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和反思_第1页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和反思_第2页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和反思_第3页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和反思_第4页
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和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和反思论文关键词整车业;零部件业;自主创新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技术开发不足,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形成紧密的技术联盟。005年,我国汽车整车产量是万辆,销售汽车57582万辆。分别增长和。汽车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特别是轿车发展迅猛,产量已经占汽车总产量的,货车占汽车总产量的,客车占汽车总产量的。1一、我国汽车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情况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已经与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美国福特进行了合资合作。东风汽车集团与法国雷诺、日本日产、台湾裕隆、韩国现代等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合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日本五十铃开展了合资合作。北汽集团与韩国2/5现代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北京现代,与戴克集团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北京吉普。广汽集团与日本本田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广州本田,与日本五十铃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广州五十铃。另外,江淮集团与韩国现代组建了格尔发重卡,与德国凯斯鲍尔组建了安凯汽车。我国零部件业总计有4413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已近800家,全球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当中,其中35家已在我国设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LOCALHOST如德尔福、博世、伊顿以及米其林等世界著名零部件跨国集团已经进入中国创办了独资、合资企业。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德尔福汽车在我国已设有15家合资和独资企业,为一汽、上汽等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厂商供货。其他的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著名企业,采埃孚伦福德汽车底盘技术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及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等,都在我国设立了独资零部件企业。从我国汽车业的合资合作情况看,一方面我国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与国外著名的汽车企业集团展开了全面合作,主要汽车产品的技术均来源于合资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全面进入我国,在我国国内开展了实际上是国际汽车企业集团之间的市场争夺战。二、我国汽车产业的产品分析3/5005年,我国汽车进口量为万辆,同比下降进口额为亿美元,同比下降,这是我国自入世以来汽车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进口汽车平均价格为31822美元,远高于出口的9196美元XX年我国共计进口越野车65966辆,增长,占进口汽车总量的比重由XX年的提高到进口轿车76542辆,下降轿车仍是进口主力,并呈现大排量高档化趋势005年,轿车出口量为31125辆,增长,市场份额为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均价为美元,同比下降301美元轿车出口量占同期国内轿车产量的小客车出口平均价格为美元,同比下降美元四驱越野车出口量1844辆,增长,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其平均价格为美元,下降美元整车出口以自主品牌为主尽管我国汽车的出口已经有了增长,但是,无论从进口和出口的数量,还是从进出口的金额方面相比,出口的份额都是相当小的。005年,国产零部件不能全面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豪华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的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同时,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根据商务部的资料,XX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总额比2002年增加了,进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出口金额亿美元,增长,进口金额远远大于出口金额,贸易逆差达到近30亿美元。在出口的零部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4/5集型、原材料型零部件,如汽车轮胎、减震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较少。三、结论我国汽车整车企业合资合作占据主流地位,自主发展的企业只出现了奇瑞和吉利等企业,从生产规模以及技术上还不能够和主流合资企业相抗衡。汽车产品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出口的单车价格都大大低于进口汽车。汽车的品牌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自主技术开发及自主品牌不足。我国汽车产业需要加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改变整车企业与部件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关系,形成利益联系密切的技术联盟。我国的汽车部件厂商在与整车厂商进行技术交流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尽管一些零部件厂商具有设计开发能力,但是,一般都是根据整车厂设计好的图纸组织加工,这种单向的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