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摘要:竹类资源是我国的一大宝贵资源,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美感和文化底蕴,很早就被应用于中国的园林中。本文根据竹子的造园原则,主要探讨竹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几种方式及其发展前景等。关键字:竹;现代园林Abstract: The bamboo class resources is an our country big precious resources, because it has the special esthetic sense and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is very already applied in Chinas botanical garde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bamboo the landscape gardening principle, mainly discusses the bamboo in the modern botanical garden the application several ways and its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so on.Key words: Bamboo; Modern botanical garden 我国地处世界竹子分布中心,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1。竹子在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为宗旨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上林苑、辋川别业到寿山艮都有竹景观的记载,现存江南古典园林中也有不少竹子造景范例,如网师园“竹外一支轩”、沧浪亭“翠玲珑”、留园“碧梧栖凤”、个园“春山”等。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主要应用方式1.1主景1.1.1竹林 用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以群植、片植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或自然的竹林景观。如形成的景观十浩瀚壮观之中,也不乏秀秀丽青雅之美,散发出淡淡清香。如浙江莫干山竹海,漫山遍野皆是竹,劲竹挺拔,风摆风尾,竹波万里,甚为壮观,陈毅儿帅曾题诗曰:“莫干好,遍地是修草。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风尾罗拜忙,小窗排队长”,置身其中,犹如与造物卞同游,宠辱皆忘,心旷神怡。竹林常用毛竹、麻竹、灰金竹、方竹及桂竹、龙竹、慈竹等竹种组成。21.1.2竹径 竹林中开辟小径是竹林景观设计常用手法,古典园林中“竹径通幽”艺术手法在现代园林休息区依然适用。为营造含蓄深遂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力求变化,“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同时避免过度曲折,矫揉造作。如果竹径较长,可辟若干开敞开间,奥旷交替,以避免产生单调的感觉。同时竹径可用宿根花卉镶边,丰富竹林景观的色彩构图。竹径铺状如能拼成竹子图形,则进一步促使园林创作意境的延伸。如杭州云栖竹径长度仅lkm,但景观优美,令人叹为观止,穿行其中给人以经万秆绿,顿觉一身轻的感觉。常用慈竹、孝顺竹、青皮竹等构成。1.1.3 竹篱 它是指利用竹子修建成一空间的外围屏障,大多竹种秆型不高、丛生。竹篱不但美观实用,能围合、分隔园林空间口,而且具有隐藏作用,还增加了层次感。竹篱常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如孝顺竹、青皮竹、慈竹、凤尾竹、大明竹、泰竹、阔叶菩竹、矢竹等。竹篱一般以自然式为主,也可根据艺术构图需要修剪整形,以协调环境和划分空间。特别在我国台湾省竹类绿篱应用广泛,营造了丰富多彩的竹类景观。1.2配景1.2.1与建筑搭配组景 在亭、堂、楼、阁、榭附近,栽植数株翠绿修竹,能起到与建筑色彩和谐的作用。掩映在修竹丛中的“精舍”,可使人体会到白居易所说“映竹年年见,时闻下子声”的那种情境。竹子与园林建筑配置时,应让建筑立面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充分地展现出来。根据园林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特征,一般选用中小型观赏竹种,江南园林中常用的有孝顺竹、紫竹、斑竹等。在房屋墙垣、角隅,培植紫竹、方竹等,能形成层次丰富、造型活泼的景色,缓解、软化墙角廊隅的生硬线条,增强自然、生动的气氛,同时对建筑构图中某些缺陷起到阻挡、隐蔽的作用,使环境更为优雅。亭榭之旁,以竹衬托,配石笋三两,紫竹数秆,生机盎然,亦富情趣。北京紫竹院公园“八宜轩”位于青莲岛上,前临一池荷塘,背依万竿修竹,景色怡人。八宜轩有楹联“雨雪风霜竹盖翠,诗画书印景怡人”,取意于四种世态竹景和关于竹子的诗、画、书、印等竹文化,游人经过竹径,入轩小憩,品味楹联,顿生诗意。1.2.2与山石、水体组景 假山和景石以表现山石的形态和质感为主,可用竹作背景,以突出主景。亦可用竹作配景,衬托假山和景石的线条和质感,竹与山石配置相得益彰,能营造丰富多彩、充满灵韵的景观。水体的竹子造景应因地制宜,对于溪涧曲水的自然式山石驳岸,宜配置小型丛生竹,如箬竹、菲白竹、凤尾竹等,其体量与山石驳岸应协调统一,竹与石的色彩、线条、质感的对比丰富了驳岸的装饰效果。对于大面积水体的缓坡驳岸,宜配置大中型竹林景观,水中竹林倒影与岸上竹林的动静对比,增加了竹林景观的空间层次。竹与假山、景石、水体配置恰当,能增添山体层林叠翠,水体明净幽深,使景观呈现山林之美,自然之态。1.2.3 竹与其他植物材料组景 竹类植物与其他植物材料的组合,不仅能创造优美的景致,更能将无限的诗情画意带人园林,并形成中国园林特有的情境与意境。竹景观除了少量彩叶种类如菲黄竹、菲白竹以及一些具有色斑和条纹的竹竿外,主要以翠绿的叶色为基调,如此可以形成清幽、雅致的环境,但在特定的空间也可以点缀其他观花及彩叶植物.如竹丛间植以春花、秋实及红叶等植物,与竹相映,艳丽悦目,颇有特色。如竹与桃混栽,形成“竹外桃花二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青竹与桃花不仅带来浓郁的春意.而且具有美丽的色彩效果。或用数条茁壮的石笋若隐若现在几竿修竹丛中,再植以几株四季青绿的桂花象征春意永存。另外,以竹为背景,兰花、寒菊作为地被植物衬托梅.