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第969号令,该标准现已被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64- 11。将于2012年5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第6.1.2条是强制性的,必须严格执行。原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同时废止。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0.3除本标准规定外,混凝土质量控制还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2、原材料质量控制2.1水泥,2.1.1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和工程环境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和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碱含量小于0.6%的水泥应用于有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175和通用硅酸盐水泥 GB200的相关规定。水泥质量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凝结时间、稳定性、砂浆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含量小于0.6%的水泥的主要控制项目也应包括碱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水化热。2.1.3水泥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应采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1水泥。2应注明水泥中混合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应高于60。2.2粗骨料、2.2.1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JGJ52的规定。2.2.2粗骨料质量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含泥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实度。高强度混凝土粗骨料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2.2.3粗骨料在使用中应满足以下要求:1混凝土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2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毫米;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直径不应小于31.5毫米。对于具有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耐磨性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和块数分别不应大于1.0%和0.5%。硬度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得超过8%。4对于高强度混凝土,粗骨料的岩石抗压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高30%;最大标称粒径不应大于25毫米,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和8%;含泥量和含泥量不应分别大于0.5%和0.2%。5对于粗骨料或用于制造粗骨料的岩石,应进行碱活性试验,包括碱硅酸反应活性试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试验;对于要求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混凝土工程,不应使用具有碱活性的粗集料。2.3细骨料、2.31细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的规定;混凝土用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6的有关规定。2.3.2细骨料质量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含泥量、硬度、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海砂的主要控制项目除上述指标外,还应包括贝壳含量。对于高强混凝土,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6 3.0范围内,含泥量和块度分别不大于2.0%和0.5%。4钢筋混凝土用砂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得大于0.06%和0.02%。5混凝土用海砂应进行净化。混凝土用海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3%,贝壳含量应符合表2.3.3-1的规定。海砂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7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应符合表2.3.3.2的规定。8用特细砂作细骨料配制混凝土是不合适的。9河沙和海沙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性测试。应测试人工砂的碱硅酸反应性和碱碳酸盐反应性。对于需要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项目,不应使用碱激发砂。2.4矿物掺合料,2.4.1混凝土中使用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钢渣粉、磷渣粉;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可以按一定比例使用。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1596的有关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8046的有关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20491的有关规定,其他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满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揖凝土中的钢渣粉 GB6566的有关规定。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丙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稳定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总活性和流动性比。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总活性T流动性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和稳定性。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总活性、流动性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和稳定性。硅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矿物掺合料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放射性。矿物掺合料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应采用掺有矿物掺合料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2在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时,应通过试验确定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3矿物掺合料应与高效减水剂一起使用。4用于高强度混凝土或有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如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不应使用低于二级的粉煤灰。5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和有耐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当需要硅粉时,不应使用二氧化硅含量小于90%的硅粉。砂中其他物质的含量,表2.3.3-1海砂中混凝土壳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表2.3.3-2人工砂石中石粉的含量,2.5外加剂,2.5.1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JC475和混凝土防冻剂 GB23439的有关规定。2.5.2外加剂质量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剂均匀性。混凝土性能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外加剂均匀性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酸碱度、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空气含量;防冻剂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50次冻融循环的空气含量和损失率的比值;膨胀剂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凝结时间、极限膨胀率和抗压强度。除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 GB50119的有关规定外,外加剂的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外加剂用于混凝土时,外加剂应具有良好的水泥适应性,其种类和用量应2.6水、2.6.1混凝土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JGJ63的有关规定。