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红豆蔻红豆蔻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红豆蔻”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红豆蔻红豆蔻 【名称出处】:海药本草 【概况】: 异名 红蔻(本草述钩元),大高良姜 (广州植物志),良姜子(广西中药志),廉姜(广 东、广西)。 基源 为姜科山姜属植物红豆蔻的果实。 山姜属全世界共250种;中国约有46种,2变种。 原植物 红豆蔻Alpima galanga(L)Willd。 历史 红豆蔻之名始载于药性本草,但古代多认为 红豆蔻即高良姜,如李珣开宝本草谓“红豆蔻生南 海诸谷,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其花如姜,花作 穗,嫩叶卷之而生,微带红色,嫩者入盐,累累作朵 不散落。” 李时珍亦认为红豆蔻为高良姜的种子,故在纲目 中将红豆蔻并入高良姜下,并谓李东垣脾胃药中常用 它。 现在商品正品应为红豆蔻的果实。 形态 植株高达2m;根状茎块状,稍有香气。 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长2535cm,宽610cm,顶 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或于叶背被长 柔毛,干时边缘褐色;叶柄短,长约6mm;叶舌近圆 形,长约5mm。 圆锥花序密生多花,长2030cm;花序轴被毛,分枝 多而短,长24cm,每一分枝上有花36朵;苞片与 小苞片均迟落,小苞片披针形,长58mm;花绿白 色,有异味;萼筒状,长610mm,果实宿存,花冠 管长610mm,裂片长圆形,长1618cm;侧生 退化雄蕊细齿状至线形,紫色,长210mm;唇瓣倒 卵状匙形,长达2cm,白色而有红线条深2裂;花丝 长约1cm,花药长约7mm。 果长圆形,长115cm,宽约7mm,中部稍收缩, 熟时棕色或枣红色,平滑或稍有皱缩,质薄,不开 裂,手捻易破碎,内有种子36颗。 花期58月;果期911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2分册73页图 版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1300m山野沟谷阴湿 林下或灌丛和草丛中。 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亚洲热带地区广布。 。 【生药】: 采集 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鉴别 性状 果实椭圆形,中间稍收缩,长815mm,直 径710mm;表面红棕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皱纹, 顶端有淡黄色残留花被,长25mm,基部有果柄痕; 果皮薄而脆,易破碎,内面淡黄色,子房3室,中轴胎 痤,每室有种子2枚,种子块往往与果皮脱离。 种子呈四面体,背面稍隆起,长宽约45mm;表面黑 棕色或红棕色,外被浅棕色膜状假种皮;胚乳灰白 色。 气香,味辛辣。 以粒大、饱满、不破碎、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假种皮细胞47列,圆形或切向延 长。 种皮的外层为15列非木化厚壁纤维,呈圆形或多角 形,直径1345m,其下为1列扁平的黄棕色或深棕 色色素细胞;油细胞1列,方形或长方形,直径16 54m;色素层细胞35列,含红棕色物;内种皮为1 列栅状厚壁细胞,长约65m,宽约30m,黄棕色或红 棕色,内壁及靠内方的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 硅质块。 外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团,偶见草酸钙小方晶。 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理化 取样品粉适量,加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油用无水 硫酸钠脱水后,点于硅胶GCMC板上,以己烷乙 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以樟脑、芳樟醇、18桉 油素为对照。 展距17cm,用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斑点大多显蓝 黑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66) 加工炮制 取原 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 【化学】: 果实的挥发油中含21种成分,其中有: 蒎烯、蒎烯、1,8桉油精、芳樟醇、柏木脑、 丁香油酚、乙酰丁香酚、苯乙醇12。 果实尚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1Acetoxy charicol acetate)和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酯(1Acteoxy eugenol acetate)2。 种子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 酯、石竹烯氧化物、石竹醇,、正十五烷和正7十 七碳烯3。 种子尚含二萜化合物:Galanal A,B、Galanolactone 、(E)8(17),12Iabddiene15,16dial和(E) 8(17)epoxylabd12ene15,16dial4,5。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2:13(7):43 2 中药通报 1988;13(6):34 3 中药材 1987;13(3):49 4 CA 1988;109: 89739n 5 CA 1989;110:p219069ch。 