可给萧瑟的冬景带来一片清丽。1.3竹子盆景一些形体较小,或有特殊外形的竹类都可经过矮化处理而用于制作盆景 。竹子是盆景创作的主要材料之一,竹制盆景已经成为盆景艺术家们对审美艺术的艰苦探索和刻意追求。现代竹子盆景主要分“全竹盆景”和“竹石盆景”两大类,另外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竹兜盆景”,又称“倒栽竹”,实际是用孝顺竹等丛牛竹种的竹兜外露而制成。一般来说外形奇特,体形较小的竹种是较为理想的盆景材料,如罗汉竹、蓬莱竹、龟甲竹、观音竹、小佛肚竹、凤尾竹、菲黄竹、翠竹等。2我国著名的盆景大师周瘦鹃的竹趣图、竹林七贤、枯木石竹图完美地体现了竹子的情趣和风格,成为竹子盆景的精品。扬州的东坡遗风、翠野图、潇湘流水竹林隐逸、成都的竹林深处有人家等等作品都是竹子盆景的优秀代表。常用的有佛肚竹、人面竹、小金竹、紫竹、筑竹和凤尾竹等。竹石相配的盆景,朴索简洁,妙笔生花,对比强烈,生意盎然。1.4专类竹园专类竹园主要收集各种竹类植物作为专题布置,在色泽、品种、杆形上加以选择相配,创造一种雅静、清幽的气氛,同时兼有观赏、科普教育的作用,主要以竹类公园为主。竹类公园是供游人观赏的以竹景、竹种取胜的专类竹园。它主要运用现代园林造景手法科学组织观赏竹种的形式美要素,结合必要的人文景观,创造出深远的园林意境,全面展示竹子外在的秀美风姿和内在品质,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赏心悦目的休闲娱乐空间。成都的望江楼公园面积12 hm,无处不竹,是以竹取胜的我国最著名的竹类公园有14余种竹子广植其中,主要有慈竹、刚竹、毛竹、人面竹、凤尾竹、观音竹等,到处是竹影婆婆,幽箕森森,翠氛溶溶。浙江安吉竹种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散生竹和混生竹品种较为齐全的综合性竹种园,总面积为40 hmz,有竹类品种30多个,被人们赞誉为竹子大观园,有方竹、紫竹、花竹、佛肚竹、金竹、大明竹、龟甲竹等珍贵竹种,是集教学、科研、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竹类公园。1.5竹材造景竹园中的功能性或非功能性建筑或小品等均可采用竹材我国以竹材建造房屋已有两干多年历史,以竹为梁、柱、椽、壁等在南方普遍应用。云南的竹楼,瓦、墙、梁、柱等均以竹子制作.竹楼往往建在临水竹林丛中,竹楼依着水波,风光艳丽动人。浙江千岛湖有全部用竹子建造的水上旅馆,高雅别致,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当代园林造景中,竹材应用更为广泛,如可做成各式各样竹篱板、竹片、竹篱笆等等,以辟得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回味旧时的乡情。2.竹在园林中开发利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2.1现状2.1.1观念陈旧 我国的浙江、福建、江苏 广东、云南等省相继建立了竹种园或竹子植物园,对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性状评价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传统的竹业停留十竹材、竹笋的产出范畴,制约了竹产业的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当然也就限制了竹在园林方面的开发利用。2.1.2规模小,效益差 民间小规模种植观赏竹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但品种单一,大多为大路货,其中许多为经济竹种,栽植技术落后,观赏价值低,经济效益差,不能形成规模。我国有丰富的观赏竹种资源,许多未能得到开发利用,有的仅在竹种园有少量种植,甚至有的处十野生状态,观赏竹种的开发利用仅仅为起步阶段。至今我国尚无较大面积大批量的观赏竹生产基地,全国何年观赏竹苗产量低,盆景则更少,产值仅区区的几百万元,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1.3应用范围窄 目前观赏竹除一部分十公园作为配景外,还有少数竹种盆景式用于家庭欣赏,很少用于城镇大规模绿化,在大、中城市竹并不多见。当今园艺业已成为我国一项新兴的独立产业,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的位置,越来越得到各界的重视。而观赏竹在其中所占的份额极小,这同我国“竹子王国”的地位不相称。2.1.4科技手段落后 过去我国竹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笋用、材用竹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使一大批竹区百姓过上了富裕日子,也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竹产业体系。而观赏竹种的科学研究开展的不多,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该类文献发表仅20余篇,主要是盆景及竹种的鉴别和一般的生物学特征的了解上,繁殉 ,集约栽培等技术未能得到很好开展研究,更谈不上用于实践。观赏竹利用兴起十80年代中期,后渐衰退,现基木上处十停滞状态,盆景和庭院植竹在创新、创息上无大的突破,基木上处十总结我国古典园林用竹造景的技艺上加以应用。2.2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发展前景综合和国力也得到了加强,许多地方城乡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全国许多城市在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时,特别注意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设,提倡发展城市“绿色文化”,同时,为优化、美化环境要求城市绿化多样化,种类丰富,有明显的季相和色彩,原木以传统乡土树种为主的绿化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竹子可用于城市的道路、公园、街头绿地、单位附属绿地、河岸及其已空闲地绿化。竹子有着其它绿化树种不可替代的作用竹子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比一般树种大,常年绿色,光合作用和净化空气能力比其它树种强,日吸附粉尘和有毒气体、降低气温和噪音等方面都有极强的作用。另外,竹林具庞大的盘根错节的地下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防震能力强。 