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1页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2页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3页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4页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文学的分割并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等,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1分割并存的局面2国统区文学3解放区文学4“孤岛”文学”(1937.11-1941.12)5沦陷区文学,(一)国统区文学,1937.7-1938.10抗战初期昂扬激奋1938.10-1944.9抗战中期沉郁苦闷1944.9-1949.9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讽刺,(1)抗战初期”救亡”压倒“启蒙”,“文协”:1938.3.27;选出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有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老舍、巴金等。会刊:抗战文艺(自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是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物)意义: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各文体创作情况,首先,战前并不发达的报告文学和通讯(战地通讯或有关抗战英雄业绩的报告)此时成了最热门的体裁,新闻性、纪实性显得比文学性更能得到瞬息万变的战争环境中的读者的欢迎。其次,是各种诗歌体式都有往“广场艺术”靠拢的倾向,普遍追求通俗、鲜明、昂扬,还出现了墙头诗、传单诗、枪杆诗等便于鼓动宣传的形式。再次,是各种大众化的小型轻便的文艺形式在文坛唱了主角。如解说宣传抗战的故事、鼓词、唱本、街头剧、戏曲,还有活跃在各基层的壁报文学,都以通俗易懂、有鼓动性为目标,紧密配合了抗战的宣传工作。,(2)抗战中期,时代氛围:苦闷、觉醒爱国主义主题的扩展与深入三个方面面对历史:从漫长的民族历史中,寻找民族脊梁,发掘民族美德,总结民族历史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的借鉴,由此形成了以郭沫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热潮。,(2)抗战中期,面对现实:从生活的再现中去探讨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的优劣得失,萧红的呼兰河传、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家都是这样的代表作面对自己:在抗日战争的广阔背景下,描写爱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探讨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于是,出现了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个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的的高潮,产生了小说财主底儿女们(路翎)、困兽记(沙汀)、引力(李广田)、春寒(夏衍)及戏剧法西斯细菌(夏衍)、雾重庆(宋之的)、岁寒图(陈白尘)、万世师表(袁俊),长诗火把(艾青)等代表作。,(3)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题材: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知识分子的自我内省与历史总结。风格:呈现出繁复的音响,突出的主调是讽刺。影响来源:解放区文学:民族形式与大众化方向外国文学:“五四”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引进(上海、国统区),3解放区文学:明朗、朴素,(1)概况:作家、刊物、剧团、群众性文艺运动(2)特色:题材:对新社会新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人民群众斗争生活的热情描绘,普通的农民、士兵、干部成为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对象,翻身解放了的“新人”成为文学的主角。艺术:对文学民族大众化的自觉探求。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新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民歌体叙事诗、新歌剧),3解放区文学:明朗、朴素,(3)评价:成就:与农民的“对话”中,各自从对方吸收了思想和文学的新的因子,从而引起自身部分的质变。缺失:文学发展的片面性、单向突进式发展(强调了配合和服务于政治,相对忽视了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强调了工农兵方向,却又出现了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强调了对农民的传统的艺术形式的继承,却放松了对艺术形式手法现代化的要求;强调了作品通俗易懂,却忽视了文艺发展格局中也应有高雅优美的部分。,4“孤岛”文学:1937.11-1941.12,“孤岛文学”的主要活动集中在话剧、杂文、出版领域,戏剧运动最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以及他改编的一些外国剧作,都代表了“孤岛文学”时期戏剧创作艺术的水准。,5.沦陷区文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两个方向:A努力坚持“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在东北沦陷区与华北沦陷区都曾有过“乡土文学”的倡导与论争;B从个体的战争体验出发,转向对作家自我的平凡性,对于“软弱的凡人”的历史价值,对于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发现与肯定。(2)雅俗合流:出现了张爱玲这样的出入于“雅”与“俗”、“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家。,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理论地位:讲话论及了延安整风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文艺运动有现实针对性,但其对革命文艺历来所关注并需要重点解决的诸多理论问题也做了系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讲话不应看作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理论发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讲话发表后,无论在解放区时期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直是中共制定文艺政策指导文艺运动的根本方针,具有无可怀疑的权威性。,二十年代,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三十年代,“大众文艺化”四十年代,首先,毛泽东为何谓大众作出了清晰的定义:“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1.关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军,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1.文艺的“工农兵方向”。,2.怎么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知识分子远不如大众聪明,尽管工人和农民“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四十年代以后,毛泽东的一系列理论终于将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彻底颠倒过来。,(1)向人民学习,2.怎么为?,(2)到群众中去(3)普及与提高(4)民间形式的运用与新变,3.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1)创作中偏重思想性(2)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三.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一)国统区的文学论争:1.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2.“唯政治倾向”与“非政治倾向”的论争3.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精神问题的论争:,胡风的理论:,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有关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这次论争延续时间长,“理论含量”高,涉及一些基本的文艺理论命题。胡风是四十年代乃至当代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近年来学术界对胡风的研究空前地重视,并有新的成果。,胡风理论:,胡风理论可以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核心命题为“主观战斗精神”。三大支柱:一是“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二是“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三是“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