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卫生,管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孔军辉 E-mail:,课程要点,为什么学习精神卫生精神卫生的知识体系精神卫生与个人职业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鉴别,精神卫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精神障碍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占全部疾病负担的1/4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难以预测的毁物伤人和自伤自杀等临床特征部分患者缺乏自知力,即便症状严重,他们也不会主动求治,相当多的患者还因此拒绝接受治疗,对社会治安和稳定具有潜在的危害性,精神卫生:新的了解,新的希望,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而言,精神健康就象躯体健康一样重要。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的进展表明,就象躯体的许多疾病一样,精神和行为障碍也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每一个人包括精神病患者。用科学和感性解决精神卫生保健和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精神卫生:新的了解,新的希望,防治精神病刻不容缓:重性抑郁症现在是全世界致残的主要原因,占全球疾病负担的第四位,全球每四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生命的某一阶段受到精神性疾病的侵袭。问题:你们、你们的家人、你们的朋友有过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吗?,什么是健康,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什么是心理健康,广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标准(一),中国古人的标准:“和”“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志闲而少欲”、“不俱于物”“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御神有时”、“起居有常”“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乐其俗”、“好利人”“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节阴阳而调刚柔”,心理健康标准(二),1951:Maslow和Mittelman的十条标准自我安全感了解自己,恰当估价自己生活理想要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象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体验中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标准(三),1988:许又新三个标准体验标准;以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 准,包括良好心境和恰当 自我评价操作标准;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 应发展标准;纵向考察心理活动状况,思考题,您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请给出职业医生或医学生心理健康 的可操作定义。,心理健康的模式,精神卫生不仅在探讨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并加以干预,更要加强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个体适应能力,尽量创造有益个人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增进公众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有4种模式。,社会学模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增进大众的心理健康须从社会文化层面加以注意与改善(如贫富不均问题、失学问题、就业问题、升迁不公问题、差别待遇问题),以及社会变迁导致的社会问题(如家庭丧失功能或改组、代间差距、价值观念冲突等)。社会的进步促使整个生活环境的效能化,以利大众心理健康的增进和发展。,心理学模式,强调个人生活适应功能,以期能面对并解决问题,有效处理情绪挫折与生活危机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以减低不良影响到最低限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对健康人格发展的认知,培养良好习惯,减除不良适应。,精神医学模式,分为三级预防措施:预防心理不健康的产生;已发病患的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由临床精神医学的专业服务,积极追踪与复健服务,防止形成慢性精神病。,教育学模式,在各阶段教育中,做好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校内的行政、教学、师生关系、同辈关系与气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人际沟通、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维护身心健康,享受幸福快乐人生。,思考题:,综合上述模式,结合您的个人经验,探讨增进公众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的年代”,当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加剧后,以压力不良反应为主的焦虑、忧虑、愤怒、过劳等精神疾病困扰和心身疾病成为关注的焦点;请大家列举: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全世界有4.5亿精神病患者,亚洲遭受的精神病威胁,应激源:变化挫折冲突压力厌烦创伤,中介因素:可预见性可控制性认知性解释社会支持应对技巧,应激反应:躯体的心理的行为的,应激引起心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大脑通过植物神经系统、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心理反应焦虑: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心的情绪状态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的、会收到伤害或生命受到威胁的情绪状态。愤怒: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抑郁:是一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点的复杂情绪状态。,行为反应反常动作增加变相依赖替代性攻击逃避物质滥用,Ways to deal with stress,Manage Your Environment管理你的环境Manage Your Behavior调整你的行为Time Management管理时间Acceptance接受、认可Exercise训练Nutrition营养Relaxation Techniques放松技术Social Support社会支持,StreCoping Styles应对压力,消极的应对Self blame Wishful thinkingAvoidance,积极的应对 Problem solvingUtilizing social supportLooking for the silver lining,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雷德曼将人分为两大对立人格类型:A型和B型,C型人格特征 Temoshok(1977年)首次提出,悲观、内向、抑郁;不善于表达和宣泄焦虑情绪,尤其是竭力压制本该发泄的愤怒情绪。行为上表现为过分屈从、过分自我克制、回避矛盾、姑息迁就、忍耐、依顺、合作性强。怕得罪人而放弃自己的需要,因无力应付生活的压力而绝望。 以上人格其癌症大发生率高出正常人3倍。