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1页
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2页
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3页
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4页
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监利县中心客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述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1.1.2建设单位:监利县交通局、湖北圣达运业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对原有客运站整体搬迁,在现址兴建客运中心站,达到退城进郊的目的。1.1.4项目建设规模及标准:一级汽车客运站,预测年度2017年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10000人。总用地面积:71278总建筑面积:方案一:3900 ;方案二:3820;有效发车位:18个总投资额:3382.95万元1.1.5项目位置: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选址于监利县容城开发区内,地处北环大道与江城北路交汇处,东临监利县货运站,南临监利县交通规费征收所及待开发土地,北临北环大道,西临江城北路,交通便捷,场地开阔,地势平坦,地面现状为旱地与水田,无任何构筑物,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满足小站大场的建设布置要求,有利于整体规划,同时预留有20500的发展用地具备长期发展的余地,也便于建设配套综合服务设施。1.2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现状评价:通过监利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客运基础设施的现状评价与分析提出新建监利县中心客运站的技术经济指标。2、发展预测:通过对经济客运量调查及有关资料分析,预测客运量水平和对客运基础设施的需求,论述新建监利客运站的必要性,论证客运量的经济合理性及建站标准。3、建设条件:通过实地勘察和必要的调查,把握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外部条件和环境条件,为建设方案提供依据。4、工程建设计划和实施意见:综合现有条件、现实可能、实际需要、工程特点及基建程序,拟定工程实施计划。5、投资估算与筹措方式:根据工程条件、建站规模、设计方案的研究与比较、估算工程投资,拟定资金的筹措方式。6、经济评价:根据国家计委及交通部的有关规定,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论证新建监利客运站的经济合理性。7、提出有关问题和建议。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根据监利县“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新建监利县公路客运中心站已迫在眉睫。按照国家交通部、省交通厅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有关精神和监利县城市建设发展需要,逐步将城区范围内的客运站场退出中心城区,统一进入监利县中心客运站,这将对促进监利县公路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公路运输市场秩序起到重要作用。为适应监利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建监利县中心客运站具有极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受监利县交通局、湖北圣达运业有限公司的委托,荆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监利县中心客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拟按照监利县“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及监利县20012010年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发展规划,在完成监利县中心城区客运交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充分研究了监利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区对外客运交通发展,通过分析、论证,提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4编制工可报告的主要依据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规范、规程要求,通过调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并进行分析论证后编制完成的。其编制依据主要有:监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湖北圣达运业有限公司、荆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签订的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监利县发改局文件关于新建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县物流中心及县路网建设指挥中心的立项批复(监发改文200530号)监利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建设用地规划选址意见书(监城规址200501003号)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国家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交通部1998年编制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现行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定额及有关其它规定1.5研究的主要结论本报告从多方面分析了建设客运中心站的缘由和必要性;并经研究后确定,监利县客运中心站为一级客运站,根据预测分析,设计年度2017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10000人次,日发车量345个班次,中心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中心客运站站务楼及停车场,辅助用房等。二期建设商贸综合楼等。通过技术分析,该项目投资回收期5.2年,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2.2%,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23.6%,均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2%,财务经济效益较好。