竹类植物属浅根性树种,鞭根系统横向扩展,一般处于50 m以上土壤中,对城区的地下管道、线路等地下设施无影响,日竹子是常绿树种,不容易开花,无花粉传播,不影响环境,对有些不宜种植深根性或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尤为适合。竹子年年更新,一次种竹,科学管理,可持续生长几十年乃至几百年,而景观依然如故。种植密度大竹子可一次成景,密度小也只需3年即可成景,比许多树种成景快。城市竹子绿化悄然兴起,发展势头好竹子具良好的观赏性已得社会承认,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效果显著。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区、上海浦东中火公园引种竹子的成功,在上海掀起了竹子热,同时波及周边的大、中城市,许多观赏竹种囿于资源有限供不应求;安吉竹种园、云南世博园竹子馆、杭州云栖竹径、成都望江楼公园竹影等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创造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再经过几年的努力,竹子将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2.3发展对策2.3.1更新观念 竹产业从单一功能型转向多功能型效益开发观赏竹是以获得最大化社会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类型,能很好地将三大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寻求单一功能一一最大化经济效益的传统竹业观光有所不同它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群众的参与、社会的认可。通过打破传统的竹业观框框,一定力度的宣传,政策的引导,把握当今有利发展时机,观赏竹在城市绿化中会有巨大的市场。2.3.2以市场为导向 科技为依托组织竹类研究人员针对观赏竹种的筛选、遗传改良、快繁、抗逆性、形态控制、集约栽培、大规模城镇绿化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使相应的配套技术得以应用于实践,从而达到科技开发观赏竹种资源的目的。立足于我国的大、中城市,放眼国外市场。于此,前景广阔,定能形成竹产业中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园林绿化方面竹子也将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使竹子真正充分发挥其三大效益,在城乡美化方面创造出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景观和生态环境,发扬和丰富中华竹文化。2.3.3合理规划 发展龙头企业在全国竹子适生区域建成一定面积和有着较好效益的观赏竹园,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朝阳产业,避免80年代竹产业为抢占国外有限的市场而无序竞争的局面出现,建立若干家技术力量雄厚、上规模、上档次、品种较齐全、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使我国竹产业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我国有着丰富的竹类资源,又有着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加以运用,把竹文化内涵巧妙地用于现代园林中,充分做好市场需要,面对其发展前景做出相应的对策,就可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可发挥竹子美化环境的生态经济功能,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3参考文献:1蒋亚芳.园林用竹的研究J竹类研究,1996,(1):22342陈双林等.竹与中国园林绿化述评J,2000,(12):52-553张鸽香.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2003,(12):58612张新明.观赏竹在园林绿化巾的功用及其发展方向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4):24一26,48.论竹与园林造景Abstract:The bamboo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bamboo culture has given impetus to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beautifying the landscape with bamboosThe application of bamboos in gardening,therefore,has become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gardeningThis article analyzes landscape effect of bamboos, approaches the values of bamboo in the classical gardenings ,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bamboos in modern gardening.The art of beautifying the landscape with bamboos is still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beautification of landscape with plantsModern designer should carry forward and further develop artistic techniques of Chinese gardening,especially those with bamboosKey words:bamboo;landscape effect;landscape-making中国是竹的故乡,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在世界60多属1100多种的竹子中,我国占37属近500种。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人们称赞竹子是“东方美的象征”,人们誉中国为“竹子文化的国度”。