助材料生物辅助材料是一般在生产过程中作为蛋白保护剂使用的生物原料,主要有小牛血清、山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等。 这些生物原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符合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规定的标准并符合本公司的生产。建议进行以下检查1 .牛血清或羊血清外观:淡黄色澄清少许粘稠液体,无溶血或异物无菌试验:将血清直接在37放置7天,不得在明亮处观察、浑浊或沉淀。总蛋白含量:采用缩二脲法测定,蛋白含量在32mg/ml以上。球蛋白含量:取测定对象血清1ml,用饱和硫酸铵法沉淀,沉淀溶解于0.85%NaCl溶液中,用Lowry法测定至1ml,蛋白含量为2mg/ml。2 .牛血清白蛋白:外观:淡黄色、黄色、乳白色冻干粉,无吸湿,无结块,无肉眼可见的其他杂质颗粒。溶解性:牛血清白蛋白配合10%溶液,在18-26下溶解15分钟以下。 1%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的pH应该是6.5吗? 7.1。总蛋白含量:用缩二脲方法测定,质量标准为95%。总蛋白中BSA含量:采用硝酸纤维素膜电泳法,其标准为95%。BSA净含量:总蛋白含量乘以总蛋白中BSA含量,其标准为90%。3 .酪蛋白:酸度应符合生产所需的质量标准。4 .标记酶标明用于产品质量标准的标记酶的名称(如辣椒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同时应按不同厂家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测。 酶的纯度RZ值(OD403nm/OD280nm )必须大于3.0。对于小牛血清和山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酪蛋白等,也应以其为原料制备一定浓度的稀释液进行测定,进行不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的功能性实验。生物辅助材料的供应商也要求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更改供应商。(3)化学原料化学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一般盐类检测、溶液pH值、重金属检测、溶解状况、干重、灼热残渣等,必须满足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2000年版)分析的纯水平要求,并符合我公司的生产要求。1 .无机类:主要有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氯钠等。2 .有机类:吐温20,三羟氨基甲烷等为主。3 .特殊化学原料: Eu-DTTA、鲁米诺等。Eu-DTTA纯度分析和鉴定: Eu-DTTA各功能团应符合分子结构,纯度应在96%以上。(四)其他原料1 .微孔板条外观:在明亮的地方用肉眼观察板条的外观品质,必须伤口、破损、毛刺、污垢、表面光滑。 板条和细孔反应棒塑料框架应适当配合。材质:细孔反应板的一孔加200吗? l增强液用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其荧光值,平均背景荧光值为1500。吸附能力和精密性:用一定浓度的蛋白质复盖微孔板条,测定荧光值,CV值结果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功能性质量标准,一般批次内CV5 %,批次间CV10 %。2 .其他事项粘胶纸、铝箔袋、说明书、包装外箱、瓶和干燥剂等,应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和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三、配套元件各成分的生产发光免疫分析试剂主要成分的生产,通过反应板、标记物的制备、各种溶液的配置、冷冻干燥、分包等工序产品的半成品检测和成品检测两个质量控制过程,保证其质量符合规定。(一固相载体制备(由于制品不同,所使用的被复载体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此以标准96细孔反应板为例进行说明)1 .复盖板的准备准备检查合格的复盖板,记录批号、数量、状态显示。质量控制项目:尺寸、外观、包装。2 .涂布液制备制备包裹缓冲液,将包裹的抗体或抗原加入到工作浓度,制成均匀即必要的包裹液,工作浓度的包裹液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质量控制项目:缓冲液配方、pH值、包复物成分。3 .复盖板的复盖物涂层液按工艺要求加入涂层板。 记录打包的包装板的数量。质量控制项目:保温材料体积、温度、时间、过程监控。4 .清洗板的工作液的制备(根据各单位工艺的要求,也可以不清洗板)按处方配制洗衣板工作液。质量控制项目:洗板液配方,pH值。5 .封闭液的制备按处方配制封闭液。质量控制项目:封闭液配方,pH值。6 .