,精神卫生有关的几个概念,精神疾病,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精神卫生,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 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酒依赖、老年期痴呆等。,精神卫生有关的几个概念,精神疾病,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精神卫生,精神病学(psychiatry)源于希腊语,是治疗灵魂疾病的意思。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病相、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精神卫生有关的几个概念,精神疾病,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精神卫生,社会精神病学(social psychiatry) 研究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的产生、治疗、预防中的作用和利用社会因素促进精神健康,精神卫生有关的几个概念,精神疾病,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精神卫生,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广泛应用,它是社会精神病学的一个领域 广义精神卫生学不仅研究各类精神病的防治,同时还探讨保障人群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第一节,二 发展史,【国外发展概况 】,1909年 迈耶(Meyer)、詹姆斯(James)、韦尔奇(Welch)等建立全国精神卫生协会创办精神卫生刊物,概述,精神卫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精神疾病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增加社会负担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一精神病母亲将儿子烫伤,一女精神病患者用铁链锁住自己,颓废的白领,压力下的疯狂,精神卫生工作的任务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提高治疗和康复水平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增 进人民的身心健康,行为与精神卫生,行为分类,与健康或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相关行为,健康行为,日常健康行为规避环境危险行为戒除不良嗜好行为预警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日常危害健康 不良生活习惯 致病性行为 不良疾病行为 违规行为,不健康行为,行为与精神卫生,研究内容,行为作为疾病与健康的因子的研究,探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干预行为来控制疾病的效果,研究作为病因的行为在人群中的分布,行为与精神卫生,研究特点,行为是研究的主要变量,行为的反复性,作为自变量受研究对象控制,作为病因的行为可逆,有时周期很短,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卫生,概述,1971年Le Riche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主要是指采用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诸如精神分裂症、抑郁、自杀、吸毒、药物依赖等研究”,1985年Kasl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主要是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人群健康状态和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和行为模式的作用规律,研究社会心理特征的人群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利用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干预方法、措施和效果评价,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卫生,研究特点,观察性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卫生,连续性,重复性,隐蔽性,研究特点,实验性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卫生,实验室研究,现场实验,模拟实验,1按内容 诊断量表和症状量表2按方法 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3按研究对象 成人、儿童、老年量表4按量表的功能 抑郁量表、焦虑量表 和躁狂量表,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分类,由上述分类组合又有“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等形式的量表,评定量表的名称可以仅指量表的种类, 如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也可以既说明量表的类型又指明量表 的作者及编制单位,如Zung氏抑郁自 评量表(SDS,Zung)等,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内容,量表名称,包括若干症状,构成不同项目项目不宜过多,一般以20项为宜评定用症状量表必须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症状在量表的记分单上或量表使用手册中,每一个症状都须有明确定义,主要指他评精神症状量表,即在该症状下评定何种病理心理现象,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内容,量表项目,量表中每一症状分若干等级 SCL90为15级评分 DS为14级的4级分法一般分级以57级最为合适,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内容,量表分级评分,评定标准按严重程度按症状持续时间 如SCL90根据症状出现频度和强度来评分,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内容,量表评定标准,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内容,量表的评价,从效度和信度衡量效度指量表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常用联合检查法及检查再检查法来加以评定信度指量表的评定结果能否符合编制的目的,以及符合的程度 此外,还需要结合文化背景及其内容的可接受性等,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选择与应用,量表的选择与应用,首先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量表,选择效度及信度均高的量表为了实用及类比,一般选用常用量表进行研究量表可用作病人的分组标准,也可用作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疗效评价,第三节,三 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选择与应用,单项分、因子分和总分,总分能反映病人病情及其变化,能反映总体变化情况,但不能反映各个侧面的动态变化 单项分太多不能得到清晰的概念,因此对有些项目多的量表,可采用因子分析 相同症状项目归纳为若干大类,称为“因子”。