另外,竹子因其特殊的美感和自然物性一直成为中国园林中最具特色、不可缺少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在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为宗旨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竹的景观效应分析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竹之美体现于姿、色、声、韵诸方面。竹的外形集秀、美、胜、意于一体,竹子秆型挺拔秀丽,枝叶潇洒多姿,虚心有节,独具风韵,有声、影、意、形“四趣”。从竹秆形态、大小、颜色、竹枝形态、竹叶类型、竹笋出土和拔节生长等不同种组合及不同角度展现出竹子的洒脱、素雅、挺拔、刚强、古朴、奇特之美。竹子千姿百态,形态各一,秆型奇特有龟甲竹、佛肚竹、罗汉竹等;秆有方有圆,叶有长、短、宽、窄、针状、椭圆状等之分;有高有矮,高如毛竹、红竹、麻竹等,矮如地被有铺地竹、翠竹、菲白竹等;有散生有丛生,散生如毛竹、紫竹、罗汉竹等,丛生如孝顺竹、凤尾竹、慈竹等。竹的色彩美体现在笋色、杆色和叶色上,笋色多为黄、红;杆色最富于变化,有嫩绿、金黄、暗紫和斑纹等;叶色从墨绿、翠绿到黄绿等,在整体上会表现为竹林的色相变化,各种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表现,给人以不同的联想。“竹风声若雨,山虫听似蝉”,竹子在风中、雨下、昆虫飞鸟活动时,均能发声,或萧瑟、或清远、或幽朗,这种天赖之声与人的思想感情有相似或相通之处,身处其境,能引起共鸣。竹在不同季节也能创造不同的景观雪竹的高洁,雨竹的洒脱,雾竹的漂渺,风竹的摇曳、萧瑟清远,更有竹笋破土而出拔节向上生长的韧劲,唐代诗人李贺有诗赞“箨落长字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埃”。当人们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中时,观竹影,似画而高于画;听竹声,”风来叶萧骚,和之以急湍”,远异于松涛的音乐美;丰采神韵似村姑,婷婷玉立如君子;虚心劲节,由感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一种无限舒畅和退想便会油然而生,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中陶冶人们的情操。竹不仅自身美感突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因其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雪等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契合,被人格化,象征着虚心谦和、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精神,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历史上有不少诗人、学者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以竹之态、竹之景写竹之情,表达了文人志士坚贞、虚心、高达、旷远的高尚志趣和文化心理。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杜甫有“绿竹半含笑,新梢才出墙”诗句。宋代苏轼的绿竹筠中咏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清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我国古代画家不仅画竹,还结合其他素材创立各种竹子画体。苏轼爱竹亦画竹,文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诗人称为“三益”,并创立了以竹、石为主题的画体,宋元若干画家好写松、竹、梅,称“岁寒三友”。世族文人将自身感情溶入竹子,将竹子作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将竹之节和做人的气节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人人效仿的精神,“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毁其节”是中华竹文化中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畏强权,英勇向前。2竹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的作用竹子以其繁多的品种、优美的姿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景素材,在我国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中均曾广泛应用。拾遗记中记载“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大意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竹子到咸阳,这是我国历史上用竹子造园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兴起,在皇家园林和宫宦私家园林植物造景中采用了大量的竹子,无论是“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北魏御苑“华林苑”,还是“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的洛阳显贵私园,都有竹子的倩影。唐代王维辋川别业中以竹子命名的就有斤竹岭、竹里馆等,当时已形成“有地唯栽竹,无家不养鹅”的风气。南宋周密兴叹吴兴宅苑“园园有竹”。至唐宋竹子造园达到了全盛时期,明清时期宅院中竹子造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形成江南园林中的大特色。许多园林以竹命名,仅扬州就有莜园、水竹居和听萧园等,以竹命名的景点就更多了,笼烟筛月之轩、花潭竹屿、竹楼小市等,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中也有不少竹子造景的范例,如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斑”、留园的“碧梧栖风”等。扬州的个园更是因园主人性爱竹,以竹文化为主题进行植物配置,春景用刚竹,夏景用水竹,秋景用四季竹,冬景用斑竹,幽篁满园,密莜成片,产生“竹枝石块两相宜,群卉群芳尽弃之,春夏秋时全不变,雪中风味更清奇”的意境。因竹境通于禅境,在寺观园林中也常以竹造景。 