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橘皮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橘皮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橘皮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橘皮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橘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橘皮橘皮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橘皮”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橘皮橘皮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早橘、黄岩蜜桔(黄岩县志),红 橘、福橘(江苏、浙江、福州),朱橘、朱砂橘(浙江、 江西、湖南),本地早(浙江黄岩)温州蜜橘(南京),蜜 橘(江西南丰),茶枝柑(王浩真)。 基源 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品种茶枝柑、大 红袍、温州蜜柑、福橘的干燥成熟果皮。 原植物 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nobilis Lour; Cdeliciosa Ten);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chachi”;大红袍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dahongpao”;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unshiu”;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tangerina” 历史 本经列为上品,称“橘皮疗气 大胜,以东橘为好,西江者不如,须陈久者为良。” 汤液本草称:“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 皮、陈皮。” 纲目又称:“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不可不 知。” 这说明橘类果皮的性味不同,不能混用。 形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柔弱,有刺或 无刺。 叶互生,单身复叶,叶柄长0515cm,叶翼不明 显,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cm, 宽154cm,先端渐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或 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 花单生或数朵生于枝端和叶腋,白色或带淡红色,有 柄;花萼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长椭圆 形,长115cm,向外反卷;雄蕊1525,长短不 一,花丝常35个连合,与柱头等长或略长;雌蕊1, 子房圆形,柱头头状。 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红色、朱红色或 橙黄色,果皮薄而松宽易剥,囊瓣712,容易分离; 种子卵圆形,一端尖,白色,数粒至数十粒,或无。 胚深绿色,子叶淡绿色。 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1012月。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1页图19) 生境 与分布 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 原。 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 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 。 【生药】: 采集 10月后果实成熟后,剥取果皮,晒干 或低温干燥。 药材主产于四川、浙江、福建。 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亦产。 鉴别 性状 完整的果皮常剖成4瓣,基部相连,有的呈 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 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 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 状维管束。 质稍硬而脆。 气香,味苦。 显微 粉末淡黄棕色。 中果皮薄壁组织无色。 细胞形状不一,壁大多不均匀增厚,厚约至7m,角 隅处较厚,细胞中常含黄色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橙皮甙 结晶。 外果皮组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方形,直 径817m,近气孔处较延长,长至35m,壁稍厚, 胞腔内有含细小油滴及细颗粒状物。 气孔长圆形,副卫细胞79个。 表皮层以下的几列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果皮薄壁组织中。 呈方菱形、多面形或类双锥形,一般长至37m;另有 少数平行双晶,由两个多面体构成,长约至43m。 导管主为孔纹及网纹导管,直径816m。 (图见徐国钧等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51页图 219) 理化 取本品粉末约03g,加甲醉10ml,加热回 流20分钟,过滤,制备成样品液。 以橙皮甙作为对照品。 吸附剂为硅胶G。 展开剂为氯仿甲醉冰醋酸丁酮(3040 101),展层后,用1%三氯化铝甲醇液显色,置于 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样品液与对照品液在相应位 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 【药性】: 性味 苦、辛,温。 本经:“味辛,温。” 