每个因子代表靶症状,借此分析症状变化,或画成曲线,主要研究方法,精神卫生研究中几种常用的评定量表及评价,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简介,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是以 Derogatis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1973)为基础编制的精神症状自评表,项目,共有90项目,包含有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指标,评分,评价,应用,统计指标主要为总分与因子分,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心理卫生调查,国内外广泛应用,效度和信度较高,精神卫生研究中几种常用的评定量表及评价,抑郁自评量表 ( SDS),简介,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1965),项目,20个项目,分别调查20项症状,指标,评分,评价,应用,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但要经过一次转换。即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得到粗分,通过公式作转换:Y=Int(1.25X),即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indexscore),临界分为50分。,SDS采用4级评分制评为1,2,3和4分,特别适用于综合医院成人抑郁症状的筛查,SDS为一短程自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精神卫生研究中几种常用的评定量表及评价,焦虑自评量表 ( SAS),简介,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办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十分相似,项目,20个项目,分别调查20项症状,指标,评分,评价,应用,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统计方法参见SDS,临界分为50分,SAS采用4级评分制评为1,2,3和4分,主要应用于成人焦虑症状的筛查,SAS与SDS一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精神卫生研究中几种常用的评定量表及评价,老年抑郁量表 ( GDS),简介,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是Brink等人于1982年专为老年人编制,并在老年人中标准化了的老年人抑郁症的筛查表,项目,量表共有30个问题,包括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消极评价等症状,指标,评分,评价,应用,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如果总分为010分即无抑郁;总分为1120分为轻度抑郁;总分为2130分为中度和重度抑郁,GDS采用2级评分制评为0和1分,主要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筛查,流行病学调查时为提高灵敏度,建议用9分作为筛查阳性的界限值,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一、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一)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二)心理功能继续发展情绪趋于稳定,较青年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中年期心理健康,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一)注意身心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大(二)处理好家庭中各种关系 (三)正确对待名与利(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顺利渡过更年期,中年期心理健康,2000年起,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这说明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化(aging) 随年龄增长,在形态、功能上进行性、衰退性变化。,老年期心理健康,退休与停止家务劳动放弃领导角色丧偶而独居独立住宅取消兴趣下降依赖性大从属于子女自愿参加老年群体,老年角色9大变化:,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年期生理心理特点:,1.生理功能衰退2.心理特征发生变化感知觉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情绪和人格的发生改变。,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1正确面对老年阶段的来临,接受调节不抗拒不忽视,“花开春二度,岁暮夕阳红”,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2适应退休的生活,迎接设计,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2适应退休的生活,1. 纠正“养儿防老”的观点;2. 改变“年老享福”的观念;3. 去除“老了没用”的观点;4. 去除“老人多病”的观念;5. 去除“衰老等于残废”的观念;6. 改变“人老会变成老糊涂”的观点;7. 改变“老年人没有性生活”观点;8. 改变“老年人生活无聊”的观点。,需改变的观点,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3享受老年生活,寻求适当的刺激,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4积极适当的使用体力和脑力 避免头脑迟钝,心情萎靡不振 避免早衰5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老年期心理健康,.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5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死亡:“身体的生理系统不再构成一个整合体”,或“整体的有机体功能之永久的丧失”。 是自然规律。,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健康,心 理 障 碍,一、概述,心理障碍的概念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标准主要理论模型心理障碍的分类,概念,在体内外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下,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创伤或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遭到破坏而致心理活动偏离正常范围,可称为心理障碍。,判断标准,判别心理障碍的4 个标准:1. 医学标准 生理生化检查。这一标准比较客观,但运用的范围比较狭窄。 2. 经验标准 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 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所作的判断。3. 社会适应标准 这是以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与行为。4. 统计学和心理测量标准 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呈常态分布,位居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性取向分级及各级人群比例,单一的异性恋 35 %主导异性恋,偶尔同性恋 35 %主导异性恋,稍多几次同性恋 20 %双性恋 2 %主导同性恋,稍多几次异性恋 2 %主导同性恋,偶尔异性恋 2 %单一的同性恋 4 %,判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现代两个权威性心理病理学分类系统: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3、心理障碍的理论模型 对心理障碍的解释,医学模式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主义模型社会文化模型人本主义模型,1)医学模型 所谓医学模型是指用躯体因素和生物学因素来解释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临床研究证实,脑疾病和损伤可以引起心理行为的异常。