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老人护理常识_第1页
发热老人护理常识_第2页
发热老人护理常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老人护理常识一、临床特点发热是指各种原因通过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范围的最高值。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老年人发热常见的原因有感染、恶性肿瘤、脑出血、中暑、急性心肌梗死、输液反应等。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其发热反应与青壮年不同。如老年人感染后,发热反应出现较慢,而且热度低,发热后退热较慢。由于老年人散热功能的减退,所以也有可能因热量蓄积发生高热。当老年人发生高热时,容易引起人们重视,而出现低热时,常常被忽略。被忽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人由于反应迟钝,发生了低热往往自己无感觉;老人新陈代谢率降低,体内产热减少,所以老年人的正常体温就比年轻人低,假定老年人平时的基础体温在36.5度以下,而当低热时仅测得37度,很容易被当作没有发热;另外,多数人认为低热不会有严重问题存在,不需要积极寻求诊治。可事实并非如此,如青壮年患了肺炎,可能出现39度以上的发热,而老年人患了肺炎,有一半会表现为低热。所以对老年人的低热要格外引起重视。二、护理评估1.询问发热出现的时间,有无头痛、头晕、无力、食欲不振、口唇干裂、皮肤干燥、出汗增加、寒战(皮肤起鸡皮疙瘩)等征象。了解发热症状持续的时间及热退时的特点,发热期间有无咳嗽、寒战、昏迷等伴随症状。2. 了解有无引起发热的疾病史,如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中暑等。了解有无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镇静剂、解热药等使体温热型变化的因素。3. 评估老年人发热后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如有无烦躁、焦虑。评估老年人及家属对发热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估老年人对冷热天气的反应,同时考虑室内温度、居住环境、活动程度等影响体温调节的因素。4. 护理体检时观察发热的程度、热期和热型,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温曲线。但由于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低下,皮肤温度受环境气温影响大,测体温时可测口腔或肛门体温。动态观察记录脉搏、呼吸、血压和意识状态。体温下降期时要记录 圆源24小时出、入液量,观察有无口渴、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及弹性降低、眼眶凹陷、狂躁等脱水症状和体征,皮肤有无发红、发青或苍白。注意有无扁桃体肿大、肺部?音、淋巴结肿大、心音改变、偏瘫等原发病的体征。5. 血液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有无升高,血清酶有无动态改变,血清电解质有无异常。尿液检查有无白细胞、细菌。大便隐血检查有无持续阳性。心电图检查有无心肌梗死特征的心电图表现。胸片检查有无浸润阴影。CT检查有无肿块、淋巴结肿大阴影及脑出血病灶。三、护理措施1、按内科护理常规护理。2、卧床休息。3、体温在38以上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体温在39以上者,应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袋、温水或酒精擦浴,或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后半小时再测量体温一次,记录于体温表上。4、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500-3000毫升,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5、加强全身营养,进食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6、注意口腔护理。7、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及时擦汗,更换衣服及被单。8、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其伴随症状,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不要随便使用退热药物。9、高热抽搐有紫绀者,立即供给氧气,针刺人中,合谷或给予镇静剂,并报告医师。10、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防止病人受凉。11、指导老年人及家属预防发热的方法,发热时避免运动,减少衣物,穿宽松、棉质的衣物。如发现有寒战、头痛、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皮肤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