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监利县中心客运站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模备注方案一方案二一站场总用地面积7273672736二建筑物占地面积34103280其中主站务楼24202290含候车厅,站务用房辅助生产区960960包括汽车修理、检测、配电、泵房、公厕、食堂门房3030三总建筑面积39003820其中主站务楼31003020辅助生产区770770门房3030四站前广场面积35003650五停车场面积2700027000六停车泊位数个200200七洗车台、安检台个44八有效发车位个1818九建筑密度%6.56.5不含预留用地十容积率0.070.07不含预留用地十一绿化率%1818不含预留用地十二预留发展用地面积2060020600十三工程总投资万元1.6工程实施计划2006年度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完成该项目的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并进行施工图设计。2007年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08年主体工程投入使用。2007 年12月配套工程开工建设,2008年6月投入使用。1.7问题与建议本项目涉及到监利县交通配套,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土地规划管理等诸多部门。建议主管部门及业主单位尽快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研讨,对站址、建设规模提出意见,促进本项目早日建成。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1监利县社会经济概况监利县位于鄂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腹地。南临长江,毗邻湖南省的华容、岳阳、临湘三县(市);东跨洪湖,襟带洪湖市;北依东荆河,界交仙桃、潜江两市;西与江陵、石首两县(市)接壤。县域面积350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657.8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0.32%(见图二)。耕地面积为176.5万亩,其中水田114.9万亩。县辖21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总人口138万人。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1.5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4.21亿元,财政收入2.2亿元。监利县地处古云梦泽,属河湖冲积平原地区。境内地势平缓,河渠纵横,塘堰湖泊星罗棋布。全县地势大势是:南部长江沿岸,北部东荆河沿岸和西部较高,中间和东部属于湖洼地带,低于西面和南北两侧地区,高低相差6米左右,自然形成撮箕型。除东南沿杨林山、狮子山两座小山外,余为平川。监利气候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等特征。监利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商品粮、良种猪、商品鱼、麻类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是湖北省速生丰产林和出口麻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位于全国县市前列,其中水稻总产居首位;牲畜、家禽、麻类总产均进入全国百强之列。动物资源有野生动物684种。鱼料资源极为丰富,有76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约20种,鲤鱼科鱼类最多,产量最高。油料和水产品总产量居全省前列;地下富藏石油、岩盐、芒硝等资源。中国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库设在监利老江河。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监利发展纺织、造纸、食品饲料、木材加工、水产品和禽类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监利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纺织、造纸、食品、建材和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县有71种产品分别获国优、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有20多家企业产值过千万元,其中6家企业产值过亿元。优越的投资条件,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客商前来监利投资办厂,一展宏图。新建工业园区占地8平方公里,已有一批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强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抢先入园建设。监利交通运输发达。监利水运有濒江介湖的天然之利,境内长江航道达120余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全县已建成南北以监(利)汉(口)公路为干线,东西以沙(市)洪(湖)公路为干线的纵横公路153条,通车里程2325公里,其中有等级公路1397公里,基本形成了县、乡(镇)、村等多层次的公路网络。监利服务基础设施和功能齐全。邮电通讯已跨入全省17个先进县市行列,程控电话已与国际、国内联网直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及移动电话已全部开通。供电、供水条件良好,仅县城区就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和两座110千伏变电站,总容量达17.1万千伏安;自来水日供水量达10万吨,供水普及率100%。全县金融、文化、教育、卫生和商业饮服机构健全,设施完备,城区内有医院4家,中专以上院校14座,大中型宾馆、饭店14家。监利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厚。县境有柳关、福田大溪文化遗址、狮子山龙山文化遗址3处,有轩辕井、章华台、荆台、伍子胥故里、华容古道等历史名胜。此外,监利县有湘鄂西革命旧遗址85处,是全国革命旧遗址最为集中,保护完好的县分之一。2.2监利县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预测2.2.1社会经济状况(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1.55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12.33亿元,增长12.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06亿元,增长7.45%,实际利用外资4.79亿元,增长22.82%,财政收入2.2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6753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3006元,增长2.72%。(2)经济结构趋向优化,经济增长点愈趋明显。一、二、三产业结构由过去的40:30:30,调整为2005年的36:31:33。