洗衣板和封闭包完成后,取出孔内的包液,用洗涤板的工作液洗涤后(按照各工序的要求,不得洗涤板),加入封闭液。质量控制项目:封闭体积、温度、时间、过程监控。质量检查项目:封闭前检查包的均匀性。7 .吸引干燥封闭的反应板吸引孔内的液体。质量控制项目:流程监控。8 .干燥反应板根据工艺要求干燥。质量控制项目:温度、湿度、时间、过程监控等。9 .密封包装将干燥的反应板用铝箔袋密封包装,加入干燥剂(根据各单位工艺的要求,可以不放置)。质量控制项目:密封性能、显示和有效期等。10 .反应板(半成品)检查对装袋反应板取样检测外观、板内变异、板间变异。(二滴配合过程1 .酶结合物的制备(根据各产品的实际情况,该工序可以不进行)。应用常规的高碘酸钠乙二醇法将相关抗体(或抗原)标记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或其他酶),加入适当的保护剂将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保存在低温。质量控制项目:标记方法,过程控制。2 .酶结合物的鉴定(1功能性实验酶联物用酶稀释液稀释后用于制品滴注,结果应符合相关试剂盒的质量标准。(2稳定性酶联物用酶稀释液稀释,在2-8进行热稳定性实验,滴加结果应符合相关试剂盒的质量标准。3 .酶结合物稀释液用酶结合物稀释液配方制备,在2-8保存,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质量控制项目:酶结合物稀释液配方,pH值。4 .酶结合物工作浓度的滴定取酶结合物,用酶结合物稀释液稀释至不同浓度,用制备的反应板滴加。 测定了系列的标准品和相应的质量控制品,决定使系统达到最佳酶结合物的工作浓度。5 .酶结合物工作液的制备以滴加浓度均匀地混合必要量酶结合物和酶结合物稀释液.质量检查项目:分装前检查,采用配套反应板进行检查,外观、灵敏度、质量控制品测定值、定量品应进行校正品线性检查。6 .酶结合物工作液的分注根据技术要求分装酶结合物工作液。品质管理项目:分注前确认试剂名、批号、数量、分注量,密封后密封性。7 .酶结合物工作液(半成品)检测对分注后酶联产物的工作液进行取样检测,测定外观、分注量、灵敏度、校正品的量-反应曲线的线性、质量控制品的测定值。(三校准品、阴/阳性对照品或质量控制品的制备)1 .稀释液用稀释液配方配制,保存在2中吗? 在8或-20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质量控制项目:稀释液配方,pH值。2 .校准品、阴/阳性对照品或质量控制品的制备校准品、阴/阳性对照品或质量控制品的制备应具有定量追踪性,可参照国家标准品、WHO标准品或其他等级的标准物质进行制备。质量检查项目:分装前检查、准确性、剂量-反应曲线线性(定量产品)、质量控制产品的测定值。3 .校准品、阴/阳性对照品或质量控制品的分装根据技术要求分装校正品、阴/阳性对照品或质量控制品。质量控制项目:分注前确认试剂名、批号、数量、分注量。4 .校准品、阴/阳性对照品或质量控制品(半成品)检查对分注后的校正品、阴/阳性对照品或质量控制品进行抽样检查,测定外观、分注量、准确性、用量-反应曲线线性(定量品)、质量控制品的测定值。(四化学发光基质制备)1 .基质缓冲液按照基质缓冲液的配方配制,在2-8下保存,在有效期间内使用。质量控制项目:基质缓冲液配方,pH值。2 .化学发光基质(氧化剂和发光剂)的制备分别用氧化剂和发光剂配方加入与基质缓冲液对应的氧化剂和发光剂质量控制项目:氧化剂和发光剂配方。质量检查项目:分装前检查、背景、发光强度。3 .化学发光基质(氧化剂和发光剂)的分注根据工艺要求分装化学发光基质(氧化剂和发光剂)。品质管理项目:分注前确认试剂名、批号、数量、分注量,密封后密封性。4 .化学发光基质(半成品)检测对分注后的化学发光基质进行取样检测,测定外观、分注量、背景、灵敏度、发光强度。(5)铕标记物的制备针对不同的标记生物原料,决定了不同的标记制备工艺,如铕-DTTA与标记生物原料的比例、标记温度和标记时间、标记获得率的计算标准等。 实际操作要求严格遵循SOP的操作(6)冻干各种冻干品应建立各自的冻干技术,冻干品外观应呈稀疏的粉末状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完全、快速溶解,呈透明液体。(7)分注、照明检查和密封分注量用减量称量法测定,将质量换算成体积进行分注量的控制。 灯检查是目视检查各成分的颜色、分注量、混浊的有无、异物的有无等。包装根据套件包装SOP的要求和说明书的要求,以流水线操作形式包装。 包装时要严格检查品名、批号、装载量,认真核对各项目的数量,关箱前要研究。四、质量控制(一)半成品的质量控制;1 .半成品样品检查员按试剂批号,根据样品申请书抽出规定数量的半成品的各组,编号等待检查。2 .质量控制品的要求用于半成品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品包括阴/阳性样品的适合率、灵敏度(最低检测量)、特异性、检测范围、定量曲线的线性、精密性、稳定性等指标,例如具有国家标准品或参考品的产品使用国家标准品(参考品)或国家标准品(参考品)标准化的企业参考品进行检查。 没有国家标准品(参考品),可以采用企业参考品,制造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