【药理】: 抗溃疡作用 从红豆蔻种子的甲醇提取物 中分离出的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醋和1乙酰氧基丁 香酚乙酯1,给节食48h后进行幽门结扎手术的大白鼠 ip剂量为210mgkg,18h后解剖检验,发现这两种 成分都有明显的抗溃疡活性。 合成的dl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也能明显降低胃酸分 泌量1。 日本已将这两种成分注册为抗溃疡药物,取得专利 2。 抗菌作用 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能杀灭同心发 癣菌、须发癣菌和深红色发癣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 球菌3。 种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四个双萜烯类,其中一个 (E)8,17epoxylabd12ene15,16dial已注册为 杀真菌药取得专利4。 抗癌活性 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多种化合物,又 将其中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和1乙酰氧基丁香酚 乙酸酯,给小白鼠ip10mgkg的剂量,连续5d,发现 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后者的毒性比前者低。 与其它合成成分比较,1乙酰氧基对抗癌活性很重 要,估计其作用机制与亲核攻击有关5。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76;24(10):2377 2 CA 1974;81:68544h 3 Planta Med 1985:507 4 Japan Kokai Tokyo Koho JP5946,202(CA 1984; 101:105785s) 5 Planta Med 1987:32。 【药性】: 性味 辛,温。 药性论:“苦、辛。” 开宝本草:“辛,温。” 纲目:“辛,热。” 中国药材商品学:“辛,温。” 中药志:“辛,温。” 归经 纲目:“入脾、肺经。” 功效 燥湿醒脾,散寒,消食。 主治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疟疾,痢疾, 饮酒过多。 药性论:“冷气腹痛,消瘴雾气毒,去宿食,温 腹肠,吐泻,痢疾。” 本草拾遗:“治肠虚水泻,心腹绞痛,霍乱,呕 吐酸水,解酒毒。” 纲目:“治噎隔反胃,虚疟寒胀,燥湿散寒。” 本经逢原:“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 医林纂要:“温中散寒,醒脾燥湿。” 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汗斑。” 中国药材商品学:“有燥湿散寒,消食解酒之功 能。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噎嗝反胃,吐酸,泄泻等症。” 中药志:“有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的功能。 用于脘腹寒痛,胃寒吐泻,消积食滞,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外用:研末搐鼻或调搽。 使用注意 阴虚有热者忌服。 药性论:“多食令人舌粗,不思饮食。” 生生编:“最能动火伤目,致衄,食料不宜用 之。” 纲目“脾肺素有伏火者禁用。” 。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红豆蔻丸(圣惠方)治 腹痛体冷,呕沫,不欲食:红豆蔻(去皮)、荜茇、桂 心、白术、当归(研微炒)、人参(去芦头)各15g,附子 30g(炮裂,去皮、脐),白豆蔻1g(去皮),干姜15g(炮 裂,锉)陈橘皮1g(汤浸,去白瓤,焙),川椒(去目及闭 口者,微炒去汗)1g。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200300杵,丸如梧桐子 大。 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30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50.2-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2部分:GB/T 46150.1的符合性检查程序要求
- 天津水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供应室消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广西发展新机遇考题及答案
- 可持续服务全球化-洞察及研究
- 紧缺性资产管理办法
- 人防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 专业券商资产管理办法
- 蜂鸣器生产管理办法
- 衢州民工工资管理办法
- 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洋大学
- 2024版农业公司与个人农产品种植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亲子家庭购房合同协议
- 红军过草地课件
- 妇科进修汇报课件
- 直播选品策略与规划
-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绘本课件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行香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 资金主管岗位工作计划
- 建材预购合同范本
- 202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