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比2004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工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渐趋合理。(3)改革全面深化,开放成效显著。农村改革在巩固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对土地合理有序流转进行了逐步探索。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次推进的宝塔型格局,全县组建了一批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一大批股份合作制企业。(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经济发展后劲有所增强。五年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9.9亿元,年均增长10.7%,是“九五”时期的1.8倍。水利建设规模空前,重点开展了下荆江河控制和长江堤防整险加固,更新改造了螺山、沟子口、西门渊等大小泵站,“十五”期间,交通建设力度加大。新建二级水泥路面78公里、柏油路29公里,完成了汉沙线、监潜浅、监仙线二级公路改造,省道已基本实现二级路水泥化,乡镇村公路逐步得到改造。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城中等城市构架基本形成,新沟、汪桥、朱河、白螺、龚场等中心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和辐射作用增强。县城初步形成了“三横”(容城大道、天府大道、玉沙大道)、“三纵”(交通路、江城路、东环路)为主干的城市道路网络,城区面积增加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43.36万人。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启动。(5)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普九”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8%和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依法治县工作进一步推进。2.2.2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指导思想:抓住“中部掘起”的经济发展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实施“结构调整、科教兴县、特色经济、借助外力”四大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努力把农业大县建成经济强县。根据监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监利县确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05年不变价)将达到99.13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00元;财政收入5.5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亿元,年均增长10%。“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比“十五”翻一番。(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6:31:33,调整为22:43:35。纺织、化工、汽车配件、轻工等现有支柱产业基本实现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旅游、商品流通、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3)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城镇化水平由“十五”的30%提高到48%。全县实现乡乡镇镇通自来水,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电话。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米,力争城市垃圾处理和环境噪音功能达标水平有较大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和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市人均住宅居住面积达到20以上,乡村楼房率达到75%左右。(5)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全面发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强化初级卫生保健。增加文化体育设施,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表2-1 监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表指标名称计算单位1995年实际“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备 注2005年五年年均增速2010年计划五年年均增速工农业总产值亿元4861.15102.1110.81、农业总产值亿元2225293其中:粮棉油亿元88.59.21.7多种经营亿元1416.519.84.92、工业总产值亿元2636.1570.1314.4乡镇企业产值亿元183012.84513其中:乡镇工业亿元1220.2113012人平国内生产总值元180432005.2560012(6)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3监利县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3.1交通运输现状监利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武汉、岳阳、荆州三市经济辐射的主环交叠区。也位于华中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交汇处。水陆交通四通八达。(1)公路:境内公路形成了以汉沙、仙监、监潜为骨架的交通网络,以县城为中心,往南90公里抵岳阳,可接207国道和京广铁路(经白螺汽渡码头);往西98公里抵荆州,可连207国道;往北58公里接沪蓉高速公路和318国道直达宜昌和武汉。建设中的随岳高速公路自北向南横贯监利全境,将使监利快速融入全国交通网路。(2)水运:监利地处水乡,河流纵横,水运素有得天独厚、四通八达之便。境内主要航道有,长江监利段、东荆河监利段、内荆河监利段、监新河、洪排河、螺山干渠,黄歇港、三洲港总通航里程480公里。主要港口有容城港、朱河港、新沟港、毛市港、白螺港等。监利长江港口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县级水陆转运港口,沿江上溯165公里至荆州,顺流而下90公里至岳阳,321公里至武汉。境内长江岸线143公里,建有8个港口,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3)客运:监利县城区现有客运站3个,中心客运站、监北站、监南站,三站共日发班次685个,共开辟客运线路349条,其中跨省线路77条,跨市线路107条,跨县线路28条,县内线路212条,2003年客运量为1003万人次,拥有客运车辆1057辆,旅客周转量31684万人/公里。