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简述_第1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简述_第2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简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循血行途径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并伴赘生物的形成。病因常见病原微生物:链球菌,葡萄球菌(尤其是金葡菌)和肠球菌有增多趋势。感染途经:多由口腔、泌尿生殖道、胃肠、皮肤伤口侵入菌血症心内膜炎易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如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退行性变。也可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出现。易感因素基础心脏病。手术、器械检查。静脉注射。全身情况差。免疫抑制剂临床表现1. 发热亚急性 多低于39.5度、弛张热,伴乏力、多汗、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下降 和贫血,稍后期脾大2. 心脏出现新的病理性杂音或原有杂音强度及性质突然发生改变,亦可无杂音。心功能减退、多伴心律失常(房颤、传导阻滞)3. 栓塞和血管损害栓塞(embolism):脑栓塞(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脾栓塞(左上腹、左肩疼痛),肾栓塞、肢体栓塞。血管损害:皮肤和粘膜瘀点、瘀斑Osler结节(指尖红色痛性)、Janeways结(手掌无痛性斑点出血)、指甲下裂隙状出血。检查血常规、生化继发性贫血、血沉加快;白细胞、中性粒上升;血小板正常;类风湿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c反应蛋白高。血培养:阳性超声:心内赘生物、瓣膜损害(脱垂、穿孔)、瓣环脓肿、血流动力学改变切除的瓣膜组织和栓子碎片的病理检测。诊断1.原有心脏病、短期内心脏杂音改变。2.长期不规则发烧。3.栓塞及血管病损(出血点、欧氏结、 肝脾大、血尿、杵状指)。4.进行性贫血。5.血培养阳性,确诊手段6.UCG见赘生物。(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