在佛典中“青青翠竹,总是法身”,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和中国佛教中最熟悉的观音菩萨,特意选择幽静、清雅的竹园讲佛法,做道场,不能说是一种巧合,说明竹子作为一种“法身”,已深深融人了中国佛教。现在很多竹种的名称也还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如体态和蔼的是观音竹,竹节象弥勒佛肚的是佛肚竹,竹杆基部如十八罗汉的是罗汉竹,烟雾缭绕中诞生的是紫竹,僧人手中捏出的是方竹,以及贵州的焚净玉山竹,四川的金佛山方竹,湖南君山的圣音竹等等。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普陀山上有“紫竹林”,九华山上有“闵园竹海”,蛾眉山万年寺内翠竹丛生;天台山国清寺门外修竹夹道,四川乌龙寺山道两旁竹林茂密,江苏兴福寺内竹径通幽。北京位于竹子分布的最北缘,但寺庙栽竹却极为普遍,仅长安客话和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近20处,其中以潭柘寺、碧云寺水泉院、卧佛寺和龙华寺为胜。如潭柘寺,“亦以山名寺,周围多修竹”,“冬夏常青,悦人心目,不减江南之趣”(明末明一统名胜志)。康熙和乾隆游寺所题赐榜和书联中均提及竹子,如“松竹清泉”、“暗水流花径,清风丽竹林”。又如碧云寺水泉院“前临荷沼,沼南修竹成林,疏疏潇碧,泉由竹间流出。岩下琢宝为屋,正对竹林”。帝京景物略中对卧佛寺竹景的描述更为生动:“观音石阁,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燕放难竹,至此林林亩亩,竹丈始枝,笋丈犹箨,竹粉生于节,笋梢出于林,根鞭出于篱,孙大于母”。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造园家使竹子的诗情画意与造园的意境相互渗透融合,创造了“竹里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给欣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在造园典籍群芳谱、闲情偶寄和园冶中,对竹子的审美价值与用竹造景都有精辟论述。3竹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作为传承竹文化悠久历史的中国园林,一直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备受东西方人们的喜爱。中国竹文化深厚的意蕴对竹子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竹子在中国园林中运用相当广泛,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现代园林中应充分借鉴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并巧妙运用竹文化,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中国的园林中几乎没有不用竹子来造景的,可见竹子的魅力所在。竹能与自然景融为一体,在庭院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惬意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竹在园林造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3.1 以竹为主,创造竹林景观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以群植、片植的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或以自然的声音形成美丽的竹林景观。如用秆形、色泽互相匹配的树种,造成一种清净、幽雅的气氛,具有观赏憩息的功能。以广阔的庭院,创造竹径通幽的竹林景观,幽篁夹道、绿竹成荫、万竿参天、云雾缭绕,步入其间,会感到盛夏酷暑不见,畏月清风忽来,身置竹径,会产生一种深邃、雅静、优美的意境。竹林景观,因其浩瀚壮观、气势恢宏,故又称“竹海”。竹海可以是散生竹也可以是丛生竹,以散生竹居多。形成的景观于浩瀚壮观之中,也不乏秀丽清雅之美,散发出谈谈清香。如浙江莫干山竹海,漫山遍野皆是竹,劲竹挺拔,风摆凤尾,竹波万里,甚为壮观,陈毅元帅曾题诗曰“莫干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芋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小窗排队长”,置身其中,犹如与造物主同游,宠辱皆忘,心旷神怡。除“莫干山竹海“外,我国较为著名的赏竹胜地有 “蜀南竹海”、“闵园竹海”、“长宁竹海”及“宜兴竹海”等。3.2 与建筑小品搭配,美化环境在亭、堂、楼、阁、水榭附近,栽植数株翠绿修竹,不仅能起色彩和谐的作用,而且陪衬出建筑的秀丽,同时掩映在修竹丛中的“精舍”,亦可使人体会到白居易所说“映竹年年见,时闻下子声”的那种情境。在房屋和墙垣的角隅,配置紫竹、方竹等,形成层次丰富、造型活泼的清秀景色,同时也对建筑构图中的某些缺陷引起阻挡、隐蔽作用,使环境变的更为优雅。亭榭之旁,以竹衬托,配石笋三两,紫竹数杆,生机盎然,亦富情趣。利用竹影似画却高于画,择以粉墙为背景配合山石,结合诗词、画题,构画出意境深远的精品;也可将清秀的竹子数杆置于漏窗前做漏景的屏障。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使之“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涤有清韵,霜凝有清光,雪染有清趣”。在园墙、园门、廊榭、墙角用这种拟画法配置是对我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法的继承。3.3 与山石及其他植物配置假山、景石是特殊风趣的庭园小品,若配植适当竹子,能增添山体的层林叠翠,呈现自然之势,山林之美。竹类植物与其他植物材料的组合,不仅能创造优美的景致,更能将无限的诗情画意带入园林,并形成中国园林特有的情境与意境。竹景观除了少量彩叶种类如菲黄竹、菲白竹以及一些具有色斑和条纹的竹竿外,主要以翠绿的叶色为基调,如此可以形成清幽、雅致的环境,但在特定的空间也可以点缀其他观花及彩叶植物,如竹丛间植以春花、秋实及红叶等植物,与竹相映,艳丽悦目,颇有特色。如竹与桃混栽,形成“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春竹与桃花不仅带来浓郁的春意,而且具有美丽的色彩效果。或用数条茁壮的石笋若隐若现在几竿修竹丛中,再植以几株四季青绿的桂花象征春意永存。另外,以竹为背景,兰花、寒菊为地被植物衬托,几株梅花点缀其间,构置景观,既突出了“四君子”的主题,又给萧瑟的冬季带来清丽。亦可把严冬时节傲霜斗雪、屹然挺立的松、竹、梅混栽,称之为“岁寒三友”图。