此外,感染、中毒、代谢异常、遗传、体内生化改变、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均可伴发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异常心理迄今尚无生物学证据,因此,这个理论模型有很大的局限性。,菲里尼斯盖奇在严重的脑损伤后奇迹般地存活了13年,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脑损伤患者之一。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盖奇在经历了脑损伤以后,脾气、秉性、为 人处事的风格等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从前判若两人。,2) 心理动力学模型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是心理异常的动力性原因。精神分析疗法在治疗神经症、心身疾病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个人童年经历与成年后显示的异常行为之间的联系还缺乏可靠的途径。,3)行为主义模型 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后天学习形成,所以倡导经过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来矫治心理行为障碍。这个理论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对某些行为的治疗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强调可观察的行为既是这一理论的最大优点,也是其最大缺点;因为,思维、态度、情绪等丰富的心理特征被忽略了。,4)社会文化模型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认为心理和行为的异常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一个人如果能得到社会支持与同情,遇到的挫折就少,心理就会处于正常状态;反之,就会出现社会文化关系的失调,甚至产生心理行为的异常。,5)人本主义模型 对心理障碍成因的解释为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一旦自我概念不是由个人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来决定,而是内化了别人的价值并把别人的价值当作自己的价值的 一部分,为迎合别人的需求与接受从而否定了自己的经验,自我概念与经验间形成冲突并产生不和谐。此时这种不和谐会使人越发感觉不能适应环境,从而出现焦虑、烦躁等异常心理状况并产生心理障碍。,4、心理障碍的分类,现象学分类,病因和症状学分类,1)认识过程障碍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自知力障碍2)情感过程障碍3)意志行为障碍4)意识障碍 周围环境以及自我意识障碍,四、心理障碍的分类,现象学分类,病因和症状学分类,智力发育迟滞精神病心身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与性变态,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0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sycho- active substances or non-addictive substances) 2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Mood (affective) disorders,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 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 理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s,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 Psychosexual disorders)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青少年心理发育障碍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8 童年和青少年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Hyperkinetic, Conduct,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二、神经症,概念特征分类,1、概念,神经症是心理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为此深感痛苦,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2、特征,没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有自知力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人格没有瓦解起病与素质 、人格特征和心理应激有关躯体不适感,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神经衰弱等病程多延续(除惊恐发作)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接受。,恐怖症,诊断与排除,(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恐惧为主,符合以下4项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排除排除焦虑症、疑病症、精神分裂,场所恐怖症 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等。社交恐怖症 社交场所和人际接触特定的恐怖症 前两者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昆虫、蛇、鼠、猫、狗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尖锐锋利的物品等。,青年教师周某一次收到崇拜他的女学生章某给他的情书,对其产生好感。未回信也不敢个别交往。,但潜意识却为对章的好感而内疚,惶恐不可终日。认为自己身为教师对异性学生有好感是不道德和可耻的。 自此一遇章就脸红心慌,不敢正视。后来对其他女孩子及所有女人都如此。和人交往时不敢正视。性格特征:内向,文静、谨小慎微、道德感强、自律严谨,见人羞怯。,案例,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家系调查 双生子研究)人格特征(被动、依赖、害羞、胆小、易紧张)童年经验条件反射社会刺激,3、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发作性或持续的出现紧张不安,预感到某种威胁来临,而产生莫名的恐惧。并伴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为主的头晕、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出汗、口干等症状和运动性不安。,惊恐障碍 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其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广泛性焦虑 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而感到痛苦。,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符合以下4项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次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恐怖发作。(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等。,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家系调查 双生子研究) 惊恐发作的遗传效应更明显社会刺激 非特异性诱发因素生理基础 神经递质(兰斑、去甲肾上腺素),3、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突系来自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意识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即不能以主观意志所克制,而反复出现某些观念、意象和行为的一类心理障碍。