监利县主要客运站年旅客发送量统计表(万人次)表2-2现中心客运站现监北站现监南站1996218.50102.20116.101997221.70103.10118.301998225.20107.30122.601999232.20108.10127.502000233.40110.20132.102001236.60112.50135.302002257.30115.40140.202003270.20117.30144.502004286.40120.70147.202005295.10122.20150.30年平均增长率3.5%2.0%2.9%监利县“十五”期间交通建设与发展投资9.8亿元,较十五目标的估算资金3.9亿元多5.9亿元,重点完成了随岳南高速公路前期所有工作,荆岳长江公路大桥项目也进入最后政府核准阶段。完成省道汉沙线、仙监线、潜监线整治98公里。省道干线公路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省道总计里程达166.228公里。完成通乡公路97公里,通村公路350公里,修通158个未通公路的行政村,农村公路的面貌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以省道干线公路为主轴,以县乡公路为骨架,以乡村公路为网络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确保了全县各乡、镇、场通油路或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公路里程达2525公里,公路密度达0.72公里/平方公里,完成了螺山干渠26.5公里的航道疏浚及其附属工程。修建了容城二矶头散装码头和容城天马码头,容城鄢铺综合码头建设。进行了一级客运站和二级货运站的前期准备工作。监利县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量构成表年份客运量(万人)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货运量(万吨)货初周转量(万吨公里)公路水路公路水路公路水路公路水路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4.2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也是监利县夯实基础,筑建平台,盛势待发,奋力赶超的重要一年,按照“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突出重点,科学布局”的指导思想,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改善区位条件。构建监利县水路与公路立体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实施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力争实现公路、水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性”向“总体适应性”跨越。同时,在客运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商务活动增加,监利县客运交通将维持一个较高增长水平,特别是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必将诱增大量外埠车辆在本地驻留,据预测,到2008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将为9.3%,从2008年到2015年,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0%。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基本形式“239”骨架公路网,并与农村公路连通成网,即以随岳南高速公路为一纵,其监利连接线一级公路、江北一级公路为一横的2条主轴,省道干线公路汉沙路、仙监线、潜监线为3条主框架,以“四纵五横”通乡公路和主要乡道为9条骨架,以乡通原管理区公路、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公路网络。全县路网通过随岳南高速公路融入省“651”骨架公路网,凸现出监利公路交通的区位优势。2、水运建设方面:以江汉平原航道网整治为契机,以改造碍航桥梁、闸坝为重点,以干支连通,完善配套为目的,逐步实现以二纵三横(二纵指监新河、螺山干渠、三横指长江、内荆河、东荆河)为骨架的等级航道网络。以县政府批准的港口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提高港口作业机械化程度为重点,配套改善港口设施,使我县港口码头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3、站场建设方面:以新建监利一级客运站、二级货运信息中心站为主,以配套完善乡镇客运站、货运配载点为辅,形成全县客、货运站点合理化布局,信息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网络系统,真正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建站是公路客运市场和城市规划的需要监利县客运中心站前身位于县城最繁华的城区中心地段,该地段商业发达,人口密度大,车流量大,而且已有几十年历史了,客运站功能不全,规模小,设施落后,运力严重不足。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按照监利县城市规划的发展,该地段用地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已不宜在此设置客运站点,而合理使用该地段将会带来其它方面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根据监利县城区客运现状及发展规划,今后十年的设计人流量将达到10000人次,现有的客运设施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同时布点的不合理也带来城市的交通压力和群众乘车的不方便,因此调整城区站点结构,合理划分客流分布及科学确定旅客出行乘车导向,是推动和促进我县客运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对现有的国营环境逐步走向公司化、联营化经营提供相适应的市场,以最终实现我县客运市场的有序和健康发展。3.2建站是加强监利县与周边地区经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素以“鱼米之乡”著称,是全国商品粮、良种猪、商品鱼、麻类和优质棉生产基地,粮食产量位属全国县市前列。其中水稻总产居首位。监利工业初具规模,目前以形成以纺织、食品、建材和机械为主的工业体系。有71种产品分获国优、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监利周边地区包括荆州、仙桃、天门、潜江、荆门、孝感以及岳阳、益阳、常德,区域人口达三千多万。监利作为陕、甘、晋、新、内蒙等大西北与长沙、广州、珠海等发展地区交通往来最短便捷路径,它已成为联结西北与东南的交通枢纽,这也使监利成为了东部人才资源西送和西部资源东流的二传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监利与外界的交流必将大幅增加。