3.4 园以竹胜、景以竹异的专类竹园专类竹园主要收集各种竹类植物作为专题布置,在色泽、品种、杆形上加以选择相配,创造一种雅静、清幽的气氛,同时兼有观赏、科普教育的作用,主要以竹类公园为主。竹类公园是供游人观赏的以竹景、竹种取胜的专类竹园。它主要运用现代园林造景手法科学组织观赏竹种的形式美要素,结合必要的人文景观,创造出深远的园林意境,全面展示竹子外在的秀美风姿和内在品质,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赏心悦目的休闲娱乐空间。当代的成都望江公园、浙江安吉公园、北京紫竹院这类园以竹胜、景以竹异的专类竹园,更多的展现出竹荫、竹声、竹韵、竹影、竹趣等的奕采,更以多品种的竹类取胜。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全园面积近12 hm2,有140余种竹子广植其中,主要有慈竹、刚竹、毛竹、凤尾竹、观音竹等,园内一片片、一丛丛各种翠竹相互交替配置,形成了夹景萧萧、幽篁如海的园景特色。浙江安吉竹种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散生竹和混生竹品种较为齐全的综合性竹种园,总面积为40 hm2,有竹类品种300多个,被人们赞誉为竹子大观园,有方竹、紫竹、花竹、佛肚竹、金竹、龟甲竹等珍贵竹种,是集教学、科研、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竹类公园。北京紫竹院公园也是以竹景著称的竹类公园,园中种植各种耐寒竹类100余种,辟有竹景点20余处,号称“华北第一竹园”。3.5 浓缩大自然的竹盆景景观竹盆景是把大自然的竹景美景浓缩于盆中的园林艺术。宋元时期就开始有竹盆裁,明代竹盆景已广泛流传,屠隆考盘余录中谈到松竹梅“三友”盆景是“盆景之高品也”,清代竹子盆景在意境刻划和造形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竹制盆景已经成为盆景艺术家们对审美艺术的艰苦探索和刻意追求。现代竹子盆景主要分“全竹盆景”和“竹石盆景”两大类,一般来说外形奇特,体形较小的竹种是较为理想的盆景材料,如娟秀文雅的观音竹,清瘦质朴的苦竹,骨劲节奇的罗汉竹,体如敷粉的单竹,秆形独特的方竹和形似龟背的龟甲竹等。它们既可单种栽植“成林”,也可与其它材料配置成景,若与怪石相配,竹之潇洒出尘与石之刚强嶙峋形成刚柔相济的竹石盆景;若与松竹梅同栽松之挺拔苍翠、梅之冰肌玉骨和竹之虚心有节,形成奋发向上的“岁寒三友”图。我国著名的盆景大师周瘦鹃的竹趣图、竹林七贤、枯木石竹图完美地体现了竹子的情趣和风格,成为竹子盆景的精品。扬州的东坡遗风、翠野图、潇湘流水、竹林隐逸、成都的竹林深处有人家等等作品都是竹子盆景的优秀代表。4. 小结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景而显。以竹造园,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我国有着丰富的竹类资源,又有着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加以运用,把竹文化内涵巧妙地用于现代园林中,就可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竹子除了配置园林景点,深化园林意境之外,还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竹子的功能将得到新的评估,“一枝一叶总关情”竹子与人类的关系将更为紧密而深远。参考文献:张鸽香.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3(4):5861蓝晓光.中国佛教里的竹.世界竹藤通讯,2003,1(1):3943金荷仙等.竹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竹子研究汇刊,1998,17(3):2025关传友.中国的竹景观资源.竹子研究汇刊,2003,22(2):7378陈双林等.竹与中国园林绿化评述.福建林业科技,2000,27(4):5255竹子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研究何云晓1 , 周斯建2 , 赵印泉1 , 甘廷江1(1. 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对竹子的分布、观赏和生态价值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园林中的发展历史及其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表明竹子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科技、文艺、日常生活,且升华为中华民族品格和美学精神的象征。由于服务对象、空间尺度、技术水平都发生了变化,竹子在现代园林中应用范围、数量、种类、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未来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竹子;中国园林;应用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 - 6611(2007) 18 - 05391 - 02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amboo in China GardenHE Yun2xiao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Mian yang Normal Universit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of bamboos and those valuation in zoology and ornamentation we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and the art exhibitionof bamboo 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lassical garden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not only bamboo had influenced deeply all aspects ofChina , such as letter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rt and life ,but also been upgraded to become the symbol of China national trait and art spirit . With thechange of the objective ,space and technology , the application of bamboo had changed correspondingly in the aspect of range and quantity and sorts in mod2ern garden.