崔禹锡食经:“味辛、苦。” 新华本草纲要:“味苦、辛,性温。” 归经 入脾、肺经。 本草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本草求真:“入肺、大肠。” 功效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 胸腹胀满,吸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亦 解鱼、蟹毒。 本经:“主胸中瘦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 臭,下气。” 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脱留热、停水、五 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清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 止泄,去寸白。” 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 涎,治上气咳嗽。” 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咳,破癥瘕痃癖。” 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 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 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 入食料解鱼腥毒。” 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 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闭,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 吐血证慎服。 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与耗气药 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 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 亦勿使用。” 本草汇言:“亡液之证,自汗之证,元虚之人, 吐血之证不可用。” 本草从新:“无滞勿用。” 得配本草:“痘疹灌浆时禁用。”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嗽, 喘逆痰多等症。 配诃子,治咽喉不爽,声音嘶哑等症。 配木香,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吐泻等症。 配青皮,治两胁胀痛,胸腹满闷等症。 配橘叶,治两胁胀痛。 配枳实,治脘腹胀满,疼痛等症。 配沉香,治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疼痛等症。 配苍术、厚朴,治气滞脾胃,脘腹胀满等症,属气 滞偏寒者。 配党参、白术,治气逆喘咳无力,痰多而稀等症。 配竹茹、瓜蒌,治肺热咳嗽,痰热偏重者。 配竹茹、党参,治腹胀,呕吐呃逆较甚者。 配生姜、枣肉,治反胃吐食。 配白术、木香,治胃腹胀满疼痛。 配党参、白术、炙甘草,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 满,疼痛,不思饮食,属虚寒者。 配厚朴、木香、生姜,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 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症。 配白术、白芍、防风,治腹泻后仍痛。 配芦根、竹茹、黄连,治痰热咳嗽,呃逆,呕吐。 配党参、半夏、竹茹,治虚实夹杂之呃逆,呕哕。 配党参、白术、茯苓,治饮食减少,泄泻等症。 方选和验方 橘姜丸(圣济总录)治食鱼中毒:陈 橘皮(汤浸,去白,焙,为末)、生姜(去皮,切,烂 捣,研)、豆豉(为末)各等份。 上药,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茶清下。 橘半枳术丸(医学入门)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 心胸痞闷,饮食不消:橘皮、半夏、枳实各30g,白术 60g。 上药为末,荷叶裹米煨饭,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60丸,橘皮煎汤下。 加减:食不消,加神曲、麦芽,气逆,加木香、白豆 蔻;胃脘痛,加草豆蔻;气升,加沉香。 橘连丸(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疳瘦:陈橘皮 30g,黄连45g(去烦,米泔浸1日)。 上药共为细末,研入麝香15g,用猪胆7个,分药入 胆内。 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以熟为度,取出,以粟 米粥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1030丸,米饮下,量儿大小与之,不计时候。 久服消食和气,长肌肉。 橘皮麻仁丸(李氏医鉴)治噎膈血少,大便闭结: 橘皮、杏仁、麻仁各90g,郁李仁15g。 以上橘皮为末,三仁俱捣,将枣煮取肉,同捣和丸。 每服4050丸,枳实汤下。 橘饼扶脾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治一切伤食:陈 皮、焦白术、淮山药、芡实各30g,焦山渣15g。 共研末,做成饼状。 陈米汤送下。 橘皮煎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脏久虚积冷, 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 急,大肠虚滑,小便频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 体怠惰,腰膝缓弱;及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 利,肠风痔瘘;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不孕 者:当归(去芦,先焙)、萆薢、厚朴(去粗皮,姜汁 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 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芦,酒浸)、杜仲 (去皮,姜汁炙)、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鹿茸(茄 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干姜(炮)、菟丝 子(酒浸,焙,捣)、三棱(煨熟,乘热捣碎)各90g,甘 草(炙)30g,陈橘皮(净洗,焙,为末)470g。 