随着荆岳长江大桥和随岳南高速公路的建成,过境车流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同时,沪蓉铁路通过荆州,也会为客运市场提供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务活动的频繁,使旅客流量快速增长,使原有的客运站营运状况和规模已严重不能满足客运的需要。客运中心站的建设,将有助于当地发达的农副产品的对外交流,以及与周边地区工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商务活动的实施。另外,监利县及周边地市名胜古迹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县境有柳关、福田大溪文化遗址、狮子山、龙山文化遗址3处,有轩猿井、章华台、五子胥故里、华容古道等历史名胜,监利县有鄂西革命遗址85处,是全国革命旧遗址最为集中,保护完好的县之一。客运中心站作为交通客运的配套设施,它的建成,将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3.3建站是监利县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荆岳长江大桥的开工建设和随岳南高速公路的建成,加之沙洪一级公路的通车,监利公路枢纽城市的地位将得以显现,这将进一步加强其在荆州、湖北乃至全国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十五”以来监利公路建设得以快速发展,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公路客运量迅猛增长,对公路客运的集、疏运进行管理和调控,尤其是按照部、省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有关精神,逐步将城区范围内客运场站退出城区进入中心客运站,已显得十分必要,这对监利县公路客运协调发展,形成有效的客运市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利城区现有客运经营车辆857辆,全年客运量509万人次,日发班近800个,日均客流量近12000人次,监利县现有的客运站点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城区,由于客运市场运力大于运量,在利益驱动下存在着有客车进城不地站经营和旅客不进站上车现象,不利于安全和统一管理。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区客流量将以每年35%递增(到2020年城区规划人口将达到75万人),公路客运经营业运力也将同步增长,这标志着交通事业发展前景喜人,同时也提出了现有客运站场设施得以不断完善和配套,以及客运市场管理工作量的加大的要求,因此在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科学布局站点结构,构架完整的公路运输网络站点,确保站场设施适应市场也是促进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监利县中心客运站的建设将有助于逐步改进目前监利城区客运市场的无序状况,有利于行业管理和市场需要,有利于充分利用增强客运资源,发挥站场设施在运输系统中的纽带作用,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3.4建站是客运站本身功能和经营改变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客运的经营管理和其它行业一样,起了根本性变化,近年来已基本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即公用型站场的管理模式,其站内的经营者多种多样,有外地的、外省的或者个体的,或者按协议交管理费或提成费的,其经营的内容也超出了公路汽车客运站的业务而行成了吃、住、行、娱乐、商业等总体服务的内容,这其中有合有分,这分只指各自经营、各行其是,这合只指一切为了搞好这一方交通,遵守统一的法令,服从统一的管理。这就需要加大停车场,增加可供租用的办公室等。同时客运站功能由单一向多功能转变,各种功能相互交叉,这就必然对站内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安排,而且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消防、抗震等各项新规范的出台,也对客运站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有的站场功能单一、规模小,经营时出现了杂乱无序、人车混流的状况。迫切需要扩大规模,改善环境,同时其在安全、卫生、防火、疏散、节能等方面已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而旧址重建或扩大,又受到周围环境限制,因此易地重建也是最佳选择。根据省交通运输发展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省客运量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客运特征表现为快速和舒适两方面,交通运输业面临结构调整和新的发展机遇,亟待从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的行业自律上加强管理,努力扶持和培育健康市场体系。省行业主管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公路站场建设的宏观调控和项目,资金管理上已充分体现出对客运市场建设的重视和倾斜力度,因此建设监利县客运站是调整公路运输结构,发展监利地方经济,提高监利开放形象的需要。3.5中心客运站的建设是我国加入WTO后,促进荆州客运发展的需要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WTO成员,对交通而言,将受到先进运输方式的冲击,客运站建设是发展现代客运市场,规范客运市场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尽快建设这一有形的运输市场,规划客运市场的基础环节,因此必将尽快建设这一有形的运输市场,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迎接入世后运输业竞争挑战。第四章 客运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4.1 公路客运量预测技术路线在对监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监利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对监利县客运流量、流向调查,采用定性定量的预测方法,确定监利县客运站发送的流量、流向,从而预测出本项目的适站量为该项目的规模论证提供了依据,其预测技术线路图如下图4.1。城市社会经济现状调查公路客运量资料收集分析经济现状调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旅客发送量预测客运适站量预测4.2水平年确定按照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适站量预测的水平年为项目的计算年限,包括项目的建设期和经营期,经营期一般取项目主体工程建成运营10年,按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拟在2007年开工,2008年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预测的水平年为2018年。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对建设项目的要求,项目评价期一般取20年,故确定本项目适站量预测的水平年为2008年、2018年、2028年。