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屈菜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屈菜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屈菜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屈菜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白屈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白屈菜白屈菜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白屈菜”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白屈菜白屈菜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 异名 雄黄草(陕西中药志),土黄连(黑 龙江),山黄连(辽宁)。 基源 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带花的全草。 白屈菜属全世界共5种,中国均产。 原植物 白屈菜Chelidomum majus L,又名假黄连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断肠草(东北、河北),见 肿消,小人血草、观音草(陕西)。 历史 救荒本草始载白屈菜,并附图,云:“白屈菜 生田野中,苗高1、2尺,初作丛生,茎叶皆青白色, 茎有毛刺,梢头分叉,上开四瓣黄花,叶似山芥菜 叶,而花叉极大,又似漏芦叶,而色淡。” 植物名实图考亦转载救荒本草文及图,经考 证确为本种。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植株含棕黄色乳汁。 主根粗壮,圆锥形。 茎直立或斜生,分枝,被短柔毛或无毛。 叶互生,具长柄;叶一二回羽状分裂,裂片倒卵 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齿,表面白色,背面粉白色, 大小差异甚大,长515cm,宽310cm。 花数朵排成伞形花序,花梗细,不等长;萼片2,椭圆 形,长约5mm,无毛或疏生毛;花瓣4,黄色,倒卵形 或长圆状倒卵形,长710mm,宽57mm;雄蕊多 数,花丝细长;子房圆柱形,1室,由2心皮组成。 蒴果,细圆柱形,长24cm,宽23mm。 种子多数,卵形,长约1mm,暗褐色,表面具细纹和 鸡冠状突起。 花期45月,果期5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页 图1735) 生 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1200m的荒地、山坡、山谷、 林边草地、路旁、沟边或石隙中。 分布于华北、东北及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江 西。 朝鲜、日本、中亚地区及欧洲也有分布。 。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气候,能耐寒,一般土壤都可 栽种,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较好。 用种子繁殖,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或春播,按行 株距各27cm穴播,每亩用种量05kg。 当苗高57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补苗,每 穴留苗23株,栽后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4 次,生长34年后需翻蔸另种。 亦可于秋末春初分株繁殖。 采集 57月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阴干。 药材产于中国东北、华北。 鉴别 性状 根圆锥状,多有分枝,密生须根。 茎干瘪中空,表面黄绿色,被白粉,疏生柔毛。 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一二回羽状分裂, 裂片近对生,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面黄 绿色,下面灰绿色,具白色柔毛。 花数朵,伞状排列;花瓣4片,卵圆形,黄色,雄蕊多 数,雌蕊1。 蒴果细圆柱形;种子多数,卵形,细小,黑色。 气微,味微苦。 以主根粗,茎叶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 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叶的上下表面疏生 多细胞非腺毛,而以下表面叶脉处较多且长,由313 个细胞组成,长1501500m,在裂片先端的叶缘表 皮细胞,平周壁呈乳头状突起。 茎(直径约32mrn)横切面:最外层为1列具波状角质 层覆盖的表皮细胞,内侧有2层含叶绿素的下皮细胞, 皮层细胞最外34层壁稍厚。 维管束10个左右,环状排列,韧皮部外侧有韧皮纤 维,韧皮部中散有细小的乳汁管;木质部由导管及薄 壁细胞组成。 髓大,中央多已中空。 (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296) 理化 取样品 粉末5g,用氨水湿润并拌匀,加氯仿50ml,浸泡过 夜,滤过,氯仿液浓缩至2ml,作供试液();氯仿滤 过后的残渣,充分挥去溶剂,以甲醇浸泡过夜,再滤 过,甲醇液浓缩至2ml,作供试液()。 将供试液点于硅胶G05%NaOH板上,氯仿浸出部 分()以己烷氯仿甲醇(6303)为展开剂,以白屈 菜碱、四氢黄连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为对照。 甲醇浸出部分()以氯仿甲醇(9 1)为展开剂,以小檗 碱、黄连碱为对照。 展距10cm,置紫外光灯(254365nm)下检视再喷以 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96) 加工炮制 取原 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化学】: 含多种生物碱:白屈菜碱(Chelidonine)、原 阿片碱(Protopine)、别隐品碱即高白屈菜碱( Allocryptopine)、高白屈菜碱( Homochelidon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甲氧基 白屈菜红碱(Chelilutine)、6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 Methoxydihydrochelerythrine)、血根碱 (Sanguinarine)、二氢血根碱(Dihydro Sanguinarine),6 甲氧基二氢血根碱(6Methoxydihy drosanguinarine)、白 屈菜如宾碱(Chelirubine)、小檗碱、黄连碱、8氧黄 连碱(8Oxocoptisine)、L四氢黄连碱(L- Tetrahydrocoptisine)、dl四氢黄连碱(dl- Tetrahydrocoptisine)、甲氧基白屈菜碱、氧化白屈菜 碱、白屈菜胺碱(Chelidamine)、氧化血根碱 (Oxysanguinarine)、紫堇沙明碱(Corysamine)、白屈菜定 碱(Chelamidine)、白屈菜明碱(Chelamine)、斯帕亭碱 (Sparteine)及隐品碱等13。 白屈菜根中含木兰花碱(Magnoflorine)、氧化血根碱、 二氢血根碱、二氢白屈菜红碱、二氢甲氧基白屈菜红 碱、二氢白屈菜如宾碱、N去甲基910二氢氧 化血根碱等4。 白屈菜的茎和叶主含白屈菜碱5。 根含白屈菜碱02%04%、原阿片碱004%0 12%、别隐品碱001%006%,其它生物碱含 量很少或甚微。 果实含有白屈菜碱、黄连碱等6。 种子除含黄连碱外,还含有小檗碱和白屈菜红碱7。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9;20(4):2 2 J Nat Prod 1984;47(1)20 3 J Nat Prod 1984;47(1)15 4 CA 1978;88 71418v 5 CA 1989;111:228591q 6 CA 1986;105:76032u 7 CA 1985;103:51230c。 【药理】: 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 白屈菜碱在化学上 与罂粟碱同属苯异喹啉类,作用亦相似,能抑制各种 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而毒性则较低。 对平滑肌之抑制属直接作用,因为它不仅能对抗匹罗 卡品,且可对抗组胺甚至氯化钡的作用,对兔离体小 肠之解痉效力,以重量计,约为罂粟碱的53%。 也有报告,低浓度能提高离体兔肠、子宫的张力,而 较高浓度易呈抑制作用13。 用水提醇沉制成的粗制注射液也有直接的松弛、解痉 作用3。 由于粗制剂的提取方法不同及白屈菜中其它生物碱的 作用,也可使离体肠管收缩,白屈菜碱大剂量还能抑 制心肌、横纹肌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白屈菜碱属原阿片碱一类,也能 抑制中枢。 与吗啡相比,它对末梢的作用较强,而对中枢则较 弱,有某些镇痛及催眠作用;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 大量可减慢之;对反射无明显抑制,亦无脊髓性兴 奋;能麻痹感觉及运动神经末梢,但对神经干无作用 1,2。 白屈菜粗制注射液对小鼠sc1015gkg,也有某些镇 痛、镇静作用3,4。 抗肿瘤作用:白屈菜碱是一种细胞有丝分裂毒。 体外25106molL浓度能抑制纤维母细胞的有丝 分裂5;对HeLa人体癌(HE)有细胞毒活性6,其 ED50为027gml。 对小鼠肉瘤180、艾氏瘤虽能抑制,但副作用及毒性均 大,白屈菜40%甲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据报道好于白 屈菜碱6,7。 其它作用 白屈菜碱可引起猫血压轻度而持久的降 低,延迟或阻止豚鼠的组胺性休克或由抗原引起的过 敏性休克。 中毒剂量引起昏睡、血管运动中枢麻痹1,2。 白屈菜碱还可抗菌、抗病毒8及抑螨作用9;能直接 抑制咳嗽中枢,并有抗副交感神经和抗组胺活性10。 其它生物碱 原阿片碱对豚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 11,对子宫有抑制作用12,对小鼠肉瘤180和小鼠 艾氏癌有某些抑制作用11。 对大鼠十二指肠给药有利胆作用13;有扩张支气管的 作用14。 小鼠ig70mgkg,能终止早期妊娠15,并有抗疟作用 16,小鼠iv LD50为359mgkg11,ip为482mg kg16。 别隐品碱在动物试验中有抗乌头碱性心律失常作用 17。 