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重点(下册)_第1页
植物学重点(下册)_第2页
植物学重点(下册)_第3页
植物学重点(下册)_第4页
植物学重点(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科植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虫媒传粉最特化的类群?兰科植物的特征为: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叶互生或退化为鳞片;两性花,两侧对称,花被片6枚,,2 轮,内轮中央1枚特化成唇瓣;雄蕊2或1枚,与花柱、柱头连合成合蕊柱,花粉粒形成花粉块;下位子房,1 室,侧膜胎座;蒴果,种子极小,无胚乳,胚未分化完全。兰科植物的花大而鲜艳,有香味,两侧对称,形成唇瓣,唇瓣基部的距内、囊内和合蕊柱基部常有蜜腺,易引诱昆虫,雄蕊与花柱及柱头结合成合蕊柱,花粉粘结成块状,且下有粘盘,柱头有粘液,利于传粉。因此,是单子叶植物中虫媒传粉的最进化类型。为什么说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年轻最进化?(1)草本植物,稀为攀援藤本。附生或腐生;(2)兰科已知种类约2万种,约占单子叶植物的1/4;(3)花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和颜色;(4)花两侧对称,内轮花被中央1片特化为唇瓣;唇瓣结构复杂,基部常形成具有蜜腺的囊或距;(5)雄蕊数目的减少并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子房下位;柱头常具有喙状小突起的蕊喙;(6)花部的所有特征表现了对昆虫传粉的高度适应。为什么说菊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一,菊科植物的萼片变态成冠毛、刺毛,并宿存,有利于果实远距离传播。 二,部分种类具有块根、块茎、匍匐茎或根状茎,有利于营养繁殖。三,头状花序的结构有利于招引昆虫,有效地提高了授粉率和结实率。四,聚药雄蕊、药室内向开裂有利于传粉。,简述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双子叶植物主要特征单子叶植物主要特征胚大多具有子叶2枚胚大多具有子叶1枚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有形成层和次生组织茎内维管束散状排列,无形成层和次生组织叶脉多为网状脉叶脉多为平行脉花部通常45基数花部通常3基数花粉多为3个萌发孔花粉多为单个萌发孔,豆科三亚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蝶形花亚科生长习性木本、稀草本木本木本或草本花对称性花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两侧对称花瓣排列镊合状上升覆瓦状下降覆瓦状雄蕊多数10个分离10个形成二体雄蕊,稀单体或分离花冠5个花瓣合生假蝶形蝶形代表植物合欢属皂荚属豌豆属、刺槐属7,蔷薇四亚科生长习性托叶花筒花托子房位置心皮数果实类型代表属绣线菊亚科小灌木无浅杯状下凹上位子房通常5个聚合瞢荚果绣线菊蔷薇亚科木本或草本发达坛状下凹或突起上位子房多数聚合瘦果蔷薇苹果亚科木本有杯状下凹下位子房25个梨果苹果、梨李亚科木本有杯状下凹上位子房1个核果梅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为无限维管束大多数单子叶植物为有限维管束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传粉的媒介:传粉要借助一定外力,常见的外力有风和昆虫,前者称为风媒花,后者称为虫媒花。风媒花的花被小;不具有鲜艳的颜色或无花被;不具有蜜腺和芳香的气味;产生花粉量大、质轻,表面干燥易被吹送;雌蕊柱头常扩展或分裂。虫媒花花大;具有鲜艳色彩的花被;有蜜腺,具有芳香气味;花粉粒大而粘集成块,表面粗糙,花结构常与昆虫形成互为适应的关系。双受精的过程及意义双受精过程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合点端的无壁区接触,两细胞的质膜先融合,精核进人卵细胞的 细胞质中,并与卵核靠近,随后,两核的核膜融合,核质相融,两个核的核仁融合为一个核仁,至此,卵细胞受精过程完成,形成了一个具有二倍染色体的合子,即受精卵,它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的融合过程,基本上与精卵融合过程相似。有些植物在.受精前,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尚未融合时,精核则先与一 个极核融合再与另一个极核融合,中央细胞受精后,形成三倍体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双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比精子与中央细胞的融合开始得早,历经时间较长,融合速度较慢,因此,初生胚乳核反而比受精卵形成得早。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受精作用实质上是雌、雄配子的相互同化过程,通过单倍体的雌配子(卵细胞)与单倍体的雄配子(精子)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二倍体的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一代植物体,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雌、雄配子间存在遗传差异,精、卵融 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受精形成的合子及由它发育形成的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 遗传特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由减数分裂过程 中所发生的遗传基因交换、重组所决定的,因而在所形成的后代中就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变异,极大地丰富了 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由于双受精不仅使合子或由合子发育成的胚具有父 母双方丰富的遗传特性,而且作为胚发育中的营养来源的胚乳,也是通过受精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 的遗传特性。这就使产生的后代具有更深的父母遗传特性,以及更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双名法: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提出的一种植物命名的方法,即:一种植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语或拉丁化的词组成,第一个为该植物所在的属名,第一个字母要 大写,第二个为种加词,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最后再写上定名人的姓 氏或姓氏的缩写,第一个字母大写。双受精:当花粉管进人胚囊时,先端破裂,两个精子由花粉管进入胚囊。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 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进化过程中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現象。聚合果:一朵花中有多枚离生雌蕊,每一雌蕊形成一个果实,多数小果聚合在同一花托上,如草莓、梧桐等有限花序:也叫聚伞花序,花序中最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放,渐及下边或周围,花序轴不再延长。无限花序:一种类似总状分枝的花序,开花顺序是花序轴下部或周围的花先开放,渐及上部或向中心依次开放,而花序轴可继续生长。松叶蕨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原始性?试从其孢子体的结构和配子体的结构以及生态分布诸方面加以分析。 答:孢子体:孢子体分根状茎和气生枝,根状茎棕褐色,生于腐殖土或崖缝中,也有附生在树皮上。无真根,仅有假根,体内有共生的内生菌丝。气生枝多次叉状分枝,基部棕红色,上部绿色能营光合作用,主枝有纵脊35条,小枝扁平,具原生中柱或外始式管状中柱,表皮有气孔。叶为鳞片状,小型叶,无叶脉及气孔。 配子体:配子体发育在腐殖土或石隙中,体小,呈不规则圆筒状,有单细胞的假根,内具断续的中柱,木质部的管胞为环纹或梯纹,维管束的边缘部分有菌丝共生。配子体的表面有颈卵器和精子器,精子多鞭毛,受精时需要水湿条件,胚的发育也必须具有菌丝的共生。(1)定距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明同样号码如11、22、 33等依次检索到所要鉴定的对象(科、属、种)。v v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v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v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v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v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v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v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v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v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v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2)平行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的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如1.1;2.2;3.3等,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查到的对象。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2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4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地衣植物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 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6产生种子种子植物 3)连续平行检索表:将一对相互矛盾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6)和6(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时就查6,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到所需要的对象。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v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共生体。v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