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bamboo in the future was prospected.Key word Bamboos ;China garden ;Application竹类婀娜多姿、妩媚秀丽,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国人的青睐。竹类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其虚怀若谷、刚劲挺拔、洁身自好的品格,备受世人推崇,与梅、兰、菊共称“四君子”。在园林造景时,将梅作为主景,松为背景,竹为客景形成富有深刻内涵的景观,称为“岁寒三友”。1 竹类分布及价值1. 1 竹类分布竹类植物属于禾本科竹亚科,为常绿乔木或灌木。中国是世界上竹类的分布中心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有60 余属,1 100 余种。我国自然分布共有37 属近500 种,既有热带的丛生竹,也有亚热带和温带的散生竹。北起黄河流域,南到海南岛,东起台湾,西到西藏都有自然分布或栽培1 。1. 2 竹子的价值1. 2. 1 观赏价值。竹类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表现在竹杆、竹叶、竹笋的形态和色彩。与一般的园林植物比较,竹类的美学价值在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观杆形。如方竹(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 、罗汉竹( Phyllostachys aurea) 等。观杆色。如斑竹( P bambu2soides)、孝顺竹( Bambusa multiplex) 、紫竹 Phyllostachys nigra(Lodd. ) Munro 、黄金间碧竹( Bambusa. vulgaris) 等。观叶。如叶绿色具白色条纹之菲白竹( S. auricoma) ,新叶黄色具绿色条纹的菲黄竹( Sasa sinica) 等。观竹笋。如马甲竹(Bambusa tulda Roxb) 、大眼竹( Bambusa eutuldoides) 等。观竹箨者。或形状奇特,或色彩、花纹绚丽多姿,皆宜观赏,如花哺鸡竹( Phvllostachys glabrata) 等。1. 2. 2 生态价值。竹子属多年生1 次性生长植物,叶面积指数比一般树种大,光合作用和净化空气能力强,能吸附粉尘、降低气温和噪音。又因其竹冠庞大和发达的地下根系,有利于水土保护,能够缓解降水对土壤的溅蚀和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增加涵水。竹类植物属于浅根性,竹鞭系统横向扩展,一般处于50 cm土壤内,对地下管线影响不大,受空间限制小,对城市立地环境有较好的适宜性。竹子一般不开花,无花粉传播,选择竹杆和竹箨光滑无毛的种类,用于制药、精密仪表等对空气要求较高的工厂车间周围配置。2 竹子与传统文化我国养竹、用竹、赏竹的历史悠久,早在人类蒙昧时期, 弹歌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记载,表明我国先民在7 000 多年前便将竹用于书写、衣著和娱乐。而在距今约6 000 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竹”字符号,此后,诸多书籍都有关于竹子的记载和描述2 。竹子进入中华民族的生活当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科技、文艺、日常生活。人们结合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将竹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等,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3 。历代画家也对竹情有独钟,如石涛、郑板桥、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李苦禅等都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至今中国的竹子绘画艺术仍然长盛不衰,中国文化深深浸透了竹的印痕。3 竹子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及艺术表现周朝最早将竹子应用于园林中,秦始皇为建“上林苑”将云冈素竹引种到咸阳栽培,此后,北魏、唐代、南宋、明清等历代都有关于竹子的应用,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王维设计的“辋川别业”中的“斤竹岭”、“竹里馆”等竹景。另外,明清时代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将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等结合。留园的“碧梧栖凤”、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等是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代表。清代圆明园“天然画图”,以万竿翠竹为其中“五福堂”造景,呈现出“竿竿清欲滴,个个结生凉”的竹园景象4 。以竹造园,无论是疏落竹影的画意,还是以借景、障景、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石小品等脍炙人口的景观艺术,无不遍及中国古典园林5 。计成在园冶 6中勾勒的理想景观是:“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 山屏,列千里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6 。4 竹子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及艺术表现4. 1 自然风景区、大型公园与道路的竹子造景在风景区和大型公园,利用原有的竹林或大型的人工竹林,形成宏大的竹林景观,著名的竹林风景区有:四川蜀南竹海、贵州赤水竹海、江西井冈宛若游龙的“竹径”、杭州“云栖竹径”、湖南君山岛等。其中四川蜀南竹海是中国最壮观的竹林,40 km2 土地上楠竹密布,铺天盖地,夏日一片葱茏,冬日一片银白,是国内外少有的大面积竹林景观。