2.6.2混凝土用水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酸碱度、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和水泥砂浆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具有碱活性时,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2.0.3混凝土用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海水。2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使用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的冲洗水。3、混凝土性能要求,3.1混合料性能3.1.1混凝土混合料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GB/T50080的有关规定。坍落度损失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3.1.2混凝土混合物的稠度可用坍落度、韦伯稠度或膨胀度来表示。坍落度试验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0毫米的混凝土混合料,韦伯稠度试验适用于韦伯稠度为5s30s的混凝土混合料,膨胀率适用于泵送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级划分(mm)坍落度、d bo稠度和膨胀度等级划分及稠度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3.1.2-1、表3.1.2-2、表3.1.2和表3.1.2-4的规定。表3.1.2-4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mm),3.1.3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泵送混凝土混合料的坍落度设计值不应大于180 mm. 3.1.4泵送高强混凝土的膨胀率不应小于500mm自密实混凝土的膨胀率不应小于600 mm. 3.1.5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得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随着时间的推移,泵送混凝土混合物的坍落度损失不应超过30毫米/小时。3.1.6混凝土混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得分离或渗出。混凝土混合料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3.1.8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的最大含量应符合表3.1.8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的含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TJ270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或其他准确度较高的方法进行测定。表3.1.8混凝土混合料中水溶性氯离子的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3.1.9掺有引气剂或引气剂的混凝土混合料的含气量应符合表3.1.9的规定。表3.1.9混凝土含气量(mm,混凝土含气量(%)205.5255.0404.5,3.2力学性能,3.2.1混凝土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粗骨料最大标称粒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GB/T50081的有关规定。3.2.2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和C100。3.2.3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07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和评定,合格。3.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3.3.1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082的有关规定。3.3.2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水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的分类应符合表3.3.2的规定。表3.3.2混凝土抗冻性、抗水渗透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级,3.3.3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用氯离子迁移系数(RCM法)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等级进行分类时,应符合表3.3.3-1的规定,且混凝土龄期应为84天。2当用电通量对混凝土氯离子pe进行分类时3.3.5混凝土早期抗裂等级,表3.3.5混凝土早期抗裂等级应符合3.3.5的规定。3.3.6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T193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和评定,并合格。4、配合比控制,4.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55的有关规定。4.0.2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要求,强度、其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4.0.3首次使用且间隔三个月以上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公开评审应符合以下要求。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配合比设计。2混凝土混合料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3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4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4.0.4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5、生产控制等级5.0.1混凝土工程应采用预拌混凝土。5.0.2混凝土生产的控制水平可以用强度的标准偏差()和测得的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值集的百分比(P)来表征。5.0.3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偏差()应按公式(5.0.3)计算,并应符合表5.0.3的规定。5.0.4测得的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值设定值的百分比(P)应根据公式5.0.4计算,且P不应小于95%。P=n0/n100%,其中:P统计周期内测得的强度百分比达到强度标准值组数,精确至0.1%;N0统计期内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值的试件组数。5.0.5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的统计周期为一个月。施工现场搅拌站的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应超过三个月。6、生产和施工质量控制,6.1-6 . 1 . 1一般规定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前,应制定完整的技术方案,并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6.1.2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禁止向混凝土混合物中加水。6.2原材料进场,6.2.1混凝土原材料进场,供应商应按规定的批次向买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等。添加剂产品还应提供操作说明。6.2.2原材料进入现场后,应按照本标准第7.1节的规定对现场进行检查。6.2.3水泥应按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顶级足球明星品牌代言合同模板
- 2025年新能源车辆销售代理合同及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年连锁餐饮企业餐饮服务人员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及培训协议
- 2025年网红餐饮店室内设计施工监工与风格定位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差旅英文租车合同(含差旅意外保险及行程规划服务)
- 2025中学寒假家庭劳动教育方案
- 2024年院感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高校各专业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答辩u盘
-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题及答案
- 小朋友个人卫生课件
- 校园食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抗洪抢险课件讲稿
- 从邵逸夫医院看大型三甲医院医疗信息化多层设计与实践
- 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 《工伤认定研究11000字【论文】》
- 医院进修生结业鉴定表
- 高速公路路政巡查记录表
- 鞘内镇痛泵置入术全程图解课件
- 纸基饰面材料发展现状与新技术
- 《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