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梵天花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梵天花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梵天花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梵天花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梵天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梵天花梵天花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梵天花”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梵天花梵天花 【名称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概况】: 异名 狗脚迹(植物名实图考),犬胶 迹、犬胶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 民间草药),五龙会、粘花衣、假棉花(闽南本 草),野棉花、野棉桃(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地 棉花,八大锤、七姐妹(江西草药),山棉花、棉花 肾、狗脚迹、红野棉花、野木棉(浙江民间常用草 药),乌云盖雪(广西中草药),铁包金(广西药 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梵天花的全草。 原植物 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Ulobata L varsinuata Gagnep),又名头婆(广州植物志)。 形态 直立亚灌木,高50120cm。 侧枝常平展,密被星状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418mm;叶片纸质,叶型多样, 下部的卵圆形,长27cm,宽16cm,通常35深 裂,中央裂片倒卵形或近菱形,顶端钝,上部的叶片 仅中部浅裂呈葫芦形,菱状卵形或卵形,有时分枝上 的叶片不分裂,边缘有钝锯齿,表面被极疏的星状 毛,背面淡灰绿色,疏被短而硬的星状毛;基出脉3 5条,通常中央13条具腺体。 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花梗长24mm;小苞片5,基部 合生,疏被星状毛;花萼比小苞片稍长或近等长,5 裂;花瓣5,淡红色,侧卵形,长152cm;雄蕊柱 无毛;子房5室,花柱分枝10;蒴果扁球形,直径约 1cm;分果爿5,有钩状刺和短星状毛,成熟时不开 裂,但与中轴分离;种子光滑。 花期夏、秋季。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13页图 3355)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旷野、路旁或疏灌丛 中。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 西。 。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 干。 药材产于广东、福建、湖南。 鉴别 干燥全株长2050cm。 茎直径37mm,圆柱形,棕褐色,幼枝暗绿色至灰青 色;质坚硬,纤维性,木部白色,中心有髓。 叶通常35深裂,裂片倒卵形或菱形,灰褐色至暗绿 色,微被毛;幼叶卵圆形。 蒴果腋生,扁球形,副萼宿存,被毛茸和倒钩刺,果 皮干燥厚膜质。 。 【化学】: 地上部分含杧果甙(Mangiferin)、槲皮素。 参考文献 CA 1982;96:24699t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 淡、微苦,性平。” 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淡、微甘,性凉。” 功效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主治 风毒流注,痢疾,疮疡,毒蛇咬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肠 炎,痢疾,肺热咳嗽;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毒蛇咬伤。” 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主治痢疾,腹泻,疖 肿,狂犬病,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3060g。 外用:捣敷。 。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福建中草药:“治毒 蛇咬伤:梵天花鲜叶捣烂,浸米泔水洗之,以渣敷伤 口。”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痢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