4.3监利县城区公路发送量预测根据城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对1996年至2005年监利县交通统计资料和交通流量、流向资料分析,采用与发送量相关的主要因素,如非农业人口,采用人口指标回归模型和弹性系数法等方法进行市区公路客运发送量预测。监利县城区1996年至2005年公路发送量、人口、统计指标见表4.1。 监利县历年公路旅客发送量与人口统计表 表4.1年份发送量(万人次)城市人口(万人)199660923.40199765825.30199870227.20199973928.10200080130.90200185333.30200291236.202003100339.702004108541.202005110543.301、回归模型预测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影响公路客运发送量的主要因素,荆州市公路客运发送量回归预测模型如下:Y=-110.03+11.12XY年旅客发送量(万人次)X城市人口(万人)相关系数 R=0.890.623 置信度=0.1相关显著。2、弹性系数法预测客运量变化率与城市人口变化率弹性系数t=yo(1+i)t,其中:i=Eqq=I/qqEq弹性系数Yt未来t年旅客发送量(万人次)Yo统计基年旅客发送量(万人次)t预测期年数i客运量统计期增长率q、q分别为城市人口基期和预测期年均增长率。经计算:Eq为1.2。3、公路发送量预测详表4.2。各水平年旅客发送量预测表 表4.2水平年人口(万人)发送量(万人)回归模型弹性系数法平均值2008120112071203201814051396140120281614161016124.4汽车客运适站量预测公路客运适站量是指由公路客运站发送的旅客量,它是确定建站等级与规模的重要依据。4.4.1监利城区现主要有中心客运站、监北站、监南站等三座客运站承担市区的整体旅客集散任务。随着荆岳长江大桥的建设,随岳南高速公路的通车,沙洪一级公路的建成,按照监利公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发展规划及监利县总体规划,监利将对现有的客运站场体系进行整合。现有客运站外迁,新站布置在城乡结合部附近。公交线路向城乡结合部延伸,逐步实现普通长途车不再进入城区。使公路客运与城市客运交通在城乡结合部实行客流对接,以利集散。4.4.2监利中心客运站建成后,主要承担城区客流往随岳高速公路的进出,往沙洪公路、荆岳长江大桥的旅客集散任务,向西向达陕、甘等地,向北可达内蒙、山西,向南可达长沙、广州、珠海等地区,它将充分发挥公路枢纽优势,对监利在省内及华中地区的经济地位产生深刻影响。4.4.3在监利2001-2010年公路客货运运输站场建设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预测的监利城区公路发送量,通过对现状城区各客运站点旅客发送量的流量、流向资料统计分析,监利城区的公路客运长、短途比例分别为23%和77%,监利日均公路客运旅客发送量详表4-3,城区客运流向流量详表4-4。监利城区日均公路旅客发送量表 表4-3年份发送量(人)长途短途总量20052630900411634监利城区日均各公路方向长途流量表 表4-4出口位置湖南广东陕、甘、晋等其它省份沙洪公路周边乡镇发送量(人次/日)1628100215597460通过以后监利交通管制的调控,改变出行就近上车的习惯,同时通过整合客运站资源,结合监利城区旅客发送量的长途比例,预计有80%的长途旅客通过汽车客运站发送,即城区旅客发送量的17.5%,拟定为2008年原客运站的适站量比例。4.4.4随着荆岳长江大桥及随岳高速公路的建成,监利中心客运站的旅客将大幅增加,考虑建设周期及客运站的整合,在2010年内客运站适站量比例不可能大量提高,2010年后,客运站的客运量将会大幅提高。其适站量比例将大幅度升高,经综合考虑并充分考虑现状,2018年和2028年汽车客运站旅客适站量比例将以5.5%、7%的比例增长,2018、2028年适站量比例分别达到27.5%、31.2%。客运站旅客适站量预测详表4-5。客运站旅客适站量预测表 表4-5年份市区旅客发送量(万人)适站量比例适站量预测值(万人)2008120317.5%2112018140127.1%3802028161231.2%5034.4.5中心客运站未来水平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根据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之规定Qs=Q1000/365Qs的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Q特征年份适站量(万人次)则特征水平年日旅客发送量详表3-7特征水平年日旅客发送量 表3-7年份旅客发送量(人)20085780201810411202813781根据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之规定,一级站的设计年度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1000025000人次。中心客运站在设计年度即2018年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将达到10411人次,已达到一级客运站规模。4.4.6中心客运站日发班次预测1、随着高等级公路的提高和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公路运输的经济运距有较大提高,特别是长途直达旅客运输会快速发展,车型构成以大型客为主,运输效率和人均座位亦会提高。2、运车结构逐步向豪华型发展,中型车和普通车逐步萎缩,运力配置趋向合理。3、特征水平年客车座位按45个计,平均座位利用率为80%左右,日发班次为:N=F(1-)/PN日均发车班次,班次不均衡系数,取1.15过站车载乘客,取0P客车平均定员,取45人始发车合理乘车率,取80%预测各水平年班次详表3-8特征水平年日发班次 表3-8年份日发车班次2008185201833220284404.5工程建设的可行性4.5.1本项目所拟选位置为监利县开发区内,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多的优惠政策,这为项目的建设及建成后营运提供了较好的投资环境。4.5.2本项目拟选位置在荆岳长江大桥及随岳南高速公路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地方,这为客源的集疏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该项目虽位于郊区,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这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能性。4.5.3随岳南高速公路和荆岳长江大桥的通车,以及沙洪一级公路的建设,这将大大改善监利县的公路运输条件,使监利城区的客流更为方便和流畅,这也为中心客运站的建设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4.5.4随着荆岳长江大桥及随岳南高速公路的建成,监利公路枢纽城市的地位将得以体现,按照部省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有关文件精神,监利中心客运站建成后,将逐步关闭部分城内其它客运站,这将能保证有充足的客源,通过良好的经营管理,将为本项目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和经济性。4.5.5本项目拟选位置,有数条公交线路通过,根据监利公共交通规划,将开通中心城区至城区边缘数条快速公交客车,这为客运站的建设及旅客出行换乘提供了可行性及可能性。