对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18。 白屈菜红碱为神经肌肉毒,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 小剂量可引起豚鼠流产,大剂量可引起麻痹、死亡 19。 对某些细菌、真菌及病毒有抑制活性20,21;还能抑 制噬菌体和大肠杆菌22,曾建议作为口服抗炎药用于 临床23。 血根碱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95 39gml。 在717gml时对考夫曼沃尔克毛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有抑制作用20。 对中枢麻醉时间短,随之发展成士的宁样惊厥。 可降低胆碱酯酶活力,提高组织对乙酰胆碱的敏感, 兴奋小肠,子宫及唾液腺。 可兴奋猫、兔离体或在体肠管蠕动,提高张力和收缩 幅度;对豚鼠肠段能部分缓解组胺引起的痉挛,对猫 的妊娠子宫可兴奋,而对未孕子宫则无明显影响24。 血根碱有弱的抗艾氏腹水癌的作用6。 小鼠iv LD50为194mgkg。 本品与白屈菜碱混合物制成1%搽剂治疗皮肤霉菌感染 有效,外搽或内服可治皮肤小孢子感染,亦可治宫颈 炎25、26。 高白屈菜碱的作用类似白屈菜碱,可引起轻度麻醉, 继之出现惊厥;亦可麻痹感觉神经末梢11。 隐品碱作用与罂粟碱相似1,19,对兔有缩瞳作用, 能降低眼压,小鼠ip LD50为02mgkg27。 中毒时可使动物运动失调、不安、抽搐、流涎、姿势 失常及循环障碍等,故可能与吗啡相似,作用于锥体 外系及中脑部位28,小檗碱作用见“黄连”条。 可能与白屈菜的抗菌、利胆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 A Manual of Pharmacology 8edWB Sauunders Company,1957:310 2 CA 1964;61: 2354f 3 中药通报1985;10(1):41 4 中药材 1987; (5):46 5 Biochem Pharmacol 1960;5(12):53 6 CA 1980;92:15307d 7 CA 1965;62:2122c 8 CA 1976;84:84760t;1978;89:100746c 9 CA 1976;84:169585q 10 CA 1970;72:53455v 11 The Plant Alkaloids4thedJ&AChurch:11 Ltd,1949:305 12 A CCCP , CCCP 1962;634 13 CA 1977;87:111808k 14 中 草药通讯 1977;(8):351 15 中草药 1981;12(3):99 16 药学通报 1981;16(6):7 17 CA 1973;78: 38003b,1974;80:103860m,1979;91:32777d 18 CA 1982;96:214186w 19 JBLippincott Company,24th ed,1947:1633 20 CA 1977;87: 47993m,1978;88:164809p,89:100745c 21 中草 药1981;12(l):1,Planta Med 1981;43(2):161 22 J Pharm Sci 1969;(3):372 23 CA 1982;96:45997d 24 1966;1:76 25 药 学学报 1979;14(9):535 26 J Nat Prod 1976; 39(5):375 27 J Pharmacol Exp Pharmacol 1752, 104:253 28 CA 1960;54:ll271g。 【药性】: 性味 苦,凉。 有毒。 救荒本草:“苦、微辣。” 四川中药志:“苦、辛,微温,有毒。” 北方常用中草药:“苦,寒,有毒。”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苦、酸,寒,有毒。” 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苦,寒。” 青岛中草药手册:“苦、微辛,寒,有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有毒。” 功效 镇痛,止咳,利湿,解毒。 主治 脘腹疼痛,咳嗽,黄疸,痢疾,水肿,疥癣,疮 肿,蛇虫咬伤。 中国药用植物志:“治胃肠疼痛及溃疡。 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以生汁涂布之。” 山西中药志:“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 镇痛镇静。” 四川中药志:“治肝硬化,皮肤结核,脚气病, 胆囊病及水肿黄疸。” 陕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止疼消肿。” 北方常用中草药:“有镇痛,止咳,杀菌,利 尿,解疮毒之功。 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 腹水。” 内蒙古中草药:“治疖肿,疥癣,毒虫咬伤。” 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外敷治稻田皮 炎。”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胃癌,腹痛,肿毒,创 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肠炎,痢疾,黄疸,慢性 气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