杭州“云栖竹径”由宛若游龙毛竹形成的“竹径”,行走在“一径万竿绿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幽幽山道上,犹如潜泳在竹海碧波之中。4. 2 竹子专类园的竹子造景以不同的竹为主要造景材料,集中在一起,在植物园或城市中建造竹子专类园。如四川成都望江公园,占地12 km2 ,经过精心配置、巧妙布局,以展示出竹子的竹荫、竹声、竹韵、竹光、竹影、竹趣等各种景观为特色。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中的竹园,虽然面积仅有0. 87 km2 ,但栽培竹子有318 种,包括了不少珍稀种类,如针麻竹( Cephalostachyum scandens) 、梨藤竹( M. compactiflorus) 、香竹( C. montanus) 、巨龙竹( Dendrocalamus sinicus) 、铁竹( Ferro2calamus strictus) 等。浙江安吉竹园有300 余种竹类,品种有大佛肚竹( Bambusa Vulgaris Schrader cv. Wamin McClure) 、紫竹、金镶玉竹( 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茶秆竹( Pseudosasa ama2bilis) 、黄秆京竹( Ph. aureosulcata f . aureocaulis) 、斑竹(Marantaleuconeura) 、龟甲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等;也有草本菲白竹、菲黄竹、翠竹等,是国内竹种最为齐全的多功能竹类植物园,园内建有竹子博物馆和大型丛生竹温室,以丰富的展品和翔实的史料向人们展示“竹文化国度”丰富的竹资源、悠久的竹历史和光辉的竹文化。北京紫竹院公园经多年引种驯化,现有竹子近100 种,有江南竹韵、八宜轩、萧声醉月等竹景观,成为北方最著名的竹子专类园。4. 3 庭院、居住区的竹子造景现代园林的庭院中,竹子是重要的观赏植物。竹子与亭、堂、楼、阁及其他建筑配植,既可衬出建筑物之秀丽,又可柔化硬质建筑物之质感,还可为居室带来“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之妙境。利用竹子之不同形态,以群植、丛植来抑景、障景、框景等,用以阻隔庭园空间,创造幽静环境;亦可与山石及其他植物组景,如竹与桃混栽,可形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意境。低矮的竹类如阔叶箬竹、菲白竹等是优良的地被植物,尤其适于林内树下、假山石间、坡地、岩石园等地,构成自然之野趣,丰富植物层次。在天津“水晶城”、深圳万科“第五园”、广州“清华坊”、成都“芙蓉古镇”等居住区,都采用了竹子为主景材料,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晰的历史文脉,又有现代感和舒适感。5 结语竹子在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土植物,从古到今,竹子以其形美、景佳、种类丰富、适应性强在园林中得到广泛运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更多的是以“比德”的手法展现竹子的形态美和意境美。而现代园林的使用对象为普通大众,空间尺度更广阔,功能范围更宽,形式和内容更多样,技术手段更先进。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表达方式、文化内涵和生态开发等都要进一步拓展。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竹子的景观质量和造景水平,促进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小议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摘 要:通过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土植物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介绍,让人们重新认识竹子的独特魅力。让竹子这一乡土植物在21世纪的中国风景园林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竹子 现代园林引 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风景园林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国内的设计师却以引进种植国外的植物为荣,国内的园林界迅速掀起了一股引进国外园林植物的热潮。而作为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竹子,却鲜有人问津。可喜的是,这几年来,引种热潮已开始减退,取而代之的是乡土植物重新得到重视。 一 中国竹类及其分布,以及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家居装饰材料一站式采购合同
- 2025年智慧餐饮平台开发及运营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无人机物流配送员职业素养要求及模拟题解析
- 温泉木屋施工方案(3篇)
- 无锡市培训典当知识课件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期末考试题及解答
- 无轨胶轮车司机培训课件
- 非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与表达-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级碳理财顾问考试模拟题集及应对策略解析
- 2025年法律顾问专业技能鉴定要点与实战模拟题解析
-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计划
- 福建福州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医疗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1.1 《疆域》
- GB/T 45355-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 泵车操作手册
- NBT47018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 西医诊断学关节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