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条件和规模确定5.1 项目建设条件5.1.1 自然条件监利(容城)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长江北岸江汉平原腹地,监利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旱涝更替,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916.6,年无露期242263天,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全年风向冬季以东北风、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5.1.2 站址选择及条件所选站址是新城区规划的大环线必经之地,与货运站相临,附近设有公交站,便于旅客转乘公交进入城区中心。同时也是周边地市进入监利的入口,特别是随岳南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与此相距很近,十分便于广大旅客集散转乘和车辆的分流。该地属城区规划范围,场地开阔,地势平坦,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满足小站大场的建设布置要求,有利于整体规划,具备长足发展的余地,同时地理区位较佳,两面临街,便于建设配套综合服务设施。按照运管部门分解预测的客流量及运力安排,该站建成后,具备充足的运力及客源,能保证较好的营运效益。根据监利县容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站址选择在监利(容城)城区北部,西临江城北路,北抵北环大道。东西宽304.9米,南北长290.4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该地块现状为旱地和水田,无民宅,无建(构)筑物。在基础设施及市政配套方面,由于该地块紧连容城城区,距城区干道江城北路、北环大道中心线上有30米,周边市政管网系统已形成,水电等配套设施条件一应具备,本项目可就近引入利用。5.1.3 项目资金条件监利(容城)客运中心站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来源主要由几方面组成:原有客运站土地转让,省交通厅拨款,招商引资,客运公司自有资金以及部分银行贷款资金。因此,该项目建设资金是有保障的。5.2场地地质条件根据建设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该项目场地地下水量少,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地地质情况稳定。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烈度为六度区。根据监利县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本区域地震烈度按六度设防。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5.2.1、场地条件(1)地形场地地形简单,地势平坦。进场时场地为基本农田,场地属于长江I级阶地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2)地层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属中软场地土。现分述如下: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地层描述1杂填土层厚0.5000.800m2粉质粘土粉土互层层厚0.8002.700m2-1粉质粘土层厚1.4003.200m;局部缺失3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2.0003.700m3-1粘土层厚2.7003.200m;局部缺失4粘土粉质粘土互层层厚2.4007.700m5粉砂层厚1.6001.900m;局部缺失(3)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各层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成因年代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孔号及土 号单桥静探PS(MPa)承载力标准值fK(KPa)压缩模量Es(MPa)m1Q41杂填土统计个数26最大值6.280最小值0.450平均值1.412标准差1.428变异系数1.012a1+plQ42粉质粘土粉土互层统计个数102130/1105.0/6.0最大值3.420最小值0.640平均值1.397标准差0.486变异系数0.348a1+plQ42-1粉质粘土统计个数53903.6最大值1.280最小值0.470平均值0.771标准差0.178变异系数0.231a1+lQ43淤泥质粉质粘土统计个数141803.2最大值1.460最小值0.380平均值0.463标准差0.159变异系数0.247a1+plQ43-1粘土统计个数561606.5最大值2.490最小值0.840平均值1.729标准差0.390变异系数0.2265.2.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工程的建设。5.2.3地基方案(1)天然地基方案场地1层粉质粘土层地耐力较低,且层厚全场分布不均匀,采用天然基础时需进行局部处理,同时应注意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耐力较差,需进行较弱下卧层计算。采用天然地基方案设计时,应注意下列问题:基础开挖后,应通知勘察单位,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验算工作。如土质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出入或持力层的土质与建议的持力层不符,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为避免差异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应适当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本工程的地基和结构特点,应进行自由沉降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地基基础设计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据本工程的地基和结构特点,建议进行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协同作用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地基基础设计。(2)桩基方案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宜采用桩基础。建议用直径为325mm或377mm,以第层为桩尖持力层。各层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下: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地层编号岩土名称端阻力标准值(MPa)侧阻力标准值(KPa)1杂填土2粉质粘土粉土互层322-1粉质粘土303淤泥质粉质粘土183-1粘土504粘土粉质粘土互层405粉砂220032采用桩基方案设计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