,强迫观念 强迫性怀疑 强迫性回忆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意象及动作 强迫意象 强迫性洗涤 强迫计数 强迫性仪式动作,症状标准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以强迫思想为主以强迫行为为主上述的混合形式。强迫症状起源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强迫症【诊断标准】,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人格特征(胆小、优柔寡断、过于认真、古板、追求完美)社会刺激生理基础 5-羟色胺 基底节,3、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 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 切有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惊恐障碍,或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3、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多缓慢起病,就诊 时往往已有数月的病程,并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却无明显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四、应激相关障碍,概念分类,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临床表现的因素有:(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2)社会文化背景;(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态度和信念等;(4)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2、分类,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适应障碍,五、心境障碍,概念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1、概念,心境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2、分类,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 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2)语量增多;(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7)睡眠需要减少;(8)性欲亢进。,【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1周【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说明】本躁狂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抑郁发作,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以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为特点,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说明】本抑郁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双相障碍,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诊断标准 1 目前发作以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速交替为特征,至少持续2周,躁狂和抑郁均很突出;2 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或躁狂标准。,持续性心境障碍,特点: 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发作形式: 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 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 混合状态 (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因抑郁而自杀,亚里士多德,希腊著名哲学家。于公元前322年在厄里帕海峡跳海自杀,终年62岁.据说他自杀时说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没我吧,因为我无法理解它。”海明威,美国著名作家。在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痼疾“搏斗”后于1961年7月用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川端康成,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于1972年4月16日深夜自杀身亡。梵高,著名印象派画家。一生穷困,枪击腹部自杀身亡。,三毛,台湾著名女作家,剧作家。自杀身亡。陈宝莲,香港著名艳星。因产后抑郁症于2002年在上海跳楼自尽。张国荣,香港著名歌星,影星。因抑郁症等原因于2003年4月1日跳楼自尽,成为当月最大新闻。,无人能幸免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18611865年)狄奥多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18821945年)文生梵高(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18531890年)文斯顿丘吉尔(英国194045,195155年首相,18741965年)玛丽莲梦露(美国影星)瓦尼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991961年) 这个名单可以更长将军(美国乔治巴顿)王妃(英国黛安娜史宾沙)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任总统,1913?)科学家(普里摩利末,萨尔瓦多路里亚)首相(文斯顿邱吉尔,麦那切恩比金)运动家(泰柯伯)舞蹈家(瓦斯罗夫尼金斯基),3、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人格特征社会刺激生理基础 纹状体 神经递质,六、精神分裂症,概念临床表现诊断病因及发病机制,1、概念,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2、临床表现,幻听联想障碍妄想情感障碍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办公A3纸张租赁协议书及损耗补偿条款
- 2025年餐饮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及特色服务输出合作协议
- 2025年专用压路机租赁与现场施工进度跟踪管理合同
- 2025年健康主题餐厅知识产权及综合经营权转让合同
- 2025小型企业合同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云平台租赁合作协议
- 2025年专业医疗康复设备引进与医护人员培训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采购协议:光伏发电项目专用采购合同
- 2025年企业员工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培训服务合同
- 2025高端医疗设备技术引进与本地化生产合作协议
- GB/T 43137-2023土方机械液压破碎锤术语和商业规格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 导轨及线槽项目投资方案报告模板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