上药为细末,用酒3000ml,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 熬如饧,将诸药末入内,一起搅和搜匀。 仍入臼内,捣500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宽中丸(鸡峰普济方)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 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其 脉弦迟:黄橘皮120g,白术60g。 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30丸,食 前。 舒肝调气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两胁胀满, 胸中烦闷,恶呕吐,气逆不顺,倒饱嘈杂,消化不 良,大便燥结:陈皮、延胡索、郁金、菖蒲、牵牛 子、五灵脂(醋炒)、莪术(醋炒)、牡丹皮、白芍药各 500g,枳实(麸炒)1500g,龙胆草、青皮各1000g,郁 李仁、沉香各250g,厚朴花27g,姜黄360g,香附(醋 炒)、厚朴(姜制)各1500g,木香、豆蔻仁各750g,炒莱 菔子12g。 上为末,水泛小丸,桃胶6g,化水,滑石90g为衣,每 服6g。 橘皮煮散(博济方)治脾气不足,寒滞内停,泄痢 不止,腹中雷鸣,胀满刺痛:橘皮(去白)、白术各 60g,诃子、干姜(炮)、官桂(去皮)、枳壳(去瓤,麸 炒)、木香、人参、甘草(炙)各30g,草豆蔻7枚(去皮), 厚朴45g(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15g(汤洗20度 用)。 上药,杆罗为末。 每服6g,加生姜3片,枣子2枚,用水150ml,同煎至 100ml。 去渣温服。 橘皮醒酒散(中国药膳)用于酒醉不解,呕吐吞酸 等症:陈橘皮500g,橙皮(去白)500g,檀香200g,葛花 250g,绿豆花250g,人参100g,白豆蔻仁100g,盐 300g。 将陈橘皮、橙皮、檀香、葛花、绿豆花、人参、白豆 蔻仁、盐共研成末,拌匀,再装入瓷罐或玻璃瓶内待 用。 每日2次,早、晚各服1汤匙开水冲服。 二陈汤(增补万病回春)治痰泻:陈皮、半夏(姜 汁炒)、茯苓、白术、苍术(米泔制)、砂仁、炒山药、 车前子、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份。 上为粗末,加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把,水煎服。 若泻不止,加肉豆蔻、诃子、去厚朴;腹痛,加木 香、茴香,去人参、山药;渴,加葛根,乌梅;小便 赤短,加木通、车前子;呕吐恶心,加藿香、乌梅、 半夏;夏月加炒黄连、扁豆;冬月加煨姜,去芍药。 二陈汤(局方)治咳嗽痰多(湿痰,痰白粘稠、胸 脘作闷者):陈皮、制半夏各6g,茯苓12g,甘草3g。 水煎服。 橘皮汤(金匮要略)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橘皮 6g,生姜12g。 上药,以水700ml,煮取300ml,温服100ml。 下咽即愈。 橘皮汤(仁斋直指)治胸膈停痰,咳嗽痰甚呕吐: 陈皮、茯苓各90g,半夏(制)150g,细辛、青皮、桔 梗、枳壳、甘草(炒)各60g,人参、旋覆花(去叶)各 30g。 上药锉散。 每服9g,加生姜5厚片,水煎服。 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 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橘皮、竹茹各12g,大枣5枚,生姜9g,甘草6g,人参 3g。 上药,以水1000ml,煮取300ml,温服100ml,日服3 次。 橘皮竹茹汤(重订严氏济生方)治胃热多喝,呕哕 不食:橘皮(去白)、赤茯苓(去皮)、枇杷叶(拭去毛)、 麦门冬(去心)、青竹茹、半夏(汤洗7次)各30g,人参、 甘草(炙)各15g。 上药咀。 每服12g,用水220m1,加生姜5片,煎至160ml,去滓 温服,不拘时候。 橘皮防己汤(圣济总录)治脚气肿满、上气:陈橘 皮(汤浸,去白,焙)、防己、桑根白皮(锉)各60g,吴 茱萸(汤洗,焙干,炒)、槟榔(锉)各30g,大腹并子 (锉)7枚,生姜(锉,炒)90g,甘草(炙,锉)15g。 上药,粗捣筛。 每服6g,用水220ml,入葱白茎(切),同煎至160ml, 去滓,空腹时温服。 橘皮干姜汤(类证活人书)治伤寒哕逆不止:橘 皮、通草、干姜(炮)、桂心各60g,人参30g,甘草 (炙)60g。 上药锉如麻豆大。 每服12g,水300ml,煎至180ml,去滓温服,日服3 次。 新法半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不和,中 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 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或饮酒过量,哕逆恶心, 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陈皮(去白)、神曲 (炒)各120g,草果(煨,去皮)、半夏曲(炒)各69g,干姜 (炮)120g,丁香、木香、白茯苓各225g,甘草13 5g。 上为细末。 每服3g,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新制橘皮竹茹汤(温病条辨)治阳明湿温,气壅发 哕者:橘皮、竹茹各9g,柿蒂7枚,姜汁3茶匙(冲)。 用水1000ml,煮取400ml,分2次温服,若未见效,再 作服。 加减:有痰火者,加竹沥、栝楼霜;有瘀血者,加桃 仁。 (21)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要略)治胸痹,胸中气 塞,呼吸短促,心下硬满,呕吐哕逆:橘皮12g,枳实 25g,生姜6g。 上药,以水500ml,煮取200ml,分2次温服。 (22)橘参饮(古今医鉴)治伤暑痰逆恶寒;吐利后, 胃虚,呃逆:陈橘皮(去白)60g,人参75g,甘草 15g。 上药共为粗末。 每服15g,用青竹茹1团,生姜4片,大枣1枚,水 220ml,煎至160ml,去滓热服。 (23)纲目:“治产后吹奶:陈皮30g,甘草3g。 水煎服,即散。” (24)橘皮粥(太平圣惠方)治脚气,心胸壅闷,气促 不食:陈橘皮30g(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30g,大 腹子3枚,桑根白皮45g,生姜15g,粳米200g。 上药,细锉,以水450ml,煮取225ml,去滓,下米煮 粥,空心食之。 (25)陈橘皮粥(圣济总录)治妊娠冷热,气痛连腹不 可忍: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30g,苎麻根(刮去土晒 干)30g,高良姜(末)9g,白粳米50g。 将上药捣罗为散,每次10g,先以水750ml煎至450ml, 去滓,再入粳米50g,盐3g,煮粥食。 空心1服,至晚更1服。 (26)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乳腺炎:陈皮30g, 连翘、柴胡各9g,金银花45g,甘草6g。 水煎服。 每日12剂。” (27)家庭食疗小全书:“治咳嗽痰多:陈皮9g,核 桃2个,生姜3片,水煎服。 或橘皮、生姜、苏叶各6g。 水煎后加红糖服。” (28)家庭食疗小全书:“治感冒)鲜橘皮30g,姜3 片。 加水1碗,煎至半碗,加白糖适量,趁热饮之。” (29)食物药用指南:“治胃寒呕吐:橘皮200g,生 姜50g,川椒10g。 水煎服。” (30)温胆抗栓汤(湖北中医杂志 1994;(1)治脑血栓形 成:陈皮、枳实、地龙、水蛭、半夏各10g,葛根、丹 参、石菖蒲、茯苓各30g,竹茹、川芎各15g,甘草 6g,生姜5g。 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不能内服患者用鼻饲给药。 10剂为1疗程,一般需410个疗程。 (31)培土方(云南中医杂志 1994;(1)治慢性结肠炎: 陈皮10g,白术、杭芍、茯苓各15g,防风、吴萸、炮 姜各10g,荷蒂3个,甘草3g。 大便带粘液者去炮姜加粉葛、木香;兼腹痛者重用杭 芍加元胡、川楝子;兼脓血便者加川连、地榆炭、槐 角炭、仙鹤草;久泄滑脱加赤石脂、五倍子;小便短 黄加车前子、猪苓。 单方应用 普济方:“治大便秘结:陈皮(不去 白,酒浸)煮至软,焙干为末,复以温酒调服6g。” 食医心镜:“治卒食噎:橘皮30g(汤浸去瓤)。 焙为末,以水300ml,煎取150ml,热服。” 圣惠方:“治鱼骨鲠在喉中:常含橘皮即下。” 家庭食疗小全书:“用于口臭:橘皮30g,水 煎,代茶饮。” 食物药用指南:“治慢性胃炎:干橘皮30g。 炒后研末,每服6g,加白糖适量,饭前开水冲服,每 日3次。” 食疗 橘皮饮(中国药膳)用于湿痰内蓄所引起的 咳嗽等症:橘皮、杏仁、老丝瓜各10g,白糖少许。 将橘皮、老丝瓜(洗净),杏仁(去皮尖)均放入锅内,加 水,用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再加 白糖拌匀即成。 代茶饮。 陈皮瘦肉粥(中国药膳学)治胃胀痛,嗳气,泛 酸:陈皮9g,墨鱼骨12g,瘦肉50g,米适量。 先将陈皮、墨鱼骨与米煮粥,熟后去陈皮、墨鱼骨, 加入瘦肉片再煮,用盐少许调味食用。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用) 陈皮酒(中国药膳 学)治消化不良,食少:陈皮50g,白酒500g,泡7日 后服,每次1小杯,日服23次。 橘皮粥(中华食物疗法大全)用于脾胃气滞所致脘 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对气滞而偏痛者更宜;痰 湿壅滞之胸膈满闷、气逆喘咳、痰多而稀等症及痰湿 阻滞,胃气不降之呃逆呕吐等症:橘皮末5g(橘皮晒 干,碾细末),粳米50g。 将粳米入砂锅内,加水400ml,煮粥将熟时,加入橘皮 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即可。 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5日为1疗程。 或陈皮10g,煎取药汁后调入稀粥内亦可。 橘枣饮(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食欲不振(饭前代 茶频饮);消化不良(饭后代茶频饮):鲜橘皮10g(或陈 皮3g),大红枣10枚。 将红枣炒焦,与橘皮同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浸10 分钟。 代茶饮。 陈皮牛肉(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用于慢性肝炎、 肝硬化,症见胁肋窜痛、脘腹胀满、腰痰软、头晕眼 花、失眠多梦者:牛肉1000g,陈皮30g,白萝卜 500g,味精、盐少许。 将牛肉切块,凉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控干水份。 陈皮、萝卜均洗净切块。 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牛肉,去泡沫,直到牛肉熟透时 加入陈皮、萝卜,改小火,保持微开,待萝卜煮烂后 下盐、味精后即可出锅,去陈皮,吃肉喝汤。 陈皮鸽(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用于补中气,舒肝 和胃,行气止呕:鲜橘皮10g,活母鸽1只,鸽蛋2个, 调料葱、姜、盐、料酒各少许。 活鸽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入盆内,加橘皮、 调料后,用武火蒸40分钟,开锅后将鸽蛋打入盆内两 端,盖锅后再蒸10分钟即可食用。 橘皮柿蒂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用于情志不 畅,气机郁滞之呃逆连声、胸脘胀闷之症:橘皮15g, 柿蒂10g,姜汁适量。 水煎,取汁,顿服。 橘茹饮(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用于肝气不舒,横 逆犯胃之呕吐、嗳气频繁、心烦易怒者:橘皮、竹 茹、柿饼各30g,生姜3g,白糖适量。 上诸品,加水煎熬2次,取汁250g,加入白糖即可饮 用。 茵陈橘皮饮(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用于湿浊化热 上逆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者:茵陈、橘皮各10g。 将茵陈和橘皮(洗净),加水1碗,煎15分钟,去渣取汁 饮用。 橘皮茶饮(中华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